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D/A,D/P,M B/L, H B/L 在外贸中是哪些英语的缩写,具体什么意思
D/A:承兑交单,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
D/P:付款交单,DOCUMENT AGAINST PAYMENT
M B/L : 主单,MASTER B/L,是航空公司或船公司出的提单
H B/L:套单,货代单,HOUSE B/L(货代单,套单),是货代公司出的提单是。M B/L应该是集装箱货物才有,散货没有。
⑵ S\H在外贸术语中的意思
Stocking and Hardening。。。
⑶ 外贸中CFS,THC,DOC,H/C都是什么意思
CFS拼箱,THC操作费,DOC不清楚,可能指DOCUMENT,H/C是高柜 DOC确实是表示Document,但在这不是单据的意思,而是单据费的意思。
⑷ 国际贸易学 第4章《H-O理论》
一1a2a3a4a5c6b7b8c
二1cd2bc3bcd
三1、假定各国生产技术一样,劳动无差异,内容是产生商品价回格差异的是各国要素密答集度和要素供应不同造成的
2、雷布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迷就是美国的商品出口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相反,解释理论大概有:熟练劳动说、人力资本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等
4、就是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
不愿敲键盘了。。。
⑸ 国际贸易中H-O模型中一个资本富集国家一个劳动富集国家,劳动力如何移动,怎么解释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要素禀赋论
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
一、假定前提
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L和K),称2× 2×2模型
2.要素禀赋不变,国内可自由流动,国家间不流动
3.两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两国同种产品要素密集度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消费偏好相同,完全竞争,自由贸易
二、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一)要素密集度
不能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来衡量产品的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假设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投入6个单位的劳动和2个单位的资本,而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投入8个单位劳动和4个单位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生产Y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更多而认为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要根据每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来决定其要素密集度。
(二)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衡量国家的相对要素禀赋。
我们可以用所谓“物质准则”和“经济准则”来判断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物质准则是根据一个国家可获取的劳动和资本的物质数量来衡量。如果A国在生产产品时每单位资本使用的劳动量比B国多,也就是A国的劳动—资本比率高于B国,就说明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而B国生产产品时每单位劳动使用的资本量比A国多,就说明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经济准则是按各国的工资—利润率(也技术劳动和资本的报酬的比率)来衡量要素丰裕度。如果A国的工资—利润率比B国低,则A国相对于B国来说是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则相对于A国来说是资本丰裕的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和要素密集度一样,要素丰裕度也是一个相对概念。
三、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根据以上的假定,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描述了国际贸易的模式,那就是
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贸易分工模式可使贸易双方共同获利。
(1)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
(2)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的。
结论:
要素禀赋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其基本原理可归结为:
其一,各地区和国家资源赋予度的差异,也就是生产要素供给情况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即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其二,国际贸易的结果,可以逐渐消除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四 、资源赋予理论的特点及简要评价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赋予理论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
⒈ 在各国参加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资源赋予论比李嘉图按比较成本论进行分工,更为深入和全面。
⒉ 资源赋予论根据贸易国最基本的经济情况,即从一国经济结构中各种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和相对比重来解释贸易分工的基础与贸易格局,从而正确地指出了在各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生产要素所处的重要地位。
⒊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从一国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取贸易利益,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其价格,即增加了其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可见,通过国际贸易,不但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提高,而且还可以改善一国的收入分配情况。例如,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局限性:
与比较成本理论一样,该理论也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之上的,而这些假定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到该理论对现实的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力。事实上,在这之后的不少经济学家对资源赋予论进行验证时,就发现它存在很多无法解释的矛盾。
⑹ 服装外贸中的H/L是什么
通常来说,H/L应该是货代公司的House Bill of Lading,也就是货代提单。
如果你有具体语境,能够让回答更肯定一些。
⑺ H.S编码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几类
HS对所有的国际贸易商品尽可能祥细地进行了分类。HS将商品分为21大类,类下面再分三大层。第一层为章,共有97章。其中1-24章(1-4类)为农副产品,25-96章(5-21类)为工业产品,第77章留空作为备用章。第二层为品目,共有1242个品目。第三层为子目,共有5019个子目。每个品目编一个四位数的品目号,前两位数字表示该品目所属的章,后两位数字表示该品目在这一章内的顺序号,中间用圆点隔开。例如62.05代表第62章(机织服装),05顺序号下的商品,即机织男衬衫.一个品目号可以代表一种商品,也可表示一组相关的商品。
⑻ 做一个外贸流程图中的 M B/L , H B/L 什么意思
MB/L=master bill of lading,一般是船公司签发的,在拼箱里叫大提单,也有的叫主单,就是提整箱时需要的提单
HB/L=house bill of lading,一般是货代公司签发的,在拼箱里叫小单,是整箱里每票货的客人提取他们相应货物时需要的提单
一个整箱只有1张MB/L,但此提单号下可以有N多个小单,视箱子里装的货多少而定,没有特别的要求。
⑼ 服装外贸中的h/o是什么意思
请提醒在短信发送之前给我们发送短信。
⑽ H.S编码制度将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几类几章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已梳棉——棉纱——棉布顺序排列。二是按商品的用途或性能分类。制造业的许多产品很难按其原料分类,尤其是可用多种材料制作的产品或由混合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第64章鞋、第65章帽、第95章玩具等)及机电仪产品等,HS按其功能或用途分为不同的章,而不考虑其使用何种原料,章内再按原料或加工程序排列出目或子目。HS的各章均列有一个起“兜底”作用,名为“其他”的子目,使任何进出口商品都能在这个分类体系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