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根据灵山圣墓的郑和行香碑文,你获得了哪些历史信息
泉州市区东湖街道办圣茂村灵山南坡的圣墓有块“郑和行香碑”。
“行香碑是迄今发现见证郑和到过泉州的最重要的实物。”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说。
作为研究郑和的文史专家,刘志成认为,“郑和行香碑”是研究郑和与泉州关系的基石,如果没有这块碑,流传在民间的一切传说和其他记载都应归整为零。
该碑迄今仍竖立于圣墓迥廊西侧,上书“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日和记立。”
碑文诉说着郑和在永乐十五年(1417)第五次下西洋时到灵山圣墓行香,祈求灵圣保佑,地方官蒲日和为之勒碑为记。
刘志成介绍,郑和从小出生在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来圣墓行香对泉州伊斯兰教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刘志成介绍,相关史料记载称,四位伊斯兰传教士来华,因为他们生前有善行,当时中国人民尊称他们为“贤者”。来泉州传教者被称为“三贤”、“四贤”,他们的墓称为“圣墓”,体现了泉州人民对阿拉伯穆斯林的尊敬和友好态度。目前,圣墓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郭志超教授曾撰文道,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和杰出的外交家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曾到泉州灵山圣墓行香,很感性地传播了朝廷保护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信息,营造了泉州回族及其文化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
② 郑和下西洋现在泉州哪里
郑和下西洋的起点据说在石头街那个地方。石头街就是在泉秀路东段,实验中学旁边。不过那个地方现在都变了就是了。
③ 郑和下西洋有几次经过泉州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④ 为什么郑和会选择泉州归来上岸地点
因为泉州历来都是一个通商港口,而且呢,也是一个距离海洋比较近的地方,所以政和会选择泉州归来
⑤ 泉州有到郑和的高铁吗
截止于2017年1月,泉州没有直达郑州的高铁或普通火车,可以在长沙转车,时刻表见下:
泉州到长沙:
⑥ 郑和下西洋几次经过泉州
根据明史和清史等等史书记载一共是五次
⑦ 家住泉州的小林,经常带外国人去参观郑和曾行香的佛教圣地灵山圣墓,收入丰厚。
灵山圣墓是伊斯兰教的,不是佛教的圣地
⑧ 为什么郑和会选择泉州做为下西洋的起点
泉州是郑和下西洋归来上岸的地点。
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从太仓的刘家回港起锚答,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福州的长乐就是驻泊地和开洋起点,据《长乐六里志》记载:“明永乐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奏改名为太平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由太仓刘家港人海,航行至长乐太平港驻泊候风,到北风吹起,再扬帆经五虎门开洋。太平港属南洋海洋性气候,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盛吹东北风,所以下西洋的商船都在此时此地开启海外远航。
郑和下西洋归来,不少国家的国王及其亲属、使臣纷纷随同郑和宝船来华朝贡。他们从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驿道进京,有些使节和其亲随会在长乐住上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