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子商务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是指什么
1、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导致了很多实体店关门、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等等。
2、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提
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稳健我国的经济结构,降低泡沫的破裂风险,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
运行上,实体经济以实际财富运动为主体,整合生产要素,调节生产消费活动,创造社会真实财富。
3、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
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
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Ⅱ 在当前形势下做实体经济好还是做贸易好
实体经济 脚踏实地是最赚钱的
Ⅲ 实体经济在中美贸易摩擦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可以说经济对抗中起绝对作用的就是实体经济的基础
中国的优势是供应链优势,外国公司想在其他地方寻址建厂必须有6个或12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过了,你就知道没了供应链或供应链的某个环节断了,我们只有吃草
Ⅳ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
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具前景的模式,电子商务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眼下,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实现新的突破更是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商务部力挺电子商务4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电子商务助力外贸增长高层论坛”上指出,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在商贸领域的具体应用,近年来日新月异,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的深度结合正在改变着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态,也已成为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和广泛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商务部在改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今后商务部将加大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和模式创新力度,以信息化带动贸易增长,促进国内消费,助力外贸增长。 此外,近日在“第四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大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专家柴跃延也表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中国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又一次重大机遇,就是由入门、初级电子商务转向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未来不是B2B,不是B2C,也不是C2C,发展趋势是C2B的发展,只有这样的人性化生产,才会给企业带来更灵活的生产经营模式!禾豆商务网努力在改革的道路上开创新模式! 中小企业挺进电子商务根据大会上柴跃延的调查结果,2008年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中小企业平均投入大致是17万,比07年增长43%。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使用网络销售的约占33%,比07年增长51%,网络采购为28%,比07年增长40%。 无论是销售还是采购,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销售,电子商务无疑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实用性。而这个曾经被认为是天方夜谭的故事,现在终于成为了企业最具想象力的舞台。 禾豆商务网|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创始人魏先生谈到,在2005年之前,电子商务虽然听的多,但总觉得那是IT行业的事,和自己的这个传统工业不搭边,完全不靠谱。直到有一天,当一位同行向他炫耀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谈了好几个大单,他才开始决定找人详细咨询,并最终开始了禾豆商务网|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商务之路。几年的风雨过去,公司的销售量早已翻了几番,而在每月的销售数据中,通过禾豆商务网|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完成的交易额也已达到了近60%的份额。 禾豆商务网|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顺势而上作为【禾豆商务网|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商务先驱,【禾豆商务网|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从2005年上线起便始终只专注于行业动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迎难而上的努力,终于使【禾豆商务网】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 一家【禾豆商务网】的客户这样说道:“经朋友介绍,08年第一次来到这个网站。查看了下报价,我想购买的美国LMI计量泵比市场价格优惠了2-3成。但俗话说便宜没好货,何况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兴电子商务,心里还是一直犹豫着。后来急需这些产品,便一狠心给定了下来。第一次采购让我十分满意,产品全是正规货,使用到现在还没出任何问题,于是我就成了这里的老顾客了。” 其实,无论是传统销售还是电子商务,诚信服务于每一位客户永远都是制胜的法则。也正是靠着优良的服务、优质的产品以及优惠的价格,才使得【禾豆商务网】成为了综合性电子商务的优胜者。 另据禾豆网透露,【禾豆商务网】目前正在寻找更多的产品供应商,以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当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供应商加入【禾豆商务网】,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并有一个长久稳定的持续发展。相信对于有优秀工业产品的供应商,这一定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势头,【禾豆商务网】正在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响应商务部的号召奋勇争先,而更多的中小企业也正在起帆中、前进中。金融风暴终将会过去,正如电子商务更美好的明天终将会到来。
Ⅳ 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申洪日前在广交会上表示,近期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去年8月份起,开始呈逐步放缓态势。尤其是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外贸出口10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4.8个百分点。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影响出口减缓的问题很复杂,应该分辨清楚哪些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哪些是国内的经济周期导致的。目前我们判断有三个因素影响中国出口下降,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二是中国自身成本上升,三是中国国内的政策调整。”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主要通过贸易、直接投资、金融和信心四个管道。
