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贸易标准SITC分类
以下是联合国制定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Standard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你按这个标准对号入座吧。内
(容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饮料及烟类;
(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
(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动植物油脂及油脂;
(5)未列名化学名及有关产品;
(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机械及运输设备
(8)杂项制品;
(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2. 从2001至今,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具体数据。求大神解决!!!!
WTO官网http://www.wto.org/index.htm进入网站后选择DOCUMENTSANDRESOURCES下面有Statisticsdatabase进入后选然后你就可以从国家商品大类商品子类贸易对手贸易流向标价货币(只是美元)年份(可以查到近十年的)这几个口径来定义你想要查询的信息。我去年写的论文所有的资料都是在里面找的。你设定之后查出来的资料可以导出EXCEL文档,便于你自己计算。附件是我随便查的中国对美国食品与纺织品进出口从2007-2011年的贸易额。在网站查出来的和导出来的数据单位不一样 要自己换算一下。除了按照年份查询之外,在Statisticsdatabase里面你也查询一个国家贸易的总体情况。
3. 求农产品外贸英语(主要是大蒜出口)。谢谢!
有一篇文章不错,供你参考: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贸易摩擦不断,贸易战此起彼伏。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反倾销越来越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国外对我国农产品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我们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协调一致,上下联动,构建系统、科学的反倾销防御体系。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反倾销越来越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张志彪副秘书长说,自1980年以来,涉及食品土畜行业的反倾销案商品有薄荷醇、塑料编织袋、松香、蜂蜜、大蒜、小龙虾、浓缩苹果汁等17种,被诉案件39件,涉及金额约3亿美元。1995年以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组织了对蜂蜜、小龙虾、大蒜、蜡烛、浓缩苹果汁、蘑菇罐头等6种商品10件反倾销案进行应诉和行政复审。为什么我国农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对以上问题予以分析。一、我国农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国外对我国农产品提起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农产品的重要地位国外愈演愈烈的反倾销,追根究底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多样化形式。近10年来,美欧等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经济普遍不景气,贸易逆差不断上升,失业率居高不下。例如美国的贸易逆差从1997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4800亿美元左右,2003年贸易逆差继续扩大,为5357亿美元,比上年又增长了12%,占其GDP的5%以上。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扩大出口,以此进一步带动资本和货物的流动,推动GDP的快速增长,解决劳动就业等问题。同时,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又尽量用各种手段限制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乌拉圭回合后,降低关税保护水平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国际义务,国际贸易保护的手段逐渐转移。比较WTO成员方保护国内市场所能采取的几种方式,反倾销是最好用的。其程序简便易行,又能够有效排斥进口,还不易招致报复,因此被各国视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最佳办法之一而频繁采用。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历来是受高度保护的部门。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世界各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国和出口国大多保持着较高的农业保护率,欧盟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在1980年为35.1%,而日本为83.1%。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保护率也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协议》的签订使各国对农产品的保护手段大大减少。虽然《农产品协议》规定有 “价格触动”和“数量触动”条款,但反倾销和这些措施相比,更加“适用”,加之我国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许多国家担心我国农产品会冲击其国内市场,为了防止本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受到伤害,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纷纷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实施反倾销政策。2.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发展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其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让许多国家暗怀戒心。据我国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实现进出口贸易额6208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进出口贸易额8512亿美元,贸易顺差200亿美元。