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秦始皇和曹操分别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通过这,你知道经济发展主要靠什么
首先统一或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秦始皇还统一度量衡,生产工具生产和修补都简单了
秦始皇统一文字更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
曹操屯田
❷ 官渡之战前曹操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生产
官渡之战前曹操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生产。他所控制的中原地区,专本来是繁荣属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是,经过董卓之乱和其他军阀的长期混战,那里人口大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蓄积力量,战胜其他军阀,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实行屯田。公元196年,他在许县一带召募流亡的农民,开垦无主的荒地,恢复农业生产。他设置专门管理屯田的官吏,把农民像军队一样地组织起来,几十人为一屯进行耕种。农民用自己的牛耕种的,收获物同官家对半平分;用官牛的,六成交给政府,自己得到四成。这种剥削虽然也相当重,但是比较一般豪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还是要轻一点的。屯田的效果很好,当年就在许县取得了一百万石谷物的大丰收。不久,曹操又把屯田政策推广到他所控制的其他州郡,特别是那些土壤肥沃、形势重要的地区。除了"民屯"之外,后来又实行"军屯",让士兵们利用空闲时间开垦荒地。为了确保农业丰收,曹操还注意恢复和兴办水利事业。当时凡实行屯田的地区,农业生产都逐渐恢复起来,多少改变了往日荒凉的景象,军粮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社会秩序也比较安定了。
❸ 王者荣耀曹操如何快速增长经济
如果你是线上,建议你去队友线上蹭经济
顺便抓一波,抓到就稳赚,没抓到也消耗一波
打野的话可以去对面反野
祝您游戏愉快!
❹ 三国全面战争1.9曹操怎么发展经济
先裁兵 然后建筑 或者你可以输入秘籍加经济
❺ 曹操一生的事迹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生于公元155年,卒与公元220的曹操,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纵横65个春秋,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挟天子以令诸候,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曹操自幼机警,有胆识。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以孝廉推举为郎,任洛阳北部尉,入仕途即与祖辈所从属的宦官集团针锋相对。中平元年(184),出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继任济南相。四年,辞官还乡。次年,受诏为典军校尉,复得军权,奔赴洛阳。时东汉王朝在黄巾起义冲击下摇摇欲坠。
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
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
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
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绍有一定距离。
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於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
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成势东伐孙权。但权并非刘琮之流可比。
