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资料——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v
⑵ 什么是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
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仅在其具有超过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的产品上进行专业生产是有利的,而且在那些具有比较的行业进行专业生产也是有利的。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各国在具有相对较高生产力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将有助于提高各国的真实财富总量。而比较优势理论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又正是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学说。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斯密对实行经济自由的必要性作了深刻分析,他认为,“经济人”的谋利动机、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分工的发展都要求经济自由。斯密通过发展诺思关于“国际分工”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好处。他认为,正像国内每个生产部门内部和彼此之间存在着分工并且这种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一样,国际上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分工,这种国际地域分工通过自由贸易也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保罗。萨缪尔森对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的阐释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带来的种种好处:“最有效率和最富生产性的专业化模式,是个人或国家都集中精力从事相对或比较而言比其他的人或国家效率更高的活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各国集中在其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会变得比原先要好。与没有贸易的情况相比,各国的劳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将其与比较劣势的产品相交换时,他们工作同样的劳动时间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品”。
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就贸易而言,通过签订优惠的贸易协定,贸易集团内部相互减免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削减非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内部的贸易自由化。
⑷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是“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吗”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内实际收入和容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⑸ 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自由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发达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 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使当时出现滞涨的现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各国开始奉行新自由主义 以克林顿和萨奇尔夫人为代表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提出自由应该是制度框架内的自由,而不是放任自流。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反对社会主义,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核心。认为自由选择是经济和政治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应当自由地拥有私人财产,自由地交易、消费和自由地就业。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经济全球化并不排除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更不等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一般地鼓吹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⑹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自由化趋势
18世纪末,国际上出现了自由贸易的主张。19世纪初,随着英、法、荷兰等资本主义国家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建立,欧洲新兴的工业资本阶级开始鼓吹自由贸易。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提出的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关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理论,彻底摧垮了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重商主义理论。经济上的发展与理论上的突破,使欧洲各国先后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基本上仍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作为工业革命先驱的英国工业在长达几十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地位,这一地位直到19世纪后期,随着法、德、美等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才逐渐削弱。与上述变化相适应,该时期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几乎是惟一的倾销国;直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等国也开始对外进行倾销。比起重商主义时代,这一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开始反映各国工业的竞争实力,也为具有大规模生产优势和一定垄断地位的厂商或厂商联盟提供了垄断定价的机会。垄断定价下的倾销,已不仅仅是为国家争取有利的贸易地位,而是明显带有厂商排挤竞争对手,以便占领或巩固其销售市场的动机,并使得后来的生产者无法进行规模生产和形成竞争。。英国厂商由于工业革命的先行优势,尚未遇到其他国家厂商的有力挑战;生产优势和价格优势能够支持英国厂商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因而无须实行更低的出口价格,倾销还没有成为国际竞争所需依赖的重要手段。
这一时期的倾销还不具备“垄断化”倾销的特征,也没有成为国家实施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的主要内容。但倾销成为英、法、美等殖民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重要工具。倾销商品的范围扩大,除传统产品外,新兴工业的产品如铁、棉织品、五金器具等进入倾销行列,并开始发挥阻碍进口国同类工业的建立与发展的作用。伴随着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它们的廉价商品也潮水般向殖民地市场倾销,导致殖民地手工业和民族工业急剧衰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9世纪上半期,英国商品向印度市场倾销,冲垮了印度的纺织手工业,大批失业工人流落街头,漂泊异乡。
⑺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含义。
3.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扩大成员方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
贸易自由化原则包含5个要点:以共同规则为基础;以多边谈判为手段;以争端解决为保障;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
⑻ 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自由化趋势
二战后,随着资抄本主义世袭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具有自由化倾向。先是由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继因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国际化分工在广度和深度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战后的自由贸易与战前的自由贸易不同,有了重大变化,扩大了范围,进入大贸易范畴。贸易自由化表现:(1)大幅度消减关税。(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⑼ 结合当前实际,论述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中“贸易自由化”的原则的运用.
1结合当前实来际,论述世界贸易组源织基本原则中“贸易自由化”原则的运用。答: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所管辖的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里的贸易自由化可以解释为:1不是绝对意义的贸易自由化2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允许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低于发达国家4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转型国家采取适合的政策措施,鼓励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5世贸不是一个自由贸易机构。它只是致力于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促使成员方开放,由此营造一个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环境。
⑽ 关于国际贸易的一些问题,懂得来,高分悬赏
一:一般反对贸易自由化的都是东欧国家比较多。因为这些国家劳动成本比发展中国家高,技术比西欧美日等一些国家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外国产品大量涌进来的话,他们就会导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所以他们反对贸易自由化。收取高额关税。这样进去的产品价格高了。本国的产品有竞争力,工厂不倒闭,工人不失业。税收增加。国民日子就过的好了
二:其实跟一差不多的。美国工资比韩国高,产品肯定竞争力就比不上韩国了。大家肯定买韩国产品了。但是如果美国工资降低的话,产品出厂价低下来。价格差不多的话,肯定就会买本国产品了。不过,韩国过去的话,还加上运费的成本。所以美国工资最后会比韩国工资稍微高一点点。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关税什么的成本价格。
三:这个比较复杂系统一点。我也不是太清楚。不过贸易全球化这是大势所趋。
四:关税和贸易政策确实会增加国外产品的价格。导致产品价格变高。进口国价格有优势的话就会缺乏创新意识。阻碍科技进步。贸易自由化的话,会使得进口国有产品危机,导致他们科技创新,或者降低工资来,达到提高自己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GATT与WTO的主要区别是:
(1)GATT是临时性的。GATT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条款。WTO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WTO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WTO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WTO如何运作。
(2)WTO拥有“成员”,GATT拥有“缔约国”,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从正式角度讲GATT只是一个法律文本。
(3)GATT处理货物贸易,WTO还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
(4)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原GATT体制相比,速度更快、更主动,做出的裁决不会受到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