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无论从什么角度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才是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一种回馈。
⑵ 请用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世人的思考和启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充分说明,我们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发展局面和越来越多难以预判的重大危机。
一方面,洪水灾害、地震灾害、气候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危机不见诸刀光剑影,没有真实的敌人,但其造成的严重后果却堪比传统战争。
另一方面,尽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头顶高悬,从未走远。
(2)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扩展阅读:
纵观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流程,可以充分肯定的是:
一个完善而又灵敏的疫情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重大危机第一时间预警,往往成为总体战指挥链条上的初始关键,而整个指挥链条上每一处关口的过分繁杂、任何一个节点上的信息延误或滞后,都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从而严重影响打赢总体战的全局。
只有牢牢树立以最坏打算进行最万全准备的底线思维,才能赢得总体战的主动权,也才能使预警机制真正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符合现代总体战要求的国家综合安全预警体系。
⑶ 字词里的年度记忆,你对今年最想说什么
说到字词里的年度记忆,顾名思义,就是值一提到这个词就能勾起我们对2020年的回忆。那年度关键词都有哪些呢?今天我给大家简单盘点下:
1.今年中国媒体流行语: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这些流行语在数据显示使用频率较高,代表了中国媒体的关注焦点。
这些新词记录生活新变化,社会经济新发展,串联起2020年人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
对于今年多灾多难的一年,还有个悲观又有趣的说法:今年什么都没有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体温正常!是啊,今年真的不容易,只想对自己说一句:珍惜好当下,把握好今天。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困难就有多少辛苦。人的一生事业都建立在良好的身心健康上,,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事业财富都等于0.所以要适当的,保养好自己的身心,也是为一切事业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所以,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和我自己,一定要多多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加油!奥利给!
⑷ 2020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改为线上举行,为何会有如此创举
一、诺贝尔奖简介
诺贝尔奖是因为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要求设立的,他的遗嘱要求设立五个奖项,其中有: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诺贝尔奖已经被认为是奖项领域中的最重要的奖项。而在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为庆祝成立300周年,捐出大量资金给诺贝尔奖基金,增设了“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又被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的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评选的标准是成就的大小。诺贝尔奖的提名和评选过程:9月:寄出邀请函。诺贝尔委员会向够资格提名的人发出邀请提名的信件;次年2月提名截止;2月至3月产生小名单;3月至8月顾问审查小名单;10月产生诺贝尔奖得主;12月诺贝尔奖得主得到奖金。
⑸ 结合我国抗疫实际,谈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出了中国的哪些宝贵精神
1、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宝贵精神。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孰轻孰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在这场重大疫情面前,党中央以宁可一段时间内经济下滑甚至短期“停摆”,也要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的巨大勇气,对湖北省和武汉市果断采取史无前例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从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我们全力以赴、不计代价救治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2、抗击疫情的中国答卷彰显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宝贵精神。
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14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作出巨大牺牲;
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海关关员、基层干部、下沉干部不辞辛苦、日夜值守,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牺牲奉献;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工作者不惧风雨、敬业坚守。
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跛脚奔走在救治一线;顺丰快递员汪勇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帮助他们对接共享单车、协调生活物资;延吉车务段珲春站客运员张乐义无反顾地推迟婚期,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砥砺前行的文化基因。
(5)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扩展阅读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特点,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效,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并不断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奋勇前行,不断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答卷。
⑹ 2020珠峰高程测量有什么历史意义
珠穆朗玛峰,我们大家对它不会陌生,虽然我们没有攀登过,但是却知道它是世界第一高峰。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举行出发仪式,30余名队员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向更高海拔出发,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行动正式开启。
据了解,2020珠峰高程测量将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技术。其中,GNSS接收机、雪深雷达、气象测量和觇标等仪器都需要人携带至顶峰。
珠峰高度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GNSS测量、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的成果结合以前相关资料,不仅可以准确地分析目前地壳运动变化影响情况,同时也可为后续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提供准确的重力异常数据。重力测量成果可用于珠峰地区区域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和冰川变化、地震、地壳运动等问题的研究。
珠穆朗玛峰现在高度是多少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1975年的珠峰测量值一致;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为8844.43米。2005年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精确测定和公布,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数据一直采用至今;在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新的珠峰海拔高程数据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使用依法公布的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数据8844.43米。
⑺ 运用政治生活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给全国人民带来福祉。消灭贫困在任何时期都是一项中心工作,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即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一步走乡村振兴的道路。
2、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党正确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的关系,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基础上,努力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有力促进了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这在世界范围看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从这些成就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经验,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集中力量办大事、动员全社会参与,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等等。
4、打赢脱贫攻坚战底气十足。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5、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
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⑻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哪些显著优势
1、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使中国政治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这一优势就连很多外国人也已看清楚。在他们看来,中国重大决策来得快,执行力也强。他们在吵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开始干了。中国一个个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出来、付诸实施,已经到了第十三个。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规划国家几十年的发展。这在多党制条件下,完全没有可能。
2、人民当家作主,能使人民真正管理国家各项事务。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3、全国一盘棋,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是单一制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调动各地区各方面的资源,办成了很多其他国家难以办成的大事。中央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的方式,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4、以人民为中心,能实现共同富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的民生建设,尤其是精准扶贫,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做得最好的。十几亿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马上将告别绝对贫困,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奇迹。这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不可能做到。
5、选贤任能,能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我国是党管干部,选人用人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培养选拔干部注重台阶、政绩和多岗位锻炼。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结历史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选人用人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科学,也越来越准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