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个体工商户月营业额达到多少才需要缴税
营业税和增值税在达到每月30000元以上的营业额后就要交税,而财产行为税是无论营业额多少都需要交纳税收的,其中包括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5000元;
(二)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税务局应当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1)现在开贸易公司税收是多少扩展阅读: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概括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对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
(1)提供或者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2)所转让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的接受单位或个人在境内;
(3)所转让或者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境内;
(4)所销售或出租的不动产在境内。
但是,根据财税[2009]1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有关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简称境外)提供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
对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外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娱乐业,服务业中的旅店业、饮食业、仓储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中的沐浴、理发、洗染、裱画、誊写、镌刻、复印、打包劳务,不征收营业税。
第二、应税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范围,不属于营业税应税劳务。单位或者个体经营者应聘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的劳务,也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第三、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应税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有偿销售不动产的行为。有偿是指通过提供、转让、销售行为取得货币、货物、其他经济利益。
参考资料:营业税-网络
❷ 新开的贸易公司税务问题
01. 纳税人共分几种?(1 一般纳税人 2 小规模纳税人 3辅导期一般纳税人 4 个体户)
02. 税务发票种类除17%增值税发票外,还有哪几种发票?各有多少百分比的税率?
有工业的6%的和商业的4%的。
03. 贸易公司在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之前,是属于何种纳税人?
成为一般纳税人之前是小规模纳税人。
04. 如果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而在成为一般纳税人之前,因贸易公司代理货物出口,而卖方是一般纳税人,开立17%增值税票给贸易公司,则:
一. 贸易公司能接受该增值税发票吗?
不能。
二. 该增值税发票能退税吗?
退税要先办理相关手续,各地规定不一样。
一般纳税人批下来以前不能开值税发票,接收的值税发票也不能抵扣。
三. 如卖方开立普通发票,贸易公司又要如何处理呢?
入帐
四. 请说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之区别何在?
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税率为17%的发票,接收的值税发票也不能抵扣。
05. 贸易公司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时,不管卖方开立何种税票,是否都不能退税?又在成为一般纳税人之前,不管如何是否都不能退税?
进出口权要审批,退税也一样。
06. 要具备何种纳税人资格才能退税?小规模纳税人资格,但货物是出口外销,可以退税吗?
需申请进出口经营权,退税需要税务机关审批。
07. 出口外销货物,需具备何种纳税人资格,卖方开立何种税票?才能退税?
如果有进出口经营权,是公司一般都能申请。
08. 总之,因为业务竞争关系,各行业都将退税部分算入成本之内,以增加竞争力,所以,如果在成为一般纳税人资格之前,要如何做才能得到退税?
一般纳税人资格和退税没关系,取得17%的票是为了低扣。
❸ 开公司一年要多少钱 税收日常运作等
你这个问题太笼统,没有人能给你具体的回答。1、不同的行业运营成本专不一样,如中介属机构人少、成本少,业务单一;生产行业,得购买设备,原材料,劳动密集型。2、税收根据你的业务性质来看,有的有营业税,有的有增值税。3、你的公司如果行业有潜力,前期投入就会大,费用就会多,你聘请的人员、开办费、房租等等。所以,没法给你估算。如果什么都不干,基本上一年需要几千块钱就可以维持公司运作,没收入不涉及税,没有工作人员不涉及残保金。如果需要经营,那就得另行计算了。
❹ 外贸公司和国外公司做生意,开发票税点多少
按照相关的税收法律规定,税率为百分之13。
如果自己出口,则税率为0%。
❺ 我要开个公司注册资金是50万,税收是多少
税收多少和注册资金没有关系,只和你当月所开发票有关系。
❻ 关于开公司后的工商、税收的问题
1、营业税按提供的服务收入5%缴纳;
2、增值税按销售收入17%、6%、4%缴纳(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回人答、小规模生产加工纳税人和商业企业纳税人)
3、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7%缴纳;
4、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3%缴纳;
5、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之和的2%缴纳;
6、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7、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产税按自有房产原值的70%*1.2%缴纳;
9、车船税按车辆缴纳(各地规定不一,不同车型税额不同,XX元辆);
10、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以后的利润)缴纳(3万元以内18%,3万元至10万元27%,10万元以上33%);
11、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上述税种中除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新设立的企业)向国税局申报缴纳外,其他均向地税局申报缴纳。
❼ 公司各种税收有哪些,分别怎么收取
1、营业税=服务业收入*税率为5%(适合有服务业的企业)(月报);
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3%(适合小规模纳税人)(月报);
增值税=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17% - 进货金额(不含税)*17%(适合一般纳税人)(月报);
2、应纳城建税=应纳增值税+营业税*7%(月报);
3、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3%(月报);4、堤围防护费:营业收入*0.1%(各地征收标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征收)(月报);
应纳地方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2%((各地征收标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征收)(月报);
5、所得税=利润总额*税率为25%(季报);(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6、个人所得税(月报);实行代扣代缴,不管工资薪金是否超过2000元都要实行全员全额申报。
应交个人所得税 (按个人工资薪金计算交纳的个人应交的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7、印花税(月报各地要求不同,或发生时购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缴纳印花税。
❽ 开公司后税收是怎么收的 想开个小型销售公司那种 年销售额可达50-70万
你大概是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增值税是按销售额的3%交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是按版国家规定的超过2000元才交权个税,个税和国税没有关系。企业所得税有利润就交25%。我还是给你举个例子吧:例如本月你的销售是1000元(含税)要交;1、交国税1000/1.03*3%=29.13元 2、交地税 (1) 城建税29.13*7=2.04元 (2)教育费附加29.13*3%=0.87元 (3)地方教育费附加29.13*2%=0.58元.。只要有销售这几个税一个也不能少都要交。至于企业所得税按季度交,并且有利润才交。
❾ 贸易公司开票,税收问题,多开部分
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B要交的税:45/1.17*0.17-40/1.17*0.17=6.54-5.81=0.73万元,你所说的40W和45W都是含税价
,抵扣也不是用价专款来抵扣的,而是要换属算出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差额才是应交税费.
❿ 从税务上来讲:是开贸易公司好,还是生产型的公司好
你搞贸易怎么会没有进项?
你从人家哪里买进货物就是进项~你公司卖出就是销项~
然后你的国税问题~我国现行国税税种只有两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税率17%当然不一定比如一些农产品税率13%~这里不扯那么多~你反正记着你卖出100元的东西如果开具了一般纳税人发票就要交17元的税就行了~
反过来~你是一般纳税企业去进货对方给你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你就可以抵扣接着上面你买了50元的东西人家给你开了发票你就能抵扣7.5元
综上所诉你当月申报的增值税就是15-7.5=7.5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注意一点~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并且就算你进货得到了专用发票你不能抵扣~
企业所得税一般25%税率~一些小企业符合规则的就能调整到20%~这个是全年性的
具体计税依据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至于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税率都是一样的~看你涉及的经营范围而已~你不问问告诉你生产型企业交税高那人知道搞外贸这块要交关税么?
以上~一字不差手打无误~有问题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