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罗杰的简历:
1988.09—1992.07 贵州农学院食品科学系畜产品加工专业学习;
1992.08—1999.01 贵州省榕江县农业局饲草饲料站工作员、副站长、站长(其间:1994.09—1996.09挂职任贵州省榕江县塔石乡党调村村委会副主任;1998.05—1998.12挂职任贵州省榕江县乐里镇党委副书记;1998.10评为畜牧师);
1999.01—1999.08 贵州省榕江县平江乡副乡长、党委委员;
1999.08—2000.08 贵州省榕江县香羊产业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
2000.08—2002.01 贵州省榕江县崇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2002.01—2003.03 贵州省榕江县朗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其间:2002.04—2002.05在贵州省榕江县农业产业化培训班学习);
2003.03—2005.01 贵州省榕江县朗洞镇党委书记(其间:2003.10—2004.01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5.01—2005.03 贵州省榕江县八开乡党委书记;
2005.03—2005.06 贵州省榕江县八开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5.06—2005.10 贵州省榕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八开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其间:2006.03—2006.07在贵州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5.10—2006.11 贵州省榕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2006.11—2010.04 贵州省榕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其间:2007.10—2007.11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
2010.04—2010.10 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其间:2007.09—2010.06在贵州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在职研究生〉);
2010.10—2011.09 贵州省凯里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11.09—2011.11 贵州省镇远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理县长,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镇远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兼);
2011.11—2012.06 贵州省镇远县委副书记、县长,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镇远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兼);
2012.06—2015.01 贵州省镇远县委副书记、县长,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兼);
2015.01— 至今 贵州省凯里市委副书记、市长,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⑵ 黔东南州开发投资公司的股东情况
目前,公司的唯一出资人为黔东南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四、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
(一)公司治理公司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办公室等工作制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成员五人,其中职工董事一名,由全体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其余四名董事由出资人(黔东南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派或更换。董事会设董事长一名,由出资人从董事会成员中指定。公司设监事会,是公司内部监督机构。监事会由四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一名,由全体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其余三名由出资人委派或更换。监事会设监事会主席,由出资人从监事会成员中制定。公司设总经理一名,由董事会聘任。(二)组织结构公司内部设置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规划发展部、生产经营与安全监督部、项目建设管理部、投资与资产管理部等职能部门。
五、下属子公司
截至2013年12月31日,已成立的下属子公司有8家,分别为:黔东南州地方电力总公司、黔东南州铁路专用线经营公司、黔东南州永丰农工商总公司、黔东南州安家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柱县天水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东南州九黎君名族文化旅游公司、黔东南州苗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黔东南州高原蓝蓝莓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六、公司主要领导情况
董事长、总经理:石邦华,男,1962年生,本科学历,历任岑巩县化工厂厂长、岑巩县计划与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岑巩县计划局局长、岑巩县政府副县长、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等职,现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张骥,男,1966年生,本科学历,历任贵州省剑河县林工商公司副经理,剑河县岑松镇党委书记、镇长,剑河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现任黔东南州地方电力总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会董事、副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王刚,男,1966年生,研究生学历,历任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学教”办任综合组副组长,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社会发展局局长等职,现任公司董事会董事、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公司副总经理、黔东南州永丰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田正余,男,1966年生,本科学历,历任贵州省麻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纪委常委、经济贸易局局长、建设局局长、经贸局局长等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黔东南州安家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尹庆平,男,1966年生,本科学历,历任凯里市造纸厂子弟学校教师、造纸厂电气技术工程师、副厂长等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黔东南州苗都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总会计师:刘震,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历任贵州省黔东南州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州财政局科长等职,现任公司总会计师。
七、公司发展规划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几年发行人的主要目标是:根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指引,按照“工业强州、城镇带州、旅游活州”的总体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公司的资源优势,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的运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水电、土地开发等技术成熟、经济性好的资源开发,加快和带动旅游、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加大对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投入力度,完善黔东南州保障性住房体制建设;同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加强子公司的内部管理,加快项目建设、搞好项目储备和提高投融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司滚动快速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得公司成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标杆企业,为黔东南州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黔东南州人民各项事业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⑶ 黔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什么级别
贵州黔东经济开发区2012年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镇远县委书记兼任党工委书记,县长兼任管委会主任!