2004年进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三位,贸易总额达1.1万亿美元。我国的农产品2000年进出口贸易总值是268亿 全国中文经济类核心期刊 19WTO规则与政策美元,比上年增加23%;其中出口值为56亿美元,进口值为11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和7%。农产品国际贸易顺差为44亿元,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1995年以来,农产品进出口值最高的一年。在2001年,我国的粮食出口贸易额从2000年的11亿美元降为4.86亿美元,而相比较具有较大机遇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产品,依靠其价格优势,而非质量优势,在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中均为顺差,2001年同比增长达12.5%以上。在历史上,反倾销调查与贸易逆差显示出密切的相关性,拥有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往往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欧盟、日本等国都有过类似的命运。农产品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因此,国外经营日益恶化的产业纷纷提起反倾销申请,希望借助这种手段将中国农产品挤出本国市场。3.美欧等国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而采用“替代国”价格的歧视性政策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取得实质性的发展,截至2004年年底,共36个国家(地区)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是美欧等国家仍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一些国家在对中国的所谓反倾销中经常违背“客观、公正”的原则,滥用该条款,可人为地高估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结果依据“替代国”方法被课征高额反倾销税。这种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和做法不但使大量中国产品因征税而退出当地市场,更严重的影响在于它客观上诱导了进口国当地产业不断通过反倾销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现实竞争力受到压制,未来潜力遭到窒息。例如对中国产蘑菇的反倾销调查中,美国商务部选用印度尼西亚为“替代国”。印尼的蘑菇是在空调条件下生长的,中国的蘑菇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二者的生产成本绝对不同。但美国商务部却拒绝从印尼的生产成本中扣除空调费用,因而裁定中国蘑菇倾销。又如,在猪鬃毛刷案中,欧盟以斯里兰卡为替代国,因为宗教的原因,斯里兰卡根本没有养猪业,猪鬃要进口,而中国猪鬃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5%,以斯里兰卡为标准,使中国猪鬃的比较优势立即化为乌有,而且很容易得出倾销的结论,使中国企业蒙受不白之冤。4.农产品行业不规范的贸易秩序导致低价竞争现象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下放,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急剧增加,国家宏观管理措施不配套,加之我国农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低,因而出现了哪个出口商品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各方就一哄而上的局面,导致多头对外、低价竞销,不但导致肥水外流,利润损失,而且为外国对我国反倾销提供了借口。例如中美浓缩苹果汁反倾销案,美国申诉方的理由就是中国1995年到1998年间,浓缩苹果汁对美出口量增加了997%,平均价格下降了53%。又如,日本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蔬菜进入日本市场最初靠的是低廉的价格。靠此战略,我们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很快超过了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随后的事实却让我们渐渐品味到了苦涩和无奈。蔬菜在日本市场份额虽然增大了,但出口蔬菜的年平均价格却下降了,其中,保鲜蔬菜价格下降幅度最高达41.4%,日本为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对中国进口菜屡屡发难。5.以前案件应诉不力引起反倾销的“连锁反应” 由于加入WTO时间不长,企业对反倾销普遍显得观念滞后,很少企业能够积极应诉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这样,使得国外企业认为对我国进行反倾销非常容易,从而增加了他们对我国“告黑状”的野心。据统计,近几年我国企业应诉率不到70%,其中胜诉率不到40%。事实上应诉与不应诉后果是大不一样的。如中美苹果汁案中,应诉企业反倾销税率为0-27.57%,未应诉企业统一为51.74%。而且我们越是害怕被指控倾销,对方越是得寸进尺,从而引起反倾销的“连锁反应”。最典型的莫过于1994年美国裁定“中国大蒜倾销案”之后,起诉方律师抓住我方企业不愿应诉的弱点,又鼓励蜂蜜行业对我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同时这家律师事务所又说服美国自行车生产企业对我国企业提起诉讼,接下来是蘑菇罐头,然后是靛蓝染料。虽然是小行业的“连锁反应”,但也影响了我国高达3亿美元的出口。可见,应诉不力不仅直接导致裁决高税率和退出市场,而且由于申诉方屡战屡胜而诱发连续不断的反倾销申请与立案。二、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对策1.争取“市场导向行业”地位,获得公平待遇根据中国入世协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在2016年才获认可。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WTO规则与政策20 全国商情国外在反倾销调查时,往往不考虑中国价格而采用过高的“替代国价格”来计算成本,大大削弱了应诉胜算。但这并非一道不可跨越的门槛。根据WTO的约定,即使在2016年之前,中国企业也仍可单独争取“市场导向行业”的认定,这远比倾国家之力在国际上展开大规模游说活动、争取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现实得多,而且中国企业争取“市场导向行业”的标准要低得多,一般只需要证明行业非国有企业主导或垄断,价格由市场决定没有补贴等。这方面,中国的打火机、甲酚等行业已在欧洲的反倾销诉讼有成功先例,整个行业因此受惠。2.锻造中国农产品品牌,运用非价格竞争手段农产品企业要依靠价格低廉在国际营销中进行竞争,但应注意避免恶性的低价竞销,维护良好的出口秩序。农产品企业更要学会多运用非价格竞争手段,即在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包装、广告及市场服务的竞争上下工夫,力争以质量、价格的双重优势占领市场。