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题目
李嘉图认为,一国不仅可以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进口该商品,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生产各种商品的相对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过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口,来换取它自己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
乙国的笔成本为甲国笔成本的67%,纸的成本为甲国的75%,其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均比甲国的要低。但相对而言,笔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所以应该分工生产笔,以笔交换甲国的纸更为有利。甲国两种产品的成本都处于绝对劣势,但纸的劣势较小一些,所以应分工生产纸,以纸交换乙国的笔更为有利。这种“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思想,是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依据这一思想进行国家间的分工和贸易,对各方都有利。
比较优势理论还有一些假设基础,建议重新回顾一下理论知识,这样更便于理解。如有不懂,欢迎继续讨论。
B.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简答题和论述题怎么出
你好,这个基本上是闭卷考试!!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2011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1.9万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7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3万亿美元。请计算我国2011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结果保留到百分数整数) 答:我国2011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GDP=(1.9+1.7)÷7.3×100%=49%
31.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2011年,我国0~4类商品的出口额分别为505亿美元,23亿美元,150亿美元,323亿美元和5.7亿美元;5~8类商品的出口额分别为1147亿美元,3196亿美元,9026亿美元和4586亿美元;第9类商品的出口额为23亿美元。请计算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计算结果保留到百分数整数)
答: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总额=505+23+150+323+5.7=1006.7(亿美元)
4/7页
我国出口商品总额=505+23+150+323+5.7+1147+3196+9026+4586+23=18984.7(亿美元)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1006.7÷18984.7×100%=5.30%
32.我国某公司对外出售货物一批,对外报价为每公吨2000美元FCA上海,外商要求改报CIP鹿特丹价格。如果单位运费每公吨40美元,单位保险费每公吨20美元,试计算在不影响利润前提下,出口商应如何报价?(请写出计算公式和过程。)
答:CIP价=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净利润
FCA价=进货成本价+国内费用+净利润
∴CIP价=FCA价+40+20=2060(美元)
33.某公司出口一批货物CIF价为5000美元,现客户来电要求按CIF价加10%投保一切险,我方照办,如果保险费率为1%,请计算应缴纳的保险费。
答:应缴纳保险费总额=投保金额×保险费率
=CIF价×(1+10%)×1%
=5000×110%×1%
=55(美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简要回答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35.简要回答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答:1、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
2、提单是承运人出具的、证明货物已由其接收或装船的收据。
3、物权凭证
36.简要回答招投标的特点。
答:1、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
2、交易一次性完成
3、规范的操作程序
37.简要回答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营销的创新
1、网络互动式营销
2、网络整合营销
C. 07年全国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模拟题
一、 填空题
1、由于通知各国按 计算进口总额,按 计算出口总额,所以世界总出口额总是小于世界总进口额。
2、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对外贸易的政策方面,英国实行的是 ,美国和德国实行的是 。
3、 是比关税同盟更低级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4、世界贸易组织于 建立,并于 取代了原关税贸易总协定,成为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机构。
5、在《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风险、责任和费用同时转移的贸易术语包括 、
、和 。
6、以C组贸易术语成交时, 转移在先, 转移在后。
7、FOBS贸易术语的含义是 。
8、国际贸易中最常使用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为 。
9、《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500号出版物对于分批装运条款的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否则可视为 分批装运。
10、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以 为主, 为辅。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 )。
A、自然条件 B、人口规模 C、资本的国际化 D、国家的出现
2、跨国公司为减轻税赋而逃避东道国外管制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时使用的价格叫( )。
A、垄断价格 B、 协定价格 C、内部价格 D、转移价格
3、“以进口保护出口”是( )提出的论点。
A、凯恩斯 B、克鲁格曼 C、布朗德—斯潘塞 D、普雷维什
4、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
A、纺织品 B、农产品 C、初级产品 D、制成品
5、运输单据出单后( )天内,发货人必须提交银行议付,负责银行有权拒绝议付。
A、30 B、20 C、21 D、15
6、根据《公约》的规定,发盘的撤回与撤销的区别在于( )。
A、前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后,后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前
B、前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前,后者发生在发盘生效后
C、前者均发生在发盘生效前
D、两者均发生在发盘生效后
7、下列风险中属于一般外来风险的有( )。
A、地震、偷窃、战争 B、洪水、海啸、雨淋
C、偷窃、串味、短量 D、受潮、雨淋、舱面
8、下列( )提单是一份“已装船提单”的出单日。
A、货物于5月24日送交船公司
B、货物于5月24日全部装上船
C、货物于5月24日开始装船
D、货物于5月24日到达目的港
三、多项选择题
1、某国1992年贸易规模为,出口380亿美元,进口312亿美元,这一年该国的贸易状况为( )。
A、贸易顺差68亿美元 B、净出口68亿美元 C、入超68亿美元
D、净进口68亿美元 E、贸易总额692亿美元
2、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凯恩斯 E、李斯特
3、( )属于贸易保护的措施。
A、出口补贴 B、提高出口关税 C、外汇倾销 D、用各种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
E、增加国内投资
4、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 )。
A、扩大该国商品出口 B、扩大该国商品进口 C、使该国商品出口减少
D、使该国进口减少 E、改善贸易顺差
5、《公约》规定,在一个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
A、交付规定的货物 B、交付规定的单据 C、转移货物所有权
D、办理运输 E、办理保险
6、若按CIF条件出口,下列( )险别可以一起投保。
A、一切险、淡水雨林险
B、水渍险、受潮受热险
C、偷窃险、战争险、罢工险
D、平安险、偷窃险、战争险
E、平安险、一切险、战争险
7、联运提单适用于( )运输方式。
A、海运+陆运 B、陆运+空运 C、空运+邮购 D、海运+空运 E、陆运+邮购
8、构成国际贸易中的标的物,应具备的条件有( )。
A、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 B、国际最流行的 C、合法的 D、双方占有的
E、卖方所占有的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0亿美元,货物出口贸易为1600亿美元,货物进口额为14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2、如果我方向外商报价CIF香港价每公吨520美元,含折扣2%,那么,我方扣除折扣每公吨的净收入为多少?
