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应街道的经济发展
工业基础扎实抄。全袭街道形成了以汽车配件、五金工具、机械电子、服装绣品、化工化肥、电讯元件、印刷包装等行业格局为主的工业结构,涌现出产值超亿元的向阳公司、培罗成集团、天工公司、圣龙集团等一批强势企业。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5 家企业获自营出口权,境外企业达到3家。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下应街道是宁波市和鄞州重点商品粮、菜监子生产基地,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随着下应街道区划调整和东南片区开发建设的深入,根据东南片区开发实际,该街道不断完善并积极落实三产发展的规划布局,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聚集、规模扩张、效益产出。该街道积极转变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城市经济新引擎。街道合同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目前,迪趣产业园已经正式开园,已经有迪斯尼、LG电子、乐天等1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签订协议落户产业园,还有4家企业正在洽谈之中,园区协议投资额已经超过5000万美元。该街道完成财政收入1.93亿元,同比增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上半年,13个村、社总收入达794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8848元,同比增8.6%。
❷ 市桥街道的经济发展
市桥坚持走推进自主创新和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的路子,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版展。2009年,全街地权区生产总值113.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276万元,第二产业9.49亿元,第三产业104.03亿元,职工年人均收入达到52609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0354元。市桥以珠宝加工业和商贸业闻名。金银首饰加工业已形成规模,谢瑞麟、元迈珠宝等知名珠宝企业发展良好,形成带动效应,吸引了一大批珠宝加工企业落户市桥。钻汇珠宝采购中心的落成打造了一个汇集全世界珠宝原材料产销、成品采购、信息化商务于一体的国际级交易平台。依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拥有地铁和密集公路网的优越的交通条件,市桥商贸业得到长足发展。易发商业街、繁华路商业步行街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北路、繁华路、易发街、大南路、大东路、大西路一带名店云集、人气鼎盛、热闹非凡。
❸ 潘黄街道的经济发展
潘黄街道按照省、市、盐都区委统一部署,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级党组织领导责任”的“四有一责”建设,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上不断取得新成效。该街道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村居房地产开发、厂房出租、农贸市场、乡村旅游、存量资产盘活各具特色,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并出台了提供建设用地、资金不平调、税收归口等相关政策,激励杨坝、宝才、朱庄、美丽等村居打破规划制约,跳出村域范围,在仰徐共建全民创业园区。同时,该街道通过共建园区,既节约了土地,又拓展了集体资产经营空间,还创新了集体资产经营模式。2010年,该居委会实现财政税收10018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三业总产值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集体积累高达1.5亿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2950元。2011年,该街道13个村居集体经营收入达1193万元,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14286元,同比增长18.2%。
服务业:镇区南北两侧有35kv和110kv变电站各一座;发电厂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供热能力20万吨;自来水日供水量可达10000吨,污水处理厂年处理能力15万吨;天然气管道经我镇已铺设至新区,程控电话容量1万门,并可提供IP、ISDN、DDN等服务。
工业:潘黄镇现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400家。益民规模园、宝才精品园、前进特色园“三大载体”成为新的增长极,外贸服饰、机械加工、医用玻璃、建筑建材“四大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全镇经济驶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农业:潘黄镇位于江苏里下河农区东缘,全镇土地总面积346.5公顷,种养加结合构成我镇城郊农业特色经济。“都丰牌”良种、“花美牌”肠衣、“蟒龙牌”粉丝粉皮、“朱蕃桥牌”豆制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猪、羊、兔、禽、蛋为加工业和丰富城乡居民菜蓝子提供了丰盛货源,休闲、观光、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❹ 新华街道的经济发展
新华街现有个体私营企业4,100户。年可完成总产值40,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回值答5,000万元;增加值8,620万元,其中工业2,200万元;营业收入50,000万元;实缴税金1,400万元。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名列前茅,举足轻重。
新华街所属同意村位于梅河口市北环路经济工业园区内,下辖7个生产小组。可利用土地1,426亩,有着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发展规模养殖业32户,其中养鸡8户,养猪24户;从事蔬菜大棚生产21户,总面积26亩,最大规模为3.6亩;从事水稻、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有20户。水田800亩以种植秋田小町为主,全部采用优质品种;旱田玉米570亩全部推广应用高产搞旱新品种。同时,有3户引进栽种绿化树苗“奥运树”2.5亩,有2户栽种杨树种苗20亩。农业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3145元。
❺ 屺亭街道的经济发展
