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产业间国际贸易

产业间国际贸易

发布时间:2020-12-04 19:50:28

① 国民经济包括哪些领域

我国国家统计局明确将国民经济划分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

第三产业:其他 。

我国推出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标准GB/T4754-2002,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

按照该分类,运输业和商业虽然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但担负着把产品由生产地点转移到消费地点,和把商品分配给消费者的生产活动。

是生产过程的继续,物质产品经过流通和分配过程,追加了运输业和商业的价值,增加了原有产品的价值。因而也包括在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之内。

其他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公用事业、生活服务、旅游等行业则划为非物质生产部门。

(1)产业间国际贸易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的规定,国民经济评价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内部收益和经济净现值或经济净现值率。项目初选时,也可采用投资净效益率等静态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是反映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相对指标。它是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的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2、经济净现值(ENPV)和经济净现值率(ENPVR)。经济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绝对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建设起点(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

当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时,表示国家为拟建项目付出代价后,除可得到符合社会折现率的补偿外,还可以得到以现值计算的超额社会盈余。经济净现值率是反映项目单位投资为国民经济所作净贡献的相对指标,它是经济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

经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应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在选择方案时,应选择经济净现值大的方案;当各方案投资额不同时,需用经济净现值率来衡量。

3、投资净效益率。投资净效益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内,其年净效益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是反映项目投产后单位投资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的指标。对在生产期内各年的净效益变化幅度较大的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净效益与总投资的比率。

②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中

两国的贸易禀赋较小那贸易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两国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就越显著。

③ 旅游业的发展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1、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它所具有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导向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3、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4、增进国际交流,拓宽世界视野

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交流,通过发展旅游业,各国人民之间的彼此了解,并有力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软环境效应可以克服各国意识形态间的障碍,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协调各国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5、促进招商引资,利于国际接轨

与贸易创汇相比,旅游创汇不需要直接输出物质产品,不需要进行多环节的长距离运输。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低成本地学习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更新观念,促进本地区扩大开放及与国际的接轨。

(3)产业间国际贸易扩展阅读

旅游业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④ 现在准备考研,想了解国民经济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之间就业哪个更好,那个与金融更近

专业无好坏,看你的能力与运气了。国民经济学应该离金融近一些。因为里边可能会涉及到金融部分内容。

⑤ 国际分工及其类型是什么

1、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是社会专分工发展到一属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国际分工类型:

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按产业差异分工按照分工是否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则分工包括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

(5)产业间国际贸易扩展阅读:

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1、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向纵深发展,普遍实现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的分工。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形式虽然存在,但已大大削弱。占主导地位的是工业部门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 (或工序) 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或工序) 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使社会劳动得到了节约,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提高。

⑥ 我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矛盾有哪些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在1987年到2004年这短短的27年中,我国的年对外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11500
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对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11.3%,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三次大飞跃

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
出口结构发生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年和2000年迈上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的台阶。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
外贸增长的新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入世以来,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增长三倍,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在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实
现了第三次飞跃。

(二)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总量增长下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增长速度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也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三)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贸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较弱,以资源配置功能为主。20世纪80年代,对外贸易的需求功能逐步增强,但资源配置功能依然占据主导地
位。90年代以后,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功能大幅度增强,资源配置逐步成为次要功能,出口作为重要的需求因素,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
(1)进口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进口贸易增长相对较慢,它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作用十分微弱。改革开放
以后,随着进出口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张,进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升,从1978年的4.62%提高到2002年的25.72%,进口贸易作为需
求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大幅度增强,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需求因素。(2)出口在总需求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消费等
国内需求拉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出口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24.2%,投资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也从
1978年的27.92%提高到2002年的39.06%,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则从1978年的65.08%下降到2002年的36.74%。从需求因素
的变化看,改革开放以后,出口和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大增强,而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出口所占比重的大幅度提升说明,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
济发展过程中,出口作为重要的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大大提高。

2.对外贸易的资源配置功能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资源从农业和轻工业向工业和重工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使其需求功能不断增强,但其资源配置功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初级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同期,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快速增长。在进口商品结构中,生产资料和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对外贸易结构的这一变化表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依然具有很强的资源配置功能。

二、利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提高其中的技术含量,同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可再生的生产性资源
产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同时,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通过学习模仿,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新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提升和优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
力,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具体而言,主要应在以下三方面继续努力:

(一)促进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形成

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劳动对资本替代弹性较大的产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电产品、运输
工具和小型机用电器等。另外,比较优势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中起作用。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本、知识要素比较充裕,可以通过技术
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从高新技术产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环节逐步向设计、开发环节过渡。

