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道国贸实务的例题,急解解题过程和答案....!!!!!
健身椅换汇成本 = ¥117000+(¥117000*10%)—[¥117000÷(1+17%)*13%]/US$17300—US$2160—US$112=算出结果
出口健身椅内1000只盈亏情况 =(US$15028*¥容8)—¥119700=算出结果。
2. 国际贸易习题 英文 求大神解答啊 跪求
硬翻译啊,大概意思应该对:根据已收集的关税表的方法,关税限制有多少不同专的种类?它们是什么?属大洋运输的优点和缺点?关于放货区的货物应该考虑些什么?什么是四条班机的本质?明显的要求是什么?给出五条航海图类型和它们对应的中文版本。运输条款应该包括什么?预防原则是什么?写下进口附加税的三种格式。给出文档收集的部分和它们的中文版本。 望采纳!!!
3. 国际贸易 CFR 例题 解析 案例分析 保险
区别:三种条件下“仓至仓”
某外贸公司分别以FOB、CFR、CIF价格签订三笔出口合同。有关保险均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货物向起运地仓库运往装运港途中均遭受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但结果只有CIF合同项下的货物索赔才未被保险公司拒绝。其原因就在于FOB和CFR合同下的索赔条件不够,其中主要源于可保利益。
FOB、CFR条件下,卖方在货物发生意外时,对该保险标的享有可保利益,但不是保险单的被保险人(买方)或合法的受让人,因而与保险公司之间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因此卖方没有索赔权。
缘何买方索赔也遭拒绝呢?因为是买方虽然是保险单的被保险人或持有人,与保险公司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但他当时对该单还尚未取得所有权,故对货物装船前发生的风险损失不负任何责任。因此,他对装船前的标的不具有可保利益,所以同样不具备索赔条件。
CIF条件下,由卖方投保,与保险公司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而且,装船前的风险由卖方承担,具有可保利益,所以保险公司才给予赔偿。
可见,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下,并不是说只要货损发生在“仓至仓”条款所涵盖的运输途中,且为承保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所造成的,保险公司就会赔偿。关键是要看损失发生时,被保险人是否对货物具有可保利益。
人们对“仓至仓”理解上的错误关键就在于此。与保险公司之间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就无权行使索赔权,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白。而我们判断某一时刻谁对货物享有可保利益时,标准就是在该阶段谁承担货物的风险。这也是依可保利益的含义而做的。
比如,在FOB、CFR条件下。海运货物保险由买方办理,买卖双方风险、责任划分均以装运港船舷为界。虽然根据“仓至仓”条款,货损发生在其涵盖的运输途中,但是,买方对此段的货损不负责,对货物不具可保利益,就不能要求索赔。
由此可见,在FOB和CFR条件下,保险责任起讫实际上是“船”至“仓”。因为虽由买方投保,但依照风险划分界限,买方一般不会办理货物装船前的保险。只有在CIF价格术语下,保险责任起讫才是真正的“仓”至“仓”。因为,此时保险由卖方办理,自货物运离起运地仓库到越过船舷为止,货损是由卖方承担的(拥有可保利益);卖方在货物装船后交单结汇时,将这种可保利益通过对提单和保险单的背书转让给银行,买方付款赎单后,可保利益也随即转让到其手中。这样看来,从起运港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抵达目的港收货人仓库为止,整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风险,被保险人都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
建议:三种条件下“仓至仓”的风险防范
在FOB、CFR条件下,卖方怎样解决装船前的风险呢?由于是买方投保,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货物遭拒收或拒付,卖方又该怎么办呢?在CIF条件下,卖方投保是否完全是为了买方利益,该怎样选择投保的险种呢?
