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在国际贸易中国际政治环境因素有哪些
(1)当事国或地区的社会性质和政治体制。主要是指当事国是民主国家还是中央集权国家,各政党的不同政见,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政权更迭趋势,独立性或附属性如何,是否与其他国家绪有政治经济或其他联盟等。
(2)当事国或地区的政治稳定。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许多,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时,应该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情报。
(3)当事国或地区的有关法律制度。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国家的各种立法,尤其是经济立法。
(4)当事国或地区的主要外贸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措施。
(5)当事国或地区公众利益集团的发展。公众利益集团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可能对本国政府或企业形成压力的集团。
Ⅱ 举一个政治因素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例子。
2012年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行政命令,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在美建设发电厂,三一集团为此遭受巨额损失。随后三一集团授意RallS公司将奥巴马和CFIUS(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告上法庭,称其下达的行政命令违反了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据了解,这是中国企业投资美国遭遇不公正裁决时,首次将美国总统告上法院。
新鲜案例,望采纳
Ⅲ 国际贸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第一、促进国际政治关系的稳定。
第二、以贸易政策推动政治关系的改善
第三、推动各国政治地位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第四、因对外贸易而导致的国内利益集团的冲突
第五、贸易是文化意识传播的载体。
Ⅳ 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4)国际政治与国际贸易扩展阅读: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
根据往年的专业目录信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属于经济类专业,
您可以通过职位检索查找您想要报考的职位,2018国考职位检索
Ⅵ 国际贸易是否和国家大的方向政治有关联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贸易只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好与坏都和政策有关系。
Ⅶ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的国际地位自然得从综合国力看。综合国力的版本很多,有早期的经典版,后期版和中国版,其版本很多,谁也说不服谁,没有一个标准版的。早期版看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科技、外交的能力。后期的则注重国家软实力经济和文化。中国版是怎么看不得而知,但我只知道在国际上得不到认可。
我国的综合国力以早期某外国专家的看法最具代表性。以一九九零年为例:
一、经济力。
我国经济力排世界第八位,和当时的GDP总量是一致的。
二、政治力。
我国是五常之一,美苏中世界大三角中的一个极,虽然弱于其它两极,但的确起到一个极的作用。政治力排美苏之后,世界第三。
三、国防国。
一九四九年建国之初就排第八位,一九九零年世界第三,居美苏之后。
四、科技力。
庞大的科研力量,效率较低下,世界第九。
五、文化力。
东方文化的代表,现代文化产业不发达,世界第六位。
六、外交力。
除“鼻屎”小国和台建交外,有一定影响的国家都和中国建交,第三位。
总的来说,我国综合国力全于美国、苏联、法国、英国、日本之后,居世界第六位。其它的一些排法如以软实力为主的一种排法中国居第十二位,中国某专家的排法我国居第十六为,认可度不高。
经过苏东巨变和亚洲金融危机后,俄罗斯国力争剧衰落,日本停滞不前,美国一占凯歌,中国迅猛发展,中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综合国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没有质的变化,发达国家依然稳定,发展中国家依然在绕大圈,发展虽快,仍要被发达国家甩开,非洲依然动荡。
以二零零一年为例,再谈综合国力:
一、经济力。
从九零年来,我国GDP总量一举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经济为当居第六位。这一年,世界GDP排位前十拉为美国99007亿美元,日本45742亿美元,德国19480亿美元,英国14514亿美元,法国12422亿美元,中国11310亿美元,意大利11235亿美元,加拿大6619亿美元,西班牙5869亿美元,墨西哥5505亿美元。其它的重要经济体依秩为巴西、印度、韩国、荷兰、奥大利亚、瑞士、阿根廷、俄罗斯、比利时、瑞典。值得一提的是苏联,一九八九年人均GDP增达到峰值8000多美元,总量仍居美、日之后为世界第三,十零零一年人均GDP下降到1750美元,总量居世界第十八位。
二、政治力。
俄罗斯政治力和前苏联无法相担并论,但仍有很大的影响力,并积极参与世界各类事件的协调,并利用印度军购上的依赖扩大对印度的影响,为上海合作组织极为重要的一员,六方会谈中有极大的作用,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影响颇大。中国近年扩大了对东盟等周边国家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政治影响上升很快,但仍居俄罗斯之后,居世界第三。主要政治大国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印度、加拿大。
三、国防力。
美国一超,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衰落下来,作战飞机从前苏联时期4000多架减缩到1000多架,坦克装甲车从原苏联时期40000多辆减少到15000辆,主要作战舰艇从700多艘减少到300多艘,潜艇从100多艘减少到60多艘。这些装备数量都还将进一步缩减,并以提高质量为主,不管有多高的质量,必竟不能再现辉煌了。中国陆军正在进行“缓慢的现代化”(美国的《中国年度军力报告》用语),电子化、导弹化水平有一定提高,海空军近年发展迅速,国防实力已超过俄罗斯而居世界第二位。大国国防力依次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法国、英国、德国、印度、意大利,这和前不久印度某学者提出的国家安全指数排名是一致的。
