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贸易概论
1各国在编制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采取的是( C )体系。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对外贸易 D、国际贸易
2.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A)。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出口贸易
3.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3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A )
A.6.5万亿美元 B.0.1万亿美元 C.3.2万亿美元 D.3.3万亿美元
4.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B )。
A、贸易逆差 B、贸易顺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5.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如下条件(A )。
A、国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B、商人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C、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D、商品生产的扩大与商人的出现。
6.美国从别国购进原料,加工成成品再卖出去,这种分工是( A)
A、垂直型 B、混合型 C、水平型 D、单一经济型
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情况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7.国际分工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A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罗伯特逊
8.一国拥有的劳动力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C )。
A、李嘉图比较成本说 B、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C、赫克歇尔·俄林要素比例说 D、凯固斯贸易差额说
9.A国生产手表需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劳动日,B国生产手表需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C )。
A、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自行车
B、B国进口手表,进口自行车
C、A国生产出口手表,B国生产出口自行车
D、A国生产出口自行车,B国生产出口手表
10.按“两优取重,两劣取轻”原则进行分工的思想是(B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托马斯·孟
11.在比较优势理论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D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等于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一
12.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
A. 逐渐增大 B. 趋向一致 C. 保持不变 D. 呈不规则变化
13. 战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中,(B )提出了产品周期论。
A.林德 B.弗农 C.基辛: D.克鲁格曼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
14.以下产品中,哪一种产品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B )
A.大米 B.电视机 C.原油 D.矿物。
15.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D )
A.富国与穷国之间 B.类似的高收入国家之间
C.发展中国家之间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
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真不好意思,12题我找了很久还是没有作出!你请教别人吧
⑵ 国际贸易概论答案:简答题:关税的特点有哪些
一、以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属于贸易性进出口的商品称为货物;属于入境旅客携带的、个人邮递的、运输工具服务人员携带的,以及用其他方式进口个人自用的非贸易性商品称为物品。关税不同于因商品交换或提供劳务取得收入而课征的流转税,也不同于因取得所得或拥有财产而课征的所得税或财产税,而是对特定货物和物品途经海关通道进出口征税。
二、以货物进出口统一的国境或关境为征税环节关税是主权国家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统一征收的税种。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割据,导致国内关卡林立,重复征税,所以那时的关税主要为国内关税或内地关税,它严重地阻碍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之后,新兴资产阶级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主张国内自由贸易和商品自由流通,因而纷纷废除旧时的内陆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进口货物征收关税之后,可以行销全国,不再征收进口关税。
三、实行复式税则
关税的税则是关税课税范围及其税率的法则。复式税则又称多栏税则,是指一个税目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根据进口货物原产国的不同,分别适用高低不同的税率。复式税则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目前,在国际上除极个别国家外,各国关税普遍实行复式税则。
四、关税具有涉外统一性,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关税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税种。国家征收关税不单纯是为了满足政府财政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利用关税来贯彻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目的。在我国现阶段,关税被用来争取实现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保护并促进国内工农业生产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五、关税由海关机构代表国家征收
关税由海关总署及所属机构具体管理和征收,征收关税是海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监督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其他海关业务。”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查缉走私是当前我国海关的三项基本任务。
⑶ 北京国际贸易公司的概述
专业从事技术引进、成套设备、高新技术商品和大宗原材料进出口贸易。1992年更名为北京国际贸易公司。 北京国际贸易公司是以进出口贸易、招投标代理、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等为主营业务的国有企业。公司于80年代初期开始承办国家及北京市地区技术引进和成套设备进出口贸易;1986年开始承办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赠款项目的对外采购;1990年开始承办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国际招标和对外采购;2002年开始承办政府采购代理招标;2003年开始承办工程项目代理招标。
⑷ 国际贸易概论考试都考什么内容
亲~ 考前一周互相沟通呗 国贸很简单滴 其中涉及一些地理位置呀 各国经济结构发展呀 要试题就去抱老师大腿去……
⑸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An Introction to Foreign Trade in China;
[例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就是一门讲述中国对外贸易的历专史、现状尤其是最属新变化的专业课程。
Introction to Foreign Trade of China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that describes our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cent changes of foreign trade.
