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

发布时间:2020-12-02 04:24:48

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1、科技发展带来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促使社会的回进步。

2、科技答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四十分之一。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其作用大大超过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变革作用。

3、科技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发展条件,人们能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科技发展便利人们的生活。例如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人们出行变得十分便利。

5、科技水平影响民族兴衰,创新能力关乎国家命运。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

② 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技术进步影响到国际贸易产品的结构和贸易的格局。 贸易出口国基本上是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而初级产品生产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③ 中国加入WTO有什么好处

经济学家樊纲日前在WTO与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加入WTO第一年,中内国已经尝到了甜容头。
樊纲表示,根据加入WTO的条件和中国加入WTO取得的好处可以判断,中国会在国际贸易这一块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我们一方面降低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能使进口有所增加。同时,境外对中国的很多贸易限制也会取消、放松或开始改变,这对中国的出口带来很多好处。就这一点而言,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来所产生的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不仅外贸出口增长,而且贸易顺差也在增长,并对GDP的增长有贡献。
(樊纲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国际金融报》
2002年11月25日

④ 动态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的逻辑区别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人“比较利益陷阱”。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之“要素变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延伸和发展,是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综合考虑的成果,主要研究的是长期比较优势变化的决定因素及其福利的影响。国外现有的关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基于要素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基于技术进步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基于其他因素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这里的“要素变化”包括两方面含义,即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某类产品的要素密集度的变化。H—O—S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理论)、S—S理论和罗伯津斯基(Rybczynski)定理是在H—O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个重要的研究成果。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则提出“反向贸易效应”,进一步放松假定,考察了要素可以跨国流动情形的效应,证明了要素的跨国流动会改变各国的要素存量和相对要素价格,进而改变其贸易结构。
此后,日本学者鬼城两人(Oniki)和宇泽(Uzawa)、美国学者罗纳德·芬德雷(Ronald Findlay)、J.巴格沃蒂(Jagdish Bhagawati)和陈志奇(Zhiqi Chen)等人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对长期比较优势变化的决定因素和结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动态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许多学者还对以人力资本为主的其他要素对贸易模式动态变化的影响展开了各类研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检验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决定因素,认为国家之间出口结构的差异是由于各国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禀赋共同导致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结构的升级将随着禀赋结构的改善而不断提高。Gene M.Gressman 和 Giovanni Maggi则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研究了国家间的比较优势,认为一国的贸易模式是其劳动力中智力要素禀赋的反映。
从产品密集度的变化来研究比较优势动态演化方面,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1966年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易流向的变化。之后日本的赤松要、小岛清和山泽逸平等许多学者都不同程度地扩展了该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技术由外生变量变成内生变量,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研究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此类分析框架同时综合了技术进步、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三方面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从动态角度研究技术的进步对贸易模式和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另一类则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除了研究技术变动怎样影响贸易和经济增长外,还将技术发展作为科学研究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一种结果。
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研究主要是技术差异和技术转移模型,主要是利用既定的技术差异来说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有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马库森和斯文森(Makusen and Svenson)等。吉恩·M.格罗斯曼(Gene M.Grossman)和埃尔赫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在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动态的国家贸易与增长模型,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来自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研究了外部贸易环境及产业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强调了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杨小凯等经济学家采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并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建立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模型。杨小凯和博兰德(Jeff Borland)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扩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认为通过参与分工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可以获得内生比较优势,并且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此有研究的还有张定胜和Christis G.Tombazos等人。

⑤ 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你对所学知识一个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让你去死记硬背,这是当下教育的重点,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目标.我想你所说的这道题目应该是一道论述题.你要综合来考虑它.
1.你拥有先进的技术,并能把它应用到生产当中,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在国际消费当中肯定有市场,你的产品就能远销还外;在利润这块大蛋糕当中你就能切到一大半;
2.你没有好的技术而国外的同行有,别人运用先进技术制造出了物美加廉的东西,消费者肯定不会放着好东西不要,而来消费你的产品吧,在国际贸易这个大舞台上你注定是要吃亏的(至少你不能瓜分到这块利润蛋糕中大大部分,甚至你的产品会没有市场,生产这个产品的企业也只能面临倒闭)
我们国家堪称”世界工厂”,就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只能生产一些初级产品(比如说纺织)进行的也只是一些初级加工,而无法做一些精细化的生产.要知道一些简单的生产很多人都能做,做的人多了产品价格自然也就上不去了,企业只能通过压榨职工的工资来维持正常的运转,长期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而国外生产的都是一些高端产品(比如先进的轰炸机),你想过没有,我们要生产多少衣服才能换到人家一架飞机.
别看我们国家每年的出口额很大,可你要看看出口的都是些什么东西,能够赚到多少钱?我们生产这些初级产品要消耗很多能源材料,环境要受到很严重的污染.好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注重这个问题,并着手扶持一些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每年投入很多钱来搞科技研究,这能很好的平衡国际间的贸易!

