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急求!!!!!!!!!!!!!!!!
P.S关于要约、合同成立这一块,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规定是一致的。
答:(1)合同内未成立容。甲公司于7月17日回复的内容实质改变了乙公司发出的要约内容,故甲公司7月17日回复的内容实质为新要约(反要约),导致乙公司于7月16日发出的要约失效。因乙公司发出的要约失效,故甲公司于7月19日的电传并不构成承诺。一方要约、另一方承诺方能成立合同,此处并未构成相对应的要约、承诺,故合同未成立。
(2)承诺的要件为:
A.承诺必须是由受要约人作出的。
B.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C.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D.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
E.承诺的方式不能违背要约的要求。
2. 贸易相关法律问题
A和B之间成立买卖合同,B和C之间成立委托合同,根据合同的相对性,A不能直接版要求C负责,A可以向B主张违约责权任。从前述案情来看,B对生产冒牌货是明知的,所以其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如果C明知B让其生产的属假冒产品,仍然进行生产,那么B和C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共犯,但是如果C确实不知其生产的是假冒产品,只是严格按照B的要求进行生产,则C不构成犯罪也无需向B承担违约责任。
3. 进出口贸易有哪些法律风险
一、合同主体风险点
1、外方仅由个人签名
在国际商务实践中,外国企业没有在合同上盖企业印章的习惯,往往由个人代表企业签名,签约人一般为企业负责人或者授权的员工、代理人。但如果国内企业没有审查签约代表的授权,发生纠纷后,一旦外国企业提出签约代表未获得授权的抗辩,国内企业就容易陷入被动。
2、利用关联企业偷梁换柱。
例如,合同抬头显示的订约方为实力雄厚的美国A公司,实际盖章的却是关联公司香港A公司,两家公司只是名称略有差异,但实际盖章或签约的公司若是没有履行能力的离岸公司或皮包公司,对方就可以达到逃废债的目的。
防范措施:国内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提高风险意识,正确识别和选择合同主体,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知识产权风险点
1、知识产权地域风险
由于知识产权存在地域性,同样的商标,在一国合法注册,在另一国可能因被他人抢注而构成侵权。比如,我国的“同仁堂”和“大宝”等商标,在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被人抢先注册,导致正牌产品进入这些市场反而会被控侵权。
2、定牌加工侵犯知识产权
在定牌加工贸易(OEM,俗称代工生产)中,国内出口方为获得订单,往往存在忽视审查委托方是否拥有合法的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情况,盲目生产,出口后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防范措施: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知识产权意识,注重自我保护。一方面要注重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对已在国内取得的专利权、商标权,应通过国际申请和域外注册等途径,尽早在销售过程中取得相应知识产权,避免出现“李逵变李鬼”的情况。出口企业在生产前,应做好出口商品知识产权调查,以免侵权。
三、货物品质风险点
1、强制性标准不达标
一家国内企业出口布料到国外,合同约定100%棉布。货到目的港后,外方经检验发现棉含量不足78%,要求退货退款,中方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的违约代价。这就是品质风险。
欧美发达国家对于食品、药品等制定了很高的质量、环保、卫生等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即使在合同中没有载明,也将强制适用,国内出口方无法以合同没有约定为由进行抗辩。
防范措施:强对产品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对进口国的强制性标准,要事先掌握,严格按照标准生产。
四、仲裁风险点
1、仲裁协议约定不明
在国际贸易中,虽然仲裁解决纠纷的方式具有充分自治、程序简便、信息保密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实践中,有合同当事人因为对仲裁协议相关内容不明,而导致仲裁协议被认定无效的情形。比如有的对仲裁机构约定不明,有的对仲裁事项约定不明,有的对仲裁裁决的效力终局性约定不明等。
2、境外仲裁成本昂贵
有的国际贸易合同约定争议由境外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如在新加坡、瑞士等。一旦发生纠纷,对国内企业而言,赴境外参加仲裁将产生高额费用。有一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案件,境外仲裁员的收费最高达每小时1100美元,秘书收费为每小时200美元。
防范措施:制定明确具体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一般要包括3项内容:一是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是提交仲裁的事项,三是选定的仲裁机构。另外还可以附加仲裁地点、开庭地点、仲裁适用法律、仲裁员国籍、适用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等内容。
国际贸易的法律风险非常复杂,总的来说包括合同签订及履行、国际支付和结算、国际保险、国际运输、国际贸易壁垒、 知识产权、 外汇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是严格管制的,如果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贸易及技术进出口则必须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这一项登记涉及海关、税务等诸多部门。同时从事货物进出口须申请进出口许可证。
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都属于走私行为。
4. 公司在签订贸易合同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风险如何规避
您好,主要应该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第一,审查合同的主体,看合同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法人主体,要审查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生产资质,包括授权委托书、法人代表等材料,判断是否具备签合同的主体资格。一般分公司和企业的职能部门是不能作为合同的主体;审查个人身份证明、履行能力、执行调查等等;
第二,审查合同的内容,审查合同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贸易合同中的产品质量、数量、交货地点、交货方式等进行严格审查,审查是否有违法法律规定的事项,是否有强制条款、不对等的条款等;
第三、审查争议条款和违约条款,争议解决地最好约定在己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违约条款要看违约金是否超过百分之三十,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部分是无效约定。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5. 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人承担责任,具体分析如下:
1、因经营过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规定:内
《民法通则》
第38条 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第43条 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容107条规定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130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6. 贸易公司运营中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第一,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办理:第二,公司运营中的合同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办理;第三,公司税务事务,按相关税收征管法律办理。还有问题吗?
