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家嘴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中心
96广场
项目位于竹园商贸区2-2-3地块。该地块东至东方路,南至众城大厦,北邻裕安大厦,西至宝安大厦、江苏大厦,占地面积约2.63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容量约2.9万平方米,建筑以2层为主,局部3层。地下共2层。
陆家嘴96广场的开发定位,是以休闲广场为核心,结合特色餐饮、时尚体验、休闲娱乐、综合购物及地下停车场等服务功能的社区休闲商业中心。项目设计理念,是以主题化的广场、饶有情趣的空间设计、以及错落有致、宜人尺度的建筑体量,创造亲切、温暖、人性化的休闲广场,为该区域提供一个空间环境视觉的焦点。
陆家嘴96广场项目的开发,立足为周边大楼的业主、入驻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配套服务,进而完善竹园商贸区的休闲娱乐配套功能。同时,与新上海商业城形成功能互补,共同构建浦东中心商业区的繁荣景观。
项目由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2005年底开工建设,项目以于2008年11月28日揭牌试营业。
1885文化休闲中心
陆家嘴1885文化休闲中心”位于世纪大道SN2-1、SN2-2地块,由世纪大道、商城路、崂山西路围合而成,地块内现有一幢保留老建筑。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0.83万平方米。
该项目的开发定位:以历史人文为主题、以海派建筑文化为表现形式、以精品餐饮为主要业态的时尚休闲广场,结合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休闲娱乐功能。未来经营业态将以精品特色餐饮为主体,结合高档休闲会所、艺术沙龙、专业艺廊以及部分品牌专卖店、概念店,成为兼具文化体验功能的时尚休闲广场,填补现世纪大道及周边区域市场发展中的空白点。
项目于2006年4月底开工,2008年上半年竣工。现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商业街(临时商业项目)
小陆家嘴商业街项目由A、B两块组成,A块为陆家嘴小亭休闲广场,B块为陆家嘴景庭商业广场。项目开发定位,是以休闲、餐饮、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服务建筑,满足陆家嘴中心区商务及旅游人群的消费需求, 弥补东方明珠、水族馆等主要旅游景点周边商业服务设施的不足。
陆家嘴小亭休闲广场(A块)位于东方明珠西侧、海关大楼东侧,将建设由绿化景观、固定式售货亭、户外休闲座椅、停车场等组成的开放式商业休闲广场,主要经营业态为快餐饮品和旅游商品零售。项目已于2006年5月底竣工。陆家嘴景庭商业广场(B块)位于国际新闻中心至水族馆之间沿陆家嘴环路街面。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二层沿街建筑,沿陆家嘴环路线性布局,在营造休闲商业氛围的同时,形成较好的城市景观。未来经营业态将以休闲餐饮、特色餐饮为主。项目已于2006年4月底竣工。
浦东公园管理用房改造工程
为改变浦东公园内管理用房破旧的局面,营造浦东公园全新的绿化环境,公司自2005起启动了浦东公园综合改造工程,该工程除对公园绿化进行布局调整和补种等,还包括对原有的公园管理用房进行改造。改建后公园内将布置三幢欧美别墅风格的独立建筑,每幢建筑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建筑层数(包括阁楼)为三层,建筑层高一层为4.5米,二层为4米,并设置地下室。
三栋建筑现已全部竣工。
11号研发楼
陆家嘴软件园11号研发楼位于峨山路91号,陆家嘴软件园B-7地块,项目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核心区域,西临东方路、北靠张家浜河,周边有轨道交通6号线和4号线车站,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陆家嘴软件园11号研发楼总建筑面积90586平方米,建筑高度约100 米,地上20层,地下2层,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14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9134平方米。该项目是定向为各类软件研发事业机构的高标准科研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园区内最高的建筑物。
陆家嘴软件园11号研发楼已于2008年12月底开工,计划于2011年10月竣工。
东银公寓
东银公寓地处浦东新区核心地带,位于张扬路南侧,紧邻轨道交通六号线,毗邻陆家嘴花园、盛世年华等新建高档成熟社区,临近源深体育中心、世纪公园、上海科技馆等大型文化体育场所,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完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由四栋16层高层建筑组成。小区设计时综合考虑了单体形态、景观布置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与协调,强调分区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将住宅和中央景观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小区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一个便捷的人性化环境。
项目于2006年3月底开工,2008年底已竣工。
2. 8、 防静电产品哪个品牌比较好
我司是韩国KM公司 ,成立于1989年,2005年在韩国上市的,并在上海设立销售公内司---科弥容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韩国woojin公司是世界洁净室产品世界标准的引领者。在全球拥有7家生产工厂,KM品牌的产品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早在2002年就在中国苏州设立生产工厂---苏州又进无尘科技有限公司;KM公司致力于一次性洁净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我们的产品适用于超洁净生产空间,如半导体,液晶显示器.微电子等生产空间.作为通过ISO14001,ISO9002认证的生产企业,凭借强大技术力量,先进生产设备,优秀的管理团队,我们生产的产品从KM品牌的净化打印纸、手套、无尘布、防静电服装到防静电器材,并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开发出特殊的净化产品。如需对我司产品有祥细了解,浏览http://www.kmbiz.com 或联系我司销售代表。目前我们的主要客户有,LG/BYD/TCL/Hynix/Samsung等。需要防静电产品的可以加我..
