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具有什么特点,请用国际贸易理论进行解释
中国农产品具有小户经营、分散种植,形不成规模的特点。
『贰』 求论文一篇,题目是《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
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
%&’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
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
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
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
易具有战略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
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
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
变为逆差。())*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
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
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
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
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
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
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
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
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
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
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
$"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
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
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
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
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
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
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
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
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
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
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
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
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
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
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
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
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
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
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
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
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
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
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
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
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
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
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
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
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
品牌。
$"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
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
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
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
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
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
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
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
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
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
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
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
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
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
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
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
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
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
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
三、发展策略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
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
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
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
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
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
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
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
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
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
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
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
$"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
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
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
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
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
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
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
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
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
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
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
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
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
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
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
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
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
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
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
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
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
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
济与政治论坛,!""’;(
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
济问题探索,!""(;$
③庄惠兰)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发展研究,!""’;$
『叁』 怎样做农产品外贸。
农产品自己不能直接做外贸的,因为涉及很多资格和检疫等等,所以回要找专业的农产品进答出口公司帮忙。
农产品的外贸市场还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做农产品的规模够大的,可以自己做一些国际权威认证。借助相关国际性的农产品展销会,和电子商务平台做外贸,例如广交会,阿里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我国的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如高粱、花生、玉米、小麦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中国首次成为其整个财年排名第一的出口市场。美国农业部预测,当前财年对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额将各为190亿美元。过去一年,中国大量购买美国棉花引起关注。中国在10月中旬时曾购买90万吨美国棉花,据信在3月购买了125万吨棉花的未具名买家也是中国。中国是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棉花出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国。整体看,美国2011财年农产品出口创纪录,出口额达1,374亿美元,预计始于10月1日的2012财年出口额将为1,370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欧盟和韩国。
『肆』 从2001至今,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具体数据。求大神解决!!!!
WTO官网http://www.wto.org/index.htm进入网站后选择DOCUMENTSANDRESOURCES下面有Statisticsdatabase进入后选然后你就可以从国家商品大类商品子类贸易对手贸易流向标价货币(只是美元)年份(可以查到近十年的)这几个口径来定义你想要查询的信息。我去年写的论文所有的资料都是在里面找的。你设定之后查出来的资料可以导出EXCEL文档,便于你自己计算。附件是我随便查的中国对美国食品与纺织品进出口从2007-2011年的贸易额。在网站查出来的和导出来的数据单位不一样 要自己换算一下。除了按照年份查询之外,在Statisticsdatabase里面你也查询一个国家贸易的总体情况。
『伍』 简要分析农产品期货在大宗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1)可以减少或避免中国因缺乏发达国家期货市场而付出高成本的代价;
(版2由于农产品现货市权场的价格信息具有短期性的特点,仅反应一个时点的供求状况,中国的农 场就能减小这种特点衍生的滞后性;
(3)期货价格发挥了基准价格的作用,本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成为国内的定价中心
『陆』 农产品国际贸易选修课好过吗
产品国际贸易选修课这是很好的,将来我国有大量的水果进出。
『柒』 有人有关于 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 的文章吗 英文的
国际竞争力,一般采用抄的是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基本模型。再辅以农产品作为关键词在资料库进行搜索就好。现在没在学校,查不到资料库,没能帮上你。我比较常用的外文搜索是science direct,纯手打,望采纳。
『捌』 怎样做农产品外贸
农产品自己不能直接做外贸的,因为涉及很多资格和检疫等等,所以要找专业的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帮忙。
农产品的外贸市场还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你做农产品的规模够大的,可以自己做一些国际权威认证。借助相关国际性的农产品展销会,和电子商务平台做外贸,例如广交会,阿里的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我国的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如高粱、花生、玉米、小麦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中国首次成为其整个财年排名第一的出口市场。美国农业部预测,当前财年对中国和加拿大的农产品出口额将各为190亿美元。过去一年,中国大量购买美国棉花引起关注。中国在10月中旬时曾购买90万吨美国棉花,据信在3月购买了125万吨棉花的未具名买家也是中国。中国是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棉花出产国,美国是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国。整体看,美国2011财年农产品出口创纪录,出口额达1,374亿美元,预计始于10月1日的2012财年出口额将为1,370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欧盟和韩国。
『玖』 怎样把农产品通过外贸的渠道卖到国外去
愿意探讨的话点我
『拾』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具备出口优势吗?
