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贸易公司成本核算方法
贸易公司成本核算:
商品的进价+运费=购进成本
营业费用=营业成本
管理费用=管理成本
财务费用=资金成本
以上成本相加=总成本
总销售-总成本=利润
利润-所得税=净利润
② 贸易公司,利润点,具体是利润除以成本还是售价
当然等你要算的时候,(6.5-5)/5=0.3,30个点了,利润和成本比,不是利润和收入比。因为你要算的是赚多少,赚钱和成本有直接关系
③ 贸易公司成本核算方法是什么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
④ 贸易公司如何计算成本
一买一卖都要交增值税,如果你要纯利润10%的话,还要加上增值税的钱。
给你个算式:
卖出价=X,那么 (X-100)/117%=增值税,所以卖出价 X - (X-100)/117% - 100 = 10
最终算得 X 约等 168.9元 。
其中要交的增值税约等 58.9元。
⑤ 贸易型的企业与生产型的公司生产成本有什么不同
生产型企业,以生产为主,主要工作就是生产出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数量符合客户要求,要考虑原材料成本、生产周期等等,有较大的积压货风险;
贸易型企业,以经销为主,是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集中于“客户服务”,主要工作是维护客户关系、拓展市场发展新客户,其次才是销售产品;除非跟自己的利益相关,不然不需要考虑生产环节中的问题。
生产型企业设置自己的销售,分几种情况,一是直接销售,就是厂家直销;第二种就是,销售的主要客户是贸易型企业——也就是代理商、分销商、渠道商等等。
第二种情况,应该占了较大的比例。
原因嘛,一个公司要有序经营,需要树立自己的理念、宗旨。要容易被员工接受和掌握,理念和宗旨就必须突出一个重点。而生产和销售,两项工作需要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两种管理团队也需要不同的管理人才和管理思路。目前很少有公司既能做到生产到位,又能做到销售得力、服务周到。
再比如,每一个销售人员的精力和能力,相对于不可估量的市场、复杂多样的客户群体及潜在客户来说,实在是太有限了。如果一个生产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誉满全球”,仅仅靠企业内招聘销售人员来实现,恐怕永远也达不到。加上,销售本身就存在很多宣传成本,从产品本身到品牌到企业形象的包装成本。
要在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和获得的成果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将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无疑是借助其他企业、个人的力量,共同推广产品。
从利润上来说,厂家直销如果想排挤打压贸易商,销售价格必须比贸易商低,加上销售地区问题、货运成本等问题——就这点来说,厂家直销未必能带来更大的利润。而,借助贸易商的力量,推广产品,一方面能缓解生产企业自身的积压风险、存货压力、销售压力、开拓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等同于采取“薄利多销”策略,以量补单价,也未必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保障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总的来说,是精力有限,限制了“生产+销售”这种“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所以,生产型企业拥有面对贸易商的销售,有利于双方合作;即使它拥有厂家直销,目前来说也不可能排挤其他贸易商。
⑥ 贸易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怎么算出来的
一、"各项生产要素费用→生产成本"环节
一般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下就三个成本项目分别进行分析:
一"直接材料"项目,即"原材料→生产成本"环节
1、第一种形式:有的企业在没有实际发生购货业务的情况下,虚购原材料,增加原材料,然后作为生产领用转入"生产成本",导致虚增"生产成本→直接材料"金额,从而达到虚增产成品成本,虚增主营业务成本,以达到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
主要审计方法:
1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对应的增值税税率,倒算出相应的金额,再根据企业的具体核算情况,估算出企业未取得可用于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票据的原材料购入金额。
2取得企业原材料"收发存"的台账记录、入库单、验收合格单、生产车间领料单、原材料盘点表等原材料购入和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它们的记录是否一致,再审核账簿记录是否与以上原始凭证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应查明原因。
3检查购入原材料时相对应的负债,对于长期未付的应付款项,应查明为何未付的原因,可以检查购货合同等原始证据,必要时与负债方联系,以确认该项负债是否真实存在。
2、第二种形式:生产领用原材料时,虚增原材料领用数量,导致虚增"生产成本"金额。
主要审计方法:
1获取企业原材料"收发存"的台账记录、生产车间领料单、原材料盘点表、生产记录等原材料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它们的记录是否一致,再审核账簿记录是否与以上原始凭证相一致。
2根据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如果该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与同行业的差别很大,即需分析其原因。
二"直接人工"项目,即"工资、福利费→生产成本"环节
有的企业发放生产工人工资不按规定通过"应付工资"会计科目,而是直接作以下分录:借:生产成本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这样"应付工资"科目贷方发生额就变小,造成一种计提较少工资的假象。有的企业虚增生产工人人数,以达到多提工资,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
主要审计方法:
1、在审计中应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中列支的"工资"与"应付工资"中的计提数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不通过"应付工资"科目直接发放工资。
2、对于虚增生产工人人数,主要检查签订劳动合同人数、考勤表及工资发放单,三者人数是否一致。
三"制造费用"项目,即"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环节
因为"制造费用"的核算内容比较繁杂,有的企业虚增其发生额,如多计提折旧、多计提或摊销修理费用等等,以便虚增产成品成本。
主要审计方法:对"制造费用"的项目进行逐个审计确认,一方面审计确认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中限制扣除和不允许扣除项目的发生额进行确认。
二、"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环节
有的企业故意少转完工产品数量,一方面可以使产成品单位成本增加,可以多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库存商品账面数量,使未开发票销售而不入账的这一部分产成品成本顺利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主要的审计方法:
1、采用分析性测试方法:横向与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相比;纵向与该企业以前年度成本相比;对原材料、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2、对于长期挂账的已收款项,应查明对方付款的原因,是否为未入账的已销货物的货款?t可以检查销货合同等原始证据,必要时可以进行与对方联系,以确认该款项的性质。
三、"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环节
故意多转产成品销售数量或提高单位成本,以达到多转主营业务成本的目的。主要审计方法是采用分析性测试方法分析,横向与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销售成本率相比;纵向与该企业以前年度销售成本率相比。以销售成本率明显偏高的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审计确认销售数量和单位成本。
总之,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应根据成本的结转流程,采用较多的分析性测试的审计程序以发现异常部分,对异常部分实行有的放矢的审计,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⑦ 贸易公司如何降低成本(尽量长点)
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是最好的方法,据统计一个员工在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如果时间管理得好的话只要用2个小时就可以把平常8个小时的工作要完。。
⑧ 贸易公司如何核算主营业务成本
材料成本核算的方法:
1、购进材料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
2、生产加回工产品时答
(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xx产品
贷:原材料
(2)生产工人工资
借:生产成本--xx产品
贷:应付工资
(3)加工费用支出
借:生产成本--xx产品
贷:银行存款(或制造费用等)
(4)加工生产完工后
借:产成品--xx产品
贷:生产成本--xx产品
3、销售产品时
(1)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xx产品
4、月末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本年利润
⑨ 贸易公司如何核算主营业务成本
这就涉及到核算成本的方法问题了,学过会计的基本都懂这个。
一般有标准成本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如果你手工做这些建议你用先进先出(品种太多,进货批次很多就不合适)或标准成本做(固定单价),之后再调整;如果用软件建议用移动平均。
建议用软件,我是做软件的就不给你推荐具体软件了,免得.....
⑩ 贸易公司的营业成本与营业费用的区别
营业成本是购进商品所发生的成本,对贸易公司来说相当于商品买价,营业费用是商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广告宣传费用、销售人员工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