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际商事仲裁
1.首先,此合同为涉外合同,如果仲裁地在丁国,应当根据丁国国际私法的原则确定解决版该合同争议适用的法律权.假如仲裁地在中国,根据中国国际私法的原则,应当根据合同约定适用<联合国销售合同公约>和乙国法律.
2.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乙国的仲裁法规定,合同债权转让后,仲裁协议对受让方有效,则仲裁庭对F公司与A公司之间的争议有管辖权.我国新颁布的仲裁法的解释就规定:" 债权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在受让债权债务时受让人明确反对或者不知有单独仲裁协议的除外。"
3.对于第二个问题,也要在1.的大前提下确定适用哪国法律,如果按照约定适用乙国法律,则应该按照乙国的法律规定来判断.主要是根据乙国的法律规定,债权转让是否是合同有效的,如果是有效的,A公司的支付行为不能解除其对F公司的支付义务.
4.根据2.3.的论述,如果合同债权转让是有效的,A公司有权对F公司根据合同和联合国销售合同公约就货物质量问题提出抗辩,拒绝支付货款.
Ⅱ 福费廷相关问题
1.<国际福费廷规则>是国际福费廷协会的出版物,并不是被市场广泛接受的福费廷惯例,对福费廷市场参与者没有多大的效力,只能算是福费廷从业人员的参考材料。目前国际福费廷协会和国际商会正在共同制定福费廷业务规则,新的规则将像UCP600一样,成为国际市场广泛接受,有效力的市场惯例。而《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仅仅是针对应收账款转让方面的公约,并不能完全涵盖福费廷业务的各个方面。因此这两个规则应该没有什么可比性。
2.其实中国市场的福费廷主要还是针对信用证下应收账款的买卖,银行更看重开证行的承兑电。当然银行有时也会要求公司在票据上背书,并在和公司签署的福费廷协议里列明无追索权条款。
3.信用证是一种结算方式,福费廷是一种贸易融资产品。我觉得你说的信用证结算应该指的是保兑、贴现或者押汇,这三种业务也属于贸易融资产品。保兑行因为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所以也可以说保兑和福费廷一样是无追索权的。但是保兑收费的周期较长,一般收到信用证后就开始计费,如果出口商提交的单据有不符点,保兑行可以撤销保兑责任,但是之前的保兑费还是要收的。国内的出口商一般会觉得做保兑要多承担一段时间的费用,所以做这种业务的比较少。而贴现和押汇与福费廷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福费廷是无追索权的买断。对于出口商来说,福费廷不仅可以让其获得融资,还可以提前退税,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办理福费廷这种无追索权的业务,还可以减少应收账款,优化财务报表,减少财务成本。如果是单纯的信用证结算,银行是不可能先垫款,再拿凭证向进口商追偿的。开证行支付的款项一定是从进口商账上扣的,出口商的银行也一定收到开证行付款才会给出口商入账。
以上是本人对于福费廷的小小见解,如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大虾指教哦。
Ⅲ 需要关于当代国际贸易趋势与我国对策等方面参考文献
1/100
【题 名】国际贸易载体发展趋势论
【作 者】黄蕾
【刊 名】当代经济.2007(01X).-72-74
2/100
【题 名】国际贸易保护的新趋势
【作 者】张晓霞
【刊 名】企业研究.2007(6).-48-49
3/100
【题 名】浅议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作 者】刘斌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2007(04X).-28-28
4/100
【题 名】未雨绸缪早谋良策——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发展新趋势与现实应对
【作 者】周红军
【刊 名】中国外汇.2007(5).-60-61
5/100
【题 名】论当前国际贸易壁垒新趋势与我国应对策略
【作 者】苏启东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2X).-53-54
6/100
【题 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战略对策
【作 者】陈梅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1Z).-53-53
7/100
【题 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对策
【作 者】张哲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1S).-57-57
8/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外贸战略调整
【作 者】杨雪
【刊 名】商业时代.2007(2).-26-28
9/100
【题 名】国际贸易的“绿色化”趋势与林业院校有特色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探讨
【作 者】寻舸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7(01S).-288-289
10/100
【题 名】国际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新趋势——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采购示范法》修订的方案与思路
【作 者】徐焕东
【刊 名】国际贸易.2006(12).-57-60
11/100
【题 名】浅谈国际贸易的发展及趋势
【作 者】王荣忠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6(11X).-27-27
12/100
【题 名】论国际贸易壁垒发展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作 者】任涛
【刊 名】黑河学刊.2006(6).-28-31
13/100
【题 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
【作 者】黄海宁
【刊 名】新金融.2006(11).-36-40
14/100
【题 名】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
【作 者】詹晓丽
【刊 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5).-88-91
15/100
【题 名】我国电子出版物国际贸易现状与趋势分析
【作 者】李军
【刊 名】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14(5).-38-41
16/100
【题 名】新制度经济学和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整合研究趋势
【作 者】孔凡保
【刊 名】经济学动态.2006(9).-71-75
17/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作 者】杨丹辉
【刊 名】经济管理.2006(17).-28-32
18/100
【题 名】国际贸易新形势下的标准化发展趋势和特点
【作 者】唐金彬 王云 杨安礼
