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
①中国共抄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关注公众社会心态,表明党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③党中央起草和通过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过程是党不断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
② 十三五时期,共有多少农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5575万。
“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十三五”时期,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从“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每年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座谈会,针对不同阶段问题部署目标任务;从牢牢兜住“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底线,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长远谋划。
(2)杭州市2015年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扩展阅读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7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展2020年脱贫攻坚督查工作。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③ 2015年三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口径不一。但总体上,第三产业贡献率大约50%,第二产业(工业)大约45%,而第一产业(农业)大约只有5%左右。
④ 我国哪个省的民营企业实力最强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更关键的是提供了社会上大部分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国70%以上的就业岗位都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各省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代表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诞生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包括华为,阿里巴巴,联想,腾讯,大疆,海康威视等优秀企业,这些企业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各自的领域上都有了出色的发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比如下图是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数量,2015年的时候只有6家,但是到了2019年已经上升到32家(含港澳台)
可以看出目前广东的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3个,这个数量要比浙江和江苏多出150个以上,而在广东众多的上市企业当中,有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的。
所以从总体综合实力来看,虽然广东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的数量不及浙江和江苏,但广东的民营企业总体质量要比浙江和江苏高一些,因此从综合实力来看,我认为广东民营企业仍然是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省份。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
(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中央起草和通过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过程是党不断探索和遵循执政规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关注公众社会心态,表明党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历史地发展着的。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改委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3)①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通过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④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⑥ 我国在2015年实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大概会导致经济总量提升多少
本报讯 记者庞东梅报道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日前表示,目前,国家统计局已经制定了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初步计划和初步框架。按照工作计划,拟于2014年下半年提出初稿,之后,将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进行论证和修改,拟在2014年底或2015年初形成最终文本,并按程序对外公布。采用新核算方法计算出来的GDP等重要指标数据和修订后的历史数据,拟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之后按程序对外发布。新核算体系中GDP总量将可能有所增加。
许宪春表示,2008年SNA是1993年SNA的修订版,这次修订在基本核算框架和基本核算原则方面没有根本性变化,主要是针对若干具体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2008年SNA的变化涉及许多方面,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方法以及一些统计指标口径的界定等方面的变化。其中对GDP、居民收入和国民总收入等重要指标影响较大的变化包括:引入知识产权产品概念,将研究与开发支出等计入GDP;引入“经济所有权”概念,使核算结果更加反映实际;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劳动者报酬。
许宪春表示,根据2008年SNA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统计局拟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重点修订: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GDP;核算实际最终消费;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财产收入;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劳动者报酬。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统计局还将依据2008年SNA,修订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方法。通过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全面修订,形成一个新的版本,即《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4)》。
⑦ 新绛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http://www.jiangzhou.gov.cn/gk/tzgggq/20826.htm
⑧ 国民经济总支出包括哪些支出
国民经济总支出(国内吸收)包括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私人消费)、一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一般政府消费)以及资本形成总额(国内投资总额)。
⑨ 2015年国民经济面临的主要压力有哪些
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专李舒、王晓洁)中国人民大学属22日在京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表明,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债务风险积累以及政策难度加大的多重挑战,预计2015年,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报告指出,预计2015年中国GDP下行压力增加。预测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将降至7%。在房地产下滑、制造业低迷的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放缓,预计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9%,2015年这一数字将降至12.3%。
在“新常态”下,政策难度明显加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风险释放的新阶段,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应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寻找平衡点。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财政赤字率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2.5%,对局部债务风险应予以充分重视。
报告建议,在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外,政府还需出台各种新型政策以促进消费,并配套与民生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提高社会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宽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