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际贸易壁垒与国际技术壁垒有什么区别
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
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技术壁垒问题凸现,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发展,成为当今影响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分析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寻找突破技术壁垒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特点
所谓技术壁垒,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贸易集团)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管理时,通过对进口商品提出特殊的、甚至苛刻的技术要求,采取包括颁布技术法规、推行技术标准、实施合格认证程序等在内的技术性措施而设置的贸易保护壁垒。这种技术壁垒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技术壁垒的广泛性。从目前国际贸易来看,技术壁垒无处不在,从初级品到制成品,从劳动密集型商品到高资本技术含量商品,进口国都有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具体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商品的含铅量、皮革中的PCP残留量、烟草中的有机氯含量、机电商品与玩具的安全指标、汽油中的铅含量、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包装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纤维及染料指标等。其限制的对象不仅涉及到众多的商品,而且涵盖了商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的全过程,并逐步扩大到金融、电信、保险等服务领域。
2、技术壁垒的歧视性。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要求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但发达国家不断提高技术标准,存在着对发展中国家许多歧视性和蓄意刁难的做法。这种歧视性不仅体现在进口国内外有别、内松外紧、内低外高限制进口的技术规则和标准上,更表现于技术规则与标准实施的全过程。
3、技术壁垒的灵活性。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并不存在自身的标准,也不试图说明一项商品应如何去设计、何为安全或不安全的标准,只是提出了一个松散的弹性很大的框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就可以以国内的生产发展和市场保护需求为出发点,以维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安全、保护环境为理由,根据自身的标准和需要自行灵活设定技术壁垒,制定出繁多、苛刻的技术规则和标准来限制进口。
4、技术壁垒的隐蔽性。设置技术壁垒大多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其目的是为了抵御其他国家商品对本国市场形成冲击,同时更多地输出本国商品或技术。在传统的关税壁垒、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限制贸易的措施逐渐弱化和取消之后,看似最客观、最中性、披上合法外衣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等技术壁垒成为影响贸易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当经济萧条或进口商品影响本国生产者的利益时,进口国常以安全、卫生不符标准或法规为由限制进口。
二、我国外贸遭遇技术壁垒障碍
目前,技术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年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出口额已超过25%,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障碍。
1、技术壁垒使我国受限商品越来越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部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明显,但由于竞争规则所限,国外不能随意对我国出口商品课以高额关税,便纷纷以技术壁垒为手段限制我国商品出口,使我国受到限制的出口商品越来越多。在我国遇到技术壁垒的出口商品中,不仅有农产品,还有纺织品、玩具等工业品,甚至机电商品和高技术商品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壁垒的影响。
2、技术壁垒使我国出口商品市场萎缩。在国外越筑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的技术壁垒面前,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甚至被挡在进口国的国门之外。如由于欧盟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验种类由6种扩大到62种,降低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20~100倍,个别达到200倍,致使2001年中国对欧盟的茶叶出口减幅超过37%,2004年一季度又减31%;日本将进口大米的检测指标由1993年的47项,增加到现在的116项,致使无锡大米由20世纪80年代每年10多万吨的出口量下降为零。
3、技术壁垒使我国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阻击,不仅使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而且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江苏申澄集团出口德国的一批针织服装,因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生态纺织品标准,被处以16万美元的罚款;2001年,无锡赛福天钢绳有限公司生产的3mm以上钢丝绳,因达不到欧盟质量技术标准,损失300多万元。
4、技术壁垒削弱了我国商品竞争能力。技术壁垒之所以能够削弱进口国商品竞争能力,是因为达不到其技术规则、标准将被拒之门外,而要达到其技术规则、标准,则必须增加投入,从而增加成本,使低成本优势丧失。如某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丝绸制品要求每一批出口商品中每一小包内的丝绸均需有取样检测报告,逐一检查112种禁用的偶氮染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迫使我国建立相应的检验机构,增加出口成本。2001年欧盟对我国木包装采取紧急检疫措施,造成无锡巴马格纺机厂、光阳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出口商品被退关,成本增加10~30%。
三、突破技术壁垒的对策与措施
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高度关注技术壁垒,加强对技术壁垒的研究,采取措施,主动出击,积极应对,突破限制,扩大出口。