四、科技力。
近年我国科技力有很大提升,但并没有取得质的变化,没有产生突破性进展。世界科技发展并未因中国的发展而放慢脚步。就科技整体实力而言,中国并居第七。依秩为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加拿大。
九十年代以来,科技进展最快的国家当数韩国和爱尔兰,俄罗斯下降三位,中国上升两位。
五、文化力。
中国在文化领域仍没有突破,俄罗斯依然下降。美国第一,法国第二,中国仍居第六。外交力。
和九零年没有多大变化,美国、俄罗斯、中国居前三位。
二零零一年,综合国力的发展上,俄罗斯下降最大,英法交换位置,近年英国发展稳健。所以,二零零一年世界影响最大的国家依秩为:
一是美国。
二是日本。
三是英国。
四是法国。
五是中国。
六是俄罗斯。
七是德国。
八是印度。
九是意大利。
Ⅷ 国际政治专业 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么
不同学校课程不一样 你哪个学校的呀
Ⅸ 对国际政治和国际贸易的意义有多重大
政治上
现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港澳台与欧洲、非洲的的大宗货物都必须绕道新加坡控制的马六甲海峡。而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海空基地,尤其是根 据美新协议,新加坡机场的一半归美国空军单独使用,新加坡的所有港口美军舰艇都可以无须事前告知地停泊。目前,美国在新加坡部署了其所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包括濒海战斗舰、五代战斗机F35)。
国际上一旦发生意外,比如中日开战、朝韩战争、台湾危机、日韩摩擦、越柬冲突,美国只要封锁马六甲海峡,这些危机几乎都可以按照美国的意图“化 解”。十二年前我在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工作,才知道我们的战略石油储备只够7天。所以如果我们没,贸然去“解放台湾”,美国不用直接参战,只要不让你的石 油过(我们大部分石油要经油马六甲),你就坚持不了几天。因为现在的时代,老百姓长期没有油用是容易造反的。
那美国有没有权利封锁马六甲海峡呢?当然是没有这个权利的,问题是马六甲海峡的深水航道在新加坡一侧,有美国撑腰,新加坡宣布不让你过,你就过不了。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连港澳台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新加坡一直是我们的“心头之痛”。
因为新加坡为了自身安全利益,它只是信上帝的城市,却与世界上最大的二个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为邻。所以,新加坡自然要选择同样信上帝的 美国做靠山。而且这还不是狐假虎威,因为那只美国老虎在亚洲的利益与马六甲休戚相关。甚至,对美国而言,新加坡的利益受到侵犯比日本韩国受到侵犯还严重, 他比新加坡还清楚必须保护新加坡的道理。新加坡也正因为有美国的撑腰才在东盟有话语权。可以这么说,东盟做出的种种对中国不利的举动,多数与新加坡在背后 的小动作有关。因为从利害关系上,新加坡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新加坡会视中国为最强的对手呢,这是因为新加坡的经济根本不是新加坡人自夸的来自他们的勤劳,百分之百是依靠马六甲海峡的港口。十几年 前,新加坡因为地处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的年吞吐量超过1千万标准集装箱。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因为中国大 陆、日本、韩国、朝鲜、台湾、香港和澳门甚至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从非洲和欧洲来的货物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众所周知,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统计部门的人也知道,物流GDP每增加1元可以拉动其它行业的4元GDP。新加坡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大船的运费大大低于小船的运费,货主都希望用大船装运;另一方面,大船因为太大,船上货物的目的地往往不单一。比如,船既装了韩国的货又装 了日本和中国的货是不方便轮流去这3个国家卸货的。因为你在韩国卸了货以后装上韩国回程的货就会影响中国和日本的货物卸船。所以,大船装了多个目的港的货 以后一般必须在第一个港口一次卸完,去其它港口的货由另外的小船续运。这就是中转港的概念。铁路上叫“编组”。
显然,新加坡是最天然的转船港口。首先,因为新加坡是深水港,可以停靠大船。其次,新加坡与上面那些目的港的距离都差不多。最重要地是新加坡是自由贸易港,转船无须手续和税费。
当你成为物流的中转港以后,你就会成为大宗货物的交易地。比如,中国大陆的许多期货交易虽然在国内,但是货物的交割地点多在新加坡。尤其是中国期交 所挂牌的大宗货物的交货地(比如小麦大豆等)多数都在新加坡。十年前,新加坡仅仅每年的期货交割的金额就超过中国全年的GDP。所以,新加坡不仅是世界最 大的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因为为了处理自己的货物,世界各国的银行都需要在新加坡设立分行。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国度,外资银行就有几百家,在银行就业的员工就是几十万,为银行服务的行业则需要更多的人。新加坡想不发达都做不到。
所以,新加坡的的发达,根本不是新加坡人所说的他们勤劳,说的实在点,就是它是抢了上海的饭碗。因为亚洲过去的物流、金融、贸易的中心是中国的上 海。上海解放前就是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后来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陆架地形导致大船进不了港,再加之毛主席的计划经济导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贸易港 的身份,于是上海就失去了物流中心和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新加坡就拣了个大便宜。所以,新加坡的发展几乎就是与上海港的衰败相拌的。
克拉运河不仅将有利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对香港台湾,尤其是柬埔寨和越南都更是有利,亚洲的新发展热点就剩印度支那三国了,开挖克拉运河肯定有助于 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必然将使他们不敢一边倒地支持美国。至于有人说美国和泰国也不错,问题克拉运河起码20年内是由中国控股的,虽然具体协议我还没看 到,否则我们凭什么为你去挖?如果泰国以后发生暴乱怎么办,大家已经忘记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毛时代的小米加步枪了,泰国无论谁在台上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