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10 01:06:34

A. 急求好的国际贸易实务信用证案例及分析

这里有一个过往的案例,只是被人当做一般的作业对待没有被人关注,实在可惜,搬到这里,供题主和关注这类问题的人们借鉴,案例及本人的分析如下:

ucp600信用证的案例分析 | 2009-11-7 18:14 提问者: ilctr | 浏览次数:1088次
2009年2月,I银行开立了以B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议付信用证,并通过P银行通知受益人。
信用证有关条款规定:
“presentation period: within 28 days after the date of shipment but within credit validity.
Additional conditions: name of application, letter of credit number, contract number and date must appear on all docs.”
(演讲时间:28天内装运后的日期,但在信贷的有效性。
附加条件:申请的名称,信用证号码,合同号码和日期的信必须在所有文档。)
2009年5月8日,B公司备齐单据,在交单期内将单据提交P银行。P银行审单后告知B公司,其所交单据中未注明“contract date” (合同签订之日),与信用证要求不符。B公司却坚持认为,有关信用证条款“contract number and date”( 合同编号和日期)中的
date系指shipping date or documents making date(出货日期或文件的日期),而非contract date(合同签订之日),不同意按P银行建议修改单据。考虑须知交单期限及有效期的临近,若再电洽I银行澄清条款的含义来不及;加上B公司称其和国外进口方合作甚好,要求立即寄单,P银行因此未作议付,以寄单行身份向I银行交单。
I银行收到单据后提出以下不符点拒付:(1)迟期交单:信用证规定货物装运后28天交单,已提交的提单签发日期为2009年4月9日,距实际交单日期2009年5月8日已超过28天,构成迟期交单。(2)所有单据上未注明合同日期,I银行持单等候处理指示。
P银行收到拒付通知后,一面将此情况告知B公司,一面对两个不符点反驳如下:“(1)所提交单为-收妥备运提单(receive for shipmen b/l)(收到shipmen桶/升)。提单上有两个日期,一个是收起日期2009年4月9日,即提单签发日,另一个是提单装船备忘录栏中的装船日期2009年4月11日,即货物装运日期。信用证要求within 28 days after the date of shipment but within credit validity(后28天内,在装运日期,但信贷有效期内),而且根据UCP规定应以装运日后算起,而非以签单日后算起。因此,从装运日2009年4月11日到交单日2009年5月8日,并未超过28天,提交的单据完全符合信用证及UCP规定,不能构成延期交单。
(2)信用证中关于date的规定不够清楚。我们认为date是指docs issuing date(文件签发日期)。
根据以上两点,你行应接受单据,并立即付款。”
此后,I银行对于第一个不符点不再坚持,但对第二个不符点仍坚持,其信用证中已经很明确的表述是contract date(合同签订之日)。

P银行接到此电后,立即告知B公司应速与申请人取得联系,争取申请人同意接受单据。
此时,B公司认识到了当初P银行意见的正确,遂与申请人联系。鉴于申请人和受益人之间长期合作的关系,申请人最终同意付款,I银行最后扣除不符点费后将款付清。

问题:
1、 分别对案例中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评价。(B公司、I银行和P银行各有哪些行为正确和错误)
2、 假如你是出口商B公司,通过本案例你要总结哪些经验教训。

分析如下:

首先,这个信用证的有关交单期限本身就有问题——无论是UCP500还是UCP600中关于提单的最迟交单期有明确的规定,即无论如何交单期不能迟于提单日后21天,且不能迟于信用证的有效期。因为,迟于提单日后21天交单,则该提单被称为“陈旧提单”,开证行无论如何是不接受这种“陈旧提单”的。因此,该案例关于交单期为提单日后28天这种规定就有问题——这在信用证的实际操作中是没有的。

且不论这些,就该案例的问题分析如下:

1)就B公司来说,题目中的信用证附近条款中写得很清楚Additional conditions: name of application, letter of credit number, contract number and date must appear on all docs. 这个“contract number and date ” 中的合同编号和日期是并列的,所以B 公司将其理解成“出货日期或文件的日期”显然是错误的,而P银行的理解是正确的,这个从后面 I 银行指出的不符点,并实施拒付的依据就是这一点而得以证明;且B公司自以为是,在P银行指出其理解错误之后不虚心接受,坚持错误,以致遭到拒付。

而就 I 银行指出的交单期的不符点来说,I 银行显然是没有注意到提单是收妥备运提单(receive for shipmen b/l),该提单上除了提单签发日,另一个是提单装船备忘录栏中的装船日期,因为P银行的批驳而I 银行意识到自己的疏忽,所以,此后 I银行对于第一个不符点不再坚持。