【刊 名】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06(4).-6-11
19/100
【题 名】农产品国际贸易发使趋势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作 者】张炎
【刊 名】农业经济.2006(8).-78-79
20/100
【题 名】多边贸易框架下国际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
【作 者】齐东锋
【刊 名】经济纵横.2006(6).-39-41
21/100
【题 名】形势有望好转——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问题及趋势展望
【作 者】吴杨[1] 王学成[2]
【刊 名】国际贸易.2006(5).-28-32
22/100
【题 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
【作 者】郑一华
【刊 名】科技资讯.2006(9).-210-211
23/100
【题 名】保持发展趋势 提高发展质量——在2006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新春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 者】石广生[1,2,3]
【刊 名】国际贸易论坛.2006(2).-1-4
24/100
【题 名】国际贸易壁垒变动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与演进趋势
【作 者】杨小力[1] 杨林岩[2] 冯宗宪[1]
【刊 名】经济经纬.2006(3).-21-24
25/100
【题 名】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运营趋势问题的研究
【作 者】柯飞帆
【刊 名】科技与经济.2006,19(2).-57-60
26/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六大趋势
【作 者】国华 亚东
【刊 名】世界标准信息.2006(3).-86-89
27/100
【题 名】透视禽流感对禽类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对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思考
【作 者】李凯年 逯德山
【刊 名】家禽科学.2006(4).-3-6
28/100
【题 名】国际贸易新趋势及我国对策
【作 者】何枭吟
【刊 名】北方经济:综合版.2006(1).-51-52
29/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新趋势
【作 者】一凡
【刊 名】世界标准信息.2006(2).-117-119
30/100
【题 名】浅谈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趋势
【作 者】鲍科益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6(02X).-199-199
31/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作 者】张伟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1S).-14-15
32/100
【题 名】试论国际贸易竞争的新趋势
【作 者】易露霞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11Z).-1-2
33/100
【题 名】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贸易保护的新趋势及动因分析
【作 者】范兆斌[1] 左正强[2]
【刊 名】商业研究.2005(21).-37-41
34/100
【题 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作 者】石磊 唐海燕
【刊 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2005(5).-5-8,13
35/100
【题 名】当前国际贸易壁垒发展演变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作 者】刘琦 罗礼萍
【刊 名】现代企业.2005(9).-44-45
36/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
【作 者】徐万华
【刊 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9).-25-26
37/100
【题 名】应收款转让法律的国际统一化趋势——以《国际贸易应收款转让公约》为中心
【作 者】高润恒
【刊 名】政治与法律.2005(4).-65-70
38/100
【题 名】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六大趋势
【作 者】无
【刊 名】对外经贸统计.2005(3).-22-23
39/100
【题 名】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趋势预测
【作 者】高振沧 王凤如
【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58-260
40/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利弊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 者】戴美木
【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10).-96-97
41/100
【题 名】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作 者】翁迪
【刊 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3).-4-5
42/100
【题 名】论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新趋势
【作 者】白云
【刊 名】社会科学辑刊.2005(1).-55-59
43/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趋势
【作 者】季王芳
【刊 名】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3X).-20-21
44/100
【题 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新趋势及对策
【作 者】莫少颖
【刊 名】现代管理科学.2004(4).-56-57
45/100
【题 名】论国际贸易竞争的新趋势
【作 者】李湘黔
【刊 名】求索.2004(1).-27-29
46/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中的劳工、环境标准之争及发展趋势
【作 者】郭根龙[1] 冯宗宪[2]
【刊 名】当代经济科学.2004,26(1).-77-80
47/100
【题 名】透视当代国际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新趋势
【作 者】金泽虎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55