国道穿过屺亭,轻工业以国道为线开展,纺织业为主。著名的有驰马拉链厂、爱娇纺织厂等。近年来兴起屺亭化工区有多家企业驻足,成为重工业基地。不得不提及,重工业的发展也给屺亭带来了环境影响。蠡河水一天能变很多颜色,空气环境差。2006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的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位于宜兴市区北郊,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建设,开发区已构成了一个符合省级园区标准的运作管理体制机制。搭起了一个承载大项目、高端产业的新型平台,引进了一批成长型的新兴产业,并探索了一条适合宜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招商引资路子。开发区规划区域面积98.3平方公里,主要由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行政商务配套区三部分组成,产业基础以化工、纺织、机械为主。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建设,开发区已构成了一个符合省级园区标准的运作管理体制机制,搭起了一个承载大项目、高端产业的新型平台,引进了一批成长型的新兴产业,并探索了一条适合宜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招商引资路子。宜兴经济开发区正成为高新产业集聚的新型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光电、新能源(光伏、风能、核电)、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四大产业。单08年就成功引进嘉辉电子、盛朗光电等光电类项目12只,迈吉、佳城、晶德太阳能等光伏类项目 8只,宝银核电管、国电风能等先进制造业项目32只,巅峰软件、澎湃动力等科技创新项目25只(其中被评为无锡A类项目4只、B类项目2只,海归创业项目6只)。2008年实现销售210亿元,工业后劲投入25.4亿元,自营出口创汇5.5亿美元,财政收入8.0亿元,并以最年轻园区的身份跻身“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十强行列。
❻ 淦阳街道的经济发展
淦阳街道高度重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通过强化措施、优化服务,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发展强劲,街道有个体工商户2000余户,规模以上企业十余家。其中仁和药业2005年上缴财政税收5100万元,是樟树市的支柱企业之一。投资7.6亿元的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现正在动工兴建,可年产10万吨离子膜碱和10万吨PVC树脂。樟树市盐业资源丰富,盐储量达103.7亿吨。该企业旨在充分利用樟树丰富的盐业资源发展化工产业,企业的产业聚集效益明显,发展前景很好。落户于樟树市盐化工基地,为樟树的盐化工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江西省盐化工业基地的建设拉开了序幕。江西驰洋实业有限公司落户,签约资金达3.5亿港元,用地面积约300亩,建成投产后可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06年淦阳街道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30.5%;财政收入1998.9万元,同比增长38.27%;引进境外资金200万美元,市外资金3.9亿元,同比增长225%;农民人平纯收入达4353元,同比增长5.2%。2007年上半年经济发展迅猛,半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2208万元,同比增长35%;财政收入完成1202万元,同比增长31.37%;招商引资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45%。
❼ 城区街道的经济发展
城区办围绕一个核心(三创两提升),突出五大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党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东工(耿东工业园区)、西科(西部科技园区)、中商贸(中部商贸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创建河东富裕文明强区),狠抓三个重点(稳定、调产、城建),做大四篇文章(调整产业结构,支持城市建设,推行‘四个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争先发展,把城区办建成河东富裕文明强区”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做转型跨越、争先发展的排头兵,为建设绿色富裕、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城区办位于市区中心,是河津东西战线最长、人口密度最大、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乡镇办,党工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办近10万干群,扑下身子,真抓实干,2010年全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05元,开创了城区办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城区办主导产业有农业、工业和商贸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及商贸市场有:
山西曙光煤焦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办百底村东北2公里处荒沟地,占地面积58. 424公顷。公司组建于2003年,现为集采煤、洗煤、炼煤、化产、发电、制砖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型企业。公司下辖二厂、一矿、三个子公司(诚信焦化厂、洗煤厂、船窝煤矿、电力公司、建材公司、运输公司),注册资本金20170万元,有员工1750人,目前已形成年产40万吨原煤、120万吨洗精煤、60万吨焦炭、15兆瓦/小时煤气发电量、6000万块矸石标砖及一定数量粗苯、硫铵等化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产品远销国内外。现总资产超过15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0.8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利润2.6亿元。
山西达康铸业有限公司是集原煤洗选、铁合金冶炼、健身器材铸造、煤气发电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福利企业,位于河津市东10公里的西王达康工业园区,占地500余亩,现有员工1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人。公司产业结构为年产10万吨的健身器材铸造、120万吨原煤洗选、2×3000KW煤气发电机组和年产20万吨的铁合金生产线。公司生产的“达威”牌杠、哑铃健身器材出口远销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山西安民集团是山西省著名的民营企业,总部设在山西省河津市东都商城八区,在册员工350人,拥有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技术骨干100人。集团公司由安民房地产、安民木业、安民装饰设计、安民家私汇展中心组成,是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为特征的综合性经济组织。2010年8月通过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认证。集团注册资金为6880万元人民币,固定资产为两亿元。