⑹ 国际贸易概论的目录
第1章国际贸易概述1
学习目标1
案例导入1
1.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4
1.2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4
1.3国际贸易的重要性8
1.4国际贸易统计指标与分类12
本章要点21
综合练习21
第2章国际分工理论与世界市场知识24
学习目标24
案例导入24
2.1国际分工25
2.2国际市场31
2.3世界市场价格36
本章要点41
综合练习41
第3章古典自由贸易理论43
学习目标43
案例导入43
3.1绝对优势理论44
3.2比较优势理论47
3.3相互需求理论50
3.4要素禀赋理论52
3.5里昂惕夫之谜与自由贸易理论的战后发展55
本章要点56
综合练习57
第4章国际贸易政策59
学习目标59
案例导入59
4.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60
4.2重商主义62
4.3自由贸易政策65
4.4保护贸易政策67
4.5超保护贸易政策71
4.6战略贸易政策理论与管理贸易理论73
本章要点75
综合练习76
第5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78
学习目标78
案例导入78
5.1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79
5.2跨国公司的内部转移价格84
5.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87
5.4政府的政策工具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91
本章要点92
综合练习92
第6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94
学习目标94
案例导入94
6.1贸易条约与协定95
6.2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98
6.3世界贸易组织100
本章要点108
综合练习109
第7章区域经济一体化111
学习目标111
案例导入111
7.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112
7.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114
7.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116
7.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117
7.5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125
本章要点127
综合练习127
第8章国际服务贸易、技术贸易129
学习目标129
案例导入129
8.1国际服务贸易131
8.2国际技术贸易145
本章要点153
综合练习154
第9章关税措施156
学习目标156
案例导入156
9.1关税的基本概述157
9.2关税的主要种类160
9.3海关税则与通关手续176
9.4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180
本章要点183
综合练习184
第10章非关税措施187
学习目标187
案例导入187
10.1非关税措施概述188
10.2进口配额制191
10.3自愿出口限制196
10.4技术性贸易壁垒200
10.5绿色壁垒204
本章要点208
综合练习208
第11章对外贸易政策211
学习目标211
案例导入211
11.1鼓励出口政策212
11.2经济特区221
11.3出口管制措施224
本章要点227
综合练习228
第12章贸易救济措施231
学习目标231
案例导入231
12.1反倾销制度及救济措施232
12.2反补贴制度及救济措施238
12.3保障制度及救济措施241
12.4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的对比244
本章要点245
综合练习245
第13章中国对外经济的改革和发展248
学习目标248
案例导入248
13.1外贸经营体制的改革249
13.2外汇体制的改革255
13.3中国外资政策的变动263
本章要点268
综合练习268
第14章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269
学习目标269
案例导入269
14.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270
14.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73
14.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78
本章要点284
综合练习284
⑺ 国际贸易的结算概述
国际贸易经常发生货款结算,以结清买卖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结算称为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贸易结算是以物品交易、货钱两清为基础的有形贸易结算。 国际贸易中使用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以使用汇票为主。
汇票 (Draft)
是由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书面无条件支付命令,要求对方(接受命令的人)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向某人或指定人或持票来人支付一定金额。汇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按出票人的不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
按有无附属单据──光票汇票、跟单汇票
按付款时间──即期汇票、远期汇票
按承兑人──商号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
按流通地域──国内汇票、国际汇票。
本票 (Promissory Note)
是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保证即期或在可以预料的未来时期,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给持票人一定金额的据。本票又可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商业本票是由工商企业或个人签发的本票,也称为一般本票。商业本票可分为即期和远期的商业本票一般不具备再贴现条件,特别是中小企业或个人开出的远期本票,因信用保证不高,因此很难流通。银行本票都是即期的。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的本票大多是银行本票。
支票 (Check)
是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具体说就是出票人(银行存款人)对银行(受票人)签发的,要求银行见票时立即付款的票据。出票人签发支票时,应在付款行存有不抵于票面金额的存款。如存款不足,持票人提会遭拒付,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开出空头支票的出票人要负法律责任。支票可分为:
记名支票、不记名支票、划线支票、保付支票、转帐支票。 随着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交叉领域中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问题。平行进口就一个典型的因知识产权保护而引起的国际贸易问题。
所谓平行进口,一般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或独占被许可人有无权利禁止合法生产的产品从国外进口的问题,即在国际贸易中,合法持有知识产权产品的一方未经进口国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同意,将该产品经由合法途径进口至该知识产权受保护的国家并销售的行为。平行进口问题在本质上集中反映了知识产权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自由化之间的矛盾,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热点。
事实上,无论是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还是从司法保护的角度,中国对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在国际层面上,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缔约国,缔结并参加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一系列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条约。这些条约对于平行进口问题基本没有涉及或者将这部分问题交由各缔约方自行规定。这样,中国有关平行进口的法律问题主要依据国内法解决。然而,中国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这三部知识产权的基本法都没有涉及到“平行进口”问题。同样,中国的《反不正竞争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等本应该涉及平行进口内容的法律都没有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
由于中国尚缺乏有关平行进口的法律依据,致使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平行进口现象远比在法院提起诉讼的多,知识产权人苦于没有无从界定其权利范围,也无从知晓中国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在前几年中,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生产成本较低,而且之前对进口商品一直采取高关税政策,因此向中国平行进口的案例尚很少见。然而,从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平行进口产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例如,中国贸易壁垒的削减将为现有的具备潜在平行进口趋势的商品打开国门。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和配额的减少,一方面使平行进口商进行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增加平行进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使以前通过走私渠道入境的平行进口产品转入正规渠道,增加平行进口的流量。除此之外,由于进口配额许可证和市场准入的弱化,企业的外贸经营权将得到实现,这也为平行进口在中国的发生准备了制度性前提。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企业作为出口方将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到外国从而导致的平行进口争议也有不少。因此,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中国对于平行进口作出制度性的认定和规范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制度确立之前,企业对于平行进口的基本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应有必需的认识,才能在充分估计各种市场风险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术语又称价格术语。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会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某些和价格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与价格直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若干种报价的模式。每一模式都规定了买卖双方在某些贸易条件中所承担的义务。用来明确这种义务的术语,称之为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所表示的贸易条件,主要分两个方面:
其一,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是否包括成本以外的主要从属费用,即运费和保险;
其二,确定交货条件,即说明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方面彼此所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表示价格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开报价中使用贸易术语,明确了双方在货物交接方面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说明了商品的价格构成。从而简化了交易磋商的手续,缩短了成交时间。由于规定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对买卖双方应该承担的义务,作了完整而确切的解释,因而避免了由于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在履约中可能产生的某些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