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根本原因

国际贸易根本原因

发布时间:2021-01-22 23:03:43

⑴ 为什么产生国际贸易

根本原因是世界分工和比较优势导致国际贸易。这样子更能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的实现。拿中国为例,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低,因此中国出口给欧盟,美国等诸多国家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样的衣服在这些国家生产需要更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进口中国的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衣服。而一些发达的国家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生产的飞机,汽车,这些都是科技产品,一些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不能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的产品但同时却需要这样的产品,因此就要进口。

⑵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也属于历史范畴。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内,并伴随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

计算公式是: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

(2)国际贸易根本原因扩展阅读:

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可分为

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和转口贸易(Transi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

⑶ H-O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该理论认为产生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H—O理论采用生产要素密集的方法来解释国际贸易,其中涉及到两个基本概念,即要素密集和要素禀赋。某些商品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表现为劳动密集型的,而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则表现为资本密集型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要素密集逆转。
H—O理论的基本假设
H—O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基本假设条件下的。
H—O理论的基本内容
H—O理论体系包括包括三个定理,分别说明三个问题:H—O定理说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格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各国要素价格的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说明国际贸易对各国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H—O定理又称专业化分工定理、贸易格局定理、要素比例定理或要素贡献定理。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理的国际分工,各国应该多生产并出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在生产中密集地使用了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或者更简洁地说,各国要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这就是H—O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又称H-O-S定理。无论两国的要素供给和需求格局如何,自由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也就是说两国的同质生产要素将获得相同的报酬,如生产能力相同的工人将获得相同的工资率,生产能力相同的单位面积土地将获得相同的地租收入。这一命题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或H-O-S定理。
在H-O理论的各项假设成立的条件下,无论两种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倾向于消费哪一种商品,从没有贸易到自由贸易的转变都会提高价格上升产业(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益,降低价格下降产业(进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益。这一结论被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从其内容上看,这一定理也可以称为收入分配定理。
H—O理论的两种特殊情况
雷布任斯基指出,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的世界中,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变(即两种商品的贸易条件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长实际上会削减一种商品的产出。这一论断被称为雷布任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贫困化增长是指一国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导致该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贸易条件恶化所导致的国民福利的下降超过从增加出口供给中所获得的收益。

⑷ 国际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之后,国际贸易的形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所以各国家为了获得利益,提高竞争力就会采取各种方法,比如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不等价的交换,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方面降低发展中国家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扩大初级产品价格与工业制品价格的剪刀差,以此从广大发展中国家身上获得利润 谢谢采纳

⑸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

各国生产要素察赋的差异产生了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进而导致了回国际贸易的进行,但是,答贸易本身又会缓解各国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均衡,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衡。
例如:一国的劳动丰富而资本稀缺,就可以密集地使用劳动资源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这样,工资将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劳动密集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规模将缩小,从而缓解了资本的相对稀缺程度,利率将逐步下降。另一国的资本丰富而劳动稀缺,就可以密集地使用资本资源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利率将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规模将逐步缩小,从而缓解了劳动的相对稀缺程度,工资将逐步下降。

⑹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如下:

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2、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6)国际贸易根本原因扩展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纪—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

其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从过去以垂直分工为主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的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增长迅猛和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形成;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增;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日益加强;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作用日益增强。

⑺ 当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 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日益专业化

(三) 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五) 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六) 国际旅游业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七) 发展中国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八) 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战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 生产性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已上升为主体,成为国际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二) 服务贸易已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三) 国际服务贸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调节器

(四) 国际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不平衡

(五)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存在差异

(六) 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呈多元化方向发展

(七)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加剧,保护主义盛行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一、会生产力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自然条件是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

三、各国参加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比较优势

四、跨国公司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六、各国政府政策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

(一) 鼓励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

(二) 限制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措施

战后国际资本移动的特点

(一)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二) 国际资本移动中的主体是发达国家,但发展不平衡

(三) 国际资本移动的国别地区流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四) 国际资本移动的部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五)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资本移动的持续稳定地发展

(六) 国家垄断资本在国际资本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战后国际资本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 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

(二)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三)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四) 国家垄断资本的输出促进了私人资本的输出