⑷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历史
大龙开发区大事件纪略
今日之大龙,是企业家投资的沃土,是梦想者谋求发展的新天地,她抢抓机遇,破茧成蝶,有席卷黔东大地之气势;她争抢拼快、勇攀高峰,她正在以一股强劲的爆发力和充足的后劲,加速崛起!60年来,开发区从荒凉的小镇到迈进高铁时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资源带动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龙和其他乡镇一样,只是一条人们交换日常用品的小街。那时候的大龙人大部分都是靠传统的耕作养家糊口。1960年6月,大屯村火烧坡,到处杂草丛生,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人家。在贵州汞矿(万山)的带动下,贵州汞矿大龙发电厂在火烧坡开工建设,周边村民加入到电厂的建设中。从此,大龙这块土地被唤醒,与之配套的工人住房、食堂、开水房、供水供电设施、技校、内部子弟学校等设施相继建设,一段辉煌的历史就这样开启。1962年12月1日,贵州汞矿大龙发电厂开始发电,大部分用电供给万山汞矿,同时大龙及周边农村的用电也得到保障。“最多的时候电厂有2000多人,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我是负责烧火送饭的人之一,每天凌晨3点钟左右就起床,去做早餐。”79岁的邓武益回忆起当年的景象,至今还记忆犹新。1970年9月,湘黔铁路动工,大龙段建设进入高潮,湘黔铁路的建设打通了贵州通往东部地区的桥梁。1972年10月,湘黔铁路正式通车,大龙进入了铁路时代。自此,打通了东部沿海地区与大龙的联系,缩短了大龙到中南、华南、华东地区部分省市的时间和空间距离。20世纪80年代,大龙利用处在玉屏、新晃、铜仁的中心优势,抓住湘黔铁路、320国道和201省道的交通便利,建成了集成物资、煤等物流运输的八大货运站。该货运站不仅是黔东、湘西主要的区域物流运输集散中心,也是贵州三大物流货运站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矿两厂”(即贵州汞矿,贵州汞矿氯碱镁厂、贵州汞矿大龙汽修厂)中的汽修厂,发展成为周围最大的维修中心,是周围汽车部件的集中点,在鼎盛时期能组装汽车。1991年,大龙镇被列为贵州省六个周边集镇建设试点镇之一。1992年,被确定为铜仁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大龙镇被列为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评选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多年的开采,贵州汞矿资源耗尽,“一矿两厂”由鼎盛走向衰落,贵州汞矿大龙发电厂由于容量小,能耗高逐渐被淘汰,贵州汞矿汽修厂和氯碱镁厂相继衰落。1997年,大龙镇老街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一条长650米,宽16米的商业大街初步形成,加快了乡镇企业一条街建设,整条大街已初具规模,全镇有学校20所。1998年5月,株六铁路复线开工建设,拉开了西部大开发全国铁路建设“决战大西南”的序幕。搭建发展平台1999年,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1999年7月,开发区管委会升格为正县级建制,开发区设有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国土资源分局、建设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服务部门。2001年,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下,大龙开发区启动第一批招商引资。大龙锰业是第一家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紧接着红星锰业竞购了贵州汞矿系统大龙氯碱镁厂,吸纳了“一矿两厂”下岗职工,成为来大龙开发区的第一家上市国有企业。同年,在大龙荒凉的崇滩土地上,贵州大龙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建起了大龙首台6300千瓦锰硅冶炼炉。随后,大龙锰业、中伟集团相继落户,提供了近2万个工作岗位。大龙经济开发区打开了工业化的号角。2001年,株六复线贵州、湖南两段开通投运,使沿线丰富的资源快速运到大龙,为大龙工业园区各企业原料加工打下基础。随后,道路一条一条地硬化,街道越来越宽,人流开始增大。“比起以前一片荒凉,现在好多了,交通、住宿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52岁的张玲说。2003年,在贵州汞矿大龙发电厂原址上启动华电集团大龙发电有限公司,将以前的2.4万千瓦机组扩建成2.30万千瓦的机组,保障了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2003年,开发区主干道“飞龙大道”开工建设,打通了大龙镇与工业园区的通道,为园区物流运输提供快捷通道,从此工业园区与大龙镇连为一体。2004年,大龙供水公司在舞阳河畔兴建了大龙水厂,从此自来水走进了大龙镇的家家户户,结束了“肩挑背驮”的用水时代。2005年,大龙经济开发区被贵州省发改委列为省级循环经济工业试点区,大龙开始探索循环经济新模式。2006年,国家发改委清理全国经济开发区,大龙开发区申报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于第四批审核通过,坚定了大龙开发区勇往直前的信心。2007年,大龙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9.94亿元,是2000年的5.3倍;完成财政总收入1.92亿元,是2000年的20.4倍;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1.92亿元,是2000年的23.5倍;完成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6亿元,是2000年的96倍;完成出口创汇1574万美元,是2000年的14.3倍。一连串的数据传递着开发区的发展与进步,为开发区指明了方向。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铁合金系列多个企业经过合并、重组、抱团成长,形成开发区最稳定的产业模式。2009年12月29日,铜仁至大龙高速公路在铜仁市城郊茅溪村破土动工,再一次打开了开发区的视野。2010年1月1日凌晨5点,G60沪昆高速公路主线正式通车,让大龙进入高速时代。依托产业加速发展2011年,铜仁市正式接管大龙开发区,开发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千米。2011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队伍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苦干实干、奋力拼搏,上京津、走湘赣、赴闽浙、奔粤桂,启动第二轮招商引资,引来了开发区90%的企业。同年,华电大龙发电二期工程开始规划,带动了周边大型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2011年,大龙投资4.5亿元,高标准、大手笔启动1号、2号和4号主干道等基础设施项目8个,投资1500万建设标准化厂房,尤其创新“政企合作、共建共享、收益分成”模式,与香港众彩集团共同注资5000万元组建大龙众彩开发公司,打造港台产业园,众彩集团负责引进港台及泛珠地区企业,力争3年引资50亿元以上。社会资本的引入,破解了园区开发融资难的问题。