就P银行在该案例中的表现来看,从一开始指出B公司没有在单据上加注合同日期而提出指正,在B公司坚持错误的情况下,不予议付而以寄单行身份向I银行交单,并在I银行提出2个不符点后,主动予以批驳,指出不妥之处,说明P银行是称职的议付行,而只是关于合同日期的批驳显然是代B公司做无理申辩,当然是站不住脚,而未被I银行采纳——这不是P银行的错,而是作为议付行不得已而为之的代人受过而已。

2)作为B公司,通过本案应该汲取的教训是:接到信用证后,应该仔细审核信用证的每个条款,并仔细研究和理解各条款的含义,谨慎处理单据,当议付行指出问题时,要倾心听取,仔细斟酌,如果议付行提出的问题正确,就要接受并修改;另外,应该知道与开证申请人的关系再好,与信用证本身无关,因为信用证是开证行与所有人之间的单据买卖,开证行以单据来判断接受还是不接受受益人的单据,只要是单据不符合信用证的规定,那么开证行就可以拒付,因为信用证的第一付款人是开证行而非开证申请人。而一旦开证行拒付后,信用证即告作废,开证行将解除付款责任,此时等于是托收状态,是否付款就要看开证申请人的脸色——如果开证申请人顾及以往和将来的合作,且此时市场没有剧烈的变化,那么有可能做付款赎单;倘若开证申请人经营不善,或市场发生剧烈的变化,那么受益人就有可能遭遇无法收款的风险——这是经常被没有经验的受益人所忽视的巨大风险!

这个一个典型的案例,可惜没有人关注——只是当做一般的作业来对待,可惜可惜!殊不知这些案例是信用证的操作者应该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东西——这可不是鸡肋呀!

B.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问题!

一切险(All Risks)的责任范围,除包括上列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包括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因此,一切险是平安险,水渍险和一般附加险的总和.但是因非偶然发生或非外来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不包括在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之内.

“一切险”究竟保些什么
按照目前所使用的1981年1月1日修订的人保货运险条款(CIC条款),陆运险的保障范围相当于海运的水渍险,陆运一切险则与海运一切险一致,实际上是“平安险”,“水渍险”和十一种附加险的合并,但特别附加险不包括在内。
有关保险学著作中,对货物运输保险中的附加险做了如下阐述:“附加险别不分海、陆、空运和邮包运输,都是一样的。主要有: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短量险、混杂沾污险、渗漏险、碰损破碎险、串味险、受潮受热险、钩损险、包装破裂险、锈损险等十一种。这十一种附加险都是属于一切险的范围之内的,保了一切险,对其中任何一种附加险都是负责的”;“特别附加险并不包括在一切险的范围内,主要有:交货不到险、进口关税险、舱面险、拒收险、黄曲霉素险和港澳存仓火险等六种。”
在保险实践当中,被保险人凭“一切险”保单向保险人索赔没有收到货物的损失,而不论没有收到货物的原因。对于保险人来讲,“没有收到货物”可能是“偷窃提货不着险”项下的损失;也可能是“交货不到险”项下的损失。一切险中包括了“偷窃提货不着险”,但保险人对“交货不到险”是不负责的。如想加保该险别,须经保险人同意,并另外付费。
“偷窃提货不着险”和“交货不到险”又有哪些不同呢?根据条款,前者包括:1、偷窃行为所致的损失;2、整件提货不着;3、根据运输契约规定船东和其他责任方免除赔偿的部分。后者为“本保险自货物装上船舶(火车)时开始,不论由于任何原因,如货物不能在预定抵达目的地的日期起六个月以内交讫,本公司同意按全损予以赔付,但该货物之全部权益应转移给本公司。被保险人保证已获得一切许可证……”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提货不着”的风险是针对收货人而言的。它是指承运人已完成其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义务,而货物在目的地存仓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灭失,导致收货人提货不着的风险。“交货不到”是针对承运人而言。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承运人未能履行其义务将货物按合同约定运抵目的地而发生的交货不到的风险。在制定这两个条款时,其出发点也不同,前者考虑的是"意外"的损失。所谓“意外”,是指风险的发生超出了被保险人的控制范围,且与被保险人的任何行为无关。如果由于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也能获得赔偿,将会引起道德风险因素的增加,违背了保险的初衷;后者更多地考虑到了“人为”的损失。因为这种交货不到风险往往不是运输上的原因,而是政治上的因素造成的,例如禁运,或途经另一国家时被强迫卸货等。鉴于这种险是不论任何原因的,因此被保险人必须保证获得进口(出口)货物所需的所有许可证,以免因无许可证不准进口(出口)而导致交货不到。
如上所述,虽然在制订条款时,对“交货不到”的风险更多的是考虑到政治上的因素,但它也包括了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因为条款中规定了它是“不论由于任何原因”所引起。但是“交货不到”的大前提,同时也是与“提货不着”的首要区别是,承运被保险货物的运输工具往往就未抵达目的站(港)。由于承载工具未抵达目的地,被运输的货物也就不会到达。因此,在实际操作时,一旦发生交货不到的情况,被保险人在向保险人报案的同时,必须向承运人提出索赔。承运人对该项索赔也应给予回答。也就是说,如果损失不是由于承运人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承运人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承运人不予理睬,被保险人应当在征询保险人的意见之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 国际贸易实务相关问题