1、提高对技术壁垒的认识。出口生产企业和经营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壁垒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加强对国外新技术、新标准的研究,并掌握这些新技术、新标准,自觉接受政府引导,走科技兴贸,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与科技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携手,注重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逐步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以有效回避和突破进口国技术壁垒。
2、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要突破技术壁垒的限制,关键在于企业要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我国商品质量和档次。要实现标准化生产,必须认真了解国际标准、法规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变化,借鉴国际标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建立国内完整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以及检验检疫制度、包装和标签制度,以此来调整我们的生产程序、工艺程序,研发新商品,组织标准化生产,以适应国际市场技术标准的要求。
3、着力建立合格认证体系。合格认证是企业冲破技术壁垒的精锐利器,为了做好国内合格认证工作,并使认证结果得到国际承认,必须加强对全国认证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要通过整合和有效协调,建立运转灵活、高效快捷、统一的认证体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要求,统一认证目录,统一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认证程序,统一我国的认证标志;积极推行IS09000和IS014000系列的认证工作,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技术标准、认证和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施全程管理及检测,确保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质量,积极促成农产品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打通农产品的绿色通道。
4、建立技术壁垒预警机制。为了有效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在某种商品出口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之前,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告诉企业此种商品能否出口,商品出口之后,如果遭遇到技术壁垒限制,企业该如何处理。在建立技术壁垒预警机制过程中,应加强通报咨询网络建设,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向企业提供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法规、国际上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动态等信息。
5、全面提高解决争端能力。当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贸易交涉、对话,甚至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部门,甚至政府具有较强的解决争端的能力。提高争端解决能力必须重视外贸人才培养,使之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际经济法,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并具有计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的知识和经验,清楚什么情况下,自己遭到无辜侵害,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和措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为自己挽回损失,以利在别人侵权的时候,能做到快速反应。
总之,我们应在充分认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威胁,甚至可能是致命性打击的同时,努力掌握和跟踪进口国技术法规、标准信息,从商品开发开始,到生产、出口等全过程中充分贯彻实施高标准、严要求,并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回击歧视性技术壁垒。只有这样,才能较彻底地跨越日益升级的各种技术壁垒,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贸易壁垒
外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贸易壁垒:
l、违反该国(或地区)与我国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
2、对我国产品或服务进入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构成或可能构成不合理的阻碍或限制;
3、对我国产品或服务在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损害。
外国(或地区)政府未履行与我国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规定的义务的,也视为贸易壁垒。
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包括通关限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违反有关规则限制进口产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补贴;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其它贸易壁垒等。
『贰』 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使我国的出口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或者使我国商品价格上升,价格优势降低。再者使某些商品无法外销。主要还是看是什么壁垒,
『叁』 国际贸易壁垒的历史原因
如1929~1933年期间的世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重创,为了摆脱危机,减少损内失,各国筑起贸易壁垒。容
基本内容是,大大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 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
而列强们 一边筑起贸易壁垒,另一边有加强对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倾销。
当时,我国就遭到美国的严重商品倾销!
实质就是:维护本国利益!
