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态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的逻辑区别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之“要素变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延伸和发展,是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综合考虑的成果,主要研究的是长期比较优势变化的决定因素及其福利的影响。国外现有的关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基于要素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基于技术进步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基于其他因素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这里的“要素变化”包括两方面含义,即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某类产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变化。H—O—S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S—S理论和罗伯津斯基(Rybczynski)定理是在H—O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个重要的研究成果。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则提出“反向贸易效应”,进一步放松假定,考察了要素可以跨国流动情形的效应,证明了要素的跨国流动会改变各国的要素存量和相对要素价格,进而改变其贸易结构。
此后,日本学者鬼城两人(Oniki)和宇泽(Uzawa)、美国学者罗纳德·芬德雷(Ronald Findlay)、J.巴格沃蒂(Jagdish Bhagawati)和陈志奇(Zhiqi Chen)等人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对长期比较优势变化的决定因素和结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许多学者还对以人力资本为主的其他要素对贸易模式动态变化的影响展开了各类研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检验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认为国家之间出口结构的差异是由于各国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禀赋共同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结构的升级将随着禀赋结构的改善而不断提高。Gene M.Gressman 和 Giovanni Maggi则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研究了国家间的比较优势,认为一国的贸易模式是其劳动力中智力要素禀赋的反映。
从产品密集度的变化来研究比较优势动态演化方面,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1966年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之后日本的赤松要、小岛清和山泽逸平等许多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扩展了该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技术由外生变量变成内生变量,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研究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此类分析框架同时综合了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三方面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从动态角度研究技术的进步对贸易模式和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类则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除了研究技术变动怎样影响贸易和经济增长外,还将技术发展作为科学研究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
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研究主要是技术差异和技术转移模型,主要是利用既定的技术差异来说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有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等。吉恩·M.格罗斯曼(Gene M.Grossman)和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在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动态的国家贸易与增长模型,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来自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研究了外部贸易环境及产业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强调了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杨小凯等经济学家采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并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建立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杨小凯和博兰德(Jeff Borland)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扩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认为通过参与分工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可以获得内生比较优势,并且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此有研究的还有张定胜和Christis G.Tombazos等人。
2. 考研都有哪些专业都需要考些什么
考研的专业分类非常多,包括:历史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工程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等。
1、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试卷考查内容比例中国古代史 约30%、中国古代史 约30%、中国近现代史 约2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世界近现代史 约30%、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2、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3、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基础: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抽象代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计算方法、初等数学研究(初等代数和初等几何)、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拓扑学、数学历史、物理学、计算机基础知识、C语言/Java语言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4、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现代工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火力发电厂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5、公共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公共管理专业旨在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前政府事务的综合分析能力。
3. 大学一般有什么系
大学各科系简介:
1、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
2、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心理学
3、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4、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5、法学类:
① 法学
②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革命史与共产党史
③ 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
④ 政治学类: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教育学、外交学
⑤ 公安学类:治安学、侦察学、边防管理学
6、文学类:
①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古典文学
② 外国语言
③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
7、管理类:
① 管理科学与管理工程类: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②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③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④ 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
⑤ 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
理科:
一、数学类
0101 数学 0104 数理统计
0102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0105 运筹学
0103 应用数学 0106 控制科学
二、物理学类
0201 物理学(专门方向:理论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晶体物理、低温物理、光学、磁学、等离子体物理、电子物理)
0202 应用物理学 0203 原子核物理及核技术
三、化学类
0301 化学(专门方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
0302 应用化学 0305 放射化学
0303 材料化学 0306 食品化学
0304 环境化学
五、天文学类
0501 天文学
六、地质学类
0601 地质学 0605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0602 构造地质学 0606 岩矿地球化学
0603 地震地质学 0607 放射性矿产地质学
0604 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七、地球物理学类
0801 地球物理学 0802 空间物理学
八、大气科学类
0901 天气动力学 090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902 气候学 0904 大气探测学
九、海洋科学类
1001 物理海洋学 1004 海洋生物学
1002 海洋物理学 1005 海洋地质学
1003 海洋化学
十、力学类
1101 力学 1102 应用力学
十一、信息与电子科学类
1201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 1204 声学
1202 无线电物理学 1205 光学
1203 物理电子学 1206 微电子学