河津东方冶金有限公司于1998年注册成立,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办郭村村南,南接108和209国道,北临侯西铁路和侯禹高速公路。是以金属镁为主导产业,集焦化、洗煤、冶炼、贸易为一体的节能环保型民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亿元,员工200余人。
东都商城筹建于2002年6月,2004年3月18日剪彩试营业,东都商城总占地400余亩,总建筑面积28余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目前已建成20个经销区,30个各类展厅,一个仓储区,可容纳1000余户商家,吸纳就业人员2000余人。全商城拥有资产2.0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亿元,09年销售额2.98亿元,年利润800余万元,年上缴税费20余万元。
河津市津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又称小关市场,始建于1990年,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来,紧临河津客运站,北依龙岗路,西靠汾滨街,东连欧式一条街,南接108、209国道交汇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市场现有各类门面400余间,交易大棚5个、7000平方米,摊位150多个,固定客商300余家,场地全部硬化,日均销货量350余吨,日交易额300万元以上。市场年利润300余万元,带动农户4000余家,客户获利2000余万元,市场年销售额11.7亿元。
河津市龙门购物广场位于河津市中心,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350米,面积116亩,综合市场建筑面积68770平方米,共投资5200万元。市场中间六大排,12栋楼。一层门面468间,分小百货区、日杂区、家电区、鞋帽区等;二层门面456间,分成衣区、童装区、针织区、家室用品区等;主楼两边二个散摊区,东面散摊区经营蔬菜、瓜果、粮油、调料等商品,西面散摊区经营成衣、百货、小五金等商品,市场东西两边一边一条餐饮街,餐饮街集体建现代化设计11栋楼,三层共300余间100余门面。
温州步行街座落于河津市振兴东路黄金地段,占地47亩,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建设投资7000多万元。它是一家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商业中心,时尚的现代建筑、高雅的商业文化、繁荣的市场气息,昭示着商机无限,孕育着生意兴隆,名品、品牌、名店荟萃,被誉为“温津购物天堂”。同时,它汲取了国内商业步行街的精华,采用全敞开式规划、两侧分设车行铺道,打造阳光下的专业步行街。
❽ 长风新村街道的经济发展
长风新村街道辖区内有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有市区唯一回的山水合一公园答--长风公园;以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为主的三星级宾馆--金沙江大酒店;以及高档的综合性商场--华联商厦普陀店。 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招商引贸工作,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构筑了房产建筑、都市型工业、商办楼宇、科技园区、汽车销售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经济发展平台,引进企业500多家,2005年营销收入50亿元,上缴税收3.18亿元,极大地增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和街区的可支配财力。从而,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创建中形成了良好的经营氛围。
❾ 燕子矶街道的经济发展
街道始终坚持把经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按照“依托驻地企业发展区域回型经济,依托开发区和项目集中答区发展外向型经济,依托晓庄商贸集聚区发展服务型经济”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区域发展资源,不断加大经济工作的领导力度和组织程度,全街道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街道已完成全口径收入27694.24万元,占年计划83.72%,完成地方收入9945.84万元,占年计划83.40%,预计全年完成全口径任务33100万元,地方收入11930万元,确保年初任务的完成。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亿元,增加值14.65亿元,销售收入67亿元,利税4.16亿元。完成合同利用外资69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5万美元。
❿ 街道办主要是做什么的经济科是干什么的
街道办事处是一级政府派出机关,和地区行政公署性质一样,级别不同。办事处设立党(工)委。由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若干组成党(工)委领导班子。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受区委、区政府领导,根据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授权,在本辖区行使一定的党务、政府管理职能。街道办事处的设置及开展工作依据是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前些年有部分城市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尝试取消街道办事处,由于种种原因,基本全部失败,近年又恢复街道办事处的设置。(不改革上层建筑的改革注定是失败的)。随着社会发展,现在街道办事处的职能权力与《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中规定的职能已不可同日而语,工作职能权力大为扩充,基本涵盖党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
街道办事处一般下设党政办(含精神文明办、工会、妇联、团委、人大政协联组等)、民政科(含残联、红十字会、爱卫会等)、财政所、经济科(招商引资、协护税、工商管理)、统计站、计划生育办、计免妇幼办、司法所、综治办(维稳、联防)、安全生产办、劳动保障站、市容环卫管理站、城管行政执法、卫生行政监督等部门。城镇化不高的街道办事处还可能设置农业管理、水务管理等部门,少数民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还设置有民宗统战部门。当然有些并不一定设置为科室,也可能在大科室中配备专干负责某项工作。科室一般设负责人一名,大科室再设置副职一至两名。
经济科一般具有统计、招商引资、协护税、工商管理等职能,当然办事处各科室的设置及职能根据政府职权下放及工作实际设立,各个地区有所区别。
另外,街道办事处还下辖社区居委会,有些还下辖村、站、场等。街道办事处是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