7. 贸易公司销售其他公司的产品,需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可能会触犯法律
之所以是贸易是公司,就是一般产品的贸易都可以做的。
8. 如果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
成立公司需要涉及到的法律很多,你可以找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
9. 外贸公司法律顾问做哪些事
法律顾问:为外贸公司提供法律专业技能支持,进行经营管理、业务运作方面的法律筹划,防范法律风险,解决法律纠纷,保护外贸公司权益,帮助实现外贸公司目标。
详细来说,外贸企业法律顾问有以下职责:
(一)提供外贸公司的筹建设立、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分支机构的科学化、法治化、安全化及股东权益的保障与实现等法律方案。协助成立外贸公司,获得政府部门的各项批准文件,办理工商、外贸、海关、商检、外汇、税务等部门的注册、备案手续。
(二)协助设计各种贸易安排,包括易货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保理业务、反购和冲销安排等。参与外贸公司重大项目(如公司兼并、股份制改造、企业集团组建、收购、清算、破产、股权变动、投资、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招投标等)的策划、运作。进行相关研究、调查,分析法律风险,拟订、论证防范、化解风险的法律方案,制作法律文书,设置项目目标,协助跟踪、监督、控制项目的实施,对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时提供律师建议协助解决。
(三)提供对外贸易谈判、签约及履行的全程法律服务。审核、起草贸易谈判文件,为外贸合同履行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提供法律服务,协调解决各种争议。
(四)规范外贸公司常用业务合同、运作程序,起草、审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进出口代理合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服务贸易合同,审查各种信用证和保函。设置合同目标,防范外贸结算、运输、保险等风险。
(五)就外贸公司修订规章、制度出具法律意见,提供处理突发事件、员工违法乱纪行为及其他重大事件的法律依据,完善劳动合同、培训合同,防范劳务纠纷、工伤事故。
(六)完善外贸公司的风险防范制度、措施,协助建立员工(销售人员、财务人员等)、客户(含法定代表人)社会关系、财产情况档案,防范经济犯罪。
(七)对外贸实务涉及到的国际公约、国际贸易惯例、国际私法规则及国内有关涉外法律法规、案例进行专题研究,提供中国对外贸易、海关、商检、税收、质量、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政策规定,进行咨询解答,出具法律意见书。整理汇编外贸公司业务需要的法律法规,如《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外汇管理条例》、《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及时提供最新的法律信息,帮助采取预先应备措施。
(八)接受外贸公司各部门、员工的法律咨询,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合同法》、《公司法》、《刑法》、《劳动法》及行业领域法律法规的专题讲座培训,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增强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
(九)对进出口业务中发生的倾销、补贴,为公司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提供服务,代理倾销、补贴应诉案件。
(十)提供进出口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对侵犯知识产权的国内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协商谈判以及进行诉讼;
(十一)对已经出现的进出口代理、质量瑕疵、信用证、贸易款项等风险、事故、纠纷,依照外贸公司指示,从外贸公司的整体利益、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办案策略,提出解决方案,出具律师函,力争采取协商、调解方式解决,代理的外贸公司的听证、复议、仲裁、诉讼事务,维护外贸公司的利益。
(十二)提供我所开展的其他项目顾问服务,完成外贸公司安排的其他法律事务,如进出口融资法律服务、查询相关国家的贸易法律政策、寻求适合的外国律师事务所。
10. 贸易公司主要遇到哪些法律问题
外汇保证金交易公司(或者说证券公司)一般会遇到什么大挫折?谢谢了! 在中国目前的法律下,外汇保证金交易不是合法的,只是依托香港来挂靠一些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