2012年7月,“一矿两厂”第一批廉租房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形式分配,部分廉租房对象入驻新房。同年11月10日,大龙开发区决定在火烧坡原来的住宅上建设安居性保障房,原来的部分住房于2012年11月30日拆除完。旧貌换新颜,使“一矿两厂”下岗职工住房有了保障。2012年8月,石阡县人民政府与大龙开发区签订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开发区境内规划10平方公里土地组建“石阡产业园区”,率先进行“飞地经济”模式的探索。随着石阡产业园“飞地经济”的成功建设,开发区有效推动黔东工业集聚区的发展壮大,并引进周边县市标志性工业园陆续入驻,实现区域经济多赢发展。2012年8月,在“2012铜仁重庆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大龙经济开发区与重庆客商就大龙水轮发电机组项目、大龙钢结构生产等项目,签订了建设重庆产业园的投资合同和框架协议,投资金额共计21.3亿元。目前,该产业园引进的企业有重庆和达房产、重庆云河控股集团、长沙果福农机有限公司等。2012年9月,贵州大龙汇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贵州中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贵州大龙中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湖南产业园”项目。力争在5年内做好在5.9个平方公里范围内引入投资不低于100亿元的企业群入驻。目前,该产业园引进企业有中伟玻璃制品厂、金顺打火机厂、龙城超市、湖南东亿电气等,解决就业岗位达3000余人。2012年10月,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5.6万吨/年含汞废物回收与处置项目开工建设,于2014年1月建成试生产,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2012年10月28日,历时3年之久的铜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强了玉屏、大龙、铜仁、大兴等周边区县的联系;形成了一小时内可到达铜仁凤凰机场、怀化芷江机场,形成了东进西接、北上南下的大交通网。2013年6月,西南能矿锰业集团成立,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达产后可年产电解金属锰25万吨、电解二氧化锰5万吨、活化活性二氧化锰5万吨、金属锰深加工10万吨、利用烟气中二氧化硫生产30万吨硫酸锰、经脱硫后的烟气二氧化碳生产80万吨轻质碳酸钙,年产值约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人,综合税收10亿元。2013年10月,大龙开发区为民服务中心建成运行,设有服务窗口22个,将原来单一的行政服务职能扩大为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国库集中支付、公共资源交易、党务政务公开为一体的政务服务,最终确定了审批事项52项、服务事项98项,窗口工作人员82人。2013年度,大龙镇荣获全省示范小城镇考评第四名,1号主干道一期和4号主干道建成通车;3号主干道正抓紧项目前期工作;全长2.6公里的5号主干道路基开挖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施工;G320线过境大龙段改扩建正在进行征地、拆迁,设计方案已完成,开始进场施工。开发区内正在形成“五横八纵”的道路交通网络格局。2014年,沪昆高铁铜仁南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在一心村开工建设。2014年5月,大龙开发区被省政府列为国家级开发区首推申报单位,同年7月,荣获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大龙镇、大龙园区成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样板示范小城镇、园区。同时,在火烧坡原址上建成6层的保障性住房12栋,共计408套;10层的电梯房2栋,共160套。2014年7月,成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同年,成为全省首推国家级开发区申创单位;大龙镇获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绩效考评第一名。2014年9月,西南最大锂电产业园———贵州中伟集团锂电新材料产业园落户大龙开发区,主要生产锂电新材料系列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全部建成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7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300个。2014年12月17日,开发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大龙敬老院民生综合体广场举行动工仪式,改善居民和企业职工居住条件。2014年12月,开发区累计发展工业企业42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2015年6月,沪昆高铁将开通运营,大龙开发区将率先进入高铁时代。
⑸ 2015年国家90经济开发区的排名
参考:http://www.srssn.com/JingJiZhengCe/539674.html
⑹ 黔东南州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建成6个以上省级开发区,力争把凯里开发区、炉碧开发区升回格为国家级经答济开发区,洛贯产业承接区申建为国家级产业承接示范区。
到“十二五”期末,全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基本实现“九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省级开发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和土地平整)。
努力打造3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开发区,并全部纳入“全省重点扶持开发区建设”范围。到2015年前凯里、炉碧开发区总产值500亿元,黔东完成总产值250亿元,洛贯、金钟、革一开发区完成总产值120亿元;到2020年前,凯里、炉碧开发区分别完成总产值1000亿元,黔东完成总产值600亿元,洛贯、金钟、革一分别完成总产值300亿元。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⑺ 贵州英科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贵州英科实抄业有限公司是2015-08-1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青溪镇黔东经济开发区川黔港B3厂房右侧。
贵州英科实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22625356399286J,企业法人蒋春,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贵州英科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生产塑料管材系列产品.塑料制品系列产品.销售五金系列.洁具.热水器.电器插座.阀门,)。
通过爱企查查看贵州英科实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