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际贸易学习哪些教材
国际贸易专业:
专业课主要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外贸制单与结汇》《外贸英语》《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WTO规则》《国际营销学》《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国际商务案例》等等 ;
其他相应课程还有:《国际金融》《国际商法》还有经济学类课程一批(西经、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等)。
但由于选择的学校有侧重的不同,所以,很多选修科目都是不同的,例如: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
国际经济与贸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邓小平理论概论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
修养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高等数学(一)
大学语文(专)
计算机应用基础
基础会计学
基础英语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实务(一)
国际金融
国际商法
市场营销学
中国对外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
外贸函电
毛泽东思想概论
高等数学(二)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经贸知识英语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外贸英语写作
国际市场营销学
涉外经济法
企业会计学
企业经济统计学
国际运输与保险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世界市场行情
选修课:
口语
口译
英语翻译
就业指导
而国际商务更大意义上属于管理的性质,而国际贸易与经济联系更多.要想做好国际商务可得具备一定管理技能,来应付与人有关的工作和任务。从业务范围上来说,国际贸易属于国际商务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国际贸易这个方向应该是更专一点,而国际商务呢则是范围更大一点,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都算是国际商务,这样的话,国际商务不仅包括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还有其他类型的商务活动。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其范围应该是本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实务 - 主要讲如何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核心是法律关系:贸易术语,发盘询盘,合同,运输保险,单据结汇等,相关影响业务的宏观环境(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以及市场开拓的工具(市场营销,市场行情等)。国际商务的研究分两种 - 跨国投资与跨国经营,即有经济学(投资),更多的是管理学方面(组织,管理,文化环境等)。国际商务管理 - 包括外贸企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等各个方面。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一般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差不多,但要求要更高一些,如果想取得好成绩,在毕业以后找到好工作,就要求学习几门外语,以应付更多的商务问题,所以很多国际商务专业要求选修几门外语。除此之外,必修课有实用英语、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体育、经济学、基础会计、基础统计、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结算、金融概论、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保险、谈判技巧(专业技能)、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技能)等。选修课程有:心理卫生与健康、道德情操修养、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税收理论与实务、财务报表制作和分析、广告理论和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报关理论与实务、政治经济学、哲学、经济数学、时事报告等。
这样说你可满意?我学的是国际商务专业,因为我觉得学商务要比读贸易要好很多,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展现你的管理能力。
我们一起努力吧!
B. 国际贸易要学的课本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等等
C. 请推荐一本国际贸易教材
http://www.abook.cn/showproct.asp?id=2711
国际贸易
作者:李汉君\李艳
定价:¥33 元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类教材系列
标准书号: 978-7-03-024978-4
图书介绍
.........................................................................................
本书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共分十三章,具体内容包括导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关税措施、非关税壁垒、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措施、国际贸易体制、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完整、系统,观点准确、通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实用性强,富有时代气息。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学习,也适合作为广大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前言
.........................................................................................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30年来,国际贸易学科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学习国际贸易有助于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理论、通晓国际贸易政策和体制规则以及能从事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和研究的人才。
为适应培养新型经贸人才的需要,我们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国际贸易教材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国际贸易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本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和学会运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十三章,其中一至五章讲述国际贸易理论,六至十三章讲述国际贸易政策。
本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完整、系统
本书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的国际贸易教材和研究文献,将国际贸易的理论及其新近的发展,按其理论地位和逻辑联系放置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全书覆盖了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反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最新研究成果
国际贸易理论一直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新理论、新观点层出不穷。本书在保证思想性、科学性的前提下,注重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领域、新现象、新理论、新规则的介绍。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本书力求反映国内外学者运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实际贸易问题的最新动向,同时选取了国际贸易中与中国有关的文献或报道作为案例,引发读者联系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4)适用范围广
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方面,本书既可满足国际贸易基础教学的需要,又便于学有余力的读者了解更深入的内容。
(5)便于教学使用
每章有“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小结”、“案例”和“思考题”。
本书编写工作的具体分工如下:李汉君编写第一、五章;李艳编写第二、七章;王鑫编写第三、八章;闵海艳编写第四、十二章;苗长青编写第六、十三章;王伟编写第九、十章;周普杰编写第十一章。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有关院校和许多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著述和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使本书不断完善。
图书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和特点 2
二、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三、学习国际贸易的意义和方法 4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6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6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7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2
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6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3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3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 29
小结 33
案例 33
思考题 36
第二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37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38
一、产生背景 38
二、主要内容 39
三、评价 44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45
一、产生背景 45
二、主要内容 46
三、机会成本与国际贸易 48
四、评价 49
