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今日防城港外贸进口玉米什么价格
今日防城港外贸进口玉米的价格是多少?听港务局的散粮部门的人员说,收购价一般是56毛一斤。
㈡ 法律与政策 年合同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商人签订一份出口玉米合同,由中方负责货物运输和保险事宜
1.代理合同,该合同是合同法调整
2.甲公司提货有效,甲委托乙代理进口,甲作为版最终收货人,有提权货的权力;
对于索赔,应由乙司去索赔,因为是乙与丙签订的买卖合同,对于合同项下的索赔问题,只有当时方乙司有权利向丙司提出索赔。
㈢ 上海自贸区在稻谷、成品大米、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进出口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自贸区不是提供什么新的政策的地方,而是海关通关等领域更便利。
㈣ 求教做外贸的大牛,本人有一客户需要进100吨饲料玉米,如果个人操作,如何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且安全,
你客户已经确定要进口你找到的工厂的饲料玉米了么?如果是的话,那看你客户对货款是怎么安排的,还有贸易条款是做CIF还是FOB还是EXW?应该是货款安全再考虑利益最大化
㈤ 为什么对一些玉米、棉花、原油等部分产品实施进出口国营贸易,只能由国有企业
在进出口贸易中,玉米,棉花,原油等产品实施国营贸易
㈥ 如何申请粮食进出口配额
1、商务部行政事务服务中心。受理在京中央管理企业的进口关税配额申请。
2、各省、自治区、版直辖市、权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受理本地企业的进口关税配额申请。
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者基本条件为:2016年10月1日前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纳税记录和诚信情况;
2015年以来在海关、工商、税务、信贷、检验检疫、粮食流通、环保等方面无违规记录;未列入“信用中国”网站受惩黑名单;履行了与业务相关的社会责任;没有违反《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的行为。
201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2011年全年粮食产量5712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
然而,粮食的增产并不能较好的稳定粮价的上涨,其中的原由即是中国的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㈦ 我国玉米进出口有哪些政策
出口除了国家基本上不可能,进口需要有进口配额,也就是去年申请的配额。有了配额如果进口转基因玉米(美国玉米)还需要向农业部申请一个转基因安全证明,批复了之后才能进口。
㈧ 玉米进出口
你先在网上查一查那个公司,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反正在国内,至少不内会有哪个容进出口公司会让卖家先拿出这种保证金的,严重怀疑他们骗你。而且报关是合同签定好后,准备出货才会经历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买家已经和你们在合同里写名了支付方式,现在我想还没到那个阶段吧。再说了,按你说的来看,你们应该是通过香港那个公司来完成出口的,应该是你把货卖给他们出口,所以在香港的报关费用应该由他们自己搞定的,而你如果要把货发到香港,你只需要在国内把你们自己出口到香港的报关费用弄清就行了,那边的关你们什么事啊,越来越觉得不对头了~~~
㈨ 求一份“关于国际贸易的调查报告”
玉米:
1.生产: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生产全国1/3的玉米,出口占全国的2/3。寒冷的气候限制了该地区种植获利高的作物。玉米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大豆。近几年,玉米种植的下降不仅上由于大豆,还有环境保护措施的因素。在去年高涨的价格损害了东北玉米的情况下,大豆的种植面积有望进一步提高。最近的种植意图调查表明,全国大豆种植能比去年增加13.5%,增加的大部分在东北,而玉米种植将下降2.4%。既然没有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扩大玉米生产,增加产量的焦点就放在了更好的使用种子上,提高种植方法,保护现存耕地不被工业及城市占用。
2.贸易:
1994到95年对于中国农业政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一直是玉米净出口国。在1994/95年度,中国突然停止出口,转而开始从美国大量进口,1994/95年度进口共计超过400万吨。农作物减产和仓储管理不善引起的库存不足是这次突然变化的部分原因。1995年时任总理的朱镕基提出“政府谷物分包”政策,以期各省实现(粮食)自给。90年代晚期谷物产量上升,造就了巨大的库存。
为了减轻过多库存带来的压力,中国开始通过减少增值税和进行仓储补贴对玉米出口进行侵略性补贴。除了中央政府的补贴,一些地方省份——如吉林省——也对出口提供支持。
东北与韩国近邻使中国得以进入世界最大的玉米进口市场(900万吨)之一。由于美国(玉米)价格高,中国成为韩国的主要玉米供给者。其他主要市场还包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2002/03年度,中国玉米出口远及非洲和中东,当年出口总量达到创纪录的1520万吨。
贸易展望
今年由于供货紧缩,中国似乎将退出外围市场,而只对传统亚洲市场出口。在推迟了2个月的新出口合同之后,政府最近宣布了140万吨的2004年上边年出口配额,而去年同期出口量为670万吨。侵略性出口已经过去,现在中国的库存看来已经下降到合理的水平,而且(玉米)消费继续赶超产量。长远来看,中国似将借运费优势维持对韩国及附近地区的少量出口,但大多数玉米须保持在国内以满足因饲料及工业使用而增长的国内需求。尽管本年玉米进口因高昂的航运费用而显得不大可能,但收获的大幅下降及由此引发的高价使明年的进口成为可能。
与美国出口的关系
在小麦方面,由于对亚洲其他国家出口的持续下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新兴市场。2004/05年度,在购进大量小麦之后,中国可能成为美国小麦非常重要的市场。下降的中国玉米出口正为美国再次进军亚洲市场提供机会——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正寻找非中国的货源。美国对这些地方的交易量已经远远超过前几年的水平。尽管中国出口的减少同时让非传统出口国——泰国和印度——在该地区扩展他们的份额,但这些出口国只能提供该地区所需的很小一部分。因此美国应仍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