“先品牌之忧而忧”,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工夫,适时改变我国的出口战略。要以市场为中心,选准和创造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并以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培育支柱产业,扩张市场,从而提高品牌的营运能力。3.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防范反倾销指控从以往反倾销案我们发现进口国提起反倾销都会有一个酝酿过程,如果能够依托行业协会及主管部门建立一个反倾销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对方的动向,并作出调整,如控制出口节奏,适当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则可以使我国企业在外国欲提起反倾销调查前事先获得信息并作好准备,同时又可以把部分尚未提起的反倾销调查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减轻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的压力。4.调整行业协会的定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行业协会在代表受损企业提出申诉和代理被申诉企业进行应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行业协会大都由原来的行业主管部门转变而来,民间色彩淡薄,行政色彩浓烈,不利于组织企业应对国外产品的倾销行为。因此,调整行业协会的定位及职能,以便在今后具体承担起指导、组织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国内企业,有理、有节地指控或策略地撤诉,并尽可能提供人力、物力、技术上的支持职责。5.拿起法律武器积极应诉,打击对华反倾销的嚣张气焰国外反倾销法一般都规定,如果被诉企业不应诉,法庭可以完全按照起诉方的现有资料直接做出“缺席判决”。惟有奋起应诉,努力证明本企业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才有希望避免被实施“替代国政策”或被实施所谓的“现有最佳资料”做出不公正的裁决;消极被动地等待裁决,终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企业一旦遭遇反倾销指控,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将遭遇反倾销可能带来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能维护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又能提升国际形象,打击对华反倾销屡战屡胜的嚣张气焰
4.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我是园艺毕业的,一直想找农产品出口的公司工作,但是很遗憾,网上面几乎没有这种类型的公司,个人觉得冲这个侧面能反应出农产品的出口不太好。
5. 在哪里可以下载到近几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主要进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数量等等。
贸易公司,海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外经贸委。他们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监管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关税,国际汇率的分析等各个方面。
6. 怎样做农产品外贸
农产品自己不能直接做外贸的,因为涉及很多资格和检疫等等,所以要找专业的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帮忙。
农产品的外贸市场还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做农产品的规模够大的,可以自己做一些国际权威认证。借助相关国际性的农产品展销会,和电子商务平台做外贸,例如广交会,阿里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我国的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如高粱、花生、玉米、小麦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中国首次成为其整个财年排名第一的出口市场。美国农业部预测,当前财年对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额将各为190亿美元。过去一年,中国大量购买美国棉花引起关注。中国在10月中旬时曾购买90万吨美国棉花,据信在3月购买了125万吨棉花的未具名买家也是中国。中国是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棉花出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国。整体看,美国2011财年农产品出口创纪录,出口额达1,374亿美元,预计始于10月1日的2012财年出口额将为1,370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欧盟和韩国。
7. 求农产品进出口专业术语
advertisement
advice
affiliated company
agent
agreement
allotment
amalgamation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assets
assign
assignee
attache
authentication
authorized capital
authorized foreign exchange bank
Bailee Clause
bid bond
bilateral trade
bill bought
bill for collection
board of directors
bona fide holders
bonus
book keeper
business hours
business report
business section
buyer
buying rate
cable address
calculating machine
cancellation
canvasser
capacity
catch-phrase
certificate
chairman
charter
check
check cipher
claim
claims
claim settling agent
clean bill for collection
clean letter of credit
collection
commercial invoice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company limited by shares
company promoters
广告 (=ad.)
通知
联号
代理商
契约,协议书
分配,配给
联合,合并
协会规定条款
资产,财产
转让
让受人
官员,武官
查证真伪
核定资本
指定之外汇银行
受托人条款
押标金
双边贸易
买进汇票(=B.B.)