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已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麼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
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
建安二十五年,正当军威大振之时,曹操病卒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史称魏武帝。
已经算简洁的了
❻ 曹操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占领兖州
献帝初平二年(年),当年夏,青州黄巾号称百万,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迎接曹操领兖州牧。操进兵击黄巾军于寿张(今山东东平南)东,黄巾军奋勇抵抗,操初战失败,鲍信战死。后操屡设诡计,黄巾军受挫撤退,操追至济北(今山东长清县),黄巾军被迫投降。操在起兵初期,除了其同族兄弟曹洪、曹仁、曹邵等领有家兵以外,其他地主武装,如谯县的许褚、中牟的任峻、钜野的李典、任城的吕虔等,都率领宗族、部曲数千或数百家参加。所以说曹操的军队还是以地主武装为骨干的。
操本人饶有雄图,他并不以占有兖州为满足。兖州为四战之地,各军阀对之亦虎视眈眈,所以一连串的战争随之而来。初平四年(193年),南阳方面的军阀袁术引兵进入州界,被操击败,逃奔扬州。
迎献帝都许
兴平二年(195年),河东与河内一带将领杨奉、董承、韩暹、李乐、胡才、张杨等迎接献帝东归,经过艰苦奔波,始到达河东。这时袁绍手下谋臣沮授向绍建议派兵迎接献帝到邺,然后挟天子讨不从命。但遭到淳于琼等人的反对,他们以为当今群雄并峙,各欲为帝,如迎得天子,每事都要表请,如听天子,则不得自行其素;不从,则为抗拒圣旨,诸多不便。袁绍本人既早已不忠于献帝,又自恃宗族强大,有帝号自为之意,故不出兵迎接献帝。
建安元年(196年)正月,献帝在韩暹、董承卫护下,回到洛阳。曹操当时驻兵于许,有意迎帝,部属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兵力尚强,未可猝制。荀彧进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程昱、丁冲亦劝操迎帝。于是操遣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洪兵不得进。后韩暹矜功骄纵,专乱政事。董承又潜自招操,操乃将兵至洛,韩暹遁走。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操以洛阳残破,且自己一时尚无力控制邻近诸军事势力,乃移驾幸许。从此,曹操尽收豫州之地,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政治上的极大优势,关中诸将望风服从,袁绍未能迎接献帝,后悔也来不及了。
进攻南阳
南阳先为袁术所占有。袁术是司空袁逢的儿子,袁绍的同父异母弟。术少时是一个骄奢任性、喜爱飞鹰走狗的浪荡公子,因为家门显赫,他稍一改变行操,便被举为孝廉,任郎中,累迁至虎贲中郎将。董卓入京,想取得袁家的支持,任术为后将军。术不肯与卓合作,奔往南阳郡鲁阳县。那时,孙坚已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归附袁术,术得以占有南阳。南阳是刘秀发迹之地,达官贵人历代多有,境内户口百余万,财富充溢。可是袁术骄纵奢淫,贪取无厌,弄得百姓穷困,怨声载道。袁术内不能任贤,外不能辟土。他和袁绍虽是一家兄弟,仍互相猜忌,袁绍欲立刘虞为帝,以便从中操纵政柄。袁术更目无汉室,连汉帝的招牌都不屑要,只图自己很快当上皇帝。古人说:“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生富贵而能不骄傲者,未之有也”。袁术就是典型的骄傲公子。初平四年(193年)初,术为刘表所逼,退出南阳,东入陈留,被曹操打败,率领余部奔往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杀扬州刺史陈温,据有淮南。
占领徐州