张燕生认为,首先,金融危机使贸易受到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并不大,中国1到9月份出口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也证明了这一点。贸易的影响主要看定单,但现在没有数据表明定单显著下降,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普遍反应也不是没有定单,而是有定单成本上升做不下来。美国5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前三个月大幅上升之后转而下降了0.1%,传递到中国,要到11、12月才能看出美国的消费下降对中国出口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明年上半年会变得比较严重,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直接投资受到影响,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2000年全球的直接投资是1.4万亿美元,是一个高点,2001年全球经济衰退时直接投资是8170亿美元,跌幅达58%。而2007年全球单边资本流动是1.5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尽管美国下半年发生了次贷危机,但全球资本流动依然很好,也没出现很大跌幅。从中国方面看,2008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55%,达52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更是迅猛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远远超过去年全年,达到256.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9%。
第三,国内金融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贸易和投资。今年9、10两个月,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了自保开始收缩银根。母银行紧缩银根,使在华的分银行和支银行的投资大幅收紧。但国外的金融资金、贷款、投资等业务,只有外国企业和涉外很深的少数中国企业才能涉及到,所以,对中国金融业整体的影响也不大。
第四,信心预期对中国的波及比较大。美国股市大跌,虽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向好,但中国股市基本上每天都在跟着美国股市波动,中国股市狂跌完全是受美国股市的传染。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信心预期和货币、跨境资产交易的影响;下一步是否会通过信心预期、货币和跨境资产交易影响到直接投资和贸易,仍需观察;如果影响幅度很大,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就会产生较大影响。”张燕生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金融危机是否入侵实体经济,主要看经济增长。英国经济上个季度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但中国并不明显,“在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遭受明显影响之后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影响,才会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现在看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放慢,但是并没有普遍出现负增长,所以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影响是有限的。”
金融危机还未转化为经济危机
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亚洲金融危机,都曾导致了相关国家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但也都没有转化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经济学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而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的指标,诸如贸易、投资、生产、服务、消费等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经济危机的判断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是否全面出现了问题,GDP是判断的综合指标,GDP必须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才是经济衰退,经济衰退持续恶化就会出现全面的经济危机。美国一季度GDP是0.9%,二季度是2.8%,而2.8%的增长率对美国及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不错的增长。因此,目前美国经济还不能说已经出现了经济危机,仍需进一步观察。”张燕生说。
“目前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很严重,早晚会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这是没有悬念的事实。美国经济毫无疑问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全球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美国经济步入负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很难完全避免受到冲击。”
Ⅵ 为什么金融贸易比实体经济更赚钱
因为金融贸易是剩余价值产生的 环节 ,服务才是 产生剩余价值的 主要点,特别 金融里 还 有 虚拟经济,定价权在人 手中,可 说是 价格 有 无限可能性
楼上回答 不对,实体经济受风险更大,因为前期投资大 ,调头难,这儿 就是 为啥这次危机倒的 是 成片的工厂而 不是 小 公司
Ⅶ 学意大利语好吗有前途不
关于意大利语就业市场行情走弱的问题
我是一名专业的意大利语翻译,在意大利学习了5年,回国后工作了5年,主要从事意大利语翻译,对意外贸性质的工作。
这5年,我目睹了意大利语就业市场从盛到衰的过程。早在2005年,就是我回国的第一年,当时我在一家意资外贸公司工作,老板是意大利人。当时公司还想再招一个会说意大利语的员工,我负责这个事情。我找遍了网络,我给找到的意大利语翻译打电话,我几乎是哀求他们过来工作(这家公司的工资并不低,绝对不会低于市场水平),但是当时还真是一将难求,说白了,就是没有人。2006年-2007年,我换了一家中意合资公司,在工作期间常有电话打过来要我换工作的,有猎头公司打来的,也有用人单位直接找到我的,他们往往会报出不低的薪酬水平,只要我愿意跳槽过去。至于平时有电话打过来要是做一段时间兼职的,我都是一口拒绝,因为没时间。2007年我因为家庭问题辞职,专门在家做兼职的意大利语翻译,从2007年-2008年兼职工作的机会还不错,常有活做,但是可以感觉到市场价格在慢慢走低。到了2008年下半年以后,市场就越来越差,2009年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机会,直到现在(现在是2010年5月)还是这样。眼见着兼职机会越来越少,近来想找个固定的工作,可是在网上找了很久,除了那些不代表真实市场招聘行情的翻译中介公司在招人外,几乎很少看到真正的用人单位在招意大利语人员,即使有看到些招聘广告,也都是些过了期的信息,这些广告是被一些招聘网站转载过来打上新的日期,以提高网站人气的。综合当前的情况,我对意大利语市场之所以走弱提出两点看法:
(1)其实早在2005年,社会已经注意到小语种市场的火爆,各种市场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尽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但毕竟是教人学习的。同时,各正规军也就是正式的外语院校也在大肆扩招,我就接到过很多培训机构甚至正式外语学院要我去做意大利语老师的电话。中国有着强大的生产和复制能力,不管是产品还是人才。经过这5年的全社会培养,意大利语人才已经有供过于求的趋势。
(2)中意贸易的规模这两年在缩小。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打击是客观存在的。中意贸易的规模本来就不大,实力也不强,一旦出现经济问题,市场遭受损失是必然的。我们这些外语工作者,能够很敏锐的感受到市场变化。纵观形势,纵横10年的强势欧元已经走到尽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以后的下一个灾区可能就是在欧洲。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意大利语就业市场还会进一步萎缩。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意大利语业内人士对就业市场的看法,介于目前的形势,我已经打算退出这个市场,好在我有别的工作技能。我相信这个吧里会有很多我的同行,大家是不是也出来谈谈对市场的感受?我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学这些小语种,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的看法能帮助大家认清市场形势,不要让大家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学出来了,又马上要面对人才供过于求,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Ⅷ 2018年经济背景经济和贸易低迷企业脱实向虚现象严重实体经济困难加大民营或私营经济缺乏活动该制定怎
这种情况下要加大民营企业或者是四体企业的实际经济困难,还是挺不错的一个解决的方案。
Ⅸ 中国经济的回暖到底是靠实体经济还是贸易出口
经济总量要上去呀!这样才能说经济回暖,甚至增长。
第一、需求增加。无论是境内的,还是境外的,只要有需求才能构成市场。
第二、供给结构合理调整。大家发财别挤在一条路上好吗?
第三、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相互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