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原油国际贸易

原油国际贸易

发布时间:2020-11-27 21:52:28

Ⅰ 请问下各位大侠,国家政策对原油进出口的需求量有什么影响吗在线等

这么跟你说吧,其实原油价格主要影响面是原油出口国的出口量,以及美元的汇率,因为美元是原油交易中的主要货币。 简单的说,贬值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一国货币贬值,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该国商品价格下降,根据价格曲线,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促进出口。同理可推知抑制进口,不知道能理解么

Ⅱ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什么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对我国企业和消费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有较大的影响

企业成本的提高将直接导致 出口的减少 因为中国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较多 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低廉的价格 争取到的市场 一旦成本提高对企业本身的影响 将非常大

另外我国现在是一个纯原油进口国 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及对外贸易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的价格而行 原油价格的上升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影响巨大 以美元而言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 往往伴随着美元的下跌 这伴随的就是美元资产的持有者 看中国产品的价格上升 这必将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

所以 总体而言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 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国内企业应该依照国际市场的价格 无论是在 资本市场上 还是在期货市场上 做好套期保值 已锁定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才是维持企业对外贸易利润的最好方法

原创 要求加分

Ⅲ 国家原油进出口的需求量对原油价格有什么影响

其实油价的主要影响面是原油出口国的出口量,以及美元的汇率,因为美元是原油交易中的主要货币。 简单的说,贬值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一国货币贬值,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该国商品价格下降,根据价格曲线,价格下降需求量会增加,促进出口。同理可推。希望你能理解

国际贸易中原油和汽油的计量单位都有用桶(barrel )表示的

一桶石油有多少现在石油价格猛涨,请问一桶石油有多少,如何换算?《环球时报》9月7日刊登薛小乐的文章作答:桶和吨是常见的两个原油数量单位。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原油数量单位通常用桶来表示,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则常用吨作为原油数量单位。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约等于7桶,如果油质较轻(稀)则1吨约等于7.2桶或7.3桶。美欧等国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仑做单位,我国的加油站则用升计价。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如果要把体积换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关。假设某地产的原油密度为0.99公斤/升,那么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Ⅳ 国际原油交易为什么用美元结算呢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承担了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现在国际贸易的80%以上是以美元结算,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份额超过 60%。不过,在国际原油贸易当中,美元是作为100%的结算货币(假定暂不考虑伊朗石油交易所的交易)。据说这来自美国与沙特在1970年代达成的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这项协议具体出自哪里,笔者翻阅了很多文献也没有查到。不过协议的内容大致是沙特同意用美元作为原油惟一的定价货币。而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想进行国际原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实际上,这等同于美元与原油的挂钩。对美国来说,以美元作为国际原油交易的计价货币,重要的不是汇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这就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Ⅵ 世界原油进出口比例

我只知道原有这种东西有国家出口就不怕没有国家进口,基本上供求关系的影响的

Ⅶ 世界油气贸易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世界油气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石油商品交换活动。
广义的国际石油贸易包括国际原油贸易、国际石油产品贸易和国际天然气贸易。狭义的国际石油贸易只包括国际原油贸易和国际石油产品贸易。
由于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的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世界石油工业从一开始就成了一种国际性极强的行业。国际石油贸易的发展与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市场的发展密不可分。国际石油贸易可以简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美国石油工业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美国将大量多余的煤油、汽油等产品向欧洲各国输出,开始了早期的石油产品的国际贸易。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原油在国际贸易中并不占重要位置,原油大都在产地先加工成石油产品再出口。当时,美国石油产量一直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美国是世界所有石油产品市场最重要的供应者,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廉价石油大量开发,中东石油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由20世纪40年代的5%迅速增长到50年代的17%以上,而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于1953年下降到50%以下,再加上美国国内需求成倍增长,美国在50年代末已经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因此,国际石油的主要出口中心开始从墨西哥湾转向波斯湾。与此同时,各大石油公司转向石油产品消费地区建炼油厂,原油的国际贸易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大宗商品。但是在1960年以前,国际石油贸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美英为首的大石油公司垄断原油生产、储运、炼制和销售,并掌握定价权。
(3)从1960年到1980年,国际原油贸易供需双方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本质变化。1960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旨在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以最有效的手段维护成员国的利益。此后,该组织成员国扩大到10多个产油国。产油国政府对外国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化政策,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与国际大石油公司抗衡,OPEC的控制能力逐步增强。而在此期间,美国石油市场及美国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1959年开始限制石油进口,到1970年以后由于国内原油供应不足而在1973年开放美国石油进口市场,依靠从中东进口原油。这就为阿拉伯产油国利用“石油武器”进行政治斗争提供了条件。1973年10月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石油商品政治化”前进了一步。1973年,OPEC的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一半左右,完全夺得了石油定价权,并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一直是国际石油贸易的主要供应方。
(4)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70年代的油价猛涨引起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减少和非石油输出国石油产量迅速增长,石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世界石油贸易转向现货贸易和期货贸易。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国际石油贸易出现了多方制衡的局面。

Ⅷ 原油贸易问题

进口原油和进口煤炭的道理是一样的。国家确实有丰富的原油资源,可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存在,贸易就不可避免,有差价就有利润,有利润就有贸易。不存在南北方的差异问题。就好比年前煤炭紧张的时候太原电厂的煤只够烧3天的,离电厂30公里处,就有一个很大的煤矿,因为没有常年合同,电厂无法从煤矿获得煤炭,只能是舍近求远去内蒙等地买煤。所以,除了价格的差异外,还有彼此间合同的关联。这些条件,造就了贸易的产生,无论是内贸还是外贸。

Ⅸ 原油大跌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什么影响吗

中国是世界上石油进口第一大国,油价降低,我们可以用更少的外汇去进口石油,同时会增加战略储备,总体来说价格便宜了,但是会买的更多。

阅读全文

与原油国际贸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