中国农业不仅关系到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8亿多农民增收和就业的基本来源。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数的43%,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严酷的资源条件,将始终约束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在根本上使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研究表明,中国粮、棉、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如从资源成本角度看,1997年中国每生产1公斤小麦亏损0.15元,到2001年,进一步亏损0.39元,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而与此相反,大米、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表1和2以及附表1、附表2)。
研究进一步显示,90年代以来农产品生产国内资源机会成本的上升,是导致比较优势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土地密集型的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明显缺乏比较优势,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的基本条件。与此相反,由于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因此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潜力(程国强等,1999年,2003年)。
按照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中密集使用资源禀赋相对丰裕、价格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就能够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的比较成本,从而具有出口优势。显然,从理论上观察,中国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能够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的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程国强、彭廷军,2000年。
资料来源:程国强、陈俊红,2003年。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源泉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实绩印证了这一理论判断。表3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76%以上的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注:a.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园艺产品、农产品加工品。
b.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粮食、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表3也表明,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最近5年才得以快速增长。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阶段与结构特征,中国以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为特征的出口优势还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第一,中国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提供低成本、充裕的劳动力供给。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业部门需要劳动力的合理数量为1.96亿人,但2002年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口达3.25亿,剩余劳动力1.29亿人,农业部测算到“十五计划”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到1.8亿人(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
第二,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目前城市化速度缓慢,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城市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即使今后20年内中国城市化率到达50%(按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总人口15亿估计),农村人口依然还有7.5亿,农村劳动力3.75-4.5亿(按50-60%的比率估计),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为2亿。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比较少,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9.04%,其中,文盲比重为9.56%。小学文化程度比重为34.4%(兰徐民等,2002),难以适应城市工商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特征,这决定中国农产品出口必须实施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战略。不仅如此,中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还有下述三个有利条件:
第一,农业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中国正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闽南粤东柑橘主产区;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生产优势区;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区;中原、内蒙古、河北、西北、西南肉羊优势区;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牛奶优势区;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中国大部分地区饲养畜禽、种植蔬菜均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市场区位优势。如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2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2.7%(1323.4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农产品进口位居世界前十五名。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中国农产品占日本农产品进口的10%,韩国占16%,香港占20%,印尼占11%,且中国对这些地区农产品的出口呈扩大趋势。中国对亚洲市场出口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适宜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第三,大国效应与后发优势。规模巨大且富有增长潜力、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既为中国农产品提供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农业逐步提高竞争力,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将促进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和贸易格局的调整。中国作为WTO成员,正在对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贸易竞争环境。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推动与东盟等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将进一步改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坚持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正在形成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将逐步缩小中国农产品与世界市场的差距,促进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综合而言,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潜力,但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国,既有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有加工、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投资和创新的高端竞争优势,中国和这些国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既有合作分工和优势互补,也有明显的竞争和利益冲突。但是,中国如果不尽快调整目前的这种低成本竞争战略,一旦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构出现弱化趋势,就很有可能在国际分工中失去自身的位置。
三、影响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
尽管从长期看,中国农产品出口需要逐步调整低成本竞争优势战略,但近期仍然是中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还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发挥,使中国农产品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还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出口现实。
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面对的复杂的国际环境,如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反倾销、“特保”调查在今后几年有可能频繁发生,“知识产权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贸易壁垒也呈上升之势,不利于中国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