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们这是商贸公司,如果营业额达到500万,需要交营业税多少其他还交什么税怎么算的谢谢
商贸公司不交营业税而是交所得税,按你的营业额,是一般纳税人了,就按17%交,但不是直接专用500*17%,因为这属500万已经包含了增值税额,所以需交增值税=500/(1+17%)*17%,此外还有城建税(增值税额*7%或5%,分公司在市还是在县)、教育附加(增值税额*2%)等,当然还有企业所得税,这个是根据你一年的利润情况进行汇算的,严格来说涉及到的合同还要交印花税,
❷ 一家贸易公司注册资金50万 年营业额100万(购买商品100万含税),本年度一共需要交多少税
首先一个,你有没有开发票给到跟你买货的人
其次,你进货的时候 有没有收发票,是一般纳税人的票还是小规模的。
那这样可以做抵扣,这两笔就抵掉了,剩下就是交别的税了。
❸ 为什么在1997年上半年远东贸易公司销售额上升,但经营利润却下降
销售额和上升利润却下降了,说明这个企业的成本增加了
❹ 一个企业员工的工资占到企业的年销售额多少比例属于严重负荷
计算工资占收入的比例,公式如下: 在总分类账中,应付工资薪酬科目的贷方合计数÷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合计数×100%=工资占收入的比例
该比例与企业经营范围、性质、成长阶段、竞争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整体来说,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占比才是最好的比例。外贸型企业一般在20%-40%之间;科研创新型企业30%-50%之间,也有可能更多;物业类服务型企业50%-80%之间。
(4)贸易公司年税额占经营额的扩展阅读:
职工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适:
一般工业企业料、工、费的成本比例是各占1/3,但机械化程度越高,人工比重应该越低,不能简单用人工工资占收入的比重考量。
一般商业企业,职工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会很低。
如何计算工资占收入的比例:
在总分类账中,应付工资薪酬科目的贷方合计数除以主营业务收入的贷方合计数乘以100%=工资占收入。
❺ 请教贸易型单位税负率一般是多少比如一年营业额400万,那么至少要交多少增值税呢急
按增值税的基本原理,不考虑固定资产、包装物、运输费、零星用品的进项问题,通常是毛利率的17%,即如果所在公司或行业的毛利率是10%,则税负率在1.7%左右,如果毛利率是20%,则税负率是在3.4%,以上说的是总体而言,具体当然得以所在公司的具体实际而定,销项减进项,该多少就多少。
❻ 服装贸易公司,销售部门员工的工资应占销售额的比例是多少
零售店面接近15%-20%
❼ 新注册贸易公司营业额
你可以从自己的公司走账 啊。买入的话对方开票到你公司,卖出你开票到代理公司。这样不就是有帐了么?从代理公司走,你不怕你的客户没了啊?
❽ 假设一个商贸公司年营业额300万,利润50万,交的税大概多少
营业税费=300*5.6%=16.8万元;(含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
企业所得税=50*25%=12.50万元;
由于地区不内同,营业税及附加费的容税率会有不同,在没有考虑计算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情况下,大概要交的营业税费和企业所得税主要税为:(16.80+12.50万元)=29.30万元。)
❾ 请问开个贸易公司,申请一般纳税人一年营业额是300万的话一年要交多少税
假设来300万为年不含税营业额,应交税款如源下:
增值税:(300-200)*17%=17万
所得税:(300-200-20)*25%(如果是小型微利企业,税率20%)=20万
城建税:所交增值税额*7%=17*7%=1.19万
城镇教育费附加:所交增值税额*3%=17*3%=0.51万
地方教育费附加:所交增值税额*2%=17*2%=0.34万
堤围防护费:营业额300万*0.1%=0.3万
共39.34万(17+20+1.19+0.51+0.34+0.3)
以上根据广州的政策计算的,主税种(增值税和所得税)和上海相同,小税种(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或许有些少区别。
❿ 从事贸易工作的公司年销售额达到多少才需要交锐
什么是一般纳税人?
申请一般纳税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100万以上。
(2)商业企业年销售收入180万以上。
(3)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无论是新办企业,还是老企业扩大规模,经常会遇到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问题。选择不好,对税负有较大影响。增值税有两类纳税人,一类是一般纳税人,另一类是小规模纳税人。前者要同时达到销售额符合标准和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后者无需受此限制。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实务中,是当一般纳税人好呢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好呢?
首先,要认识税负平衡点。现行增值税政策告诉我们:小规模工业企业(含修理修配)的征收率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为4%。而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因各个具体企业购销情况之不同而相异,有的高于6%或4%,有的也许等于或低于6%或4%。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等于6%或4%呢?这需要抛开千差万别的各个具体的一般纳税人实际情况,纯粹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用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例1:A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货物,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如不作特别说明,税率都取17%。下同),不含税售价150元,全部出售,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应纳税额为8.50元,税负率为5.67%。若直接用毛利率计算,毛利率为33.33%,税负率也为5.67%。现在,由于小规模
商业企业的税负率为4%,可求出其毛利率=4%÷17%=23.53%。这就是说,当商业经营中的毛利率达到23.53%时,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跟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相等。因此,两类商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就是毛利率为23.53%。实际运用时,还需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平衡点,即:23.53%÷(1+4%)=22.63%。
而工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商品销售成本如果换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即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全部都卖出去了,销售成本也只能等于全部制造成本,而并不等于制造产品中的货物购进额。因为,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中,除了包含有外购原材料等货物的购进额外,还包括有工人的工资和车间经费(含折旧费等)这些不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加工增值部分。现在,我们不妨把这些加工增值部分占产品制造成本的百分比叫做加工增值率,并假设所有外购的原材料等外购货物全部都制造出了产成品,而制造出来的产成品又全部都销售掉了。
这样,工业生产中发生的货物购进额与制造产品所耗用的货物购进额就完全相等了,它可以通过加工增值率从产品销售成本中折算出来。即:购进额=产品销售成本×(1-加工增值率);购进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工业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