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的取得成就
长期以来, 本会每年平均接待各类海外经贸团组100余批次,曾参与承办包括《国际商会三十二届世界大会》、《APEC CEO峰会》,为主承办《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海-关西经济研究会》定期会议等各种国际性会议、经贸研讨会和业务洽谈会,每年组织上海企业赴海外参加近百个国际展览会,并主办以汽车展、纺机展、通讯展和模具展等为代表的大型国际性展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参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积极开展对外经贸促进活动,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为中心的世界级现代化城市而努力。
❷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召开,很多国家都将参加,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怎么样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拉开大幕,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进口博览会是我们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思潮还比较严重,在这个时间节点之下,我们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向世界开放的务实举措。因为进口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办过这个进口博览会。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800多家境外参展企业将会带来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全面呈现国际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及服务趋势。
此前举办的食品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有利于我国企业提升技术与服务我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是重视出口,这次通过进口博览会把我们的合作伙伴更好地引到中国来,实现进出口两个市场综合市场。
❸ 国际贸易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有
优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虚荣产品,促进国内市场跟风,消灭国家文化,外贸的进出口为国家制造各种税务GDP,解除封建思想,提高国内产业危机意识
缺点:成为外国垃圾回收站,资本主义再萌芽
❹ 中国有哪些重大的国际贸易活动
在1999年在云南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2004年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2006年的一百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
还要学习譬如工科类的知识,即行业知识,作为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便利。掌握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学习行业知识了,想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和长远发展,必须学好英语和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法律法规。
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
❺ 中国今年国际贸易活动有哪些
中国来服务业国际合作论坛源 中国—韩国绿色经济合作论坛 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 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 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 亚欧食品加工及食品包装合作洽谈会 第二届中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洽谈会 中国-欧盟经理交流培训项目 第四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 [北京] 中国-田纳西州投资研讨会 中德医疗器械见面洽谈会 [北京] 中国服务业国际合作论坛 [哥沪发高菏薨孤胳酞供喀伦比亚] 第三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第六届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 第十三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 中俄贸易促进会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
❻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组织概况
六十年代
中国贸促会成立于1952年5月,第一任主席为南汉宸,秘书长为冀朝鼎。五十年代,正值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禁运,中国贸促会同世界各国的民间贸易团体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交往,为发展国际间的正常经济贸易关系而努力。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国贸促会已同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玻利维亚、圭亚那、委内瑞拉、墨西哥以及亚洲、非洲许多当时尚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发展了民间贸易联系,并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的有关团体签订了民间贸易 或经济关系的协定,同意大利、智利、奥地利的有关组织相互在对方首都设立商务代表处。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商会或工商会,同已与中国建交各国的贸易团体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七十年代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后,许多国家相继同中国建交。中国对外经贸事业仍然保持着“官民并举”的格局。中国贸促会本着“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的精神,继续拓宽原有的对外联系渠道,促进中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以前,中国贸促会是两国间贸易的中方窗口。1973年,王耀庭出任中国贸促会第二任主任。
八十年代
1979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贸促会承担的工作范围继续扩展,转移到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轨道上来。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贸促会增设新的机构,增加工作人员,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他城市增设了分会和支会。1986年,贾石出任中国贸促会第三任会长。随着中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贸促会的职能面临着新的转变。1986年5月,中国贸促会在经过长期的筹备和吸收一大批企业会员、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章程》,选举了新的委员会。
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贸促会1988年6月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各地方分会、支会也相继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面向会员,为企业会员、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以及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加强了涉外专利代理、涉外商标代理、技术转让、涉外经贸和海事仲裁等项工作,发挥连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把自身业务的拓展与为会员和其他经济实体提供服务结合起来。
从1988年起,中国贸促会开始建立行业分会,以促进有关行业进出口贸易,增进国内外同行业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这样,中国的贸促事业就既有地方机构,又有行业机构,从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
1988年9月,郑鸿业代行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职务,1989年12月被选举为第四任会长。
九十年代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根据新的形势,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紧紧围绕其宗旨,抓住机遇,强化职能,调整战略,开拓领域,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努力为企业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外交、外贸事业服务。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的各项工作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1994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和《仲裁法》,在《对外贸易法》中,明确了中国贸促会作为贸易促进组织所应具备的职能和承担的任务;在《仲裁法》中,明确了中国的涉外仲裁机构由中国国际商会设立,从而确立了中国国际商会涉外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为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贸促会联合大陆经贸界、企业界、法律界及有关方面,于1989年底成立了“海峡两岸经贸协调会”,该协调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贸促会,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该协调会与台湾方面的“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紧密合作,为海峡两岸在贸易、投资、法律事务、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往来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贸促会同台湾方面的许多经贸团体、工商组织、企业界等建立了往来与合作关系。