3. 汽车贴膜选择什么品牌好
2、3M汽车贴膜
3M总部设在美国明苏达州的圣保罗市,是世界著名的产品多元化跨国企业,3M公司素以勇于创新著称于世,汽车防爆膜产品繁多。
百年来,3M汽车防爆膜的产品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从家庭用品到医疗用品,从运输、建筑到商业、教育和电子、通信等各个领域。
3、量子Quantum汽车贴膜
量子Quantum是隔热防爆膜品牌,曾连续两次荣获国际AIMCAL技术大奖,国际窗膜协会(IWFA)认可生产商之一。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凭借完善的综合服务能力、迅捷的客户反馈机制、全方位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体系,以及不断创新的市场营销方案,量子膜和舒热佳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1700多家授权店。
4、雷朋Letbon汽车贴膜
雷朋所有的产品都是由美国和日本两家隔热膜工厂生产制造,坚持采用美国和日本进口的隔热膜,在中国各地采用的是直营分公司的形式。
在科技含量方面,雷朋的LB-895和LB-915并不以金属为隔热材质,所以完全不会屏蔽手机、汽车遥控器、卫星导航、ETC等光学信号的接收,做到高隔热又不含金属成份的。还有它的内反光率非常低,并有着极佳的单向透视性。
5、威固V-KOOL汽车贴膜
V-KOOL(威固)隔热膜的生产厂家是位于美国硅谷的韶华科技(Southwall),独特的光谱选择技术使威固产品在行业内赢得了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其隔热技术在1999年被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技术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Science)评选为“千年来的百大发明之一”。
威固隔热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自品牌诞生以来即立足于隔热膜高端市场,并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囊括高端、中端市场。
4. 户外运动装的十大品牌是什么
1.耐克NIKE(始于1972年,美国)品牌价值:102.90亿美元 创始人:菲利普?奈特经典广告词:Just do it(想做就做) 代言明星:网球天王——罗杰·费德勒价值点评:耐克的语言就是运动的语言。只要你拥有身躯,你就是一个运动员。而世界上只要有运动员,耐克公司就会不断发展壮大。
2.阿迪达斯adidas(始于1948年,德国)品牌价值:约94亿美元 创始人:阿迪夫·达斯勒经典广告词: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什么不可能) 代言明星:足球偶像——大卫·贝克汉姆价值点评:“鞋王”自成立伊始的基本原则便是以产品技术创新作为开拓市场,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为动力。“功能第一”、“给运动员最好的”是阿迪达斯品牌历久弥新的客观保证。
3.彪马puma(始于1948年,德国)品牌价值:71亿美元 创始人:鲁道夫·达斯勒经典广告词:Nothing Is Possible(无足轻重的可能) 代言明星:球王——贝利价值点评:“彪马”与“阿迪达斯”这两个牌子是德国达斯勒兄弟俩创建的。哥哥鲁道夫以美洲豹“彪马”为名,弟弟阿迪夫则结合自己的名字,创立了“阿迪达斯”。今天,“彪马”已成为成长最快速的运动品牌,其休闲、时尚风格使得潮流男女对之趋之若鹜。
