導航:首頁 > 金融學業 > 中軟國際金融要客

中軟國際金融要客

發布時間:2020-12-27 23:17:04

Ⅰ 中軟國際怎麼樣 希望詳細一點,有長處和不足

中軟國際是中國領先的大型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服務企業,成立於2000年,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HK00354。下屬子公司有:武漢龍才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武漢中軟博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美國普林斯頓、西雅圖、奧斯丁和華盛頓,英國倫敦,愛爾蘭都柏林,日本東京在內的數十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服務於百餘家跨國企業客戶。2015年員工逾30,000人,總收入約50億,其中服務收入逾41億。
面對當今互聯網化,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的挑戰,中軟卓越建立了線下與線上互動的業務結構(O2O)。

線下業務主要是為大客戶、大行業提供技術和專業服務,目標是成為立足中國、服務全球、行業領先的全鏈條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公司與華為、微軟、阿里雲、中移動等行業巨人有著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深耕金融、電信、互聯網、交通、能源等重點行業,持續開拓全球市場,為客戶提供全鏈條、高質量、高效率、具有綜合優勢和行業特色的技術服務。

在地域上,中軟卓越業務覆蓋中國大陸主要城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日本、英國和愛爾蘭等國家;在能力上,中軟卓越以雲產品、雲服務、物聯網以及大數據能力,服務於上百家跨國企業、銀行、金融、國有大型企業客戶;在IT培訓上,校企合作以及大學生培訓(實訓)基地已經遍布中國。

中軟卓越已建立了完備的、覆蓋面廣的線下IT服務體系。

線上業務以「解放號」(JointForce)為核心,並針對政府、製造等典型的長尾市場以互聯網組織方式構建核心競爭力。它既是一個通過可信人脈組織、由最佳管理實踐背書的IT服務眾包平台,也是一個海量解決方案研發、實施和集成的工作平台。通過建立IT服務生態圈,幫助IT服務企業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組織項目提交,為客戶提供「快,省好多」的可信IT服務。與IT在線培訓服務平台「宅客學院」一起,「解放號」不僅可以推動產業效率提升,與線下業務形成良性互動,也是中軟卓越實現高速增長,應對IT產業轉型的利器。

中軟卓越秉承「奮斗為本,成就客戶,創造分享,共同成長」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客戶長期、穩定、可信賴的合作夥伴,為成為世界級IT 服務企業而奮斗!

Ⅱ 中軟國際給個評價,有沒有專業回答。謝謝

中國軟體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軟體,股票代碼:版600536SH),是中國電子權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軟體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公司注冊資金1.6億元,總資產約16億元,擁有包括中軟國際(HK8216)在內的三十餘家控參股公司和境內外分支機構。中軟國際有限公司(簡稱:中軟國際)是中軟集團的旗艦企業,成立於2000年,2003年於香港創業板上市。2005年獲得國際金融公司(IFC)和微軟公司3500萬美元的共同投資,並成為微軟全球戰略合作夥伴。中軟國際總部位於北京,在美國、日本、香港以及中國大陸20多個主要城市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現有員工9000人。

Ⅲ 誰知道中軟國際是做什麼的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軟國際)成立於2000年,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54。中軟國際是中國大型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服務企業,提供從咨詢、解決方案、技術服務到IT人才培養的「端到端」軟體及信息服務,目前已經覆蓋政府、製造流通、金融銀行、保險證券、移動應用、電信、高科技、公用事業、能源等多個行業。中軟國際服務遍布全球,業務覆蓋包括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美國普林斯頓、西雅圖、奧斯丁和華盛頓、英國倫敦、愛爾蘭都柏林和日本東京在內的數十個城市,服務於百餘家跨國企業客戶,員工逾25,000人。

公司開發了可信雲眾包服務平台JointForce(解放平台),是ITS產業的資源平台,可以幫助IT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公司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ResourceOne(R1),該產品經過十年研發,歷經四大版本,目前已具備雲計算和物聯網平台能力,為公司解決方案業務提供了強大的應用基礎平台支撐。公司還建立了遍布全國的信息技術實習訓練基地(ETC)體系,提供以人才供應鏈為導向的培訓服務,為公司主營業務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Ⅳ 中軟國際是什麼背景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軟國際)成立於2000年,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內代碼容354。中軟國際是中國大型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服務企業,提供從咨詢、解決方案、外包服務到IT人才培養的"端到端"軟體及信息服務,目前已經覆蓋政府、製造流通、金融銀行、保險證券、移動應用、電信、高科技、公用事業、能源等多個行業。中軟國際服務遍布全球,業務覆蓋包括中國大陸地區、香港地區、美國普林斯頓、西雅圖、奧斯汀、休斯頓和達拉斯、英國倫敦、愛爾蘭都柏林和日本東京在內的數十個城市,服務於100餘家跨國企業客戶,員工超過23,000人。

