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的社会地位

国际贸易的社会地位

发布时间:2020-12-17 01:59:20

⑴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一、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1.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交易过程大同小异

3.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者经济效益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

(一)对外贸易难度大

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贸易政策与措施、市场调查、交易争端解决

(二)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货币和度量衡差别、商业习惯、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国际汇兑、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三)国际贸易风险大

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 地区 )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区别在于: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进行的贸易活动,而国际贸易是从世界的角度进行的。国际贸易可以说是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1)国际贸易的社会地位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贸易依存度还可以用贸易总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表示。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国民收入总额。外贸依存度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参考资料:网络—贸易

⑵ 做外贸的在社会上什么地位

这有什么地位不地位的,不就是一份工作。如果你自己开外贸公司,不就是一个老板。如果你手上订单多,不拖款,别人就当你是金主

⑶ 发展中国家如何改变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造成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单就国际“游戏”制度不回公而言我觉得发展中国答家应该团结起来创造一种自己的“游戏”制度 以制度对抗制度 以规则对抗规则 但是不要说让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就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联合都是非常困难的 各国竞相自己的短期利益 发达国家也不会坐视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被改变
总的来说非常困难 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不过通过努力使可以逐渐改善的 不要丧失信心

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到底怎么样啊

你的理解一定程度上说是没错的,贸大相对更突出实用性,这是一个非常注重就业的高校,学校在抓就业方面气氛要更浓。
至于财经类院校比较,客观说每个学校各有所长。尤其目前一些人所划的“两财一贸”,即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各有自己的擅长领域或特点,它们相互之间的差距,根本无法用分来衡量。但如果用研究指标为主评价,的确央财和上财要表现更好一些。如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央财略突出一些,处于A+档次,在国内与北大、人大并列第一;理论经济学方面,央财和上财均处于B+档次,贸大则处于B档次。
但就业方面,在这类高校之间,的确学校学术水平与个人就业关系不太大。进入两财一贸,找工作时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忽略掉学校间的差异的,主要看个人了。之所以说是一般情况下,是因为每个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取向有所不同,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影响力也有些微差异。比如央财、贸大在北京,上财在上海;央财毕业生更注重国企央企,研究生有60%以上进入体制内就业;上财、贸大毕业生这种倾向并不明显,在各类企业就业比例相对均衡一些。
至于进入贸大对英语的要求,并没有特别要求的地方。事实上,央财的国际金融发展研究院等三个院以及中澳班对英语要求也非常高。但能够考专业英语,是贸大的一个“福利”,英语突出的话也是求职的一个利器。

⑸ 全球化的含义

全球化来是指全球联系自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引发大规模的研究热潮。

(5)国际贸易的社会地位扩展阅读:

全球化指数涵盖60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分别计量其本地生产总值各个环节的全球化程度,计算方法基于5大驱动全球化因素:贸易的开放程度,资本流动,科技和意念交流,劳动力流动和文化整合性。

根据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安永”2013年2月25日发表的年度全球化报告,香港连续3年在全球60个最大经济体中的全球化指数排名最高。

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例如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使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自我更新能力逐渐模糊与丧失。

⑹ 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什么地位

对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C )
A.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 B.重要地位 C.特定的中介地位 D.一般的流通地位

⑺ 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于什么地位

外贸易在社会再生产中于特定的中介地位。外贸易是通过整合会员信内息容,将供应信息发布到国内外的主要外贸电子商务平台上,平台多达近2000个,相对于某些单一平台来讲其信息散布度非常广。外贸易做宣传拥有4大功能:自助海外办事处,海外B2B平台发布及社区,海外搜索引擎优化和自主询盘信息反馈,投入成本也很低。


⑻ 当代国际银行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急,谢谢~~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世界各专国金融业发展已明显呈属现以下十大特征和趋势:一是金融管制放松化;二是金融创新化;三是金融市场全球化;四是融资证券化;五是银行经营国际化;六是银行业务全能化;七是银行资本集中化;八是金融业电子网络化;九是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十是金融监管国际化。

⑼ 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5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的国际角色,和半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 五十多年前它是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一员,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联合国,二十多年前,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得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两年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过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业的壮大推动了贸易的扩张。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专家拉迪预言,“2004年,中国将成为在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经济。” 他指出,中国的贸易迅速增长,对亚洲造成尤其重大的影响。 拉迪说:“其他亚洲国家认识到中国是它们的头号出口市场,又因为中国的进口增长也很快,所以中国对亚洲国家,包括最大的经济体日本的经济增长,起了重大作用。” 正因为近十年中国在区域和国际经济、贸易和外交层面的角色日益显赫,打破了国际间原有的势力均衡,由此引起各方的不同反应,中国威胁论是其中最明确的一种。 未知数 但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室的东北亚事务专家季北慈认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现在下定论为时过早,因为还有不少未知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国际社会和中国是否能互相容纳和适应对方。 他说:“世界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国际间出现一个新的力量时,有时会造成破坏,因为现有体系中的力量需要接纳和适应新的力量,而新的力量,现在是中国,显然要寻求更大的影响力,要扮演更大的角色。至少历史表明这个过程不会一直顺顺当当。所以这是个最大的问号。” 另一个未知数与历史有关。季北慈指出,在中国,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扬眉吐气感或民族自豪感有可能向极端方向演变而成民族主义情绪,而中国人同时也有受害者心态,这两种情绪如果结合在一起,很可能具有爆炸性。 “直到最近,中国一直认为在历史上自己是国际力量的受害者。它在强国圈子里应有的位置,被强行、无理地剥夺了,尤其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这种带着怨气的强大力量,这种自己觉得是历史的受害者的心态,是可能带来问题的,因为如果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试图讨回公道,这就值得担忧了。”

⑽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什么时候

在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过三十年的壮观增长,中国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2000年,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关注的话题。

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钢明昨天再次强调,国际上衡量国富国穷的指标是人均GDP,“目前中国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国还是一个‘穷国’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国内媒体应该淡化这一变化,避免国际舆论借机再度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

(10)国际贸易的社会地位扩展阅读:

有这样几个事实反映了中国地位的凸显:

第一,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二,2010年10月,G20财长会议决定IMF将向中国等新兴大国转让6%的投票权,其中,中国的份额将由3.72%跃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一举超过英、法、德成为IMF第三大股东。

中国投票权的上升并没有动摇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拥有的否决权,也没有动摇发达经济体的主导权。

第三,中国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国“美洲虎号”快47%,被认为是走向科技大国的重要表现。

第四,中国海军舰队多次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第五,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发挥重要作用,作为G20和“金砖四国”成员参与制定和协调国际经济规则,作为基础四国的成员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的社会地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