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和港澳台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类型。
民营经济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既能盘活一地经济发展情况,又能够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够贡献财税、增加政府收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此后,历届中央均对发展民营经济有明确不知。究其原因,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② 民营企业作用
民营企业的来由:民营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非国有独资企业均为民营企业。
作用: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域的亮点;
民营企业对我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比超过50%。
(2)私营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扩展阅读: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活力,从税收角度看,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50%以上,超过来自国有企业的税收,成为我国主要的税收主体来源。
部分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一比重更高,接近70%。如山东省2016年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比重持续攀升,占全省税收的68.3%。河北省民营企业税收占比60.96%;
2015年江苏民营企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比重接近60%,安徽民营企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比重为68.2%,广东民营企业税收占全省税收的47.3%。
在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统计的全国纳税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税收增长迅猛,同比增长32.6%,远超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说明民营企业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③ 如何认识我国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它也是公共部门经济的补充,它的存在和发展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作用:
1、私营经济生产和供应的产品和服务是社会总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实力增强,市场活跃,满足公众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2、私营经济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改善公共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私营经济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许多是私营经济支付的税收。
4、作为社会生产过剩的一部分,私营经济创造的利润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进行再生产扩张,还要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投入银行融资,企业的其余部分将通过各种形式的税收转化为社会财富。
(3)私营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扩展阅读:
我国的民营经济走过了25年,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这25年是新中国发生举世瞩目巨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是长期坚持对外开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国家宪法中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结果。
我国的民营经济强市有: 福建泉洲 浙江温州 广东深圳 江苏无锡 江苏苏州 福建福州 广东东莞 广东佛山 浙江宁波 福建厦门
参考资料:央视网-马建堂:以思想再解放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④ 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1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民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成分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目前,我国非国有经济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2以上,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民营经济用1/3的资源,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63%的贡献,它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2 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唯一部门。国有企业今后每年都要减少几百万就业岗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内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和经济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内部还有相当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将彻底离岗,中央及地方机构改革后还将有大量裁员产生。么多人到哪里去工作?只有发展民营经济才是新增就业的可靠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引进外资规模每年以30%的速度下滑。截止到1997年,私营企业员工总数达到6790万人,目前估计已超过1亿人,仅私营企业的产出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如果包括私人拥有的农业企业及转制后的原国有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一比例将会达到60%以上。因此其就业人数和所占就业人口比例将会更大。
3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变革的主要力量
民营经济的特殊生存条件注定他们是推动经济变革的中坚力量,而且反腐败的积极分子,尽管他们也可能有时不得不向腐败官员行贿送礼,但扰乱市场秩序的主要是权力与资本,而不是非公有经济成分。民营企业经理人不会索取业务回扣,民营企业之间的交易更不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民营企业追求经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公平性,而政府过度干预和腐败官员索贿行为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破坏交易的公正性。所以,民营企业经理人有能力也有条件掌握腐败官员的腐败事实,对于政府的制度创新更为关心、更加渴望经济改革,并可能提出更有效的改革方法。
4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皇权制国家,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皇家、官家、而非公民)有思想非常严重。计划经济下又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落后意识,民间的发展自主权被剥夺殆尽。孙中山虽然推倒了封建皇帝,但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经历过文艺复兴、资产阶段大革命、宪章运动、启蒙运动及为人权而奋斗的黑奴解放运动等历史阶段。今天我们的市场经济不仅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和制度设计经验,而且历史包袱沉重。当今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中产阶级队伍的产生。这些人将使中国社会结构更加多元化、合理化,并在新时期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从这一点来说,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市场为取向的中国经济改革在过去25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得大陆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就是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到2001年,国有经济下降到20%左右,非国有经济上升到80%左右,其中民营经济已占50%以上。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发展到年产值超过5万亿人民币,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的1/2。
