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知道几条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商路
⑴秦汉:以陆路为主。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
⑵隋唐: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到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⑶两宋:陆地丝路中断,夏、辽政府将岁币经内蒙西运,出现了又一条北方丝路。特别是南宋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量输出日本、朝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换回外洋货物。
⑷元明清:元朝水陆两条丝路并进。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东非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康熙以后,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
2.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主要从汉代、唐朝、两宋、元朝、明朝、清朝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1、汉代
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2、唐朝
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
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它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对外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与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贸易频繁。
3、两宋
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
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
4、元朝
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人高丽。
5、明朝
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
6、清朝
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2)它不仅是一条古代国际贸易线路扩展阅读:
对外贸易的作用
1、通过进口我国短缺物资和商品,调节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通过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通过出口提供外汇收入,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其它事业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
4、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5、通过外贸活动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3. 中国古代外贸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1]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2]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4. 中国古代进出口的主要商品种类有哪些它们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丝绸,茶叶,瓷器等,古代没有什么“进岀口”,“进岀口”是相对于海关,海关在清末才由朝廷设置,其目点与职责在于课征关税。
5.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状况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 ②隋唐时期,水、陆并进。 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辽、夏、金政权将岁币西运。 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 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 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目的:①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或者宣扬国威为主。例如郑和下西洋。 ②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例如丝绸之路。③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
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拓展资料: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思想,包含了中国从先秦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典籍中关于对外贸易的看法和主张。
从先秦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典籍中关于对外贸易的看法和主张。古代对外贸易在先秦时期主要指诸侯国间的贸易;秦统一中国以后,指对中国境外的陆路与海上贸易,以及境内各民族(如汉与匈奴)间的贸易。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对外贸易在社会产品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人们一般对外贸很不重视。特别在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以后,中国已成为泱泱大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周围国家,自然容易产生中国“百产丰盈,无物不有”的优越感,把对外贸易看成无足轻重之事。
诚然,在封建时代商品货币经济比较发达的王朝,也有一些思想家主张开放对外贸易,但多强调由官府控制,直到封建社会的后期,才有人主张开放海禁,允许民间进行海上贸易。
汉武帝时开通的“西北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兴起的重要标志。汉朝时,中国对外贸易以陆道为主,兼行海市。当时的对外贸易通道已是四通八达,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外,在西南有更早的“永昌道”,取道缅甸、印度半岛,与中亚大陆的古老商道相交会,称为“西南丝绸之路”。
往东北朝鲜半岛有“乐浪道”,不仅运往朝鲜半岛的货物行经此道,转口日本的商品也由此道转运南行,被称为“东北丝绸之路”。两汉时,中国国际贸易业务是当时世界上走得最远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可见,中国当时国际贸易能力之强大。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采用“朝贡”方式,外国来的商品称为“贡”或“献”,中方交换出的商品则叫“赐”或“赏”。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等价的官方贸易行为,中国的“赐”远远大于海外的“贡”。如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带有军事、政治目的,事实上却是一次大规模的对外经贸活动。
6.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目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唐宋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以海路为主;
②贸易中心主要在南方;
③外商来回华贸易空前增答多;
④创建了一套外贸管理制度,如市舶司等。
原因:
①南方地区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②海运贸易的发展和南方发达的水运;
③封建王朝的外商优待政策,招徕商贩。
7. 图8我国古代对外贸易路线图中A,B两条商路历史上分别叫什么
丝国,也称塞里斯来(自Seres,Σηρες),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区及其居民的称呼,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当因中国在西汉时期即向西方输出蚕丝而得名。Seres这个名字被认为是源于中国字“丝”(繁体字:丝;简体字:丝;汉语拼音:sī)。而Seres它本身又是拉丁文中的丝,serica的来源。
8. 我国古代有哪几条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原因:其一,是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如西夏。其二,陆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远离商品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何况对于环太平洋各国,陆上丝路无法到达。陆上丝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巨,又只能靠骆驼运输,运输量有限,而且时间久,运费高。其三,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而两宋时期陶瓷制品比重很大,其易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其四,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其五,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如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相继西传。⑤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的六次演变:
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 ②隋唐时期,又开辟了海上商路,水、陆并进。 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辽、夏、金政权将岁币西运。 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 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 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9.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有那两条分别是在哪一时期形成的其往来的主要物品分别
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到西域、中亚、地中海沿岸的路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分支是从洛阳出发北上燕山,达到蒙古草原和辽东、东北,朝鲜半岛。在西汉时期形成从登州、泉州、广州发出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路的、东行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半岛。一路南下达到东南亚各国,穿过马六甲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唐宋时期形成。由于路途遥远,主要货物大多是奢侈品,如丝绸、瓷器、宝石、刀剑、美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