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皇岛港务局的区位优势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人口276万。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从北京、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民航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海上客运开通了至大连、烟台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航线。发达的通讯网络系统,可与全国各地和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银线连五洲,秦皇岛与世界宛若比邻。
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已有百年历史的秦皇岛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秦皇岛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粮油食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和金属压延为四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品1000多种,其中30多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70多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玻璃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桥梁制造集团、亚洲最大的单线复合肥生产企业、中国最重要的铝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轮毂制造厂,是中国著名的干红葡萄酒生产基地,目前正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燃气轮机制造基地和各类资源物产资源丰富的秦皇岛。境内发现各类矿产56种,其中煤炭、黄金、铁、铜、锌、铝石、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45%,昌黎、青龙两县和山海关区分别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大樱桃之乡”的称号。全市海岸线长126.4公里,盛产对虾、海参、海蜇、螃蟹等海产品。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7.4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
秦皇岛是一个极具发展活力的城市。这里科研、教育机构集中,智力资源充裕。拥有国家建材局秦皇岛设计研究院、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等国家部属科研单位。全市有各类学校1168所,其中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4所国家或省重点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8万多人。秦皇岛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在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名列第29位。这里拥有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燕山大学科技园。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使秦皇岛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之地,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这里投资置业,美国GE、ADM、雷诺兹,英国TI集团,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日本旭硝子、伊藤忠、丸红,韩国LG、科泰,泰国正大,新加坡丰益等国际知名公司,纷纷来秦皇岛拓展事业,并获得丰厚的回报。秦皇岛对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20多个城市缔结了友好交流关系。通过这些友好渠道,与海外广泛开展了经贸、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和环渤海地区重要城市,秦皇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里的人民正在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分赛为契机,全力打造“绿色秦皇岛”、“和谐秦皇岛”“活力秦皇岛”和“魅力秦皇岛”,努力把秦皇岛建成“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滨海名城”。
秦皇岛市是中国少有的同时拥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和海运、空运等五大运输的地级市。
2. 秦皇岛港以什么做进出口贸易
秦皇岛港是来世界第一自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所以秦皇岛港的主要业务就是运煤,当然包括了内贸和外贸的。作为著名的以煤炭为特色的码头,秦皇岛的进出口贸易货物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了。
3. 秦皇岛港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北方的不冻港