Ⅳ 中科軟和中軟國際我去哪個呢

中科軟的主要業務是保險行業,保險行業之外比較弱;中軟國際主要業務包括銀行、金融、交通、政府、煙草等等,業務面更健康一些。

Ⅵ 中軟國際(全名好像叫 中軟國際科技服務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怎麼樣對應屆生好嗎

中軟國際挺好的 是一家大型的IT公司 也是一家國企

【中軟國際】

即中軟國際有限公司,是國內大型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服務企業,具有極高的市場感召力和客戶忠誠度,以領先的技術、豐富的經驗、精湛的服務在中國 IT 行業享有極高的聲譽。

自成立以來,中軟國際取得了業界矚目的成就,並作為國內第一家專注於電子政務領域的 IT 服務商,於 2003 年 6 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

於 2005 年收購了專業從事外包業務的北京中軟資源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中軟資源)。在未來的發展中,將軟體外包作為重點的業務發展方向。

公司在全球擁有三十餘家分、子公司。公司於2008年12月由港交所創業板轉入主板上市。
行政總部:

1、香港
地址:香港皇後大道中183號中遠大廈46樓4607-8室
電話:+852 2915 2830 傳真:+852 2915 2285

2、北京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科學院南路2號融科資訊中心C座北樓12層
電話:+86 10 8286 1666 傳真:+86 10 8286 2809

Ⅶ 中軟卓越和中軟國際,還有軟通是什麼關系

中國軟體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軟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版集團公司(CEC)控股的大型高科技權上市軟體企業,擁有包括中軟國際(HK8216)在內的三十餘家控參股公司和境內外分支機構。中軟國際有限公司(簡稱:中軟國際)是中軟集團的旗艦企業,成立於2000年,2003年於香港創業板上市。
中軟國際ETC(中軟卓越)是中軟國際投資的IT教育集團,是中軟國際軟體及外包業務快速發展的重要人才支撐平台。軟通也是搞軟體開發、服務外包的一家公司,和中軟國際是同行。

Ⅷ 中軟國際實力強嗎

中軟國際是行業領先的全球化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有著近20年的IT服務經驗,服務領回域覆蓋電信答、政府、製造、金融、公共服務、能源等多個行業(+微信關注網路世界),與微軟、華為、騰訊等巨頭公司有著長期而穩定的合作,形成了多個成熟的行業解決方案。作為中軟國際戰略轉型進軍雲市場後的一款重量級企業SaaS[注]應用,解放雲盤將中軟國際多年實踐融合進企業雲盤行業解決方案的探索與完善,通過對行業需求特徵的深入了解與剖析,為企業用戶提供真正適合、可靠的定製化行業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Ⅸ 有誰知道中軟國際七大業務線的中英文全稱

政府與製造業務線(G&M,Government and Manufacturing)
金融與銀行業務線(F&B,Financial and Banking)
服務與外包業專務線(S&O,Service and Outsourcing)
電信與高屬科技業務線(T&T,Telecom and Technology)
離岸外包中心(ODC,Offshore Development Center)
對日外包業務線 (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卓越培訓中心(ETC,Excellency Training Center)

Ⅹ 中軟國際和中軟公司相比哪家好

中軟國際成立於2000年,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354。中軟國際是中國大型綜合內性軟容件與信息服務企業,提供從IT咨詢服務、IT技術服務、IT外包服務到IT培訓的「端到端」軟體及信息服務,涉及政府與製造、金融服務與銀行、電信與信息科技等主要信息技術垂直行業。公司收入約十五億人民幣,服務遍布全球包括大陸地區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大連,美國普林斯頓和西雅圖,英國倫敦,日本東京在內的25個城市,員工逾萬人,過去八年間復合增長率達到57%。

閱讀全文

與中軟國際金融要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