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题
1、因为是CIF条款,且卖方为货物投保了水渍险,那么货物在海上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船舱内,致使部分化肥遭到浸泡,以及数日后,又发现部分化肥包装袋破损。这些损失显然是因为海水浸泡所致,且在水渍险承包范围内,所以,因由保险公司承担损失。
2、因为发盘规定B公司的答复必须在5月10日前到达中方,而实际接收的电报于5月11日才到达,而此时又恰缝该种货物国际市场价格暴涨,因此,完全有理由拒绝成交。但是,如果考虑到日后与该客户的合作,可以考虑适当提价,以便双方都有利可图。
3、开证行拒付货款有道理——因为是CIF条款,那么信用证一定有关于提单上显示“运费预付”字样的要求,而受益人提交的提单上没有该字样,那么显然不符合信用证的规定,所以遭开证行拒付。
4、因为合同规定索赔期限为货到目的港后30天,而A公司在货到半年后才提出索赔,显然已经超过了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所以遭到外商拒绝。
应该从本案例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事,即应该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验收货物,如有不符合合同约定事项,及时索赔。
5、(1)合同不成立——因为A公司先有还盘,后确认的发盘不正确,即“17日法国B公司当日复电:市场坚挺,价格不能减,仲裁条件可接受,速复。”这等于是新的发盘,也就是:“单价为850美元CFR中国上海,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而A公司却回复“接受你16日发盘,信用证已由中国银行开出,请确认”。因为16日的发盘因为A公司的还盘而作废。所以,按16日发盘的合同不成立。
(2)A公司的失误在于复电错误,即回电应该是:“接受17日复电”即可。这样就以“单价为850美元CFR中国上海,500公吨马口铁,履约中如有争议,在中国仲裁”合同成交。所以,业务人员看到国际市场价格暴涨,沉不住气,乱了方寸,或者是对于发盘的概念理解不透,不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致错过了绝好的成交机会。
6、这些装运条款不可接受,因为a)条款限定了具体的装船日期,这个不可能做到;b)条款限定船公司,而是否有指定船公司走天津新港到伦敦的航线,需要经过查询方可知道,所以,该条款接受与否待定;既然是自天津新港指伦敦,那么,c)条款是否矛盾?所以,这些条款不能够接受。
7、合同不成立——因为美方的复电对发盘做了修改,因此构成还盘,而我方对此未予答复确认,所以合同不成立。
8、如果保单的受益人是我方,那么外商的要求合理;如果保单的受益人是外商,那么就不太合理,因为,应该由保单的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才是正根儿。
9、开证行的拒付没有道理——因为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单独的单据买卖,即开证行是凭受益人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付款,与实际货物无关。所以,开证行的拒付理由不当,即开证行不能够因货物的品质为由拒付货款。
2. 201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吗
中国海关总署12日公布2017年中国进出口情况: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关于一向引人关注的中美贸易数据,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说,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91万亿元,自美进口1.04万亿元,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3%。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12日表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扩大,仍然落后于中美贸易整体规模的发展速度。他认为,中美之间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造成数据上的巨大差异,如果计入中国对美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巨大逆差,问题并不像美方表述的那么严重。中国海关总署12日公布的中美贸易数据并不包含两国间的服务贸易数据。
白明说,中国一直在采取措施以平衡贸易,中美“百日计划”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2500亿美元经贸合作都说明了中国的努力。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应该扩大对华出口,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而单边贸易制裁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3. 2017届国贸专业学士论文题目推荐,急急急,求大神指点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但是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如,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在学习完上述课程之后,就要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了,就是国际贸易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国贸英文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自然离不开对数学的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
学习完上述全部内容之后,还要学习譬如工科类的知识,即行业知识,作为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便利。虽然各行各业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但掌握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学习行业知识了,从事专职工作也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想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和长远发展,必须学好英语和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法律法规。
4. 2017以及未来的几年里外贸行业什么产品好做
外贸行业的话不同行业分类产品不一样,不过根据目前C端潮流,全球零售化的趋势版看,C端买家权偏好的产品比如3C数码,可能在外贸行业里依然会是比较主流,这一点从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官方活动,每次都是3C数码行业重点投放可以看出
而3C化的产品,从去年的VR,到今年的AR,以及智能硬件的落地应用方面,这类产品会保持较高的热度和需求。不过市场大竞争也大,不一定要盲从加入。今年开始的市场更加注重专利,独创性等因素,对供应商的要求也相应有所提高。我们是做智能硬件方面的,能感觉到这类产品的变化,同时从马云的各种演说,BAT三大巨头都在智能AI高级方向的投入,也可以看出,智能领域,正在逐渐走向未来
5. 目前的外贸形势对出口产品的影响有哪些2017
2017年有点远啊。不过就近期的国际贸易形势来看的话,由于政策的影响以及国内生产成本的升高,国内的一些产业在国际上面已经没有优势了。就本人从事的一些产业来说,13年开始到现在,外贸形势每况愈下。每年的订单量都有所减少。客户也越来越难开发了。不过可能本人就职的行业是这种情形把。也不能以点概面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其实做进口或者内贸,可能会是以后的趋势。
6. 我国2017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多少
据海关总署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发展潜力正逐步释放。
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具体而言,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23.4%,超过全国增速9.2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增速为18.4%,超过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增速为15.6%,超过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增速为13%。
进口方面,我国铁矿砂、原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呈现量价齐升。具体而言,2017年,我国进口铁矿砂10.75亿吨,增加5%;原油4.2亿吨,增加10.1%;大豆9554万吨,增加13.9%。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28.6%,原油上涨29.6%,大豆上涨5%。
出口方面,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主力。黄颂平介绍,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元,增长12.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手机出口增长11.3%。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08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
“今年我国外贸总体形势较好,但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外贸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挑战。”黄颂平说,海关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海关各项改革落地生根,全力促进外贸稳增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7. 2017年我国进出口27.79万亿元同比增长多少
1月12日,国新办就2017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7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六、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元,增长12.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其中,汽车出口增长27.2%,计算机出口增长16.6%,手机出口增长11.3%。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3.08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20.1%。
七、铁矿砂、原油和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2017年,我国进口铁矿砂10.75亿吨,增加5%;原油4.2亿吨,增加10.1%;大豆9554万吨,增加13.9%;天然气6857万吨,增加26.9%;成品油2964万吨,增加6.4%。此外,进口铜469万吨,减少5.2%。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9.4%。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28.6%,原油上涨29.6%,大豆上涨5%,天然气上涨13.9%,成品油上涨25.3%,铜上涨28%。
八、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回落。2017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较上月回落0.7,表明2018年一季度我国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44.2,较上月回落0.6。
8. 2017年及以后外贸会是怎样形势
一、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2017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深度调整阶段;
国际贸易格局继续深刻演变。随着主要经济体结构调整的进行,全球价值链进入重构期,“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为核心链条的全球贸易大循环发生重大调整,经济全球化路径深刻变化;
“逆全球化”升温、国际贸易投资环境恶化;
二、外贸发展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国际市场需求疲弱。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投资活动低迷,对能源资源、中间产品、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振,使得投资品国际贸易增长显著放缓;
外贸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弱化。中国外贸传统竞争优势正在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头挤压”;
三、外贸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
外贸新优势正在加快培育。中国外贸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
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效力日益显现;
外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因此,2017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也正处在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政策持续落地生效,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2017 年中国外贸占全球市场份额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进出口大国地位继续得以巩固,质量效益继续提升,贸易结构继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