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有经济学类的书籍的读书报告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约翰.穆勒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费.李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国际经济学》,[美]多梅尼克.萨尔瓦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国际经济学》[美]彼特.林德特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国际经济学》[美]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新编国际经济学》,曲如晓,闫庆悦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世界经济学》,张幼文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国际贸易教程》教学辅导,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国际贸易学》,赵春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国际贸易教程》,尹翔硕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陈宪,韦金鸾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国际贸易学》,朱钟棣,郭羽诞,兰宜生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扩展》,尼科尔森,中国经济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上海三联书店《金融学》,博迪、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Clar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国际经济学》(第一卷、第二卷),甘道尔夫,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投资学》(第五版),夏普、亚历山大、贝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货币金融学》(第四版),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市场》,莱维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货币理论与政策》,瓦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⑵ 国际商务专业需要读哪些书籍
1.《国富论》,亚当〃斯密著,樊冰译,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
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李欣全 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
3.《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高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国际经济学》(上、下),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经济学原理》(宏、微观),曼昆著,梁小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阎志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
8.《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瑞典)俄林 著;逯宇铎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8年;
9.《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王玉清,赵承璧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博斌,袁晓娜主编,戴瑾,刘伟,曾伟,高翔 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1.《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石玉川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进出口合同条款与案例分析》,黎孝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商务英语900句》王伟,周树玲 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4.《国际贸易单证精讲》,田运银主编,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年;
15.《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第二版),吴国新,李元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
16.《国际服务贸易概论》,刘东升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国际贸易结算》(第二版),李晓洁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全程通》,赵小凡主编,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年;
19.《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characteristics, trends and strategies》,高新民、安筱鹏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0.《贸易政策和市场结构》,(以)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美) 保罗·R.克鲁格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1.《贸易与投资战略整合研究》,邢建国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2.《再见吧, 美国:后金融危机的全球趋势》,(日) 大前研一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23.《2010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出版社,2010;
24.《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蔡林海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5.《大国的衰落:金融危机启示录》,(美)弗雷德里克·艾伦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26.《世界经济解读:2010:危机、对策与效果》,何新华, 刘仕国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7.《危机应对之策与经济转型之道》,辜胜阻著,科学出版社,2010;
28.《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thought, strategy, and viability》,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9.《中国进出口贸易分析与预测》,郑桂环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
30.《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美)罗塞尔·罗伯茨(Russell Roberts)著,中信出版社,2009;
31.《经济英语》,陈建平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32.《经济学、公共财政与百姓生活》,范存会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3.《国际货物贸易/胡涵钧》,李凌主编,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2009;
34.《中国信心:“改革开放”与金融危机下的33张面孔》,经济观察报编,青岛出版社,2009;
35.《经济热点面对面Ⅰ》,《经济热点面对面》编委会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36.《经济热点面对面II》,《经济热点面对面》编委会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37.《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热点问题》,罗伯特·C. 盖尔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8.《第二次革命:全球100名专家献策中国改革:Global 100 top experts offer suggestions on China's reform》,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39.《这才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误解与真相》,(美) 纳瑞蒙·贝尔拉夫什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0.《哈佛看中国:全球顶级中国问题专家谈中国问题.经济与社会卷》,主编张冠梓,人民出版社,2010;