1994年5月,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第28届国际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接纳中国入会。中国贸促会牵头组建了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中国成员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作为主席单位,负责处理该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986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委员会名议申请加入国际商会,经过8年多的谈判和努力,1994年11月,国际商会第168次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同意中国加入国际商会并组建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会。1995年1月1日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包括中国国际商会在内的171家工商组织、经贸团体及企业作为创始会员,中国国际商会作为主席单位。该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国际商会,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1995年6月,郭东坡出任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第五任会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贸促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1997年9月,俞晓松出任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第六任会长。
2003年5月,万季飞出任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第七任会长。
2014年3月,姜增伟出任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 第八任会长。 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
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中国贸促会主要职责与任务:
(1)开展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界、商协会和其他经贸团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络工作,邀请和接待外国经济贸易界人士和代表团组来访,组织中国经济贸易、技术代表团、企业家代表团出国访问和考察,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和它们的活动;负责与外国对口组织在华设立的代表机构以及外国在华成立的商会进行联络;向国外派遣常驻代表或设立代表处;组织、参加或与外国相应机构联合召开有关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和法律方面的国际会议。
(2)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展览会的活动,主办、参加世界博览会,赴国外主办中国贸易展览会和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负责全国赴国外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归口协调及相关的管理、监督工作。
(3)安排和接待国外来华举办的经济贸易或技术展览会,主办国际专业性或综合性展览会,组织并主办国际博览会;协调国内有关方面接待外国来华经济贸易与技术展览会。
(4)办理国际经济贸易和海事仲裁事务;出具中国出口商品原产地证明书;受理共同海损和单独海损理算案件;出具人力不可抗拒证明,签发和认证对外贸易和海上货运业务的文件和单证;为到国外从事临时出口活动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出具有关单证册,并对其提供担保。
(5)代理中国企业在国外或外国公司和个人在中国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办理有关工业产权和知识产权的咨询、争议及技术贸易等业务。
(6)开展国内外经济调查研究和经济贸易信息的搜集、整理、传递和发布工作,向国内外有关企业和机构提供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方面的信息和咨询服务及国内外公司、企业的资信调查服务;联系、组织中外经贸界的技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发行对外经济贸易报刊以及其它出版物;组织对外经济贸易洽谈;承办中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以及法律咨询、法律顾问工作。
(7)指导、协调中国贸促会各地方分会、行业分会、支会和各级国际商会的工作;负责对各分支机构及会员的服务及培训工作。
(8)负责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国际商会的对华业务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会员与国际商会交往的有关事宜。
(9)办理其它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有关事宜。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已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商会、工商联合会、外贸协会和其他经贸组织保持着联系,与上百个国家与地区的对口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同一些国家的商会建立了联合商会;同时,中国贸促会还在1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代表处。在国内,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48个地方分会、600多个支会和县级国际商会,还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农业、汽车、石化、商业、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产业、供销合作、建设、粮食等部门建立了17个行业分会,全国会员企业近7万家。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及其所属业务部门已经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国际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国际海事委员会、国际博览会联盟、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国际商会等。 会长:姜增伟
副会长:张伟 于平 王锦珍 卢鹏起 尹宗华 张小雷
秘书长:徐沪滨
副秘书长:于晓东 刘风华 杨平安 陈正荣
机关部门:办公室 会务部 国际联络部 展览部(展览管理办公室) 经济信息部 人事部(外事办公室) 财务部(直属财务处) 直属机关党委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驻外代表处:驻香港代表处 驻日本代表处 驻韩国代表处 驻海外地区代表处 驻澳大利亚代表处 驻美国代表处 驻墨西哥代表处 驻加拿大代表处 驻德国代表处 驻法国代表处 驻英国代表处 驻意大利代表处 驻比利时代表处 驻俄罗斯代表处 驻新加坡代表处 驻哥斯达黎加代表处 驻巴西代表处(筹备)
主管社团:中国国际商会 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 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
附设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调解中心 中国海商法协会秘书处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秘书处 国际许可贸易工作者协会秘书处 海峡两岸经贸协调会
会管企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咨询公司 北京中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❼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国家机关吗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内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容立于1952年5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缩写为 CCPIT。
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贸促会1988年6月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英文缩写为CCOIC)。
看起来不是国家机关,属于事业单位。应该不算公务员。
❽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是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对主要的贸易国家都有贸易顺差;中国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贸易产品集中在服装、电子产品等低端制造产品上,在汽车、机床、软件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不具备竞争优势。
加入WTO的利与弊:好处:使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更快成长,使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国内法制化进程,更快走向市场化经济道路。弊端:开放一些国际竞争力较弱的行业,造成了行业的衰弱。
❾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 )主办,于每年9月8日至11日在厦门举办。
A.国家商务部 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MOFCOM) 协办: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CCIIP) 承办: 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记得采纳啊
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具体做什么工作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民间对外经贸组织,成立于1952年5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英文名称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缩写为 CCPIT。
中国贸促会的宗旨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以及经贸界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经中国政府批准,中国贸促会1988年6月组建了中国国际商会(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英文缩写为CCOIC)。
目前,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已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界建立了广泛的经贸联系,与300多个对口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同一些国家的商会建立了联合商会;同时,中国贸促会还在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驻外代表处。在国内,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50个地方分会、600多个支会和县级国际商会,还在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农业、汽车、石化、商业、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产业、供销合作、建设、粮食、矿业、煤炭、物流等部门建立了20个行业分会,并对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予以指导,全国会员企业近7万家。
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及其所属业务部门已经加入了许多国际组织,其中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国际许可证贸易工作者协会、国际海事委员会、国际博览会联盟、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国际商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