4.锐步reebok (始于1895年,英国)品牌价值:约46.4亿美元 创始人:约瑟夫·福斯特经典广告词:I am what i am(我是我的)代言明星:小巨人——姚明价值点评:时尚、现代、够酷。百年来锐步的主要市场是女性紧身运动装,其独特的“文化”设计,为其赢得了能够“女王”的美誉。它也是众多生产女性运动品牌商家,赖以垂青的服装品牌之一。
5.匡威converse(始于1908年,美国)品牌价值:约19亿美元 创始人:匡威经典广告词:非正式行为 代言明星:篮球“邮差”——卡尔·马龙,闪电侠——德文韦德价值点评:全球最早的一双篮球鞋是由匡威1917年制造的。现在,匡威品牌已成为篮球鞋的代言词。而曾经的帆布鞋,时下则是体育和休闲的代名词。其产品独特的明星演绎方式,给众多服装商家提供了范例。
6.婓拉FILA(始于1926年,意大利)品牌价值:约10.2亿美元 创始人:婓拉兄弟经典广告词:运动的艺术 代言明星:网坛美少女——玛丽亚·莎拉波娃价值点评:FILA在2005年进入中国,其高尔夫、网球、滑雪等系列被认为是艺术的代表和奢华的典范。是众多代理商家选择运动品牌的必选产品之一。因为,斐拉以其产品优良、用途广泛及设计新颖而赢得市场美誉。
7.美津浓mizuno(始于1906年,日本)品牌价值:约8亿美元 创始人:水野利八经典广告词:凌波步伐 恒跑无限 代言明星:高球名宿——卢克·唐纳德价值点评:日本美津浓株式会社是被国际奥委会认定的奥运会赞助商。精益求精的品质控制是其产品的立足之本。科技与人类感性结合,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加强产品功能性,以满足当今运动商家和市场的需要。
8.茵宝UMBRO(始于1924年,英国)品牌价值:约3.72亿美元 创始人:堪富利士兄弟经典广告词:One love(惟一的爱) 代言明星:足球金童——迈克尔·欧文价值点评:茵宝一直以专注足球的品牌理念稳步发展,是世界上最专业的足球服装及装备供应商,一切与足球有关的装备一应俱全。2005年9月,李宁公司曾拟收购茵宝公司,因为,拥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就等于拥有一座金山。
9.卡帕Kappa(始于1972年,意大利)品牌价值:约2.43亿美元 创始人:巴斯科内蒂经典广告词:He who loves me follows me(爱我就跟着我) 代言明星:车王——迈克·舒马赫价值点评:俗称“背靠背”的Kappa品牌,带有浓厚浪漫情调的品牌标识,洋溢着浪漫的欧罗巴风情。其“运动、时尚、反叛、性感”的品牌个性,正是寻求品味、独特风格企业商家的首选产品。
10.迪亚多纳DIADORA(始于1948年,意大利)品牌价值:约1.67亿美元 创始人:马克西罗·丹尼尔经典广告词:点燃运动激情代言明星:罗马王子——弗朗西斯科·托蒂价值点评:足球运动服饰中的“贝克汉姆”。迪亚多纳所推出球衣的球迷彩绘形象是它所独有的,它是惟一秉承意大利原创风格的意大利运动鞋和服装制作企业。它的经营策略是坚持与顾客享受运动精神与生活主张,时刻传递健康运动精神。
5. 本人刚刚接到DHL面试通知,要去上海分公司上班,不知DHL公司怎么样,希望有在那上班的指点下
DHL下属的公司很多,希望楼主能具体说一下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地点
6. 汽车玻璃膜哪个牌子推荐一下呗
嗯,我觉得新箭牌的玻璃膜可能更加好一点吧,因为她是专门做这个的
7. 汽车贴膜什么品牌好
目前,长沙市场上的汽车贴膜品牌很多,比较好的品牌有xpel、龙膜、版威固、量子等等,行权话有“三分膜,七分工艺”之说,膜好还需工艺好,这个很关键,你可以四处比较比较。只有正规的授权店才有资格经营正宗的汽车太阳膜,所承诺的质保才是有保障的,这个质保一般是由品牌公司或者说生产商提供的,绝对不是经销商,一定要注意了!