『肆』 求一篇关于国际贸易壁垒的英文文章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overall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high, behind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commodities, a lower grade of procts. At present,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f China's export trade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relat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 in 2002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the current world trade barriers from 80% of th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recent years, 60% of export enterprises have met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foreig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he impact of China's total export volume of 25%.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statistics,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Services in 2002, light instries, such as the six of the 21 categories of procts subjected to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business disruption as much as 71 percent, hampered by proct ratio of 39%, the amount of loss of 17,000,000,000 U.S. dollar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to rec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lost trading opportunities, out of the market, weak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procts, and foreign consumers som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cts, food procts, in particular the decline in confidence, China's exports to the long-term Negative effects. As a result, research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f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伍』 国际贸易壁垒有哪些
国际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关税性贸易壁垒,非内关税性贸易壁垒。下容面重点普及一下,关税性和非关税性贸易壁垒。
关税壁垒:是指一国(地区)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本国(地区)关境的商品征收关税所形成的一种贸易障碍。常见的关税壁垒包括以下几种: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关税配额。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有:禁止进口、配额管理、进出口许可证管理、通关环节壁垒、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歧视性国内税费、海关估价、数量型外汇管制、进口押金管理、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原产地规则、补贴等。
『陆』 什么是国际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
外国(或地区)政府实施或支持实施的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内视为贸易壁垒:
l、违容反该国(或地区)与我国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
2、对我国产品或服务进入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构成或可能构成不合理的阻碍或限制;
3、对我国产品或服务在该国(或地区)市场或第三国(或地区)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合理的损害。
外国(或地区)政府未履行与我国共同参加的多边贸易条约或与我国签定的双边贸易协定规定的义务的,也视为贸易壁垒。
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包括通关限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违反有关规则限制进口产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补贴;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其它贸易壁垒等。
『柒』 谁能帮忙举几个关于国际贸易壁垒的例子
第一,由专利权和标识性权利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各国经济及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筑起了一道道技术壁垒。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制定技术标准时没有成熟的公知技术可供使用,高新技术的发明者都有着极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成果几乎都被专利技术覆盖。一些标准化组织为了制定法定标准,要和知识产权人谈判,签订合同,在使权利人得到利益的同时,对权利做出一定的限制,如专利权人应对使用者提供不可撤销的权利许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高技术发明者,有足够的垄断能力,不希望成为法定标准,而凭自己的技术优势形成事实标准。而且,与专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标准比传统的技术标准更具有杀伤力。发展中国家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往往要不可避免地向权利人支付高额的使用费,这极大地限制了高技术产品的自由流通。
由标识性权利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工商业团体经常把一些标识注册成证明商标。一些国家或地区往往把是否带有证明商标作为商品进口的必备条件。事实上.一些企业在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技术的同时,也往往把商标一同许可,所以被许可企业商品是否带有许可商标也成为是否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一个衡量标准,这有利于海关在进出口过程中查扣侵权商品。有时,某些专利技术虽已过了有效期,成为公知技术,但商品上的商标权可以不断延续。要使用这些技术代表的标识,也必须得到许可,否则也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因此,证明商标也成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二,知识产权的滥用。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边境措施及临时措施的滥用。临时措施和进口边境措施是TRIPs协议必须要求的,但是如果权利人恶意申请临时措施或海关扣押或海关手续过于繁杂,都会使进口人付出高额的成本,甚至遭受重大损失。出口边境措施是TRIPs协议规定可以实行而并非必须实行。设立出口控制,会给出口商带来额外负担,通关审查时要履行繁杂的手续,提交各种授权文书、商业票证。这不仅拖延时间,而且为出口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意外风险。二是技术贸易中的“不公平”做法。包括技术贸易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和歧视性价格。三是网络著作权的滥用。按各国传统的著作权法,公众可因科研、教学、个人研究需要而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但是,在互联网上,许多应为大众知悉的信息被网络商及版权人封锁起来,如一些应当公开为公众服务的商业信息、报刊、已发表文章、法律法规、国内外法院判决的案例被汇编成数据库而受到特殊保护。此种信息垄断会妨碍著作权客体的交流及商务活动的展开。