⑥ 简述技术进步的类型及其对本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这个题我刚做完。
=
=
技术进步的类型:
1.中性技术进步;2.劳动节约型专技术进步;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属本国对外贸易量的影响:
节约了有事产品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技术进步,将扩大贸易量。反之,节约了与进口商品竞争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技术进步,则缩小贸易量。
具体而言:
如果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比较有事产品,资本节约型技术将扩大贸易量,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将缩小贸易量。
如果资本密集型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将扩大贸易量,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将缩小贸易量。

⑦ 作为一名大学生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认清世界局势,既要看到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又要看到其挑战。这样相信祖国的发展,展望祖国的未来。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纪—18世纪。

1、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

如果我们否认乃至拒绝它,既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会给我们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闭门自守必然导致落后,我国在这方面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

2、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


(7)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扩展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1、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

2、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

3、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



⑧ 国际贸易问题:关于技术进步的,第一张是中性技术进步,第二张是劳动节约型,第三张是资本节约型

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abor-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时,生产中的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的版增加大于劳动的生产效率的增加。结果,权由资本替代劳动,在工资率/利率比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劳动比率上升,由于对每单位劳动来说,现在使用更多的资本,因而这种技术进步成为劳动节约型的,这样,达到原有的产量现在可试用较少单位的劳动和资本,但资本/劳动比率上升了。

⑨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有助于我国话语权的提升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英德法意日加组成的七国集团(G7),由于囊括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协调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发达国家,也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为标志,G20逐步取代G7,开始在协调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以前,G7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们坐在一起就可以对全球经济“发号施令”,如今不行了,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国际分工链条当中。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在相对减弱,新的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没有这些新兴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很多全球经济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的一些高级职务由中国人来担任;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已有较大跃迁,基本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角色转变。当然,这一过程是比较曲折艰难的,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继续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大宗产品价格走低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
近期,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出现大幅暴跌,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稳中趋跌的态势,这里面固然有国际游资炒作、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元指数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但从基本面来看,刚需不足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暂时告别了高增长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全球经济的低迷,必然造成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价格回落应该是迟早的事儿。由于我们是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东西便宜了,我们进口开支节省了,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成本随之降低了。
过去几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严重通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当前价格下降也使过去饱受困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另外,长期以来,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被压低,虽然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改革没有到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国内的通胀也相对温和,为加紧推进这方面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我国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外需收缩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国际机构一再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包括寄予厚望的美国经济,增速从1.9%下调到1.7%。一直以来,信用卡和与之伴随的借贷消费模式风靡美国,而金融危机则给美国民众的消费理念带来巨大冲击,3年内约有500万个美国家庭关闭了信用卡账户,再加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人还不敢大笔消费。欧洲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各国财政紧缩,如希腊,过去3年,经济萎缩了1/5,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1/3,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美欧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他们的日子难过了,买我们的东西就少。以前我们出口增长一般都是每年20%多,现在很难保持两位数,去年是7.9%,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就不错了。
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增长快,贸易增长也快,经济增长降下来,贸易增长也降下来。2012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只有2.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WTO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也只有3.3%。最关键的是,每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期,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而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迷不振的时候,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2012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就比较猛,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减弱、竞争加剧,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保护更是由传统制造品扩大到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使得我国新能源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贸易摩擦将贯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全过程,应对贸易摩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热钱大进大出加大我国金融风险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牟取暴利,它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快速进出市场,制造狂热气氛,然后在高价位时悄然出货套利而走,掠夺巨额财富,甚至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
现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都在想方设法救助经济,推出量化宽松甚至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在全球大规模流动。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改2012年相对平稳的态势,出现急剧攀升,其背后有大量国际热钱流动的因素,特别是造成短期内人民币快速升值,给我国出口行业等带来巨大压力。2013年1至5月,我国有4000亿元左右来自于境外热钱流入。热钱大规模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压力大增,前五个月我国外汇占款投放高达1.58万亿元,是上年全年的3.2倍。热钱主要为追逐利差、汇差,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大大高于近乎零利率的美元,或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近2%,特别是前5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5.6%。
热钱“有进就有出”,近来对美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增强,热钱开始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撤退。这意味着投放到市场上的人民币规模相应减少,6月底所谓的“钱荒”,与此也有很大关系。热钱的快进快出,不仅造成较大金融风险,而且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造成了很大压力。热钱来时有冲击,走时也有风险。
五、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带来严峻挑战
在WTO的日程表中,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原定3年的谈判期限一拖再拖,如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而且由于各方不愿妥协退让,多哈回合几乎成为“鸡肋”,谈判前景不被看好。
与多边谈判陷入僵局相比,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双边谈判大有取代多边之势。奥巴马政府已经在全面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近期又启动了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无论TPP,还是TTIP,其目的是重塑新的贸易规则,重掌国际贸易领导权,谈判排除的都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其咄咄逼人之势溢于言表。TPP协定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欧美之间达成协议,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美欧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被彻底边缘化。这样对我们来说,在制定新的投资、贸易等规则的时候,我们无法参与,欧美贸易和投资标准的提高,促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进一步进行新一轮改革。
六、创新竞争力有被拉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面临再次被拉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带来了大量中低端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由于当前我们制造业的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在丧失,比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房价的飙升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土地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0%以上,我国出口价格优势不再;雾霾天气等使得老百姓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制造业环保成本大幅增加等等,一些跨国企业开始从我国回流到本土,或转战东南亚等地寻找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外资流入我国速度开始放缓,技术引进步伐也相应放慢。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中低端技术,需要更多的高端技术,而高端技术欧美国家从来都是严格封锁的,我们引进不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