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位高人有这套《国际贸易》试题答案 急~~~
是这套试卷吗?
助理国际商务师考试试题国际贸易实务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表述正确的是( )
A.货物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也显示在国际收支上
B.服务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也显示在国际收支上
C.货物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但不显示在国际收支上
D.服务贸易显示在海关统计上,但不显示在国际收支上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般分为( )
A.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
B.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
C.半制成品与制成品
D.农副产品与工业产品
3.我国纺织品经过日本商人之手转卖到美国,这种交易行为是( )
A.过境贸易
B.直接贸易
C.总贸易
D.转口贸易
4.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缺口称为( )
A.对外贸易额
B.贸易差额
C.对外贸易量
D.对外贸易依存度
5.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是( )
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量
C.专门贸易体系
D.总贸易体系
6.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基础是( )
A.国家的产生
B.生产力的发展
C.私有制的出现
D.国际分工
7.大卫%26#8226;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
A.《国富论》
B.《域际与国际贸易》
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8.使世界市场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的标志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地理大发现
9.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共同农业政策中的共同价格是属于( )
A.调拨价格
B.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C.垄断价格
D.协定价格
10.假定一国以2000年为基期,2004年出口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2004年的净贸易条件为( )
A.36
B.50
C.58.3
D.171.4
11.欧洲联盟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 )
A.关税同盟
B.完全经济一体化
C.共同市场
D.经济同盟
12.接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与地区间所组成的一体化是( )
A.垂直经济一体化
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
D.全盘经济一体化
13.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属于( )
A.直接投资
B.间接投资
C.国家投资
D.私人投资
1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海默
B.白克莱
C.邓宁
D.卡森
15.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及其国际生产布局的因素是( )
A.区位优势
B.所有权特定优势
C.内部化特定优势
D.无形资产优势
16.在帝国主义时期,出现了( )
A.重商主义
B.贸易自由化
C.自由贸易政策
D.超保护贸易政策
17.狭义的对外贸易包括( )
A.直接贸易
B.转口贸易
C.货物贸易
D.服务贸易
18.能反映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指标是( )
A.对外贸易值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差额
19.截止到2005年5月1日,欧洲联盟的成员有( )
A.6个
B.9个
C.12个
D.15个
20.形成关税同盟后,本国进口的产品从成本低的供给来源转向成本高的供给来源,这种效果叫( )
A.贸易扩大效果
B.贸易利得效果
C.贸易创造效果
D.贸易转移效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多,表现在( )
A.语言不同
B.法律、风俗习惯不同
C.市场调查困难
D.贸易障碍多
E.交易接洽困难多
22.在共同市场条件下,成员国之间( )
A.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B.废除数量限制
C.废除关税限制
D.对非成员国实行共同的关税壁垒
E.对非成员国实行独立的关税壁垒
23.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包括( )
A.获得规模经济
B.刺激投资
C.加速经济增长
D.提高要素流动性
E.成员国之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
24.关税按征收标准可分为(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差价税
D.选择税
E.混合税
25.原产地规定一般包括( )
A.原产地标准
B.直接运输规则
C.原产地证明文件
D.竞争需要标准
E.毕业条款
26.一般说来,大多数国家进口关税结构是( )
A.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关税较高
B.半制成品的进口关税较高
C.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关税次之
D.半制成品的进口关税次之
E.原料的进口关税最低甚至免税
27.俄林认为( )
A.如果两国成本比例相同则可以发生永久的贸易关系
B.供给比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最终基础
C. 国际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际间要素分布不均的问题
D. 一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商品
E.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
28.产业内贸易的特点有( )
A.交换的是产业内同类产品
B.交换的是产业内非同类产品
C.交换的商品在消费上具有替代性
D.交换的商品在生产中对要素的投入无特殊要求
E.交换的商品在生产中要求要素的投入具有相似性
29.对里昂惕夫反论进行解释的主要有( )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技术差距说
D.需要偏好相似说
E.产业内贸易说
30.与关税措施相比,非关税措施的特点是( )
A.灵活性
B.针对性
C.歧视性
D.隐蔽性
E.直接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最惠国待遇条款
32.对外贸易货物结构
33.对外贸易依存度
34.转移价格
35.商品倾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小题7分,第37小题6分,第38小题7分,共20分)
36.简述二战后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37.简述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8.简述支持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观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小题12分,第40小题13分,共25分)
39.试述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0.试对比较成本说进行评析,并阐述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
B. 有没有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的试卷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002年上半年期末考试
会计学专业年级第一学期《国际贸易原理》试卷
2002年7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哈罗德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的_ ______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运用。
2、产业内贸易,是指两个以上国家_ _______产业部门内的某一项产品同时发生 的_ _______活动。
3、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是两种不同的统计进出口贸易的标准,总贸易以 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专门贸易以 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4、签订贸易条约所凭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即 、 。
5、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在国称为跨国公司的 ,子公司的经营所在国称为 。
6、“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矛盾焦点是 。
7、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商品的价格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升降呈_ _______ 的变化。
8、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是采取初级产品出口、 和出口导向。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确切地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是(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进口额
D.出口额
2、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的程度
3、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各国的政策
4、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倾向是 ( )
A.新重商主义 B.贸易自由化
C.贸易保护主义 D.超保护贸易政策
5、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
A.关税壁垒措施
B.鼓励出口的措施
C.管制进出口的措施
D.为了统计的目的的而采取的措施
完全可以脱离世界“自由市场”价格,由跨国公司自行决定的价格是:( )。
A.垄断价格 B.管理价格
C.协定价格 D.转移价格
7、各种国内税,作为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它的特点是:( )
A.高于关税 B.比关税更灵活、更隐蔽
C.低于关税 D.可重复征收
8、在国际技术贸易中,专利技术的转让是( )。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专有技术贸易
D.中介贸易
9、一国的公司到国外开办银行、商店,设立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是一种( )国际服务贸易方式。
A.跨境提供方式
B.国外消费方式
C.商业存在方式
D.自然人存在方式
10、世界上最早建立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地区是( )。
A.西欧 B.原苏联和东欧
C.北美 D.拉丁美洲
得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贸易条件:
2、差价税:
3、跨国公司:
4、市场准入:
5、普惠制: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不等价交换的涵义。
2、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它与关税壁垒相比有哪些特点?