秦皇岛的名字,和秦始皇是有关系的。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曾经派方士徐福率领几千童男童女,到遥远的海外去为他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今天秦皇岛这块地方,就是当年徐福等扬帆下海的地方,“秦皇岛”由此得名。其实,秦皇岛的出名,不在于名字的来历,而在于它是我国北方的一个不冻港。秦皇岛在天津港以北大约100多公里,本来,纬度越高气候越冷,可是在过去的年代,许多船只在严寒的冬季都不往天津港去,而改泊在秦皇岛港,这是因为秦皇岛港在冬季不结冰,可以照常通航。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秦皇岛港在天津港以北,反而是个不冻港呢?我们知道,一般河水在0℃时开始结冰,海水因为含有盐分,结冰的温度就更低些,也就是说,含盐分越多,越不容易结冰。秦皇岛附近没有较大河流注入海洋,海水含盐分较高,所以不容易结冰。而天津港位于海河口附近,海河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冲淡了海水,使海水所含盐分变少,这就是天津港比秦皇岛港容易结冰的原因之一。秦皇岛港是建在一座小山边的,这座山是燕山余脉向东延伸的部分,山体紧逼海边,海港依山建立,港湾面临较深的海区。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贮热仓库,它能够吸收和贮藏热,并且把热保存起来,等严冬来到以后,再缓缓地把热放散出去,减轻冬季严寒的程度。因为秦皇岛港的海水深,海水贮藏的热也比天津港的多。这是秦皇岛冬季不冻冰的又一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海流对秦皇岛成为一个不冻港,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流经秦皇岛的海流,是从黄海流来的一股暖流,它给秦皇岛带来的热,使得海水不易结冰。这股暖流流至的地方,正好形成一条不冻的航道。上面三个原因,就是秦皇岛港严冬不冻的秘密。今天从大庆滚滚流来的乌黑发亮的原油,通过输油管道在这里装上油船,运往四面八方。因此,秦皇岛港一年四季都呈现着一片繁荣景象,万吨巨轮和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如同穿梭。
4. 秦皇岛港务局的未来发展战略
作为世界最大的干散货港,码头运营和海陆物流是秦港股份公司的核心业务。内因此容,秦港股份公司确立了“世界干散货领先港,一流码头运营商”的企业愿景,以畅通天下物流、联通世界贸易为己任,努力建设煤炭业务强势、集装箱跨越增长、杂货和油品持续发展的世界干散货强港,成为公司制度完善、竞争优势强劲、经济效益领先的码头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为社会提供通达、快捷、经济的综合物流服务。
5. 秦皇岛港介绍
秦皇岛港位于风景旖旎的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脚步下,这里有历史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还有旅游度假区南戴河和国家自然保护区黄金海岸。秦皇岛港以它特有的港阔水深、风平浪花小、不冻不淤等优越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国民经济特别是能源运输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949年至1998年,秦皇岛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2亿吨,其中,煤炭9.3亿吨、原油2.6亿吨、杂货1.3亿吨。秦皇岛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对外贸易的综合性港口,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已达到1.24亿吨,年最高吞吐量完成8382万吨。秦皇岛港在国有企业500强中排名第96位。
目前,秦皇岛港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正积极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港口按照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到本世纪末,港口规划通过能力可达到1.3亿吨。届时,秦皇岛港将跻身于世界大港的行列。
秦皇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之一,是我国重点对外贸易综合性港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秦皇岛港口的形象,可以概括为“天开良港,与时俱进”。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个由清朝皇帝御批自行开埠的口岸。它自然条件优越,港口规模、设施堪称一流。经济腹地辐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除了承担国内货物中转外,还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保持着经常性的贸易运输往来。200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13亿吨,煤炭吞吐量达1亿吨。
秦皇岛港目前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建设大吨位泊位和深水航道。港口煤炭、矿石、石油、集装箱等货类的运输装备和技术水平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秦皇岛港正在朝着进入世界大港行列的目标努力奋斗。
6. 秦皇岛港的区位优势
秦皇岛港位于渤海辽东湾西侧,河北省滨海平原的东北侧,靠近万里长城的东端,地处山海关内外要冲,属秦皇岛市辖境。地理坐标为 119 °36 ′26 ″ E , 39 ° 54 24 ″N 。 港口对外交通发达,集疏运条件优越。铁路有沈山、津山、京哈和大秦4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口。公路通过城市集疏港道路与102、205国道相联,可直达北京、天津、沈阳等地。航空方面目前已开辟有到北京、广州等地的多条航线,每月有定期航班。铁(岭)-秦(皇岛)输油管线直通港口。海上运输可到达中国沿海各港及长江中下游港口,并开通了至山东龙口的海上客运航线。秦皇岛港目前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先后开通了至香港、日本、韩国等4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先后与日本的苫小牧港、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港结为友好港。