现在的贴膜品牌是非常之多,不懂这一块的车主朋友很容易被忽悠,为了保险起见,一定要到正规的品牌授权店去贴膜。千万不能贴杂牌膜,什么索尼、4S原厂,还有一些山寨品牌,如3M铂金,强生99,威固之星等等,在名牌后排加上一些字的都是山寨,都是忽悠。在这几个品牌中,我贴的是xpel 在芙蓉区东二环的一家叫湖南弥度汽车贴膜店贴的 我车本身是4s店送的膜 开了一次朋友的车 感觉不一样 然后把膜撕掉 换的xpel。
8. 上海元素动力日常班怎么样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c.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寓意为“四海之宝”,以“人”为核心创意,契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d.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为BIE,政府性质的国际展览机构,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总部设在巴黎。
世博会诞生于1851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尽管2010年世博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但是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851年于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前我们一直以为中国最早参与世博会的,是清末的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他在1867年参观了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但后来经过证实,在1851年首届世博会上,中国商人徐荣村提供的“荣记湖丝”不仅参展还获得了金奖,当时的奖牌和证书由其后代保存至今。这一史实的发现,在当年上海申博时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因为它把中国参与世博会的时间起点整整向前推进了16年。
那么,中国人有没有亲身参加这次世博会呢?一幅由英国画家塞鲁斯创作的油画为我们撩开了历史的面纱。这幅画不仅描绘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盛大的开幕情景,而且一位中国人士的身影赫然在目。这个中国人是谁,为什么会摆在这么突出的位置上呢?根据比较可靠的资料记载,这个中国人就在当时停泊在伦敦泰晤士河畔一艘叫“耆英号”的船上。他叫希生,人称希生广东老爷。这艘“耆英号”1846年12月从广州出发,途经南非的好望角,经由美国纽约辗转,最后于1848年3月抵达英国伦敦。当时,船上有很多中国的工艺品,每到一处就吸引了无数当地人士上船来参观。它不仅被英国报纸誉为“水上的博物馆”,还吸引了很多名人,包括英国女王、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前来参观。狄更斯更是对这艘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当时英国报纸的报道,在狄更斯看来,这是一艘迷人而发人深省的中国帆船,拥有让伦敦的丑陋消失不见的魔力。狄更斯这样说道:登船仅仅五六分钟,伦敦的瓦片、烟囱顶管、肮脏的房屋壁墙、散落在荒地的垃圾、狭窄的庭院和街道、湿地、壕沟、桅杆和浮萍便随梦而逝,剩下的只有中国印象。可见他对这艘中国船以及中国文化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后来,也由于在伦敦世博会上有中国展品的参展,希生就被邀请参加了首届伦敦世博会的盛大开幕仪式。1851年5月22日的《匹茨菲尔德太阳报》对油画所勾勒的场景之外的一个情节进行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它说:希生与其他的外国使节站在一起。当唱诗班唱起亨德尔的《弥塞亚》哈利路亚合唱曲时,希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走出外交使节的人群,来到女王面前非常优雅地向女王行了礼。希生到底是什么身份?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根据著名古代服饰专家高春明先生的分析,从画中希生的着装来看,极有可能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中国绅士。
从1851年开始,中国基本上参加了每一届世博会。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中国早期的参展基本上都是由外国人来代办的。民国以后,中国参加世博会最大规模的一次是1915年。据说当时中国带去的展品有两千多吨。中国在这一届世博会上得奖1211项,我们现在有当时完整的获奖目录。现在我们在各地进行世博巡展时,不少展品当时都是通过这个目录上提供的线索收集来的。比如茅台酒、苏绣、鼻烟壶,还有常州的梳篦等等。
解放以后我们首次参加的一届世博会,是1982年的诺克斯威尔世博会。尽管我们参展的一些艺术类的展品跟当届世博会主题“能源”不怎么协调,但毕竟还是让世人看到了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的新气象,意义非凡。
2002年12月3日,我国成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中国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要知道,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早在其代表作《盛世危言》当中,就提出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他如此写道,“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而我们的老市长汪道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在提到由上海申办世博会时做了这样的比喻:广交会是战术性的,管一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现在想来,这话说得多么精辟、深刻。
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最能够体现世博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有三个关键词:进步、创新和交流。“进步”,是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是灵魂和动力;“交流”,则是在传播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今日,世博会仍然值得人们亲临现场、亲自体验的关键。
我们常常说,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那么,它为何不是一个商业性或者经济贸易型的博览会呢?要领会世博会的精髓,必须首先了解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博览会起源于早期的集市。18世纪前后英国和法国竞相举办大型的工业博览会,以展示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以法国为例,从1798年到1849年5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举办了11届大规模的工业博览会。而当英国的阿尔伯特亲王(女王的丈夫)了解到,光是1849年这一届巴黎博览会上就有4500家参展方时,他就下定决心要搞一届更大规模的、全球性的且能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博览会。