托收汇票(B/c)
董事台,理事会
善意持有人
红利,奖金
记账员,簿记员
营业时间
业务报告
业务部,营业部
买方
买进汇率
电报挂号
计算机
取消,注销
售货员 (=salesman)
资格,容量
宣传标语 (=sales pitch)
证明书,证明单
主席
包租车船
支票 (=cheque英)
密码 (test cypher)
请求,索赔
保险金
保险金赔款代理入
无跟单托收汇票
无跟单信用状
托收,募集的捐款
商业发票
责任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发起人
compensation trade
confirm
confirmation
consignee
consignor (consigner)
consular invoice
covering letter
crackdown
credit bureau
credit note
customer
custom invoice
customs union
damages
debit
deed of partnership
department
depression
dishonor
dissolution
documentary bill for collection
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domestic credit
draft
ngarees
ration
employee
employer
enclosure, enclosure
endorse
endorse in blank (blank endorsed)
en route
entrepot trade
escrow LC
establishment
evidence
expiration date
export by deferred payment
export drive
export share
exposition
extended cover
file
firm name
fiscal year
flost
foreign exchange bank
foreign staff
franchise
freight pool
full dress
general (letter of) credit
general instructions
易货贸易,对抵贸易
保兑,确认,证实
确认通知书
受货人,收货人
发货人,委托人
领事发票
有附件的书信
取缔,处罚
徵信所
贷项清单(=c/N)
顾客,客户
海关发票
关税同盟
损害赔偿
借方,记入借方
台股(夥)契约
部,处 (=counter)
商业萧条,不景气
拒付,退票
解除,解散,分散
托收跟单汇票
承兑交单 (=D/A)
付款交单 (=D/P)
国内信用状 (二local credit)
汇票,草稿,徵兵
粗布工作服
期间,持续时间
屉员,职员
雇主
附件
背书
空白背书
在途中
转口贸易,货物集敌地
寄托儒用状
行号,机构
证据
有效期限
延期付款方式轮出
鼓励出口
出口配额
博览会,解说
继续保险
档案,卷宗
公司名称,商号
会计年度
簿资创办
外汇银行(国际汇税银行)
外籍职员
免赔额条款
运费同盟
正式会议
普通信用状(不指定购票银行)
—般指示
general merchandising firm
ghostwriting
governing clause
half rate telegram
have nation
have not nation
head office
home trade
import for improvement
import trade
increase of capital
indent
inspector
intermediary trade
inventory
joint stock company
linking system
loose-leaf ledger
lopsided trade
main office
manager
maritime perils
maturity
merger
minister of finance account
negotiate
negotiate demand drafts
night telegram
nominal capital
nominal wages
non-draft export
obligations
offer
official discount rate
official invoice
open credit
original
output
packing list
paid up capital
parent company
partner
paycheck
payee
payer
payment order
payroll
perforating machine
plant export
premises
president
processing deal trade
proce
综合贸易公司
代书
具有约束力的条款
书信电报 (=letter telegram,LT)
富有国家
贫穷国家
总公司
国内贸易
进口加工
进口贸易 (=importation)
增加资本
订货单
检查(验)员
中间贸易
财产清单,盘存
股份公司
进出口联营制度
活页分类账
不平衡贸易
总公司
经理
海上危险
汇票到期日
合并,联合
国库账户 (=MOF account)
交涉,押汇
购买定期汇票
夜间电报(书信电报)
名义资本
名义工资
无汇票输出
义务,债务
报价,发价
正式折扣率
正式发票
公开信用状(不指定购买银行)
正本
生产量
包装单
已缴资本
母公司
合伙人,合作人
支付薪水的支票,薪水
受款人
付款人
付款单 (=P.O.)