48/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作 者】傅京燕
【刊 名】中国环保产业.2004(7).-20-21
49/100
【题 名】当前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 者】全毅
【刊 名】国际贸易问题.2004(7).-64-68
50/100
【题 名】浅析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化”趋势
【作 者】田千 康军
【刊 名】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21(3).-64-65
51/100
【题 名】试析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作 者】张汝根
【刊 名】技术经济.2004(5).-44-46
52/100
【题 名】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
【作 者】袁申国
【刊 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2).-32-35
53/100
【题 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作 者】范佳
【刊 名】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19-20
54/100
【题 名】疫病对动物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发展趋势
【作 者】李凯年
【刊 名】世界农业.2003(12).-37-40
55/100
【题 名】森林食品及其国际贸易和生产趋势
【作 者】曾燕如[1] 潘继进[1] 杜国坚[2]
【刊 名】世界林业研究.2003,16(5).-26-29
56/100
【题 名】国际贸易争端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作 者】徐丽辉
【刊 名】冶金经济与管理.2003(5).-38-39
57/100
【题 名】当前国际贸易的十大趋势研究
【作 者】钟正岩
【刊 名】国际贸易论坛.2003(1).-1-12
58/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中的反补贴趋势与我国反补贴制度的完善
【作 者】李学稳
【刊 名】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3,23(5).-39-42
59/100
【题 名】台湾主要国际贸易港口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作 者】徐逸桥
【刊 名】中国港口.2003(11).-47-49
60/100
【题 名】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作 者】郑吉昌
【刊 名】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2).-10-13
61/100
【题 名】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作 者】曹亮
【刊 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4).-104-108
62/100
【题 名】当前国际贸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作 者】薛荣久
【刊 名】企业世界.2003(3).-24-26
63/100
【题 名】浅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作 者】徐磊
【刊 名】新质量.2003(1).-48-49
64/100
【题 名】国际贸易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
【作 者】黄静波
【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70-77
65/100
【题 名】试论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趋势
【作 者】徐松桃
【刊 名】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7).-26-27
66/100
【题 名】当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交叉发展趋势
【作 者】赵春明 焦军普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40
67/100
【题 名】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
【作 者】陈洁蓓[1] 张二震[2]
【刊 名】南京社会科学.2003(3).-3-9
68/100
【题 名】水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策
【作 者】杨学军
【刊 名】北京水产.2002(6).-8-10
69/100
【题 名】我国水果国际贸易状况及趋势
【作 者】曹庆波
【刊 名】西北园艺:果树.2002(2).-52-53
70/100
【题 名】棉花国际贸易格局及贸易模式变化趋势向研究
【作 者】庄丽娟 王小虎
【刊 名】中国农垦经济.2002(10).-23-24
71/100
【题 名】我国水果国际贸易状况及趋势
【作 者】无
【刊 名】中国农业信息.2002(12).-41-41
72/100
【题 名】国际贸易政策规律探寻及趋势展望
【作 者】崔日明 邹东颖
【刊 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2002(3).-1-5
73/100
【题 名】我国花卉国际贸易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作 者】无
【刊 名】农村科技开发.2002(11).-43-43
74/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
【作 者】王方 全伟
【刊 名】国际经贸探索.2002,18(1).-6-9
75/100
【题 名】我国水果国际贸易状况及趋势
【作 者】曹庆波
【刊 名】农村工作通讯.2002(3).-42-43
76/100
【题 名】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相互融合趋势
【作 者】刘铁明
【刊 名】税务与经济.2002(3).-67-70
77/100
【题 名】论国际贸易的信息技术化发展趋势
【作 者】李权
【刊 名】经济科学.2002(5).-94-101
78/100
【题 名】全系列融资组合—现代商业银行国际贸易服务发展趋势
【作 者】陆虹
【刊 名】国际贸易.2002(1).-54-57
79/100
【题 名】国际贸易标准合同的发展趋势
【作 者】贾平
【刊 名】兰州学刊.2002(6).-75-76
80/100
【题 名】新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作 者】和文华
【刊 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16(3).-107-107
81/100
【题 名】国际贸易统一法的发展趋势
【作 者】刘英姿
【刊 名】海关与大市场.2002(3).-25-25
82/100
【题 名】法国国际贸易总额呈现下降趋势
【作 者】无