41.《博弈论及其应用》,李帮义, 王玉燕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2.《商务与经济统计》,Paul Newbold, William L. Carlson, Betty M. Thorn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3.《计量经济分析》,(美) 威廉·H·格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4.《国际商务:环境与运作:Environment and Operations》,John D. Daniels, Lee H. Radebaugh, Daniel P. Suliva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5.《经济管理专业英语》,唐宇, 张米良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6.《经济文化英语》,杜耀梅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7.《经济法概论》,李正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8.《经济法实用教程》,陈亚平,满广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9.《经济文书写作概论》,陈登报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0.《新编经济应用文实用写作》,蒋意春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⑶ 2001至2008年来国际贸易形式
近年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为解决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众多问题,加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摩擦中的应对能力,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协调委员会承办,金杜律师事物所协办的首届“国际贸易形式分析会”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公平贸易局局长王世春都做了重要讲话。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律师及企业人士就国际贸易领域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形势喜人 形势逼人
据商务部31日在北京发布的2005年度《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显示:中国2004年遭遇的贸易壁垒涉案金额高达12.6亿美元,为全球之最。
高虎城在讲话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贸易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如何妥善应对当前和国际贸易中的争端和纠纷对外贸健康稳步的增长发展至关重要。他将中国外贸形式概括为8个字“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喜的是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突破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从2002到2004年贸易总额翻一番,贸易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但是中国目前虽然是贸易大国。但却并非强国,中国外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还存在自主品牌少,商品附加值低,缺少能创造需求的高精尖产品等诸多问题。他表示:与别国的贸易争端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现象,因此我们在加强产品服务竞争力的同时,还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别国更隐蔽,更新形手段的贸易摩擦。
国家利益第一 兼顾公平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佟志广也提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要摆正心态,要“不气愤、不慌乱、正确对待”,他提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应遵循“国家利益第一,同时也公平的照顾到对方的利益”的原则,面对争端、纠纷要“勇敢应战、勤于动脑,积极周旋。”
王世春对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和问题也做了精彩分析,他特别指出中介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摩擦中的积极作用,强调要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规范企业次序,避免竞相压价的恶性事件发生,增强企业主动维权意识。
把握贸易救济措施
王琴华在发言中谈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式下,企业、行业协会应当充分运用好贸易救济措施,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赢得一个良好环境。
第一,不断提高积极主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第二,正确对待反倾销措施实施后涉案产品的市场表现,防止盲目投资的风险。
第三,妥善处理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系。
第四,立足于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大力发挥行业协会在贸易救济措施中的作用。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WTO事务资讯中心总裁王新奎就贸易救济措施监控预警系统的应用与建设向与会人士做了具体解释。
据了解,本次大会就知识产权、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动态、技术贸易壁垒、企业社会责任、国际仲裁与行业仲裁等问题都将展开交流讨论,寻求国际贸易摩擦的解决方案,避免中国企业遭受损失,增强国际贸易中的应对能力。
⑷ 推荐几本国际贸易专业必读的书籍
我是理财师,我本人就是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对于大家学习国际贸易时候,需要的书籍我是比较了解的,选择国际贸易的书籍,你首先要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科目,下面是国际贸易科目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国际贸易的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必须的基础,只有你学习完毕以后,才会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
第二、国际贸易的专业课: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
第三、大家在学习国际贸易的时候,其实主修课程一般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等。
第四、我们了解上面的情况以后,至于专业用书那就很好选择了,大家最好是使用英文原版为最佳,使用翻译版也可以,但是效果稍差,比较权威的书目依次为:
①《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
②《宏观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多恩布什
③《国际贸易》及实务方面的专业用书很多,建议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④《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丹尼尔斯
⑤《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曼昆相当权威。
⑸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不知道一楼的在作甚呐?我们学校一般和外国合作的专业的考试会提前进行。主要是外国人回要答回家过圣诞和元旦。所以,基本上他们方面的课程会在第 15 or 16 周开始期末考试。今年的话,大概也就是12月20号左右吧。
⑹ 谁知道上海对外贸易学院08年校长是谁
是王新奎
王新奎:男,1947年1月生,汉族,浙江省定海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内学博士,教授。容现任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院长,上海市WTO事务咨询中心副理事长、总裁。
胡寿根
胡寿根,男,1959年9月生,江西吉安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导生导师(兼)。
⑺ 什么是:林德贸易模式
《国际贸易》----目录
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3月 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
国际贸易
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目录
第一章导论
⑻ 厦门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业课用书版本
国贸系复试参考书目:国际贸易学专业:(1)海闻 , P· 林德特 , 王新奎:《国际贸易》,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 (2)黄建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⑼ 能否推荐几本国际贸易方面的书籍
不知道你现在情况如何,建议到外企实习一个月,会比在书上看到的那容易.因为国际贸易的工作有很多种,工作流程也不一样.
大致流程如下:
客户询盘(询价和产品相关信息等)--->发盘(回复客户报价和产品信息等)--->还盘(客户如果想与你合作会对你的报价作出回复,如还价啦,或者要求送样品啦)--->然后要谈判,签订合同。这些都属于贸易磋商。然后由进口商根据合同开立信用证,这是任何一笔贸易最最基础的东西,所有的单据都要以此为依据订立
备货,商品检验,还有申报进、出口,有的货物出口是需要许可证的,这很麻烦。
然后根据信用证里的规定安排运输,办理保险,具体风险责任的划分都要按照信用证及合同的规定办。
然后是申报通关,装运货物,经检查放行后,货物方可装上运输工具,然后又出口方发出装船通知,并从运输公司除提取已签发好的运输单据
买方审单,付款。
卖方缮制单据,收取货款。在这里面,开证(信用证)行富有第一付款责任。就是说不管实际货物的情况,只要卖方可以提供全套单据,并且符合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原则,银行就要向其付款。
最后买方凭运输单据向船方提货,并向海关申报审核,交纳进口税。
最后要进行商品检验,不合格的商品按照索赔条款向有关责任人索赔(或者是船公司或者是卖方或者保险公司等)
至此,该笔交易大体节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