薪津表,工资表
打孔机
整厂输出
房产
董事长,总经理
委托加工贸易
农产品
pro-manager, acting manager
promoter
proprietor
prospectus
quarterly
recession
re-export
reference
register
registration fees
resources
retail
return
running expenses
salesmanship
settlement of accounts
setup
shareholder (英) stockholder (美)
ship owner
sight bill of exchange
sight credit
signature
signboard
sister company
sole agency
special credit
specified stocks
staff
statement of account
straight credit
sub-accountant
sub-branch
sub-manager
subscribed capital
subscription
subsidiary company
surplus
technocracy
terms of business
trade liberalization
trade on the spot
turnover
Underwing
unlimited company
vice-president
walkout
war-game
watchdog
welfare state
winding-up
zip-code
(英)副经理 (=sub-manager)
发起人
业主
创立公司计划书
每年四次
工商业衰退
再出口
参考(文件)
登记
登记费
资源,资产
零售
报告,报酬,退货
业务费用
推销术
决算,清算账目
组织,创办
股东
船主
即郎期汇票
即期信用状
签署
招牌
姊妹公司
独家代理
特定信用状(指定购票银行)
指定的交易牌名
职员
账单,帐表
直接信用状(通常规定向付款银行提示单证)
助理会计员
分店
副经理
募足资本
认捐,预约金,签名承诺,订阅
附属公司
剩余金额
技术管理
付款条件
贸易自由化
现场贸易
总销售量,周转率
在保护状况下调配船只
无限公司
副总经理
罢工,退出
作战演习
监察员
福利国家
结束
邮递区号
8.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具有什么特点,请用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解释
中国农产品具有小户经营、分散种植,形不成规模的特点。
9.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具备出口优势吗?
中国农业不仅关系到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8亿多农民增收和就业的基本来源。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数的43%,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严酷的资源条件,将始终约束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在根本上使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研究表明,中国粮、棉、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如从资源成本角度看,1997年中国每生产1公斤小麦亏损0.15元,到2001年,进一步亏损0.39元,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而与此相反,大米、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表1和2以及附表1、附表2)。
研究进一步显示,90年代以来农产品生产国内资源机会成本的上升,是导致比较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土地密集型的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明显缺乏比较优势,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基本条件。与此相反,由于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因此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潜力(程国强等,1999年,2003年)。
按照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中密集使用资源禀赋相对丰裕、价格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够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从而具有出口优势。显然,从理论上观察,中国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能够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的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程国强、彭廷军,2000年。
资料来源:程国强、陈俊红,2003年。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源泉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实绩印证了这一理论判断。表3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76%以上的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注:a.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园艺产品、农产品加工品。
b.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表3也表明,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最近5年才得以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阶段与结构特征,中国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为特征的出口优势还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第一,中国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提供低成本、充裕的劳动力供给。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需要劳动力的合理数量为1.96亿人,但2002年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口达3.25亿,剩余劳动力1.29亿人,农业部测算到“十五计划”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到1.8亿人(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
第二,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目前城市化速度缓慢,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城市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即使今后20年内中国城市化率到达50%(按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总人口15亿估计),农村人口依然还有7.5亿,农村劳动力3.75-4.5亿(按50-60%的比率估计),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为2亿。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比较少,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9.04%,其中,文盲比重为9.56%。小学文化程度比重为34.4%(兰徐民等,2002),难以适应城市工商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这决定中国农产品出口必须实施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战略。不仅如此,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还有下述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中国正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闽南粤东柑橘主产区;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优势区;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区;中原、内蒙古、河北、西北、西南肉羊优势区;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牛奶优势区;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中国大部分地区饲养畜禽、种植蔬菜均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市场区位优势。如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2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2.7%(1323.4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农产品进口位居世界前十五名。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中国农产品占日本农产品进口的10%,韩国占16%,香港占20%,印尼占11%,且中国对这些地区农产品的出口呈扩大趋势。中国对亚洲市场出口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适宜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第三,大国效应与后发优势。规模巨大且富有增长潜力、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既为中国农产品提供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农业逐步提高竞争力,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将促进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和贸易格局的调整。中国作为WTO成员,正在对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贸易竞争环境。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推动与东盟等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将进一步改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坚持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正在形成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将逐步缩小中国农产品与世界市场的差距,促进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综合而言,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潜力,但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国,既有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有加工、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投资和创新的高端竞争优势,中国和这些国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既有合作分工和优势互补,也有明显的竞争和利益冲突。但是,中国如果不尽快调整目前的这种低成本竞争战略,一旦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构出现弱化趋势,就很有可能在国际分工中失去自身的位置。
三、影响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
尽管从长期看,中国农产品出口需要逐步调整低成本竞争优势战略,但近期仍然是中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还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发挥,使中国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还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出口现实。
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面对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如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反倾销、“特保”调查在今后几年有可能频繁发生,“知识产权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贸易壁垒也呈上升之势,不利于中国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限制因素。
10. 世界贸易组织制定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世界贸易组织制定农产品贸易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扭曲现象,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保证农产品贸易在公平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