⑤ 什么是民营经济 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但是,许多同志对民营经济的含义,以及它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还认识不清。请予回答。前线编辑部“民营”一词,人们一般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范围来理解:一是把它和整个“官有官营”经济相区别,这样产权属于企业劳动者的那些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由个人或某些劳动者集体共同经营的“国有”企业等等,都属于“民营”的范围,这是广义上的“民营”企业;二是把它与“私营”乃至“私有”相等同。对于广义“民营”范畴中的集体经济部分(包括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按照十五大报告的说法它们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并且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⑥ 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后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增个体抄、私营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1.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
2.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成为全社会投资主要力量
4.扩大了社会就业,近期更发展为就业岗位的主渠道
5.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其中突出地表现在第三产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上面
6.成为改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主体力量。
⑦ 请用实际例证说明,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个体经济必要的原因:1、广泛存在的手工劳动,是个体经济存在的前提,(但手工回劳动不一定要有答个体经济,如原始社会);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能提供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因此需要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能吸纳全部社会劳动力就业,因此应当允许个体经济的发展。
个体经济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是独立的经济形态,不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私营经济存在必要性的理由: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能提供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因此,需要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能提供满足整个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动力就业,因此应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而且私营经济可大量解决就业问题。
3、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存在着货币转换成资本的条件:有可雇佣的劳动力,有可以积累的资本。
⑧ 私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的意义
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些重要论点,进一步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引申开去,还有许多重大问题值得探讨。 (一) 中国私营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突破计划经济的模式,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发展。2、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转变和发展。3、由封闭转向开放。这个重大转变不仅适应中国落后生产力的水平,而且具有根本和长远意义。 (二)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了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的结合 中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用行政手段和计划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但这种体系不仅存在越来越明显的低效益和恶性循环,而且牺牲了人民利益,牺牲了农业和轻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牺牲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致命的问题是压制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国家和政府一个主体的投入,而缺少亿万人的投入、创造财富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前者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后者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温床。这种类似宗教色彩的理论和信条与信仰一个上帝的超人力量把社会带入天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人间社会的发展进步毕竟离不开亿万人的解放和创造力。失去这个基本点,只会导致社会停滞和危机。而这种解放和创造力在于有一个所有制形式作为载体。社会发展至今,私营经济和它不断发展的形式是最有效的载体和容器。 私营经济不仅不需要国家直接投入,而且它和市场经济共生,是生产要素和资源有效的配置形式。中国的私营企业没有国家投入,1997年注册资本已达 5140.12亿元,这是资源优化组合的有力的证明。私营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和指导十分重要,但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上有许多特点,主要是:l、以劳动力投入为主,资本、技术、自然资源自然结合,它是这个相当长时期内的特点,也是中国劳动资源优势的体现,它不但解决国内劳动力就业的难题,而且产品具有竞争力。2、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使私营经济自发地进行优化和调整,在对外开放度大和市场发育较快的地区,这种调整十分明显。珠江三角洲的私营企业,走过了80年代来料加工阶段,走向自主开发新产品,而且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浙江富阳市等地,上规模的私营企业不但组建了公司,而且和科研部门密切合作,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这些地区的私营企业,在全国市场出现萧条时期,他们的产品仍然畅销不衰。同样在这一时期,那些一般消费品,由于供给过剩,企业倒闭。这种现象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 (三)中国私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持续发展,一方面是国有经济出现了一批新兴产业如电子、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企业,但主要支撑力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978~1995年国有经济比重由77.63%降至 33.94%,集体经济由22.37%上升至36.59%,而非公有制经济由0上升至29.44%,包括个体私营经济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而个体工商户年增长幅度在10%左右,私营企业年均增长20-30%,为国有和集体经济所不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料、国家统计局资料)。中国工业品、特别是日用工业品供给迅速增长,主要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私营经济在商品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也在日益提高。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有经济3285.9亿元,集体经济2631.0亿元,联营、个体、其他经济共达 2383.1亿元;1997年,国有经济6533.2亿元,集体经济 4887.6亿元,联营、个体、其他经济共达15422.5亿元,超过国有、集体的总和,如果按非国有经济计算它的比重,已超70%。 1979~1995年,个体私营经济共上缴税金1200多亿元。全国百强县中大部分是个体私营经济发达的县,提供的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30~60%。目前东、中、西部的许多县(市)着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开辟富民的通路是重要目的,同时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投入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事业。 从长远来说,国家将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建设,大部分竞争性行业由民间投入和经营,个体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将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私营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出路
⑨ 私营经济发展对我国有什么积极意义
意义大了 如解决就业。中共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必然造就拥有更多财富的更大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科技第一生产力水平,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这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