灵帝中平五年(188年),青、徐黄巾军复起,汉朝以陶谦为徐州刺史。谦,字恭祖,丹杨人,父曾为余姚县长,谦少好学,仕于州郡,举茂才,除卢县(今山东长清县南五十里)令。寻迁幽州刺史、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初平二年(191年),为徐州刺史,破走黄巾军。及李傕等挟制献帝,谦屡遣使至长安,迁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当献帝兴平元年(194年)谦遭曹操痛击时,平原相刘备前来救助。谦死,徐州官吏遵谦遗嘱,拥立刘备为徐州牧。建安元年(196年),刘备遭到淮南军阀袁术的攻击,两军相持不下,寄居在徐州的吕布,乘机袭得州城下邳(今江苏邳县东)。备在徐州无处安身,至许投靠了曹操。程昱向操建议:“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操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曹操这时处在强敌环伺之中,比刘备更具有危险性的人还有。曹操不杀刘备,一是显示自己宽容,有利于广泛招徕人才;二是想暂时利用刘备对付其他敌人。于是操表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并增其兵,给其粮,令东屯沛,收散兵以图吕布。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又与袁术连合,遣其将高顺、张辽击刘备,曹操遣夏侯敦往救备,为顺等所败。顺等遂破沛,虏备妻子,备单身走。操欲自往击布,诸将以为张绣、刘表在后,如东击布,后方堪虑。荀攸曰:“表、绣新破,势不敢动,布骁猛,又恃袁术,若纵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今乘其初叛,众心未一,往可破也。”操称善,乃引兵往击布。这时泰山屯帅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等皆附布。操与刘备遇于梁(今河南商丘市),进至彭城(今徐州市)。
陈宫劝吕布击操,以收以逸待劳之效。布不从,欲待操军横渡泗水时,蹙之于河。但操军战斗力甚强,布连战皆败,操攻克彭城之后,仍滥杀人民,进行屠城。吕布最后退守下邳,操引沂、泗二水灌城。布部将多叛,布亦被迫出降,操缢杀之。
布将张辽率其众降操,拜中郎将。臧霸亡匿,操得而赦之,使招吴敦、尹礼、孙观等,皆以为守相。这样,曹操在徐州的统治大致稳定了。
淮南的袁术,已于建安二年(197年)称帝,他只知骄奢淫佚,后宫妻妾数百,皆著罗纨,食粱肉。对百姓则一味榨取,毫不体恤。等到百姓的脂膏被吮食尽了,他也“资实空尽,不能自立”,被迫离开淮南,企图北上,把皇帝的桂冠送给袁绍,途经下邳时,遭到曹操的邀击,不能前进,又折回寿春(今安徽寿县)。呕血而死。
官渡之战
在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以前,曹操和袁绍分别在黄河南北发展自己的势力,双方还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随着双方势力的扩张,利害冲突也跟踪而来。曹操打着“天子”招牌,操纵封赏大权,自为大将军,以袁绍为太尉。袁绍素来骄贵,声望和地位一向在曹操之上,这时,绍耻班在曹操下,怒曰:“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不旨接受太尉官职。由于袁绍势力很大,曹操不得不把大将军让给他,而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
建安三年(198年)十二月曹操擒杀吕布,取得徐州,次年三月,袁绍削灭公孙瓒,兼并幽州,于是袁、曹两大势力之间的对立显得更加突出,便不能不以战争相见了。
就地广、兵多、粮足各方面而论,袁绍都胜过曹操。曹操所占领的兖、豫、徐三州,都是残破之余。袁绍所统辖的冀、青、幽、并四州,则受战争破坏较少,比较富实。再就四周形势来说,袁绍所控制的地区,西界黄河,东临大海,北面的乌桓素受袁绍笼络。曹操则南有刘表,东南有孙策。关中将帅韩遂、马腾等都拥强兵,徘徊观望于袁曹二者之间。
建安四年(199年)三月,袁绍灭公孙瓒之后,挑选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准备进攻许都。当时谋臣沮授向袁绍建议利用优越的人力,物力与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以消耗其军事实力。“进屯黎阳,渐营河南”,从正面稳扎稳打;同时“分遣骑兵,抄其边境,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这样就可十全必克,而不必决胜负于一役。可是袁绍不能用。