【刊 名】国际市场导刊.2002(15).-5-5
83/100
【题 名】网络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作 者】赵龙
【刊 名】科技术语研究.2002,4(1).-40-43
84/100
【题 名】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
【作 者】房杜
【刊 名】中国外资.2002(9).-60-61
85/100
【题 名】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
【作 者】刘力
【刊 名】理论视野.2001(5).-34-36
86/100
【题 名】国际贸易政策规律探寻及趋势展望
【作 者】崔日明 邹东颖
【刊 名】国际贸易论坛.2001(6).-62-67
87/100
【题 名】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作 者】傅京燕
【刊 名】国际贸易论坛.2001(3).-52-57
88/100
【题 名】简易化——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作 者】王安会
【刊 名】对外经贸实务.2001(12).-3-5
89/100
【题 名】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融合发展趋势的理论分析
【作 者】顾颖
【刊 名】经济师.2001(7).-70-71
90/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外贸战略
【作 者】李晋
【刊 名】学术月刊.2001(8).-111-113
91/100
【题 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给我国外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作 者】李大鹏
【刊 名】北方经贸.2001(1).-159-161
92/100
【题 名】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作 者】鲍晓华
【刊 名】亚太经济.2001(1).-4-7
93/100
【题 名】从世界苹果、梨生产及发展趋势与国际贸易看我国苹果、梨产业存在的问题
【作 者】王宇霖
【刊 名】果树学报.2001,18(3).-127-132
94/100
【题 名】国际贸易新趋势
【作 者】韦倩
【刊 名】环境.2001(11).-4-5
95/100
【题 名】当前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保护措施的发展趋势
【作 者】刘似臣
【刊 名】中国对外贸易.2001(7).-8-12
96/100
【题 名】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作 者】鲍晓华
【刊 名】世界经济研究.2001(2).-74-78,44
97/100
【题 名】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演变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作 者】郑后建
【刊 名】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2).-14-16
98/100
【题 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趋势
【作 者】李庆萍
【刊 名】中国外汇管理.2001(5).-38-38
99/100
【题 名】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外贸战略
【作 者】苑春强
【刊 名】现代国际关系.2001(2).-20-24
100/100
【题 名】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及我国对策
【作 者】肖光恩
【刊 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3).-22-26
Ⅳ 中国是国际贸易应收款转让公约的缔约国吗
《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款转让公约》订立于2001年,目的是通过便利更多地获得低成本信贷,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跨国界流动。
该公约目前只有4个成员国,中国并非缔约国,也未核准该公约。
参考资料:
http://www.uncitral.org/uncitral/zh/uncitral_texts/security/2001Convention_receivables_status.html
Ⅳ 应收账款质押的困境
(一)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实务运作
尽管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然而,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运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于近期分别登录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10家全国性银行的官方网站,在公司融资业务项下,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有4家,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有8家,像中国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同时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和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可见,在应收账款融资实务操作上,银行更倾向于应收账款保理业务。
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设立目的来看,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目的在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打破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然而,上述对全国性银行开展的公司融资业务调查发现,银行对企业应收账款质押普遍规定了较高的信用等级要求,例如要求企业以对银行认可的特定买方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等等。而中小企业一般难以达到银行所要求的信用等级要求,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柠檬困境。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柠檬困境
当我们在市场上买柠檬时,对柠檬酸味的恐惧导致柠檬价格降低,金融界将这类存在信息不对称困境的公司称为“柠檬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许多中小型公司或刚刚成立还未建立起较高的信用等级;或者正处于财务困难时期;或者经营的是风险较大的行业,潜伏着不特定的风险;或者其行业管理法规还模糊不清等等。
