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经济衰退对全球的影响
摘要] 美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的30%,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它的减速将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的减缓。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5%,预计今年仅为1.7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4.8%降至今年的3%左右。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疲软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被炸,美国股市全部停止交易,美国航空、旅游、保险等行业遭受巨大损失。恐怖袭击还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全球2/3的
资金流动受到影响,欧洲、亚洲、拉美股市已出现暴跌,国际石油价格、黄金价格开始飙升。所有这一切,对此前就显示出不断衰退迹象的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来说,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美国经济从1990年到1999年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新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带动,从而打破了五年一个周期的经济周期规律,达到了较高的增长。但盛久必衰,美国股市自1990年起到1999年九年牛市的同时,也造成了泡沫经济,库存大量积压,IT产业盈利下降,种种因素造成美国经济进入衰退。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疲软不振,各家公司盈利欠佳、大量裁员已是见怪不怪
自2000年4月起,美国股市开始进入调整期。其实,早在1998年,道琼斯指数已有前兆,当年下调15%后回升,1999年下调20%后回升,波动加剧。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自2000年3月的最高5048点猛跌到最低的1620点,下调68%,现在在1791点上下波动,跌幅65%。道琼斯指数从2000年最高11723点高位下调,目前在9920点上下波动,跌幅17%。标准普尔指数比最高位下跌21%。这使长期持股者的巨大财富瞬间化为一场空欢喜,上升下跌乘了一回“电梯”,同时,也使对冲基金,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罗伯特森的老虎基金土崩瓦解。
美国企业盈利十年来首次下降,幅度约8%。2001年第2季度企业利润比去年下降17%,投资信心降到五年来最低水平。2001年7月投资者信心指数比上月大降22点。商业零售业萧条,制造业订单下降到4%,失业率4.5%。美国企业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裁员风,英特尔、康帕、摩托罗拉、3M、思科、摩根银行等跨国公司无一幸免。
2000年美贸易赤字4500亿美元,占GDP10万亿美元的4.5%。1999年第4季度美GDP的增长率为3%
,2000年1季度为2.3%,2季度为5.7%,3季度为1.3%,4季度仅1.9%。美国2001年1季度GDP增长为1.3%,2季度增长仅0.2%。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美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的30%,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它的减速将直接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的减缓。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5%,预计今年仅为1.75%。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4.8%降至今年的3%左右。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增长的条件下,美国经济疲软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以往,并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
贸易联系
美国是世界初级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每年消费世界市场上的26%的原油,23%的原煤,25%的铁矿石和26%的精炼铝,经济疲软将抑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以美国为主要出口产品市场的国家受到美国需求萎缩的影响。据美联储估计,美国人在股市上每赚一美元,就会增加0.04美元的消费,股市缩水4万亿美元,损失消费需求1600亿美元。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墨西哥受影响很大,因为它们对美出口额占到其的1/4到1/3。
世界IT产品供应链
东南亚国家对美国IT产品市场的依赖度很高。近两年来其经济复苏的主要外因是对美IT产品出口的增加,去年东亚GDP增长的1/4来自对美IT产品的出口。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东亚地区对美IT产品的出口开始减少。据估计,今年美国进口IT产品的增长率将从去年的15%降到1%,这将成为制约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证券市场
从证券市场看,美国股市占世界股票市值的46%,世界各国的股价跟着华尔街走,美国股市的大幅下挫,全球股市应声而落。据英国《经济学家》的资料,从去年最高点到今年3月21日,主要西方股市及一些新兴市场的股价跌幅均超过20%,其中日本下跌46%,加拿大下跌37%,瑞典下跌50%,德国下跌35%。英国下跌29%,意大利下跌30%,法国下跌27%。同期,全球股票市场“缩水”1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0%。
资本流动
从资本流动的角度来看,美国新经济的调整将引起全球范围的资本重组。首先是对各经济层面投资的调整。投资者重新认识新经济,投资理念发生变化,不再对信息技术盲目投资,这使得对新经济的投资向传统经济分流。
其次是资本在国家间的调整。世界经济的放缓凸显了美元的避风港作用,流入美国的资本可能增加,造就了目前的强势美元。而对拉美一些国家来说,如果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资本向安全的地方抽逃,有些国家将可能发生大规模的资金外流。
按整体上受美国衰退影响程度的大小为依据,汇丰银行对有关国家作了排序,墨西哥、加拿大首当其冲,日本和欧元区排在末尾。
世界经济下雨啦
日本:失业率上升
更少的工作,更多的失业
亚洲:对美出口减少
拉美:债务增加十亿
阿根廷、巴西、墨西哥GDP增长放缓
美国:私人投资减少
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