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 50
一、提出 50
二、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51
三、马歇尔的均衡价格决定论和提供曲线 53
四、评价 55
小结 55
案例 56
思考题 58
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59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60
一、提出的背景 60
二、与要素禀赋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61
三、基本假设条件 62
四、内容 62
五、要素禀赋变化对产出的影响——雷布金斯基定理 64
六、评价 64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65
一、“里昂惕夫之谜” 65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68
三、评价 70
小结 71
案例 72
思考题 73
第四章 保护贸易理论 74
第一节 重商主义 75
一、历史背景 75
二、基本思想内容 76
三、贸易政策 77
四、评价 78
第二节 保护关税理论 79
一、历史背景 79
二、主要内容 79
三、评价 80
第三节 保护幼稚产业理论 81
一、历史背景 81
二、主要内容 82
三、评价 84
第四节 超保护贸易理论 85
一、历史背景 85
二、主要内容 87
三、评价 88
第五节 中心-外围理论 89
一、历史背景 89
二、主要内容 90
三、评价 92
第六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93
一、历史背景 93
二、概念及产业选择标准 93
三、理论基础 94
四、举例说明 96
五、评价 97
小结 98
案例 99
思考题 101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102
第一节 新要素理论 103
一、主要内容 103
二、评价 105
第二节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05
一、技术差距理论 106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08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110
一、产生和发展 110
二、产业内贸易及其理论解释 111
三、产品差异理论 113
四、规模经济理论 115
五、偏好相似理论 117
六、评价 118
第四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18
一、历史背景 118
二、创新机制 120
三、国家竞争优势及其决定因素 121
四、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125
五、政策含义 126
六、产业集聚论 127
七、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关系 127
八、评价 129
小结 130
案例 131
思考题 137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138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139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内容 139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140
三、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依据 141
四、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 142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143
一、资本主义准备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143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144
三、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145
四、从二战结束至今的对外贸易政策 145
小结 148
案例 149
思考题 150
第七章 关税措施 151
第一节 关税概述 152
一、含义 152
二、特点 152
三、作用 153
第二节 关税的主要种类 154
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的流向分类 154
二、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分类 155
三、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 156
第三节 关税的征收 162
一、关税的征收方法 162
二、关税的征收依据 164
三、关税的征收程序 167
第四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168
一、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169
二、关税对大国的经济效应 171
第五节 关税水平与保护程度 174
一、关税水平 174
二、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 175
三、关税结构 177
小结 178
案例 178
思考题 183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184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185
一、含义 185
二、特点 185
三、作用 186
四、分类 188
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189
一、进口配额制 189
二、自愿出口限制 191
三、进口许可证制 193
四、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 194
五、进口押金制 196
六、进口最低限价制 196
七、国内税 197
八、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197
九、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198
十、海关程序 198
十一、劳工标准 199
第三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 200
一、含义 200
二、主要表现 201
三、盛行的原因 202
四、影响 203
第四节 绿色壁垒 205
一、含义及成因 205
二、特征 206
三、表现形式 207
四、影响 211
第五节 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4
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4
二、对进口国的影响 215
三、对出口国的影响 215
小结 216
案例 216
思考题 221
第九章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措施 222
第一节 鼓励出口措施 223
一、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223
二、倾销措施 226
三、出口补贴 228
四、价格支持 229
五、出口退税 229
六、组织和服务措施 230
七、经济特区措施 232
第二节 出口管制措施 235
一、出口管制的含义和目的 235
二、出口管制的商品 235
三、出口管制的形式 236
小结 237
案例 237
思考题 239
第十章 国际贸易体制 240
第一节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241
一、含义和特点 241
二、种类 243
三、国际商品协定和商品综合方案 244
第二节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 247
一、关贸总协定 247
二、“乌拉圭回合”与世贸组织的建立 250
三、世贸组织的宗旨、地位与职能 253
四、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254
第三节 世贸组织的法律体系和组织机构 257
一、法律体系 257
二、组织机构 260
第四节 中国与世贸组织 262
一、中国“复关”与“入世”谈判的历程 262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 263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264
四、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267
第五节 世贸组织的新发展 270
一、部长级会议 270
二、成立以来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272
小结 274
案例 275
思考题 278
第十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 279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280
一、含义 280
二、分类 281
三、特点 283
四、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的关系 285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86
一、现状 286
二、迅速发展的原因 288
三、发展的趋势 290
第三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与服务业开放 292
一、主要内容 292
二、作用 295
第四节 服务外包 296
一、含义 296
二、特点及其作用 297
三、发展趋势 297
四、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297
小结 298
案例 299
思考题 302
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303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 304
一、含义和特征 304
二、形成与发展 305
三、二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308
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309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含义 309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利益 309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 311
一、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311
二、利用资本输出,垄断和争夺世界市场 311
三、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 311
四、建立公司战略联盟 312
五、各国跨国公司通过企业兼并,实行多种经营,增强竞争能力 312
六、跨国公司竞争手段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 312
第四节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13
一、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 313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313
三、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 313
四、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314
