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制造业企业销售贸易流通商品属主营业务还是其他业务的介定
主营业务复和其他业务是企业制核算中,为划分业务性质而设的,如果销售贸易流通商品数量、金额大,建议在主营业务中核算,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增设二级科目——自制商品和外购,以便满足管理上需要;如果偶尔发生一笔,建议在其他业务中核算。
❷ 商品流通企业与商贸企业是否一样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两者是不尽一致的,商品流通特指的是在国内从事商品交易的企业,而商贸企业泛指从事国内外贸易的企业,贸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完全是商品交易哦!
❸ 生产型外贸公司跟流通型外贸公司有什么相同点
前一种流通型的外贸公司是从生产厂家采购商品,然后出口销售给国外客户。后一种生产型的企业是将自产的产品直接出口,销往国外。
❹ 贸易公司是不是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已统一,共39项,不区分行业。会计制度分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贸易公司视其规模选用企业或小企业会计制度。
❺ 什么是商贸流通企业呢
商贸流通企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
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回业、餐饮业、仓答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
商贸流通业及商品市场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工农、城乡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衡量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反映。
❻ 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的区别
通俗点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商业企业是纯销售货物;工业企业既生产产品,还同时销售产品、增值税税率不同
2.一般纳税人资格起点不同:商业企业要年销售收入达到180万以上,工业企业100万以上即可
3.财务核算有所不同:工业企业因为有生产环节,核算比较繁琐,设立的科目比商业企业多。如:原材料核算,生产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核算,产成品核算,废品损失核算等,都是商业企业所不需要建立核算的科目。商业企业财务核算相对来说要简便多了。
4.工业企业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工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5.商业企业就是买进货物,然后转手卖给别人,从中获取利润。不对进来的货物进行加工,再生产以得到更大的利润。
(6)贸易公司属于流通型企业扩展阅读:
工业企业是指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 (或劳务) 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直接从事工业产品 (或工业性劳务) 的生产经营活动;
2) 拥有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的物质资源和场所;
3) 在经济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 在法律上取得法人资格。工业企业,按社会性质可划分为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和社会主义工业企业;按技术水平可划分为手工工业企业和现代工业企业;按规模可划分为大型工业企业、中型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中央企业、地方企业、街道企业和乡镇企业;按生产过程的特点可划分为采掘型、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装配型;按生产方式可划分为单件生产类型、成批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单厂企业和多厂企业,等等。
商业企业特征
一、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
商业企业的这一特征是与生产企业比较而言的。生产企业主要是借助机器和机器体系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生产出符合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产品。而商业企业则主要是通过对商品的购进和销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运输和储存业务,完成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满足消费的需要。商品的购进、运输、储存、销售也是流通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环节。它们在流通过程中各自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实现流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流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商业企业的基本职能。
二、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浅度加工
通常情况下,商业企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商品的流通,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生产企业不同,它们对经营的商品基本上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浅度加工。大部分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中的机电产品和大部分消费品,经过流通过程,其使用价值和外部形态不发生变化。
随着流通规模的扩大,为解决生产的“少品种、大批量、专业化,与消费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流通加工发展较快。从开始时的装袋、分包、贴标签、折弯、打眼等简单形式,向按照用户需要进行金属材料剪裁切割,木材精细加工,平板玻璃套裁,混凝土和水泥制品加工,型煤及工业配煤等高级和复杂形式发展。
三、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生产企业通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制造,改变其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能,从而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在该过程中付出的活劳动也物化到产品中去,创造出新的价值。进入流通领域,商业企业通过购进、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流通活动,将商品由生产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完成商品的空间位移和价值形态变化。商品的使用价值保持不变,商品的价值在商流(购进和销售)中也保持不变。在这一过程中,商业企业要投入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而发生一定的流通费用。
四、商业企业的“商业利润”主要来自生产企业的让渡
1、商业企业的利润由让渡利润、追加利润、级差利润、转移利润和管理利润构成,而让渡利润是基本形式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从形式上看,商业利润表现为商品售卖价格高于购买价格的余额,它似乎是在流通领域内产生的。但事实上,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是不能自行增值的。流通中单纯的加价绝对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源泉,而只能是商业企业获取商业利润的方式。由于商业企业专门为生产企业经营推销商品的业务,为生产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商品流通费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因此,生产企业就必须把一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企业,作为商业利润。这一让渡是由商品的价格差额来实现的。即生产企业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流通企业,商业企业再按商品的批发价格或零售价格把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从而获得商业利润。
3、生产企业向商业企业让渡商业利润是在双方的竞争中实现的。竞争的结果是双方的资金利润率趋向平均,让渡顺利进行。如若生产企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高于商业企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资金就会向生产企业转移,导致流通萎缩;如若生产企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低于商业企业的平均资金利润率,资金就会向商业企业转移,导致流通规模的扩大。
五、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快
六、商业企业比生产企业更接近市场
参考链接:工业企业—网络商业企业—网络
❼ 贸易与流通的区别是什么
商品的流通比较简单,贸易涵盖范围广。贸易中的贸易实务,国际商法,贸易理论,这是个网络,而流通只是其中的一个点。
❽ 商品流通企业是不是就是商贸企业
二者不同。
商品流通特指在国内从事商品交易的企业,
商贸企业泛指从事国内外贸易的企业,贸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完全是商品交易。
❾ 酒类商品销售属于商品流通企业吗(贸易公司)(谢谢)
属于商品流通企业,和工业企业不同的是,不用交消费税。
属国税专征收的税种是增值属税、企业所得税;属地税征收的税种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水利基金、和每年一次按职工人数和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和一定比例计算的残疾人保障基金。
核算方法以实际成本计算库存商品入库成本,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加权平均法等以便月末正确计算当月已销售商品成本,如是小规模企业,其入库商品成本是包含增值税的,如是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其入库商品成本是不含增值税的部分,增值税需要单独核算。如:
购进时(假设货价100万)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17
贷:银行存款 117
销售时(假设买200万)
借:银行存款 234
贷:库存商品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4
❿ 商贸流通的概念是什么
一、优势
1、规模较大。
现有商品市场4896个,年成交总额2127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249个,居全国第4位。
超十亿元的市场32个,超百亿元的市场2个。
社会消费品年零售总额1613亿元,居全国第9位。
2、市场化程度高。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占64%左右。
国有小型流通企业已全面放开,市场调节价比重达94.8%。
3、现代营销方式蓬勃兴起。
超市、连锁店等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开始起步。
一批企业集团初步形成。
二、问题
1、缺少有带动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整体实力不强。
2、流通秩序有待进一步改善。
3、基础设施不完备,流通效率不高。
三、目标和措施
“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重点培育15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商贸集团,力争有5家进入全国零售百强;商品市场达到5500个左右,年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重点培育20个示范市场,着力抓好300家超亿元市场,全部实现信息联网,80%完成转机建制。
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采用出售、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放活国有中小企业,加快国有资本的退出。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私营流通企业参与国有流通企业的战略性重组。
2、推广和完善现代营销方式。
推进连锁经营向规范化发展,形成全省性和省际间的连锁经营网络。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网上结算,逐步形成电子商务网络体系。
加快社会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建开放性、互联互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网络,将石家庄、唐山、邯郸等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
3、培育具有河北特色的商品市场体系。
坚持市场建设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培育专业特色市场。
推广“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模式,全方位推进市场组织形式创新。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保护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