曹操针对当时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进取河内,河内地区北靠太行山,南临黄河,占有了它,不仅可以阻挡袁绍在并州东南地区的军队东下,而且可以有效地阻止袁绍大军从东沿河西上。建安四年(199年)八月,曹操派遣原泰山将帅臧霸等带领精兵回到青州,利用他们在当地原有的影响进行活动,以牵制袁绍在青州方面的军队,使之不能西上增援。十一月,曹操又舍弃杀子之仇,把正在被袁绍招诱的张绣争取过来。这时,关中诸将见袁曹将要战争,皆中立观望,曹操使卫觊前往关中协助司隶校尉钟繇安抚韩遂、马腾等,使其不致为患。并开始派遣谒者仆射到关中监盐官,以市盐钱购买耕牛,供回到生产线上的农民使用,这对于安定关中社会秩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样,曹操就把一些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后来曹操从关中获得一千余匹军马,弥补了一部分骑兵不足的缺陷。张绣在与袁绍作战中,亦“力战有功”。
曹操在做了以上部署以后,于建安四年(199年)年底,亲自率领大军进驻重要战略要地——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对曹操不利的事,就是刘备在徐州的叛变。刘备自投归曹操后,操给他一个豫州牧的名义,一同驻在许都。这时,淮南军阀袁术由于屡吃败仗,力穷势窘,打算经过徐州北上投奔袁绍,曹操派刘备前往截击,袁术被阻南归,刘备占据徐州叛操,并与袁绍联合。曹操派将前往击备,未能取胜。操留下部分兵力把守官渡,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前往击备。诸将恐袁绍乘机进攻,操曰:“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东行,很快就击溃了刘备的军队,迫使刘备连妻子都扔掉,仓皇北上投奔袁绍。刘备手下亲信大将关羽,也被操俘获。操再回到官渡,前后还徊 到一个月的工夫。曹操东征刘备,给袁绍造成的可乘之机,在袁绍集团中,并不是没有人看到。袁绍的谋臣田丰就曾经劝他抓住这个战机,袭取许都,但绍却以幼子患病的理由不肯出击,田丰急得用手杖击地说:“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
袁绍在曹操进攻刘备时,不采取积极的行动,但当曹操打垮了刘备,回军官渡后,他却召集部属商议出兵的问题。田丰重申沮授前议,说:“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袁绍对田丰的意见,不但不听,反而认为“沮众”,把他囚禁起来。沮授原来在袁绍幕府中是内为谋主,外监诸将的首要人物,这次也因谏阻出兵,违背了袁绍的意旨,郭图等人又乘机进谗,说沮授权势太大,继续重用下去,会无法控制,引起了袁绍对沮授的怀疑,终于把沮授统率的军队分为三部分,让他和郭图、淳于琼各统一军,这就大大削减了沮授的职权。
袁绍集团就在这种意见不一,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出动大军南下进攻曹操了。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绍首先向各州郡发布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二月,袁绍亲自率领大军由邺城南下,进驻黎阳。
袁绍向曹操进攻的第一步棋,就是派遣骁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以便为主力渡河打下前进基地。曹操是要救援白马的,但所使用的战略,并不是派军直奔白马,而是声东击西,分散袁军兵力。曹操首先引兵到延津,装出要渡河抄袭袁军后路的样子。袁绍忙分兵西上进行邀击,曹操则率领轻骑迅速驰往白马。在曹军离白马只有十几里的时候,颜良才发觉,仓猝应战。曹操令张辽、关羽为先锋,关羽望见颜良麾盖,迅速冲进敌阵,刺死颜良,袁军失去主将,登时溃散,于是曹军胜利解救了白马之围。
曹操深知白马孤城在袁绍优势兵力的压迫下,终究不能坚守,乃向官渡进行战略转移,令白马居民和辎重一齐跟随军队沿黄河南岸向西撤退。
袁绍凭仗兵多势众,率领大军继续推进,沮授再次向袁绍进谏,劝他不可轻率冒进。袁绍不但不听,还把沮授仅余的部分军队交由郭图带领。