五、跨国公司促进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315
六、跨国公司促进了东道国贸易的发展 315
七、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双重性 316
第五节 跨国公司理论 317
一、垄断优势理论 317
二、内部化理论 319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19
小结 321
案例 322
思考题 323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325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326
一、含义 326
二、发展历程 326
三、形式 328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331
一、关税同盟理论 331
二、大市场理论 334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335
四、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336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337
一、欧盟 337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341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43
四、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344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51
一、对区域内部贸易的影响 351
二、对区域外部贸易的影响 353
第五节 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354
小结 358
案例 358
思考题 363
主要参考文献 365
D. 国际贸易实务用哪本教材
《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权威课本,特点是内容详尽,其他许多课本都是参照此课本编写的。读完这本书后,可以继续阅读“对外贸易单证”和“外贸函电”方面的书籍。
E. 国际贸易实务的本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⒈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⒈2 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⒈3 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结构
⒈4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贸易术语
⒉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⒉2 贸易术语概述
⒉3 《2000通则》中的贸易术语
⒉4 E组、F组贸易术语的价格核算
⒉5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运输与保险
⒊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⒊2 海洋运输和CFR价格计算
⒊3 海运保险和CIF价格核算
⒊4 其他运输方式、保险和C组、D组术语价格
⒊5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合同价格和价格策略
⒋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⒋2 合同价格
⒋3 价格策略
⒋4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国际贸易磋商
⒌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⒌2 国际贸易磋商过程
⒌3 电子商务磋商
⒌4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国际贸易合同条款
⒍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⒍2 合同贸易条款
⒍3 合同背面条款
⒍4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信用证支付
⒎1 本章任务和应掌握的知识点
⒎2 信用证
⒎3 信用证的内容和审核
⒎4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简介
⒎5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出口和结汇
第9章 对销贸易和加工贸易
第10章 经销与代理
第11章 支付方式与风险管理
第12章 索赔与理赔、违约与违约救济
第13章 贸易争端解决和仲裁
第14章 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和方法
第15章 当代国际贸易
附录
参考文献
F. 国际经济与贸易要学哪些还有哪些教材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WTO方向)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 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编辑本段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相近专业: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网络经济学 体育经济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房地产经营与估计 统计学 国际文化贸易 税务 税收
现今国内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排名(2008):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湖南大学 A+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3 厦门大学 A+
4 中国人民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6 暨南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9 中央财经大学 A+
10 辽宁大学 A+
11 武汉大学 A+
12 上海财经大学 A+
13 东北财经大学 A+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16 安徽财经大学 A+
17 复旦大学 A+
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9 河海大学 A+
20 河南大学 A+
21 西南财经大学 A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23 华东理工大学 A
24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2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26 东华大学 A
27 上海大学 A
28 江西财经大学 A
29 青岛大学 A
30 华南农业大学 A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G. 推荐几本国际贸易专业必读的书籍
我是理财师,我本人就是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对于大家学习国际贸易时候,需要的书籍我是比较了解的,选择国际贸易的书籍,你首先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科目,下面是国际贸易科目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国际贸易的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必须的基础,只有你学习完毕以后,才会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
第二、国际贸易的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
第三、大家在学习国际贸易的时候,其实主修课程一般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等。
第四、我们了解上面的情况以后,至于专业用书那就很好选择了,大家最好是使用英文原版为最佳,使用翻译版也可以,但是效果稍差,比较权威的书目依次为:
①《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
②《宏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多恩布什
③《国际贸易》及实务方面的专业用书很多,建议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④《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丹尼尔斯
⑤《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曼昆相当权威。
H. 国际贸易课本中有关国境与关境的含义及区别
我是国贸专业大三学生
国境是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包括陆地、领水、领空和领海
关境是指实施同一海关法规和关税制度的境域,即国家(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的执法空间。又称“税境”或“海关境域”。海关合作理事会对关境的定义是“完全实施同一海关法的地区”。
一般来说,关境比国境大。
课本上的定义,应该不会有错的
另外转载网络的解释
一般情况下,关境等于国境。但有些国家关境不等于国境。国境是指一个国家行使全部过节主权的国家空间,包括领陆、领海、领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同盟和自由区、自由港大量出现,国境等于关境的原则被突破,国家政治国境和关境有时不完全一致。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组成一个共同关境,实施统一的海关法规和关税制度,其成员国的货物在彼此之间的国境进出不征收关税,此时关境大于其成员国的各自国境。自由港、自由区虽在国境之内,但从征收关税看,它可以被视为在该国境之外,进出自由港(区)可以免征关税,此时关境小于国境。针对原为殖民地的国家或地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24条规定,经其宗主国的统一并用发表声明和证实等方法,可以单独成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一个成员。此条对关境定义为:在对外贸易方面独立实行关税和贸易管理制度的地区,即所谓的单独关境。香港便是通过这种形式,于1986年由英国发表声明,作为单独关境地区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一个成员。中国也同时发表声明,承诺再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归还中国后,保持其自由港地位,成为一个单独关税地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继续成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一个成员。此时,中国的国境大于关境。从1981年起,有关文件或教材中陆续出现“关境”的概念。中国现行关境是适用《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辖区域,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澎金马3个单独关境地区。
I. 国际贸易的大一公开课本有哪些,出自什么出版社!
dfhf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