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际贸易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国际贸易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外汇的收支平衡,任何一个国家的外贸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平衡其国际收支,我从事国际贸易有15年了,常年跑国内国外,对这个行业基本上已经摸透了。
Ⅱ 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研考什么内容
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研来要考英语,政源治,专业课(比如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贸易实务相关内容),数学(极少数学校考数三)。
拓展资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门经济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外贸英语、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外贸会计、电子商务概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节。
参考链接:网络-国际经济与贸易
Ⅲ 国际贸易包括哪些方面
国际贸易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1、按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
2、按统计标准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专门贸易
3、按商品形态国际贸易可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
4、按有无第三者参加国际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5、按参加国的多少国际贸易可分为:双边贸易、多边贸易
6、按清偿工具国际贸易可分为:现汇贸易、记帐贸易、易货贸易
7、按货物运输方式国际贸易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
8、按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可分为:水平贸易、垂直贸易
9、按地区国际贸易可分为:南南贸易、南北贸易、北北贸易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Ⅳ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什么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内容: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比较研究,关税政策与进出口政策研究,地方外贸政策研究。
.国际服务贸易,主要研究内容: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与现状,国际服务贸易的法规与制度,各国服务贸易的政策与措施,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研究内容:跟单信用证研究,外贸合同及外贸法律的研究,各国贸易惯例及相关规则的研究,包括海运规则、商检规则、原产地规则、仲裁规则等的研究。
Ⅳ 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5)国际贸易的主要研究内容扩展阅读:
我国对外贸易继续稳中向好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14.12万亿元人民币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相关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势头。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其中出口7.5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
进口6.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贸易顺差9013.2亿元,收窄26.7%。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
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9%,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与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17.8%,超过全国增速9.9个百分点。
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3.2%,超过全国增速5.3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6.7%;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8.8%,超过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我国外贸区域发展协调性继续增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增速快于总体增速6.6个百分点,进出口更趋平衡。
总的看,上半年我国外贸稳中有进,结构进一步优化。下半年,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是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进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市场多元化及贸易便利化继续取得积极进展,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势头能够得到巩固,质量和效益将有所提高。
Ⅵ 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 研究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世界贸易运输地理、主要商品的世界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发展;2) 研究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对其贸易规模、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流向、贸易条件、贸易模式的影响;反之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的发展对其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经济地理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研究世界上单个国家或地区地理环境、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与贸易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和变化发展。
Ⅶ 国际贸易实务研究的最基本内容是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是以国际商品交换和商品流专通活动为研究对象,阐明国属际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并据以研究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门科学。具体包括:
1.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2.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代世界贸易的具体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3.各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亦即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特殊规律。
4.国际贸易理论。
5.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三)对外贸易政策
(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Ⅷ 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的核心内容
国际经济与贸易(抄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专业是从经济学中分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书籍
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强的从事外贸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Ⅸ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是什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是以国际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为研究对象,阐明国际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并据以研究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门科学。具体包括:
1.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2.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代世界贸易的具体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3.各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亦即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特殊规律。
4.国际贸易理论。
5.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三)对外贸易政策
(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什么内容
《国际贸易理来论与实务自》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是以国际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为研究对象,阐明国际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活动中的一般规律,并据以研究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门科学。具体包括: 1.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 2.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当代世界贸易的具体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3.各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亦即各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特殊规律。 4.国际贸易理论。 5.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及分配问题,以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 (三)对外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