第三,贸易的“内部化”和选择性投资。所谓贸易的“内部化”,是指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其在高技术领域的垄断优势,其知识产权或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贸易具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这种倾向具体表现为跨国公司的高技术或含有技术专利的商品、专有技术的商品且主要流向其拥有多数或全部股权的国外子公司,即使在技术创新成果与企业现有经营不相吻合的情况下,企业也往往不是轻易地单方出让该项技术成果,而是将它作为交叉许可的筹码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企业的技术成果。“非使用”或“休眠专利”现象表明,跨国公司一方面垄断专利技术产品进口权.以便确保权利人产品对外输出的市场销路;另一方面,夺取了授权国获得专利技术的一切国内外机会和渠道。所谓“选择性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可能情况下,不将具有战略意义的专利与专有技术列入技术许可证贸易的范围,而是尽可能地利用这些技术.结成更高层次的战略联盟和合资合作关系或自己进行跨国投资以保持其在技术和产品上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将贸易对象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就目前关键性技术而言,要么等价交换,要么开出令被许可者望而却步的高价,从而造成了事实上的不许可,严重阻碍了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新竞争对手的加入。
第四,对平行进口的严格限制。国际化的自由贸易衍生出的平行进口行为必然要与地域性独立管理的知识产权产生矛盾,即使是尝试统一规范国际贸易领域中知识产权问题的TRIPs也在此问题上保持中立:依本协议进行的争端解决中不得借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涉及知识产权穷竭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法律条文在规定平行进口时,无论认为侵权还是合法多附有灵活条件。所以,平行进口很容易为发达国家的利益、个人的意志所左右,不可避免地产生滥用知识产权的问题。
『捌』 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
贸易壁垒-种类 非关税壁垒ABC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繁多,各国适用的贸易壁垒也层出不穷,所以,以下的列举不是穷尽的。以贸易壁垒影响的贸易种类为标准,可以把贸易壁垒分为以下五种:
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s)
1、关税减让方面(tariff rection)
比如,WTO成员没有按照本国减让表承诺的减让水平进行减让。
2、关税税则分类方面(tariff classification)
比如,海关官员在对进口产品进行税则分类时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使得进口商难以预见未来对同一进口产品适用的关税。
3、关税高峰(tariff peaks)
尽管有关税减让表规定的减让水平,仍然在特定产品领域维持高关税。
4、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
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关税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适用较高的税率。实践中,配额量的确定、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不适当做法常常成为贸易壁垒。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玖』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阻碍作用的政策措施。该定义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仅仅增加国外的服务生产者的负担,并且 "壁垒"(barrier)指国际贸易政策中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体现的形式。
服务贸易壁垒以增加国外服务生产者的成本达到限制贸易扩大的目的。这种壁垒可以是通过对进口的服务征收歧视性的关税形式,也可以是通过法规的形式使国外的服务生产者增加不必要的费用。譬如,对想要出国旅行的人征收人头税,这实际上是增加了旅游服务进口的成本。再如,国内的相关法规仅仅对在本国开展业务的外国保险公司要求配备所有领域的保险专家,但又不允许该公司承担所有的这些领域的业务,这种做法明显地增加该公司的负担并带有一定的歧视性。
服务贸易壁垒还可以采取与商品贸易中的数量限制相同的形式,来控制外国公司提供的服务数量,甚至干脆禁止外国公司提供某些领域的服务。例如:加拿大对在加拿大开业的外国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额有严格的上限控制,而韩国要求在韩国的外国公司禁止提供或承担有关人寿保险、火灾保险和汽车保险等服务业务。
『拾』 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哪些
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关税,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所以又叫做关税壁垒
关税 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为 进口税 出口税 过境税
按差别待遇和特定实施情况分为 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 特惠税 普遍优惠税 (进口附加税又分为 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 紧急关税 惩罚关税 报复关税)
按征收方法或征收标准分为 从量税 从价税 混合税 (混合税又分为 复合税 选择税)
非关税壁垒
对发达国家来讲,可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用以保护国内陷入结构性危机的生产部门;在国际谈判中用作砝码,逼迫对方妥协让步,以争夺国际市场;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甚至作为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可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力,以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发展民族经济,以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剥削。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贸易管制措施编码制度CSTCM将其分为关键与非关键措施,关键措施旨在保护生产者,非关键措施旨在保护消费者
对非关键措施的分类是根据措施的性质进行的分为 价格管制措施 数量管制措施 金融措施 自动的许可证措施 垄断性措施 技术性措施
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有 进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配额制 进口许可证制 反倾销 (其他还有 外汇管制 进口押金制 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 国内税 进出口国家垄断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海关程序)
新型非关税壁垒分为 技术壁垒 环境壁垒 社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