3、与关税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有何进步性?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16分)
试简述并评价赫—俄学说。
C. 国际贸易试题,判断正误。。。。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
10、对。
D. 国际贸易试题求解
这个题很好,有竞争,加油
E. 求救:国际贸易(国际化经营)测试题答案,题如下:
对的是T ,错的是F
1、我对外报FOB净价100美元,若国外客户要求改报FOBC5%价,则在不会减少出口外汇净收入条件下,FOBC5%价应为105美元。(F )
2、托收支付方式D/A30天比D/P60天对出口商来说风险更大。(T )
3、如果在国际买卖合同中作了与国际贸易惯例不同的规定,在处理合同争议时,应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准。( T )
4、按《2000年通则》的解释,FOB合同属于“装运合同”,CIF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F )
5、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包含的基本险和附加险,保险公司的保险期限均以仓至仓条款加以规定。( F )
二、选择题(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选项,每题4分,共40分)
1、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卖方交货数量多于合同规定的数量,根据《联合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买方可以( ACD )。A.接受全部货物B.拒绝全部货物C.只接受合同规定货物而拒绝多余部分D.接受合同规定数量及多交部分
2、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与费用划分的界限基本一致的贸易术语是( B C )。A.E组术语 B.F组术语C.C组术语 D.D组术语
3、以下哪种FOB变形下买方肯定不负担装运港的驳船费?A.FOB Liner Terms B.FOB Under TackleC.FOB Stowed D.FOB Trimmed(A )
4、以下哪种贸易术语可以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A.DEQ B.FOB C.FAS D.DDU( A D )
5、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凡使用“大约”或类似的词语来表示信用证的金额或数量或单价时,应解释为允许有不超过( )的增减幅度。A.3% B.5% C.10% D.15%( C )
6、我海运方式下出口肠衣一批,为防止在运输途中因容器损坏而引起渗漏损失,进口商应要求出口商投保:A.渗漏险 B.一切险 C.一切险加保渗漏险 D.水渍险加保渗漏险(C D )
7、班轮运输的运费应包括A.装卸费 B.滞期费 C.速遣费 D.平舱费和理舱费(A )8、托收方式下的D/P和D/A的主要区别是A.D/P属于跟单托收;D/A属于光票托收B.D/P是付款后交单;D/A是承兑后交单C.D/P都是即期付款;D/A都是远期付款D.D/P属于银行信用;D/A属于商业信用( B )
9、为防止运输途中货物被偷窃,应A.加保偷窃提货不着险B.投保一切险C.投保一切险加保偷窃险D.投保水渍险加保偷窃险(CD )
10、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发盘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哪项,才算十分确定( ABC )A.品名B.数量C.价格D.交货时间和付款时间
F. 国际贸易测试题答案有谁知道
d d a
最好的方法是找本《国际贸易》的教材直接看答案
如果考试时没有教材可翻,可做如下分析:
(1)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各国的经济都很成问题,每个国家都想法子要赚到别国的钱以刺激本国的经济,因此每个国家都想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别国来挣外汇同时阻止别国把商品卖到本国,防止本国的货币流失。为了防止外国挣到本国的钱,本国政府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限制进口”的行为就是贸易保护主义。故选d
(2)先理解什么是产业内贸易。举个例子:美国向日本出口福特汽车的同时又从日本进口本田汽车。这就是产业内贸易。现在给出精确的定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再说说水平型产品:如例子中的本田和福特,都是小轿车,是同一种产品,这就是水平产品。
来看选项:产业内贸易多发生在实力相当的国家之间,故排除abc 选择d 现实中也确实如此。比如问你,为什么要跑大老远去吃肯德基而不吃家门口的麦当劳?你一定会说,喜欢肯德基。同样的道理。
(3)用排除法看
b 1765年蒸汽机的发明代表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到来。看时间,已经是18世纪啦。时间不符,排除。
c a是c的原因,有a在选c是说不通的。
d 本人认为与b的情况相似。
再来看a,题中说的是“条件”,有“导火索”的意味,故选a
G. 国际贸易,操作流程,试题,急求答案
你有正确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