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抚宁区四个城市区和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三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人口306.45万。
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已有百年历史的秦皇岛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境内发现各类矿产56种,其中煤炭、黄金、铁、铜、锌、铝石、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45%,昌黎、青龙两县和山海关区分别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大樱桃之乡”的称号。全市海岸线长126.4公里,盛产对虾、海参、海蜇、螃蟹等海产品。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7.4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秦皇岛是一个极具发展活力的城市。这里科研、教育机构集中,智力资源充裕。拥有国家建材局秦皇岛设计研究院、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等国家部属科研单位。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在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名列第29位。这里拥有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燕山大学科技园。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使秦皇岛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之地,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这里投资置业,美国GE、ADM、雷诺兹,英国TI集团,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日本旭硝子、伊藤忠、丸红,韩国LG、科泰,泰国正大,新加坡丰益等国际知名公司,纷纷来秦皇岛拓展事业,并获得丰厚的回报。秦皇岛对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20多个城市缔结了友好交流关系。通过这些友好渠道,与海外广泛开展了经贸、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和环渤海地区重要城市,秦皇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这里的人民正在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分赛为契机,全力打造“绿色秦皇岛”、“和谐秦皇岛”“活力秦皇岛”和“魅力秦皇岛”,努力把秦皇岛建成“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滨海名城”。
秦皇岛市是中国少有的同时拥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和海运、空运等五大运输的地级市。
7. 秦皇岛港的自然条件
潮汐类型是以日潮为主的相对不规则的混合潮型,验潮零点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0.835米(即验潮零回点与理论深度基答准面相同)。最高高潮位2.55米,最低低潮位-1.43米,平均海面0.89米,平均高潮位1.24米,平均低潮位0.53米,平均潮差0.7米。潮流:涨潮流向为西南西(WSW),落潮流向为东北东(ENE),属往复流。平均流速0.5节,最大涨落潮流速分别为1节和0.7节。波浪 秦皇岛外海水域开阔,波浪比较大,以风浪(含以风浪为主的混合浪)为主,约占75%,常浪象是南向,频率为39%。实测最大波高3.3米,波向南东。该海区波浪特点是无浪日少,无浪的频率仅为6.3%;小浪多,其中0.8米以下的波高占87%,0.9~1.2米的波高约占8.8%,1.3米以上的波高仅占4.2%。
8. 秦皇岛港的经济腹地
秦皇岛港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煤炭、原油运输的主要港口,也是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口岸,有能源运输枢纽之称。近年来秦皇岛港正在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港口。秦皇岛港进口货类结构,内贸进口以件杂货为主,占总量的0.2%;内贸出口以煤炭、原油为大宗,占总量的71.5%;外贸进口主要是小麦、矿石、木材、钢铁、化肥、糖、水泥及其他件杂货,占总量的5.1%;外贸出口的货物主要是煤炭、原油、非金属矿石、钢铁、粮食及其他杂货,占总量的23.2%。港口煤炭货源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陕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地、我国著名的大同、开滦、平朔矿及建设中的神府东胜煤田等,都在港口经济腹地内,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秦皇岛港国内中转煤炭流向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辽宁等9个省市,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77%;外贸煤炭出口流向为日本、香港、东南亚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23%。港口原油货源主要来自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原油产量在我国居第一位,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港口杂货出口货源分布为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和京、津、唐地区;进口货源分布于河北、山西、京津地区、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及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秦皇岛港区是古碣石地域,秦始皇东行到此因而得名。港区西部北戴河海滨是著名的避署胜地,有天然的海滨浴场,有联峰山、鸽子窝、金山嘴、老虎滩等风景区,可以观日出和海市蜃楼;港区东有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有万里长城的终点“老龙头”,有姜女庙,东北部有悬阳洞及古长城通道九门洞,西部有石河古战场,西北部有燕塞湖。