『贰』 经济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贫富分化已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是因为资源的倾斜和政府的不断扶持。大的龙头企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财富越来越得到增加。贫富分化越来越大。
我们国家基尼系数在世界排名居前。贫富分化较为严重。基于婚姻观念和教育就业等资源束缚。阶层固化越来越多得到社会重视。
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利益阶层可以享受更多优质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加上就业的资源比一般人更加的宽阔。发展起步更高。以后工作过程。会得到更多的人脉关系支持。发展会更加顺利。更容易获得升迁机会。
婚姻的门当户对。更是深入人心。婚姻不再以爱情感情为基础。而是以金钱权势为基础。造就了很多强强联合。
破解贫富分化最好办法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国家资源更多向一般民众倾斜。可现实往往相反。很多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到更多资源。获得更多权力和财富。缓解贫富分化在于税收的调剂。像遗产税个税的征收。但很多国家执行太难。
经济衰退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其它伴随现象还包括下跌的物价(通货紧缩)。当然,如果经济处于滞胀(Stagflation)的状态下,物价也可能快速上涨。
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则被称为经济崩溃。经济衰退与过量商品存货、消费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对未来失去信心)、技术创新和新资本积累的缺乏,以及股市的随机性有关。
『叁』 经济衰退是如何影响今天的社会的
经济衰退对当今的社会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
一、经济衰退带来的消极专影响
1、大规模的失属业
2、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或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3、百姓生活失去活力,消费减少
4、影响工业生产,可能使企业对未来失去信心
5、影响企业创新,企业不会再冒险开拓新的领域
二、经济衰退带来的积极影响
1、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变革
2、淘汰一些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3、改变人们的工作和工作习惯
4、增加人们的忧患意识
5、反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转变
『肆』 全球经济衰退会对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全球经济衰退会对人民生活
世界经纪衰退会导致我国进出口方面有所影响,进口的东西会特别贵,出口的东西会越来越便宜.
『伍』 美国经济衰退,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就会引起世界对美元的信任危机,而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体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标准之一。如果美元发生了信任危机,那么使用美元的国家就会减少,那么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会随着下降,那么美国的国债就会很难还清了。
就以目前的美国国债情况来看,估计离经济崩溃也不是很远了。如果美国想要缓解这个危机,那么美国就只有增加货币的流通量,通过一些技术性的违约来放缓压力。但这个违约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这样的做法也可以说是“盗取”世界的财产,如果美国这么做了,那么美元的价值就会变得不稳定,一旦发生危机,就会更加的严重。
『陆』 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
1> 现在全球经济并未发生危机 最多是衰退 reccession和depression差别很大的
2>美国是世界内最大经济体 多数国家都依附于容它而发展繁荣 美国出问题大家都跑不了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2>美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很大问题 看到的金融风波是少数企业的现象 美国有上万家银行 倒了一半吗 没有 那叫什么危机啊
3>次贷危机本质上是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 而实体经济未跟上虚拟经济的发展步伐导致的经济本能的回调 这是正常现象
4>你看到的全球经济困难其实是各国遇到不同困难 多数国家都是因为石油等能源和矿石以及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世界经济经过了多年快速发展以后导致能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 大家都需要 但来源就那么多上涨是自然的结果 等大家冷静下来就好了
『柒』 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购买力降低
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下降
打击中国生产型 出口型企业
物价上涨 一系列问题
『捌』 政府如何预防经济衰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有什么好的举措么
政府应对经济衰退,肯定也是有一些手段的,但是这种消极影响更多的还是得通过社会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才能恢复
『玖』 全球经济拉响警报,若经济衰退会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影响
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出口减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及货币政策收缩。
首先就是中国的出口将会大大减少。国际经济环境遇冷,中国内部经济也随之降温。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减速的程度,另外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经济减速导致进口减速,带动我国外需增长显著放缓,企业普遍面临困难,就业形势急剧恶化。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势必还会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中国也应审时度势,更加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毕竟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