袁军先头部队在离延津不远的地方,赶上了曹军。这时,曹操令部队停止后撤,在南山下扎好营垒,派人登高了望。了望者报告袁军大约有五、六百骑来到。接着又报敌骑续有增加,步兵多得不可胜数。操吩咐不要再报告了,他要骑兵解鞍放马,休息待命。这时,从白马撤出的辎重还在路上,诸将担心敌骑掳掠,建议连人马带辎重一齐进入营垒。荀攸认为现在正是利用辎重引诱敌人的时候,怎能移进营内呢!胸有成竹的曹操对荀攸的意见,点头表示赞同,脸上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袁绍骑将文丑和刘备带领五、六千骑先后到来。诸将催请曹操赶紧上马迎战。操不动,过了一会儿,袁军骑兵到来,见路上有那样多的辎重,分外眼红,争先恐后地去抢劫,因而队伍大乱,操乘隙下令冲击,这时操身边骑兵不满六百人,但他们是以逸击劳,故能一举击杀文丑。文丑和颜良都是袁军名将,经过两次战役便被斩杀,大大提高了曹军的士气。
曹操在初战胜利之后,仍旧按照原定计划,退到官渡,集中兵力,筑垒固守。这样,既免遭敌人包抄,又缩短了军粮供应线。也使得袁军远离后方,给自己以更多伺隙出击的机会。
袁绍尽管两次受挫,但凭仗其兵多势众,仍旧推进至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八月,袁军进临官渡,于是关系袁曹成败的官渡之战进入了决战阶段。 在袁曹两军半年多的敌对中,袁绍未能取胜,曹操更陷于窘境,百姓困于役赋,反抗事件不断发生。汝南郡是袁绍的老家,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境内,他们大都拥有武装,乘机起兵反操,遥为袁绍声援,刘备也一再领兵到汝南,骚扰曹操后方。袁绍还多次派出小股军队抄掠曹军的粮食供应线。这些都给曹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迫使曹操一度考虑退守许都。经过荀彧谏阻,操始决定在官渡与袁绍周旋到底。他派遣曹仁带兵到汝南把刘备赶走,镇压了地方反抗势力,稳定了后方。
曹操除了采取严密措施,以足够的武装卫护粮食运输外,也十分注意用劫粮的办法制服袁军。恰好这时侦察到袁绍部将韩猛押运粮车数千辆来到官渡北面几十里的故市(今河南延津)。操知韩猛有勇无谋,乃派得力将领徐晃、史涣前往截击,把韩猛押送的粮谷全部烧掉。十月,袁绍大将淳于琼等率兵万余,押送大队粮车,停在离袁绍大营北面四十里的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沮授为了确保这支运粮部队的安全,向绍建议派一支军队协助守卫,以防曹操再次抄袭。可是,袁绍认为没有必要。
这时,谋士许攸向绍献策:曹操兵少,其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这里,许都防务必然空虚。可遣精骑前往偷袭,操失许都,进退狼狈,必然不能再战。绍不从,一定要先攻下操营。恰好这时许攸家人在邺犯法,被留守审配收治,攸既因此怀恨,又嫌绍无能,乃转而投奔曹操。
以上即许攸给曹操献的乌巢劫粮之计,操与亲信商议,诸谋士对许攸的话半信半疑,只有荀攸、贾诩劝操采纳。于是操断然采取行动,留下曹洪和荀攸守住大营,亲自率领步骑五千,趁朦胧的月色,从小道直趋乌巢。操军打着袁军旗帜,每个士兵带上一捆干柴,嘴衔枚,马缚口,路上遇人盘问,答以袁公怕曹操抄袭我军后路,特地前往加强戒备。这样,顺利地到达了乌巢。曹军在袁军屯地周围点燃干柴,大火顿时燃烧起来。袁军从梦中惊醒,只见大火熊熊,喊杀之声,震耳欲聋,于是惊惶失措,乱作一团。至拂晓,淳于琼等见曹军兵少,又产生轻敌情绪,出营迎战,操不待其摆好阵势,即挥军急击,琼等抵挡不住,退回营中。
袁绍听说操往袭乌巢,并不赶紧派兵救援,还对其子谭说:“即使曹操攻破淳于琼等,我攻下其大营,他就无处措身了”。于是命高览、张郃等加紧攻营。张郃建言:“曹操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可是袁绍只遣少量骑兵往救琼,而以全力进攻曹营。曹营坚固,屹立不动。
当操正激励士卒攻打淳于琼等的时候,传来了袁绍援军将到的消息,有人劝操分兵拒敌。操以为兵分势弱,后顶不住援军,前攻不下敌营,必致两头败衄,于是令士卒拼命进攻琼等,一举破之,除杀琼等外,还烧掉袁军全部存粮。及袁绍援军到来,乌巢已经失守,援军也就不战而溃了。
乌巢粮谷被烧的消息传到官渡,袁军登时土崩瓦解,张郃、高览烧毁攻具,率部降操,其他将士,也不再听从袁绍指挥,纷纷逃命。袁绍、袁谭父子率领仅存的八百骑兵渡过黄河,逃回冀州。袁军的辎重、图书、珍宝都成了曹操的战利品,来不及逃跑的袁军多向操投降。
经过这次战役,袁绍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曹操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牢靠的军事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冀州城邑,多降于操。但曹军也已人困马乏,特别是军粮短缺,使操无力再行北进。直到次年三月,操军仍缺粮,不能不就食于东平郡的安民(亭名,在今山东东平西南)。