评估这些公司的成本非常大,也很困难。其结果是导致这些公司的质押成本非常高,甚至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质押。。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并没有减少银行在对需要质押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高昂的信息筛选费用。从减少交易费用的利益考虑,银行并不会大规模开展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其业务开展的对象依然是信用度较高的大企业。
(三)应收账款质押公示的弊端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规范了应收账款质押公示方式,减少了潜在的权利冲突,但是也披露了出质人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状况关系到企业信用,许多企业并不希望公示自己的融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中对应收账款的描述会涉及到第三债务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客户信息是重要的资源,重要客户的信息会被作为商业秘密来保护,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不利于客户信息的保护,这是企业在质押过程中所不愿看到的。恰如所有权保留登记制度在德国受到工商业的反对一样,都在于如何平衡减少潜在的权利冲突和对客户信息的保护。
(四)应收账款质押的制度协调
法律规则为人们提供了相应的行为预期,对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考察应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其他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对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规定。当共同体扩大的时候,原来不同的、个别的国家规则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就要让步于整体的共同规则。这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导致的规则的统一化。
国际贸易的发达、资金的全球流动使金融业务越来越全球化,各大银行纷纷采取国际化的战略。国际化并不只在于合资、并购、开设分行,更重要的是实现业务的全球化,遵循统一的业务规则。只要考察一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我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就可以发现与国际金融规则接轨的重要性。1988年的《国际保理公约》和2001年的《国际应收账款转让公约》明确规定,“应收账款质押”和“保理”采用“债权转让”方式,不采用“权利质押”方式。因此,应收账款质押制度与国际公约的协调性尚有疑问。
Ⅵ 应收账款的转让登记是生效条件吗
目前我市场交易尽管绝数企业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等信贷机构应收账款非金融机构间进行转让行已相普遍引发司实践同认识:普通民事主体能否受让应收账款笔者认企业应收账款受让主体益元化现象应予视企业应收账款受让主体资格律形式明确提高量闲置资产利用效率避免市场交易确定性并引发律风险实践院审理应收账款转让案件选择适用民通则关债权转让规定适用民银行颁布《贷款通则》变相贷款规定导致判决结相径庭何科界定应收账款转让行律性质解决问题核 、应收账款转让债权转让具体表现形式 民银行颁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第四条规定应收账款指权利提供定货物、服务或设施获要求义务付款权利包括现未金钱债权及其产收益包括票据或其价证券产付款请求权于应收账款律性质界共识金钱债权即交付定数额金钱标债权作债权具体形式应收账款自按照律规定进行转让应收账款转让主要包括两种:售及担保形式作转让本质说应收账款转让债权财产化具体用益式我著名民者梁慧星教授认应收账款融资属于典型债权转让合同制度应收账款转让反映债权违反公序良俗前提充行使自身权利律特征西律世界经历漫历史演变达述共识根据《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规定应收账款转让受让双任何律主体包括商或消费者更参加际间经济往及尊重私自治等角度看普通民事主体应收账款受让主体题应义 二、我应收账款律调整禁止适度规制历史嬗变 随着家明确提要建立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债权自由流转呼声越越高背景合同第漆9条规定除律规定例外情形事合同权利全部或部转让给第三至于第三何种律主体律并明确限制物权颁布使应收账款转让制度更完善该第贰贰三条规定债务或者第三权处应收账款质根据《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第依0条规定质权单位说应收账款质权并非金融机构才质权资格应收账款质押情形质权实现其质权能应收账款权利 三、应收账款转让并非变相借贷融资 我企业间允许相互借贷产述争议根本原我民通则、合同等律、规均未企业间借贷合性及效力问题作明确规定禁止企业间借贷源自《贷款通则》第贰依条规定依据该规定贷款应金融机构指境内设立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经营贷款业务金融机构其第陆依条规定:企业间违反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应收账款转让理解变相借贷融资则推导受让必须金融机构结论应收账款转让种普通债权转让更种独立业务具独立特点应收账款转让与变相借贷融资主观认识存明显差别:双意思表示看应收账款让予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或中国于变现资金受让则基于利图(通定折扣)双意思表示真实且合性认识;变相借贷融资则借着合律形式故意规避律禁止性规定双于变相借贷融资违性具定认识外企业间应收账款转让与民间借贷存本质差别应收账款转让本质种债权让予承受问题企业间借贷却信用融通问题应收账款转让通先存债权债务合同债权收款请求权转让给第三企业间借贷通直接向另借现金等资本应收账款转让与企业间借贷相比较更具安全性与合性再禁止企业间相互借贷问题源自于《贷款通则》第漆四条:企业间擅自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由民银行借按违规收入处依倍至5倍罚款并由民银行予取缔贰00四民银行《贷款通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删除企业间违反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等条款近司审判述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由于企业特别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企业间相互借贷予放呼声比较强烈 综析认应收账款转让民债权转让具体形式银行等金融机构外民事主体要具完全民事行能力均应收账款转让主体或受让主体我立应借鉴西家关应收账款转让律规定审慎金融监管角度建立健全应收账款转让主体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