实习要求: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能掌握主要的业务技能。

实习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我过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

实习目的:培养我们的自学和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通过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让我们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口交易的全过程,能够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口交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总结:

经过了两周的贸易实务实习,让我们了解到商务工作挺复杂的,而且在此工作中要有忍心、恒心、信心。

实习中,我们在模拟的商务活动中,有十五个主要业务操作,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可以说在是受益非浅。

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我在此次实习中,了解到实习的具体做法:

(1)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以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将《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先行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加以具体运用。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涉及到的内容,可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2) 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

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而且,不同法系的国家,具体裁决的结果还不一样。这就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 3) 加强英语的学习

对于外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写传真、书信。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实习中要求我们加强英语的学习,掌握外贸专业术语基础。

( 4)注意本课程同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应该将各们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际金融及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讲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内容时,就应去了解运输学、保险学科的内容;讲到争议、违约、索赔、不可抗力等内容时,就应去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等等。

( 5) 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贸易惯例,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

( 6)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在培养规模上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注意灵活性。

实践的看法: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本门课程的内容、特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精心组织方案。通过听、看、做使一些看起来繁杂的专业知识很快被我们理解和掌握。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才是培养我们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尤其是国际间货物的买卖,其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商务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现在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

D. 大学里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问题

这学期刚学完,国际贸易实务没什么可背的东西,都是很碎的知识点,但是一旦理解了真没什么可背的东西。
专业证书的问题就看你自己有没有做外贸的意愿了,没有的话到没必要考。
国际贸易实务那点数学还没小学奥数难呢……
报关员和报检员都有证可以考,好像是必须要的……