阿尔伯特亲王做了两件事,一个是要建造一个大型的现代化建筑,以满足现代博览会的需求。当时由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用钢铁和玻璃组合而成的水晶宫中标了。他的设计恰好迎合了当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展馆的要求。第二,阿尔伯特亲王亲自设计了一个展会分类框架。毕竟,举办这么大规模的世博会必须要有秩序。大家知道,中世纪前后的历史观是以循环论为主导的,认为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而不是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但随着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通,以及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进步”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观念。于是,“进步”也成为阿尔伯特亲王设计整个展会框架的核心思想。为此,他不仅将整个展会框架分为“原材料”、“机器”、“制造”、“艺术”四大板块,还请人专门根据这四个板块设计了一个分类表。后来,基本上每一届世博会都有一个分类体系,有一个分类表。而且,这套布展思想也历经不断革新,形成了一整套可以落实为各层级“园区”的布展思路。186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第一次在展示形式上出现了参展国的国家馆,也首次将世博会展览从展馆延伸到外围的公园形成整个园区。到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再次进行了空间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变化,当时建设的产业、机械、农业、艺术四大主题馆正是如今世博会“主题馆”的雏形。从1876年费城世博会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馆、地区馆。到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把一个统一的主题贯穿于整个世博会,并首次由一些大型企业(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建设了各自的企业馆为止,“国家馆-主题馆-企业馆”这一现代世博会园区结构基本形成,意义深远,影响至今。
那么,除了分类、园区结构,世博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到底是什么?如果需要用三个关键词来提炼,我想,是“进步”、“创新”和“交流”。
首先,何谓“进步”?且不说150多年来世博会历经风雨寒暑,始终保持了以“进步”为主线的核心价值观。而且,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观念,一旦形成了以后,就会有人自觉地去维护它、发展它。比如,在1855年巴黎世博会上,当英国代表团看到巴黎世博会的展区当中一些展品被标注了价格,马上就提出抗议:世博会不是一个商业性的博览会,怎么能标注商品的价格呢?在以后的世博会上,就再也没出现过往展品上贴注价格标签的情况。世博会不是一个商业性的博览会,而是一个文化的、文明的博览会。
何谓“创新”?我们过去常说,“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很有道理的。世博会要展示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当时最能突出表现人类文明进步的就是发明和发现。凡是与发明有关的一切展品都可以拿到世博会上来展示,所以首届世博会把原样大小的两台蒸汽机搬进了场馆。以后几届世博会把大机器、发电机、克虏伯大炮都搬进了世博会,让大家来亲身体验工业革命的成果。因为,在那个时候,最能够体验工业革命成果的就是庞大的机器。
于是,可能有人会问,以前人们需要到世博会上来亲身体验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但现在传播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任何新的技术和理念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全球得到传播。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来世博会呢?这就是我要讲的世博会的第三个价值观———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人类本性深处蕴藏着一种欢庆节日或者情绪共鸣的激情。这种激情需要被激发,而人不到现场是很难感受到这种激情的,所以人们还要到足球场去看足球,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和大家一起感受这种激情。世博会就是要满足大家的愿望,提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所以,交流是世博会非常重要的价值观,而展示、娱乐文化和论坛也成为世博会的三大要素。除了如今风靡全球的主题公园模式的灵感起源于世博会,现在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的国际性会议中心也源于世博会的创造。随着世博会的发展,论坛这一集聚全球智慧的形式,已成为世博会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世博会论坛也促进了世界各地城市国际会议中心的兴起。
在世博会这个交流的舞台上,文化没有强弱、贫富、新旧、大小之分,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科学发现和创新精神。从19世纪末开始,人们更是努力促使博览会从技术竞争的平台转向思想交流的平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全球、对未来的共同探讨上。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为各种观念的碰撞和交流提供独一无二的方式,这就是世博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世博会的主题与主题演绎
办博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主题演绎的过程。而主题演绎不仅仅跟世博园区的建设有关,也与园区外整个城市的文明环境和市民素质密切相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是一场秀,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将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
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艺术创造离不开“主题”这个词。尽管世博会的办展也是从无主题到有主题的,但世博会从来都带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表达了各个时期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