由于刘备仍在汝南,所以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率军击备,备不战而奔荆州。刘表令备屯驻新野,以防曹操。
袁绍归邺后,收集散卒,平定诸叛郡县。原先,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乃令长子谭出任青州刺史。沮授当时进谏说:“谭长子,当为嗣,而斥使居外,祸必始于此矣。”绍不听,曰:“吾欲令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又以中子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袁谭与袁尚之间的矛盾,便由此形成。绍部下要员亦跟着分为两派:审配、逢纪为尚派;辛评、郭图为谭派。建安七年(202年)五月,绍死,尚继立,谭不服,自号车骑将军,屯兵黎阳。
尚、谭互讧,给操以吞并河北的良机。九月,操进军攻谭,谭、尚在曹军的重大压力下,惧而合力拒操,谭、尚数败。建安八年(203年)二月,操攻黎阳,谭、尚败走。郭嘉向操建议:“谭、尚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以为善,遂引军还许。
不出郭嘉所料,操退军后,谭、尚就厮杀起来,谭为尚所败,退保平原,尚围城急攻,谭竟遣辛毗求救于操。辛毗劝操乘机略定冀州。操称善,许助谭。十月,操引兵至黎阳,尚闻操军北上,乃释平原还邺。尚部将吕旷、吕翔叛尚归操。谭阴刻将军印给旷、翔。操知谭怀诈,为子整聘谭女以笼络之。操因军粮不足,引军暂还。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操引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二月,尚又进兵攻谭,留审配、苏由守邺。操乘尚东去,再来攻邺,先为土山、地道攻城,至五月,毁土山、地道,而绕城凿长堑,周回四十里。起初挖的甚浅,审配从城上望见,笑其无用。至夜,操急掘之,广深各二丈,引漳水以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
袁尚闻邺城危急,率兵万人还救。操诸将以为尚来保卫老巢,人自为战,有必死之心,不如避之。操以为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则有依险自全之心,而无轻生必死之意,可一战而禽。尚果循西山来,被操战败。尚奔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八月,邺城被操攻占。
邺为冀州州城,冀州在操所辖各州中,户口与财赋都居首位,操对之极为重视,自领冀州牧,经常驻邺。
操围攻邺城时,袁谭亦乘机略取冀州数郡,并攻袁尚于中山,尚败走,到幽州依袁熙。操责谭负约,与之绝婚,然后进讨。十二月,操入平原,略定诸县。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操击杀谭于南皮。于是冀、青二州郡县皆为操有。
袁熙为其将焦触等所攻,与袁尚俱奔辽西乌桓。
焦触自号幽州刺史,带领诸郡守、县令降操,操皆封为列侯。
并州刺史高干于邺城陷落时,曾向操投降,后叛,发兵守壶关口(今长治市东南)。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操攻破壶关。高干自往匈奴求救,单于不受,干南奔荆州,行至上洛(陕西商县),为都尉王琰捕斩。至此,袁绍原来占有的冀、青、幽、并四州均为操平定。
屯田
军阀混战之初,曹操“众寡粮单”。兵少,尚可招募;粮单,则军队越多,越养不起。曹操早时因处于内线作战,没有时间和条件令军士屯垦。及打败汝颍黄巾军以后,始得在许下兴办民屯。有力地支持了战争,成为曹操所以能变弱为强的重要因素之一。三国分立局面形成以后,曹魏于与吴、蜀交界地区屯驻重兵,粮食需求量甚多,于是屯田乃应运而生。
早在初平三年,毛玠就给曹操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和“修耕植以蓄军力",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不少地方荒无人烟,曹操招募流民垦荒,实行民屯。建安二十三年,根据司马懿建议在民屯基础上,在一些军事基地建立军屯,组织士兵生产,建立了“且耕且守"。屯田的建立,使长期混乱中农业重新复苏。
虽然多了点,可曹操就是这样发展自己的势力的,政治在上面作战也中有介绍,中国古代是农业国,所以农业就是经济,屯田就算是发展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