E. 关于<国际贸易实务>的问题

是否拒绝要看你是否想做这笔生意。
如果想的做话 就要调查清楚这家进品商的信誉度。然后再一步步来 FOB 的概念楼上已说得很清楚了

F. 跪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论文,容易写点的题目也行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国际贸易具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做法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基本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涉外经济与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只有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实务知识,才能在进出口业务活动中,正确贯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意图,确保最佳经济效益,并且能按国际规范办事,使我们的基本做法能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在我国加入" WTO"后,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开放,我国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学好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是当务之急。
相关特点
国际贸易具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做法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具体表现:
①交易双方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洽商交易和履约的过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惯例和习惯做法,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② 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③国际市场广阔,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加之国际贸易界的从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故易产生欺诈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货款两空,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④国际贸易易受政策、经济形势和其它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定、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以及国际市场汇率经常浮动和货价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更为明显,从事国际贸易的难度也更大。
可见,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难度大、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凡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这样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讲授专业知识,培养合格、优秀的外贸专业人才。
具体表现: ①交易双方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洽商交易和履约的过程中,涉及到各自不同的制度、政策措施、法律、惯例和习惯做法,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 ② 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代理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③国际市场广阔,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加之国际贸易界的从业机构和人员情况复杂,故易产生欺诈活动,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货款两空,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④国际贸易易受政策、经济形势和其它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定、国际市场竞争和贸易磨擦愈演愈烈以及国际市场汇率经常浮动和货价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更为明显,从事国际贸易的难度也更大。 可见,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难度大、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凡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这样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讲授专业知识,培养合格、优秀的外贸专业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趋势,实际上就是把国际贸易实务的未来,与其现在或过去进行比较得出的未来的特点。从目前情况看。国际贸易实务的未来发展变化具有以下几大趋势。1.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主要承担有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据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的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 万家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和25 万余家设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其生产总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25%当今世界上,由跨国公司带动的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目前世界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中,大约有1/3 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即公司内的贸易),不同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贸易占世界贸易额的另外1/3。两者相加,仅在跨国公司之间和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国际贸易就占了国际贸易总量的2/3。
2.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继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和“绿色” 环保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随着工业化在全球的普及,信息转移越来越成为生产能力转移的主要手段,从而使生产能力转移的成本越来越低。生产能力转移代替货物贸易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就是目前全球对信息产品需求的增长和生产区位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此引发的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日益高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势头格外强劲,出口力度己领先于历来唱“主角”的化工、汽车、纺织、服装等主要出口产品,成为推动制成品贸易乃至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人类已逐步认识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产品思想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生产文明社会阶段。随着世人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世界市场上的“绿色”产品盛行。据统计,“绿色”产品的开发在世界新开发产品中的比重己从1985 年的0.5%上升到1993 年的10%,可以预计,“绿色”产品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重点产品。
3.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操作”将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操作”, 也被称为”无纸贸易”或“电子贸易”,其名称来自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从80 年代开始, EDI 从国内走向国际,在国际贸易中, 使用此方式进行磋商交易、订立合同、传递单据的交易不断增多。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从1991 年开始。着手进行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工作。经过5 年的努力,终于在1996 年6 月14 日的第29 届年会上,制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允许贸易双方通过电子手段传递信息,签订买卖合同和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让,从而为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操作”提供了法律保障、这必将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无纸化改革的进程,对国际贸易未来的交易方式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4.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将会加快,国际贸易将在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更加有序的基础上进行。1995 年开始,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并运转,取代了1947 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表明国际经贸组织日趋健全,为加强和改善多边贸易体制提供新的机制和动力。同时,各种具有国际约束力的法规相继制定和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将从1996 年6 月起到2000 年前,陆续颁布出台包括1SOI4000 这个被称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在内的有关国际环境通用标准24 个。这些法规的制定与颁布,必将对全球工业、商业、政府等组织改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5.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结合程度将进一步加强。首先,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奖出限人的外贸政策,采取各种手段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在这些手段中,外贸融资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其次,为了减少货款结算的风险,加快结算的速度,以商业信用力特征的汇付、托收方式的使用相对减少,以银行信用为特征的信用证、银行保函方式的使用日益增加。银行对国际贸易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G. 国际贸易实务作业: 我某外贸公司与荷兰进口商签订一份皮手套合同,价格条件为CIF鹿特丹,向中国人民保险

这个问题操作中牵涉到四方,所以问题也会主要在这四方中纠结。首先对版这个结果是非常失望权了,针对问题,要认真取证作为各方推脱责任的砝码。
出口商:出具各种检验证明(工厂及第三方)or合格证;装箱前照片;如果可以拍到实物的话,那业务员就非常聪明了;
进口商:主要就是针对问题货物拍一些照片及保存好问题货物;
运输公司:运输公司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呵呵
保险公司:这个就货物原因进行分析,了解造成货物出问题的原因。出一份报告。
综上,以上四方都必须力争证明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证据很难找或者相互不配合。这个例子就可以很好说明对于出口商来讲,一定要考虑周全。出现问题不要慌,要尽快取证,找到症结早日跟客户协商处理妥当。货值事小;信誉事大。

H. 什么是国际贸易

什么是国际贸易?什么是对外贸易?什么是海外贸易?
答: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芝务、技术)的交换,又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是特指国家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贸易活动。有时也被称为国外贸易(ExternalTrade),
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是指某些海岛国家如英、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台湾等的对外贸易。