十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1301 计算机软件 1302 计算机及应用
十三、心理学类
1401 心理学 1402 工业心理学
试办专业:
试01 信息科学 试06 微生物工程学
试02 经济数学 试07 生物医学电子学
试03 科技情报 试08 自然资源管理
试04 材料科学 试09 矿物岩石材料学
试05 分子生物学 试10 环境地学
4. 经济学专业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看题主最后一句问到了学经济学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现在学了经济学两年吧,讲一讲我的观点。
经济学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一些经济方面的理论基础,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宏观和微观部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等等。有同学看到我的志愿以后跟我说,经济学不好,学的东西太宽泛了,这种学科一般在就业的时候都不吃香。
但是我在学习以后觉得这句话是错的,虽然经济学本科确实学得很广泛,但是研究生就开始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并且比起那些从大一就开始专攻某个方向的学科,学得多就意味着以后就业时其实可以提供更多的方向(虽然说你不一定擅长,但最起码学过)。也会教一些比较实用的课程,比如初级会计学、博弈论、统计学等等。
你能把这些功课都学好,找工作的时候是有加分的,在工作过程中,也会获得知识的必要的帮助。对你提高工作能力,获得升职和加薪都是有益的。
希望我的答案能给你帮助。
5. 高质量发展是指什么有什么特质
高质复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制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本途径。其特质有六个方面,即六个高质量。
“六个高质量”中起头的是经济发展高质量,而经济发展高质量的重要前提是企业发展高质量。那么,企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们给出的结论是转型升级。
五是资金问题,企业都缺钱,有的是不想用自己的钱,有的是真的没钱,随着金融审核越来越严,市场上的钱也会更加谨慎。
6. 诸子百家到底是哪百家,他们究竟是干啥的
春秋战国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候,文化上却迎来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候有百家争鸣。那么所谓的百家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他们的主张有哪些呢?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群人在向当时各国的统治者推销自己的治国主张。只不过就是侧重点不一样,治国的理念和方法不一样。具体的有一下主要的代表
农家: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由于儒家轻商农汉朝中期以后农家迅速衰落。
7.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是什么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遵循“学生为本,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师资,实施精英化教育,构筑人文社会科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培养目标:配置高水平师资,采用全新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性、融通型及国际化的特质,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成就的气质;具有深遂的洞察力、敏锐的创新意识和高效的执行力;具备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
8. 面对国际保护主义思潮上升,中国的态度是什么200字
中国秉持开放、包容、均衡以及共商共享共建的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亚投行,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坚决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积极推动再全球化进程,携手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
中国引领的再全球化有助于重建全球化叙事的合法性,并在全球体系不确定性上升的时候为整个国际体系带来确定性。与“赢者通吃”的逻辑不同,再全球化倡导共商、共建、共享。西方学术界多从静态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将其简单化为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必然矛盾,认为中国与西方必然是你赢我输的零和的关系。
事实上,在特朗普政府掀起贸易战的硝烟,严重威胁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从而掀起新一波逆全球化的浪潮之时,中国铁肩担道义,扛起了新一轮全球化的大旗。
(8)国际贸易经济逻辑是什么扩展阅读:
全球自由贸易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让各国人民从中受惠。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的一个国际化过程,是一种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
近年来,西方社会对全球化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思潮、地缘政治回归论、世界碎片论等悲观言论不断出现,反映出西方民众的不满与精英的焦虑。
自就任以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奉行“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和“新孤立主义”的路线,宣扬和坚持“美国第一”,接连做出“退约”(退出TPP)、“筑墙”(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建隔离墙)、“赶人”(移民禁令)等决策。
最近,美国向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经济大国都发起了贸易战。讽刺的是,曾经是经济全球化领头羊的美国现在高举逆全球化大旗,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凸显全球化潮流的倒退与回潮。
9. 文科和理科区别
一、学科不同
1、文科:文科指的是人文学科,在高中就是指狭义的政史地三科,版这三科统称为文综,当然权高考除了考文综外还会考语数外三科。
2、理科:理科指的是自然学科,在高中就是指狭义的理化生三科,这三科统称为理综,当然高考除了考理综外还会考语数外三科。
二、学习特点不同
1、文科:掌握一般人几倍乃至数倍的文科知识,这样在判断问题的时候,能显得有老成气息,方向大致不会太错。
2、理科:理科知识总是逻辑要素,万物总有根本的原理可以理解,一旦理解之后,便能逐步攀登,由于是攀登所以走得比较苦难。
三、就业不同
1、文科:从大学专业来看,文科主要从事管理类专业,毕业以后多为管理型人才。
2、理科:理科主要是实干型人才,毕业以后可以进工厂、进研究所,多是默默付出的人才。
10.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它构成了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国家经济主权表现在国家对其全部财富和资源的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以及对经济活动的支配权等。
在内容上,该原则包括国家对其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国家对外国投资者及其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权,以及国家有权决定对境内的外国资产实施国有化或征收的措施等。
2.平等互利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指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国家应以平等的资格参与经济活动,并平等分享成果。平等互利是国际经济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其在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平等是实质上的平等,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互利指不能只谋取本方的利益,而置其他各方的利益于不顾。平等互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最惠国待遇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典型范例。
3.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
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指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并消除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发达国家应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以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
依《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是所有国家的一致目标和共同义务。该原则首先强调的是承认和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发达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就应加强各国间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当然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10)国际贸易经济逻辑是什么扩展阅读:
就国际经济法中所包含的各国涉外经济法或民商法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处在殖民地、附属国地位的众多弱小民族,或根本没有立法权,或只有形式上的立法权。
二战结束后数十年来,被压迫弱小民族的反殖民主义斗争陆续胜利,众多新主权国家相继兴起,逐渐形成了第三世界,开始有了独立的国内立法权。尽管在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它们有着共同屈辱历史,共同斗争经历,共同现实处境,因而有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并且正在从事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共同斗争。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这种要求和平共处的努力,当然会遇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阻力和障碍。因此,在当代国际经济法基本规范或基本原则更新发展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保护既得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争取平等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矛盾和斗争。这乃是当代世界“南北矛盾”斗争的主要内容。
在最近四五十年来“南北矛盾”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国际经济法基本规范或基本原则,可以大体上归纳为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全球合作原则以及有约必守原则等四个方面,以下各节,分别予以阐述。
参考资料:网络-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