最初的世博会,其正式名称当中都会有两个词汇:工业(或劝业)和艺术。在当时的世博会上都有艺术馆,工业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焦点。那个时候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看一个国家是否卓越,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工业,一个就是看艺术,两者相辅相成,一方卓越必然会影响到另一方。在中国最早的两届工业博览会(即南洋的劝业会和西湖的工业博览会)上,也都有美术馆。
以后展示的重心开始向教育转移,并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问题,大众教育就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开始,世博会为促进教育的大众化和制度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主题是“文化与教育”。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文科馆专门展示了初级教育,显示出当时的主办方对教育的重视。
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科技事业迅速发展,世博会展示的重心也开始向科技转移。美国为了突出自己在全球科技的领军地位,在1933年大胆尝试用一个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贯穿整个世博会。现在有很多人说,世博会的主题是1933年开始的,这个话只是说对了一半。其实,世博会在1933年以前就有主题了,只是“隐而不宣”或作为一种主旨思想渗透在每一届世博会的分类法当中。但1933年以前世博会的展示基本上像一本网络全书,只要有好的东西都可以拿到世博会上来展示,大家也纷纷按照这样的“网络全书”前来展示全球人类文明的进步。直到后来美国人发现这种面面俱到的展示方式,不利于突出办展所在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放弃了分类法,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展示主题———科学,请大家就据此来提供自己的展品。为此,还专门建设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科学馆,用科学来贯穿整个世博会的展示。当时美国的这种做法受到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这样不伦不类,没有分类法怎么来展示。美国人说就是用“科学”,凡是跟科学有关的都可以拿过来,与科学没有关系的都不要拿过来。后来,大家才觉得这种方法倒是能突出展现人类某一领域的进步和成果。
1933年以后历届世博会基本上没有放弃过科学的大旗,尽管二战以后人们也开始对科技进行反思。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把原子球置于园区的中央,突出了科技的主题。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以五个主题馆生动地表现了“宇航时代的人”的主题。到了20世纪下半叶,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发展方式。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以环境为议题的国际会议,两年以后在美国的斯波坎举办了1974年的世博会,叫国际环境博览会。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的世博会。1982年举行了第一个以“能源问题”为主题的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发展课题———“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在全球各国和各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的文件,就是《21世纪议程》。从那以后,每一届的世博会基本上都延续了“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如,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海洋,未来的财富”;2001年汉诺威世博会主题“人、自然、科技”;2005年爱知世博会主题“自然的睿智”。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全球城市发展。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世博会关注主题演绎工作,还是从1994年开始的。1994年国际展览局颁布了《1号决议》,要求每一届世博会第一号的特殊规章必须是主题演绎,即对主题的定义。从2000年以后的每一届世博会,它的第一号特殊规章就是主题演绎,或者是对主题的理解。国家在提交主题陈述的时候也必须严格符合主题要求。像我们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你符合了这个主题就可以来参展,不符合就不能来参展。这是第一号特殊规章给你确定的,所以主题演绎这个工作非常重要。
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主题演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演绎有哪些特色?我们看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五个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以及“城市和乡村的互动”。所以,要做好主题演绎首先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为此上海世博会强调要把办博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个主题演绎的过程。主题演绎不仅仅跟世博园区的建设有关,而且与园区外整个城市的文明环境和市民素质都密切相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是一场秀,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次主题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同时,上海世博会还强调,要把主题演绎贯穿于展示、论坛以及活动整个过程当中,比如,在展示中演绎历史建筑如何为现代生活服务,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未来城市发展是什么模样。再比如,在文艺活动中突出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要贯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也让每一个参展方通过自己独特的演绎和深化,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因此,上海世博会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将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时候,我们将要展示的不仅仅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而是整个城市。让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为把这届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贡献。
来源:解放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