什么是出口贸易?什么是进口贸易?什么是转口贸易?
答:出口贸易是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对外贸易活动.
在进行对外贸易活动时,常常会遇到两个都有”出口”二字,但含义有所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它们的区别:其一为净出口.这是专指同类商品的出口量大于同类商品的进口量的部分;其二为复出口贸易.这是指买进外国商品后未经加工又输出到外国的贸易活动.
进口贸易是将外国所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外国拥有的劳务)购买后输入本国市场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是区别于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直接贸易行为而提出来的.它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消费国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商品买卖,而须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第三国不仅是中介人的身份,而且也是货主,也要通过此类交易获取利润.这种形式就是转口贸易.第三国参与此类活动,必须经过商品的价值转移活动---买和卖,但不一定要经过商品的实物转移,可以不经过本国而对商品进行生产与消费国的直接运输.
.什么是有形贸易?什么是无形贸易?
答:有形贸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进行实物商品的交易,因这些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帮称为有形贸易.有形贸易的进出口都要办理海关手续,并在海关的进出口统计中反映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额.目前,联合国为便于统计,把有形商品分成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1924个基本项目,几乎包括国贸易的所有商品.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各类商品名称如下:
0类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类 饮类及烟划草
2类 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
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
4类 动\\植物油,油脂和蜡
5类 末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
6类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 机械和输设备
8类 杂项制品
9类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无形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进行的是没有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易:主要是指劳务\\技术\\金融等.无形贸易通常不办理海关手续,在海关的 出口统计中反映不出来,而在国际收支中反映出来.无形贸易额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过境贸易?什么是总贸易?什么是专门贸易?
答:过境贸易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与出口的一种统计方法,也称为总贸易体系.总贸易可分为意进口和总出口.凡是进入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进口,包括进口后供国内消费的部分和进口后成为转口或过境的部分;凡是离开一国国境的商品一律列入总出口,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外国商品的复出口及转口或过境的部分.总进口额和总出口额构成总贸易额.目前,采用总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美\\英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90多个国和地区.]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为划分进口和出口标准的统计方法,也称为专门贸易体系.专门贸易又可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专门进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并向海关缴纳关税,由海关放行后才能称为专门进口.专门出口是指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复出口商品.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构成一国的专门贸易总额.目前,采用专贸易统计方法的国家有德国\\瑞士\\法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哪些异同?
答: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既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共同性表现为:
(1)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国际贸易从事着国家间的商品和劳务的的交换,国内贸易是国界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虽然活动范围有所不同,但都是商业活动,都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环节,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中介地位。
(2)有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交易过程大同小异,但商品流通运动的方式却完全一样,即:G-W-G 。商吕经营的目的都是通过交换取得更多的经营利润。
(3)基本职能一样,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基本职能都是媒介成商品交换,即做买卖。其他活动如融资、储存、运输、报关都心须为它服务;同时,都心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节约流通时间规律等。这些规律均会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影响到国际和国内的贸易。不管是从事国际,还是国内的贸易都必须遵循这些经济规律,不得违背。
主要区别表现为:
(1)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国际间进行贸易活动首先会遇到差异,必须首先克服这些障碍,否则就无法恰当地进行贸易洽谈、签约,处理贸易纠纷,进行市场调研。国内贸易虽然也会遇到一些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但差别要小得多。
(2)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等制度不同。进行国际间商品交换,会遇到须用外币支付且汇率又经常变动,以及各国间度量衡、海关制度均有较大差别等诸多问题,使得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复杂化。相比之下,国内贸易就简单多了。
(3)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主要是为本国经济发展起作用的,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开展,且很多政策也会因不同的经济形势、不同的执政者而变化。这里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进出口管理政策、关税政策等等,从事国际商品交换活动必须研究这些政策。国内贸易研究的内容要少得多。
(4)国际贸易的风险大于国内贸易。商品交换离不开竞自然存在相当的风险。但相比之下,国际贸易的风险更多也更大。其表现在资信风险、商业风险、
价格风险、汇率风险、运输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方面。

I. 求高手帮忙做一套国际贸易实务的题目。 有关建交函、出口报价核算操作、合同缮打、信用证审核、汇票填制的

以8130G3为例,粗略计算了一下, AT USD 18.73/只 CIFC5 KUWAIT
大致思路:数量单位为每只,货币单位为美元,报价=实际采购成本+海运费+国内费用+银行利息+预期利润+保费+佣金+银行手续费
以下费用均为美元每只:
A 实际采购成本=含税价格-退税=100-100/(1+17%)*9%=92.3077/6.5=14.2012(另一种计算方法=税前价+实际交税)
B 海运费=总运费/总数量=2000/(169*4*24)=0.1233
C 国内费用=总费用/总数量=(2600+2400+1300+1700+1500+1500)/(169*4*24)=0.6780/6.5=0.1043
D 银行利息=采购价*8%/12*2=100*8%/12*2=1.3333
E CFR成本=A+B+C+D=15.7621
F CFR成本=CFR报价-CFR报价*10%(CFR报价*10%为预期利润)算出CFR 报价=17.5134
G CIF=CFR报价+CIF*110%*(0.8%+0.2%)(CIF*110%*(0.8%+0.2%)为保费)算出CIF=17.7082
H CIF含佣价(未扣除银行手续费)=CIF+CIF含佣价*5%(CIFC*5%为佣金)算出CIF含佣价=18.6402
I 最终报价=CIF含佣价+银行手续费=CIF含佣价+CIF含佣价*银行手续费率=18.73
注:因没有学过财务方面的知识,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解答的这道题,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吧。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