(二)不断提升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进一步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力度,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进口的“推力”和出口的“拉力”,发挥外贸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为未来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要素和技术支持,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加速技术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加大技术贸易的比重,通过技术贸易,逐步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重,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同时,逐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⑦ 经贸局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经贸局是属于政府部门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是管理经济贸易相关的一个部门。县经济贸易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国民经济运行、贸易、安全生产的综合职能部门。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监测、分析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调节国民经济目标运行;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经济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组织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并向国务院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组织拟定、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提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调整方案;联系工商领域社会中介组织并指导其改革与调整。

(三)组织拟定工业、商贸方面的综合性经济法规和政策并监督检查;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经济信息。

(四)指导委管国家局拟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法规;制订电力(含水电)、医药、黄金的行业规划、行业法规,实施行业管理。

(五)研究和规划竞争性行业投资布局,定期公布项目投资引导目录,指导除国家拨款以外的工商企业投资和商业性银行贷款的方向,进行项目的登记备案和监督,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总量平衡。

研究拟定利用外资有关政策,指导工商企业利用外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制订工商领域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并进行监督;提出工业、商业企业利用国外贷款的投向;研究制订国有企业向外商转让资产、股权、经营权的政策并实行监督;指导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实施当年的企业海外投资规划。

(7)产业间国际贸易扩展阅读

2003年3月1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消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设立商务部,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

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组建商务部,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事务。

5、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6、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协调。

7、不再保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将不再保留,其职能分别整合到新设立的国资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把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内负责贸易的部门和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合并成“商务部”,统一负责国内外经贸事务,任命吕福源为新组建的商务部第一任部长。

⑧ 为什么美国大量印钞而没有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中国多印了些钞票就引起物价上扬

答:
这个问题我们从两国的国情分析入手。
先说美国,有以下原因导致其并没有出现严重通胀:
1.美国在911之后一直采取低息政策,以提振国内经济。所以其国内利率很低,造成任何资金都有从美国出逃以在国外获取更高利润的动机。假定美国资金的利率是1%,中国的利率是2%,别的不说,只要这些资金存在中国银行就会产生1倍的利润。所以,就拿美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来说,发行那么多的纸币,最后还能留在美国国内就没有那么多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转到国外,比如中国。
2.美国的金融市场之发达是中国很长时间都无法追赶的,其金融产品创新的眼花缭乱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美国多余的钱有很好的出路,即有非常多的投资渠道。在此要分清两个概念,一是流动性过剩,二是通胀。多发行货币并不直接导致通胀,而是直接导致了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会加大通胀的压力。当投资渠道不足或者消费能力不足的时候,即有钱花不出去的时候多余的流动性就会产生通胀,但是由于投资渠道很多,美国多余的流动性带来的通胀压力相比于中国将更小。
再说中国,中国一旦加发货币将很容易导致通胀。
1.中美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中,那么中国的产品就兑换到了美国人手中的美元。然而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抵御国际游资恶意冲击的风险,中国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结售汇制度。即对外出口企业收入的美元必须兑换给中央银行,这样中央银行在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其售出国内政府债券的余地是有限的,所以必然要增加央行债务以平衡收支,解决方法是发型人民币或者发行央行票据,央行票据的发行有诸多限制,所以大体上还是在不断地增加发行人民币。所以,在长期贸易顺差下增发货币是无奈之举,中国的流动性已经“相当过剩”,即已经有相当大的通胀压力,再在此基础上增发货币通胀将是必然结果。
2.中国金融市场非常不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金融创新在中国相当有限,投资渠道很少。普通民众无非就是股票,房地产等,基金都是近几年才慢慢起来,但是发展也很不规范,期货市场的品种也非常有限。这样国民手中的钱出不去,一旦流动性过剩就将通胀。
3.还是由于贸易顺差,依照贸易理论国际社会普遍对人民币看涨,国际游资早已进驻,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本已过剩的流动性。
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天天新闻里面提到的“调结构”的问题,就是将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支撑的经济。但是想做到这一点任务非常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关于货币的定义,其边际效用是不变的,但是在福利经济学理论中普遍承认社会分配更加公平的时候将提升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就可以更多的支撑国内产业,从而减少对外依赖。但是调整收入分配是最难的任务之一。很多宠物狗咬人就是因为护食,人也一样,个人的蛋糕是不能轻易动的,不慢慢来的话要暴动,将造成更大的社会损失。还有就是科技创新的问题。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禀赋,按照标准国际贸易理论,禀赋的改变将让一国的贸易类型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才能更好地提升国民收入从而让国民能够支撑国内产业,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路径就是榜样。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办好教育,还要能留住人才,总之问题非常之多,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
所以政府不是没能人,能人也需要时间。

⑨ 世界经历过多少次工业革命

三次。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推动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少数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企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垄断。

3、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9)产业间国际贸易扩展阅读: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1、工业化国家的民众日益分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2、资本家日益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在与贵族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3、人类从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聚集,而影响了人类之间的关系。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

1、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飞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

2、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3、增加生产用地,使大量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生物链遭到破坏。恶性循环。

阅读全文

与产业间国际贸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