货物装船前,在FOB、CFR条件下,因是买方投保,卖方无法持有保险单;又由于买方投保时不具备可保利益,即没有货物所有权,因此无法将保单转让给卖方,所以卖方也无法成为保单收让人。
所以,卖方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为此,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一定要自行投保从仓库至装运港这一距离的“路运险”,来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FOB和CFR条件下,由买方办理保险,货物装上船后,风险责任也一并转移给买方。
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包括买方无力支付货款、不可抗力或货物与样品不符等等,导致货物收或拒付,此时卖方若采用出口转内销的种种方案的话,或在运输途中受损,本已转移的风险现在却又转回来了。像这样由于买方意外据收货物而产生的卖方对货物的利害关系,海上叫做“或有利益”。
海上保险业对此开办了一种卖方或有利益保险。主要就是针对采用FOB、CFR两种价格术语而且又是采用托收付款方式时,作为出口商因没有银行信用保障,又无海运保险的保障。如果卖方在货物装船前投保此险,对于买方拒收且货物遭受承保责任范围内的风险,卖方可从保险人那里获得赔偿。当然为保险起见,CIF条件下也可投保此险。
在CIF条件下,卖方投保并不完全是代办性质的,如本案,至少货物装船前这一段是为自己利益投保的。所以卖方必须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投相应的保险,不可疏忽大意。实践中,不论“仓至仓”条款是否完整,卖方都应做好装船前的风险防范。
4.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求解
一:出口收回:1200×20=24000
出口成本:9000/8.3×20+(42.37+8.58+36)20=21860.64699
出口盈亏率:出口收回回/出口成本-1=1.0979-1=9.79%
换汇成本:出口成本×8.3/24000=7.56
二:因为答运费的计收标准为W/M,根据题意,该批商品的运费应按体积计收。每单位运费=计收标准×基本运费(1+各种附加费)=0.03×52=1.56(美元)
(1) FOB价=CFR-运费=120-1.56=118.44(美元)
(2) 已知公式: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 出口总成本×100%
代入公式得:出口商品盈亏率=(118.44×8.2736-999)/999×100%=-1.9%
(3) 已知公式: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
代入公式:出口商品换汇成本=999/118.44=8.43(人民币元/美元)
盈亏率为-1.9%,换汇成本为8.43
5. 国际贸易练习题
填空
1. 补偿贸易中补偿的目标不同,则有:补偿贸易协议、设备进口合同、补偿产品出口合同。
2. 交易中达成合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发盘、接受。
3.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范围的规定方法:概括式、列举式、综合式。
4. 按代理人的职权大小可分为:总代理、一般代理、独家代理。
5. 提单按有无不良批注可分为:清洁提单、不清洁提单。
6. 平衡:是以信用证为对象,力求做到:货、证、船三方面的衔接和综合平衡,以保证出口合同的顺利履行。
7. 我国对外贸易三种结汇方式:收妥结汇、押汇、定期结汇。
8.国际贸易术语的三个惯例: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9.英美法把违约金区分为:惩罚性赔偿、清偿性赔偿。
10.套期保值根据贸易商所处地位不同,存在:卖期保值、买期保值。
名词
1交易的一方为了销售或购买一批商品,向对方提出有关的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按这些条件达成一笔交易,这种意思表示的行为称作发盘。
2托收(Collecting) 是出口人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票(随附或不随付货运单据),委托出口地银行通过它在进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出口人收取货款一种结算方式。属于商业信用,采用的是逆汇法。
3国际贸易惯例(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 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自发形成的,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中普遍接受和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4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5索赔是指国际贸易业务的一方违反合同的规定,直接或间接地给另一方造成损害,受损方向 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6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
7货运代理行业在国际货运市场上,处于货主与承运人之间,接受货主委托,代办租船、订舱、配 载、缮制有关证件、报关、报验、保险、集装箱运输、拆装箱、签发提单、结算运杂费,乃至交单议付和结汇。
8FOB按此术语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派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9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它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
10涉外仲裁,也称国际仲裁,主要是指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即在国际经济贸易仲裁活动中,当事人根据他们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确定的法律关系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各方都同意的仲裁裁机构进行仲裁的活动。
11套期保值 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12定牌生产指卖方按买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和牌号,称之为定牌生产。
13同2
14保兑信用证(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是指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由另一银行保证对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履行付款义务。
15贸易术语(Trade Terms)也被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示成交价格的构成和交货条件,确定买卖双方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16cpt指卖方应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亦即买方承担交货之后一切风险和其他费用。
哥给你填空和名词,你计算题弄好了,发给我!!![email protected]
希望采纳
6. 国际贸易练习题
这当然不属于FOB合同。卖方可以要求把合同改为CIF条款。
7. 国际贸易 计算题,求完整计算过程及答案
解:
w=40kg=0.04t
m=0.3m*0.4m*0.5m=0.06m3(立方米)
m>w
所以采用m为运费吨
运费=主运费+附加费
运费=0.06*150*500
+
0.06*150*500*25%
+
0.06*150*500*15%
=0.06*150*500*(1+25%+15%)
=4500*1.4
=6300(usd)
答:该批运费为63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