(五) 跨国银行和区域性金融投资机构的兴起,促使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为资本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六) 货币升值、贬值的影响

(七)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八)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南南合作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1. 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尖锐

3. 发达国家政府的积极推进

4. 跨国银行的发展

5. 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战后国际技术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 战后科技革命为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

2. 通过技术贸易可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

3. 外部压力不断地促使跨国公司向外部企业转让技术

(1)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

(2)新技术替代的压力

4. 战后各国都将引进技术作为本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

(一) 美国与原苏联在欧洲的对峙迫使西欧联合

(二) 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经济权益与发展的需要

(三) 发达国家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

(四)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五) 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 加强集团对外谈判力量的需要

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 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日益专业化

(三) 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

(五) 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

(六) 国际旅游业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七) 发展中国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八) 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九)和南南合作的发展促进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

⑻ 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一、引言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各种目的,试图通过贸易摩擦来遏制我国的发展。其中,美国就是我国最习以为常的贸易争端国。进入到2018年,美国跟我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不仅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我国的政治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未来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进行分析。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在2018年对中国进口商品设置的关税壁垒以及贸易投资限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第一次提高关税的商品价值就达到了600亿美元,这也是历史上美国单笔最大的贸易制裁。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手段对我国产芯片、制造业、机电行业发展是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的。
(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股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A股的影响最大。今年3月份和4月份连续多天股市明显下滑,贸易战的开始会让股民对股市产生一定的悲观情绪。但是总的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股市的影响有限。在贸易摩擦爆发之后,国内一些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了贸易战对本公司业务可能的影响,总的来看,大部分企业不会受到相关政策波动的干扰,但是个别高新技术企业会受到冲击。
(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中美近期频繁的贸易摩擦会使得我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减少,但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布局,总体来说我国对外投资受到的影响并不会产生多大的波动。我国政府在近期的中美贸易摩擦开始时,就已经宣布我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在这一措施下,我国对外投资在短时间内不会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
(四)对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对国家会产生影响,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很多中国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会选购一些进口的商品,而贸易战的开始则会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从而导致一些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变高。而且由于贸易摩擦导致的股市的波动,也会对一些居民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三、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分析
(一)政治特征愈发明显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特征越来越明显。进入到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日渐频繁,加上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很多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一些压力。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认识到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在这种和平与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从整体上来说,中美贸易是日渐平稳的,但是双方,政治层面的摩擦必然会体现在贸易方面。
(二)贸易摩擦形式更加多元化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式多种多样。在以往,美国主要以反倾销手段来跟中国进行贸易争端。近年来,美国开始变换贸易摩擦的形式,不单单在使用反倾销手段,还会使用产品技术指标等手段,以产品技术超出指标范围为由来限制产品入境。而且从2018年美国采取的相关措施来看,美国还采取增加进口税率、严格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标准等措施来开展贸易争端。
(三)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大
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仅仅集中在贸易领域,在服务领域、汇率领域中也开始涉及到。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长期拥有美国大量的国债,为了转嫁自己的经济危机,美国长期以来试图逼迫人民币升值,提高人民币汇率,这也造成了两国经济之间更大的矛盾。而且从服务业的角度来说,我国服务业当前的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产业结构也正在优化升级中,但是美国的服务行业已经相对完善,这必然会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打压之势。
(四)摩擦程度不断缓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无论是从国际关系还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贸易摩擦都必将不断缓和。尤其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也必然成缓和之势。
结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经济、资本市场、中国对外投资、对居民的生产生活都会产生影响。从未来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未来的政治特征愈发明显、贸易摩擦形式更加多元化、贸易摩擦领域不断扩大、摩擦程度不断缓和。考虑到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环境,中美贸易摩擦虽然一定是一种常态,这要求我国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将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⑼ 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

根本原因是世界分抄工袭和比较优势导致国际贸易。这样子更能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的实现。拿中国为例,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低,因此中国出口给欧盟,美国等诸多国家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样的衣服在这些国家生产需要更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进口中国的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衣服。而一些发达的国家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比如生产的飞机,汽车,这些都是科技产品,一些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不能生产出性能更加优越的产品但同时却需要这样的产品,因此就要进口。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根本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