五、名词解释
1、国民待遇2、缓冲存货 3、良好平均品质 4、不可抗力
六、简答题
1、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2、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
3、简述提单的性质和作用
4、简述一项有效的发盘成立的条件
七、论述题
1、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招致众多国际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国际贸易惯例和合同性质有什么关系?
八、案例分析题
1、我某外贸公司以CIF价成交一笔出口业务,我方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将货物装上船,并取得了全套合格的单据,及时办理了保险,然后通知买方货已发出。但货物在途中遇到风暴,产生了部分货物损失,而风暴延误了到货期。国外买方认为,在CIF贸易术语条件下,是由卖方投的保险,所以所产生的损失应该由卖方负责,于是向我方索赔。希望你运用所学的《2000通则》的有关规定,对该事例进行合理的分析。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CIF价 FOB价2、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3、自由贸易区 4、1995-01-01,1996-01-01 5、DES FOB FAS 6、风险 费用 7、卖方承担包括理舱费和平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 8、出口国装运港检查,进口国目的港复验 9、允许 10、非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
二、 单选ADBCC BCB
三、 多选AE,ABC,ABCD,ADE,ABC,BD,AD,ACE
四、 计算题1、7.5%,4%,3.5% 2、509.6美元
五、 名词解释
1、国民待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2、缓冲存货:由该商品协定的执行机构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的规定,运用其成员国提供的实物和资金,干预市场和稳定价格。
3、良好平均品质:即FAQ,一般用来表示某些货物的品质,是指其中的中等货。两个含义:一是指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二是指某一季度或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
4、不可抗力:指在货物买卖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的意外事故,以至于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
六、 简答题1、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2、 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3、 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货物收据,证明其已按提单的记载收到或接管托运的货物;提单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提单的持有者拥有支配货物的权利;提单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运输契约的证明。
4、 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有的受盘提出;表明订立合同的意思;发盘的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七、 论述题1、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招致众多国家反倾销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某些产品在出口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对一些进口中国产品的国家的同行业构成压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工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故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差很大,易被别国怀疑有倾销行为;出口秩序混乱,各出口企业之间为了夺取国外市场竞相压价,从而构成倾销;出口企业面对国外反倾销应诉不利;一些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少数国家对我国实行不公正的待遇,在确定是否构成倾销的“正常价格”时,不把中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待,而是采用所谓替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作为确定公平价格的标准。
2、国际贸易惯例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不具有约束性。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的适用完全以双方当事人的自主意愿为基础,对双方不具有强制性。例如在使用贸易术语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时,买卖双方可以决定采用或不采用某种贸易术语,或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做任意修改。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一旦发生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构也会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国际贸易惯例对于所适用的合同具有强制约束。如果贸易双方都同意采用某种惯例来约束该项交易,并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时,那么这项约定的惯例就对合同产生强制性。如果贸易双方在合同中对所采用的惯例的内容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在合同执行中发生争议时,受理争议案的司法和仲裁机构往往会用该惯例进行裁决和判决。所以,国际贸易惯例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对国际贸易实践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中,适当采用这些惯例,有利于促进外贸业务的开展,同时说明,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即使发生了争议,引用惯例、争取有利地位,对于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是十分重要的。
八、 案例分析
CIF意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它是指卖方负责按照通常的条件租船订舱,支付货物运至目的港的运输费用,并在规定的装运的装运港和装运期内装货上船。此外,卖方必须办理海运货物保险。 根据《通则》对CIF贸易术语的解释,把CIF当作“到岸价”是错误的。因为:CIF的交货地点在装运港,而不是目的港;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采用CIF贸易术语,卖方虽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的有关费用,但它只承担正常的运费和保险费,而并非到达目的港的一切费用;CIF贸易术语是典型的象征性交货的贸易术语,只要卖方按照合同规定取得了全套的合格的单据,不论货物是否能实际到达买方手中,卖方都可以有充足的理由获得足额货款。根据上述解释,首先,我们应当改变CIF就是“到岸价”的认识,并向对方说明:在CIF条件下,卖方只承担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费用,至于货物越过船舷后的风险和费用则应该由买方承认。在CIF贸易术语中,卖方所投保险是替买方做的,如果出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买方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在本案中,我方公司用CIF贸易术语成交,按照合同规定按时在装运港完成了交货任务,并支付了运费与保险费,取得了全套运输单据,根据《通则》的解释,我方已经完成了全部的交货任务,我们对运输途中所发生的一切风险损失并不承担责任。但为了以后业务的继续,在本案例中,卖方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买方做好损失的调查和索赔工作,还可以应买方要求,替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但我们对期间所产生的费用及结果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