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发展未必牺牲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未必牺牲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20-12-25 01:17:05

①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的论点论据

时代聚集
和谐
精彩论点
理论论据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们的心灵变得和谐、心满意足。——别林斯基
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 ——毕达哥拉斯
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罗曼·罗兰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伏尔泰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身体健全,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一多
那些年轻时没有在内心和谐中生活的人们,以后会像一只长腿老苍鹭一样悲防地站在没有鱼的湖边。——佚名
事实论据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洽”。古人解怪,“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 答案补充 目前我国的流动儿童还不能和居住地当地儿童一样享受同样的义务教育权利,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学体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现行户籍制度下,流动儿童通常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必须额外缴纳一笔借读费才能够在公立学校入学。但是,公立学校的借读费通常价格不菲,成为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一道障碍。
运用点睛: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重视弱势人群的利益。
和谐是法律追求的最高境界
答案补充 全国模范法官宋鱼水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她所在的法院地处北京中关村,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区,100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瞩目的高科技园区。宋鱼水和她的同事们乘着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初起之势,进行的是有示范作用的工作。
20 答案补充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垒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② 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可是经济的发展,有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当怎样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对于企业来讲,大力发展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专现代制造模式属,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工程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对于政府来讲,推崇可持续发展。即从单纯的GDP崇拜过渡到人民的“幸福”,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就两者而言,实现的难度都很大,需要产业界和政界思想的统一。

③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确立这样的原则,是由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性决定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不少环境要素遭到破坏后,要恢复正常极为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所以要以预防为主;

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疾病,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发病以后难以根治;环境受污染和破坏后,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很高;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光着眼于对新污染的“防”尚不够,还要对已有的污染与破坏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理。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布局一旦错了,铸成了事实,要想纠正就很不容易。现有还有一种现象,工业布局中搞地方保护,损人利己,如各地将污染工业安排在自己的下游或者主导风之外,只管自己的发展,不管别人、别的地区的死活(市交接边界、省边界),酿成跨地区污染纠纷,逃避监管,增加了处理难度。

《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关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综合平衡的规定、第十三条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关于自然保护区等的管理、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关于城市规划和城乡建设的规定等条款的内容,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4)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3)经济发展未必牺牲环境保护扩展阅读:

《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④ 辨析题:发展经济就一定要付出代价,包括牺牲一些生态环境。因此,应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怎么辨析

错,生态环境是人和动物生存之本,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⑤ 1、 有人说:“要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牺牲环境”,也有人说“经济发展和保护可以同步进行”

你可以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另外涉及哲学部分是辩证法,矛盾论方面分析。

⑥ 面对生态危机、面对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担当和责任是什么

1、切实增强抄责任担当,必须在政治上清醒。

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来认识生态保护,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标对表中央要求,及时校正思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决扛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2、切实增强责任担当,必须在作风上改进。

每一个干部都要扎扎实实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决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决不能阳奉阴违,决不能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错误。

(6)经济发展未必牺牲环境保护扩展阅读:

履行承诺、彰显担当,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当前,尤须将粗放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放到绿色发展中解决。

按照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⑦ 关于环保的名人名言

1、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3、欣赏荒野、回归自然。

4、兴我中华,爱我昆山。爱护家园,人人有责。

5、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6、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7、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8、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

9、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0、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11、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美丽。

12、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13、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14、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15、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16、保护蓝天碧水。

17、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18、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9、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20、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7)经济发展未必牺牲环境保护扩展阅读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1.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保护

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明确描述了农药杀虫剂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环境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由于此事,该书被认为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2.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北京市成立了官厅水库保护办公室,河北省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沙城农药厂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DDT”。

4.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8年“两会”,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总部”。并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5.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保局(厅)。并设立环保局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6.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鼓励开发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以控制污染,改善环境。

7.为了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

参考资料:网络-环保

⑧ 如何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行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转变,彻底内改变以牺牲环境换容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培育科学环保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加快环保科技进步步伐;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行为 ,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从自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着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阅读全文

与经济发展未必牺牲环境保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