9. 秦皇岛港的港口现状
秦皇岛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煤炭输出量约占全国沿海煤炭输出量的70%以上,在保证我国北煤南运和煤炭外贸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港口现有陆域9平方公里,港口水域61平方公里,锚地54平方公里,港口岸线6275米,其中生产用码头岸线总长5516米。港口所属共6个装卸公司,分布在东西两港区。东港区:第一装卸公司,主要从事原油装卸业务;第二装卸公司、第六装卸公约经营煤炭装卸业务,拥有新煤码头一、二、三期泊位现代化的专用设备。西港区:第三装卸公司经营煤炭装卸业务。第四、五装卸公司,均为杂货装卸公司,四公司以进口为主,五公司以出口货物为主并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 据1990年统计,秦皇岛港拥有生产用泊位24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后位22个。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秦皇岛港新建深水泊位17个,其中2~10万吨级煤炭泊位10个,5万吨级石油泊位1个,1.5~3.5万吨级杂货泊位6个,形成以新开河为界的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输出为主,西港区以进出口杂货为主的新格局,新增设计年能力1亿多吨,其中煤炭9220万吨,石油500万吨,杂货350万吨。目前,港口生产泊位总数已达到2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港口锚地分为东锚地、西锚地、油轮锚地3处。锚地与码头的距离为3到7海里。锚地底质为泥沙,水域广阔,水深条件可满足本港作业各吨级船舶锚泊要求。全港共有5条航道。西航道:方位130°~310°,水深11米,宽100米,进入甲、乙、丙、丁等码头作业的船舶,经由此进出港;老航道:方位172°~352°,水深9米,宽100米,是大小码头的通道;东航道:方位191°~101°,宽120米,使用水深13米,是煤一、二、三期各码头和油码头配套航道;煤三期码头航道:方位215°~035°,宽120米,水深13米,进出煤三期码头船舶经此航道与东航道相通;主航道:方位160°~340°,宽120米,水深13米,东港区5万吨级重载船舶进出港均经由东航道与主航道相连。港口码头航道设施具备3万吨级杂货船和5万吨级散货船(煤、油)的通航条件。港口航道和港池内共设置浮标31个,岸上导航叠标5组。灯塔位置为39°54′24N″/119°36′26″E。 现全港仓库、场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堆存容量373万吨。港口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34台,其中煤一期13台(含翻车机3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3台)、煤二期11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2台)、煤三期10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2台、取料机3台、装船机3台)。煤三期的各种机构设备功能最大,其中翻车机每台时4800吨,堆料机每台时4800吨,取料机每台时6000吨,装船机每台时6000吨。 港区铁路线路总长167公里,共设置10个分区调车场。港口辅助工作船舶17艘,功率3.01万千瓦,其中拖船12艘,2.67万千瓦。秦皇岛港的年吞吐量,1978年为2218.6万吨。“六五”“七五”期间,每年平均以500万吨的速度递增,一年上一个台阶。“八五”期末的确995年达8382万吨,其中煤炭6488.1万吨,石油1208.4万吨,杂货688.5万吨。“九五”头三年,年吞吐量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约为1978年的3.6倍,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1990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45.1万吨。主要货种煤炭为5188万吨,占74.7%(其中外贸煤炭1187.4万吨,占总吞吐量的17%);石油1285.1万吨,占18.5%;杂货472万吨,占6.7%;化肥42.4万吨,占0.6%。 1991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36.3万吨 。主要货种煤炭为5429.4万吨 ,占75%(其中外贸煤炭1311吨,占总吞吐量的18%);石油1254.9万吨,占17.3%;杂货552.1万吨 ,占7.6%;化肥38.6万吨 ,占0.5%,2010年为2.5亿吨,其中煤炭2.1亿吨。 目前,西港区戊巳码头工程已被国家列为九八年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建设7个杂货通用泊位,年通过能力300万吨,到2001年底完成。东港区拓宽10万吨级航道工程,以及配套的原油码头改造,将于1999年底完成。该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发挥煤四期工程10万吨级泊位的能力,适应船泊大型化需要,适应我国进口原油的形势需要。同时,利用10万吨级航道施工泥沙,实施填海造陆工程,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石油、液体化工小区10万吨级矿石码头。最近,西港区正在进行杂货码头改造和航道、港池拓宽、浚深工程,到今年年底,将西港区3.5万吨杂货泊位改造成5万吨级泊位。
10. 秦皇岛港的业务主要经营什么,近几年发展怎么样啊
你好,秦皇岛港主要经营业务是煤碳,大秦铁路专门从大同运输煤炭。由于业务项目的单一性限制,秦皇岛港近几年发展并不好,腹地在缩小,不过由于大型国企的优势,还是不错的。
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