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现今开发的经济开发区有哪些
宾西开发区,镇江新区,广安开发区,赣州开发区,唐山高新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
嘉兴经济开发区 ,
❷ 中国的经济开发区到底是开发什么的呢
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形态是一个政治经济矛盾的综合体。半国家主义半资本主义的政府主导经济,土地国有,资本流通和人民巨大的财富欲望,把中国带向传统的经济理论没有办法解释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像一个魔幻的泡沫,因为不受市场规律的制约,被越吹越大。
半国家主义与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是国家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大形势下结合的产物,这种国家取向的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而不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哈耶克的陈述中,被称为典型“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结合体”。
实为白黑勾结,夺取土地和政权。先畗与人。
❸ 未来中国最好的经济开发区是哪里
未来中国最好的经济开发区是在江苏。
经济技术开发区作回为改革开放过程中答的一个伟大创举,对区域经济、全国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急先锋”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又对依托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从国内外优秀开发区的发展中借鉴和批判的吸收经验,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国情,总结出一条适合开发区自身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努力提升竞争力,争创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新局面。
❹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时间及相关报导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
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在天津开发区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全国人大通过了跟开发区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两部立法:《外资企业法》和《土地管理法》。国务院颁发了鼓励外商投资、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条件若干政策。同年,我国外经贸、财政、银行、海关等部门出台了对外商企业和外贸商品等一系列优惠规定。
此前的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1984年至2002年,国务院一共批准设立了4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家享受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其中,2000年以前批准设立的有37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2000年以后新批准设立的有17家,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2003年国家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国家级及地方经济开发区施行严控措施。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05年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数排名前10名的分别是天津、苏州工业园、广州、昆山、青岛、漕河泾、烟台、北京、大连、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在不到全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的土地上,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8195.20亿元,占全国比重的4.49%,从业人员达到417万余。
“实践证明,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典型的‘布局集中、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园区发展模式,在土地、能源日趋紧张和环境保护日益迫切的新形势下,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❺ 中国有多少个经济开发区包括国家级。省级。
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31个(含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宁波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投资区、海南洋浦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览表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清融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宁波大榭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
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
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疆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
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漳州招商局经济开发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招远经济技术开发区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
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
泉州台商投资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
❻ 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1984年5月,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并积极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决策,此后相继批准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等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 全国已有122家国家级开发区以及1500多家各类开发区。
27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国务院确定的发展方针,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是有力地深化了改革扩大了开放。27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体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既为自身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又为国内相关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载体、平台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2008年,出口总额2051亿美元,占全国14%;进口总额1804亿美元,占全国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5亿美元,占全国21%,连续多年比重超过20%。
二是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实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所在地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主要经济指标在所在城市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已经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成为着力打造城市圈和经济带强有力的支撑点。2008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 占全国5%,增幅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72%;工业总产值近4.6万亿元,占全国9%;税收收入2481亿元,占全国5%。
三是有力地推进了我国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25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开发区工业产值的一半;通过加强国际生态领域合作,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核心集聚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四是有力地推动了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25年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集约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成为我国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引领示范区。2008年,开发区创造了约占全国5%的GDP、5%的税收收入、16%的进出口总额,吸收了21%的外商投资。
❼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1.高新区经济持抄续稳定增长。
2.高新区更加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3.正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
(1)积聚了更多的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
(2)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扩大;
(3)发明专利数量不断增加;
(4)技术性收入规模稳步扩大;
(5)高新技术产品不断丰富。
4.新业态不断涌现,高端产业逐渐成形。
5.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1、发展贪大图快倾向比较突出。
2、产业集群弱,产业结构雷同,缺乏产业特色。
3、技术创新的软环境建设滞后。
❽ 我国的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是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经济区域。
2.是吸收外商投资最集中的经济区域。
3.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投入成本少、产出效益高。
4.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
5.是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
6.是基础设施先进、支撑体系健全的区域。
7.是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开放度高的区域。
8.是具有优越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的区域。
❾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1992年-1996年为高速增长时期,在这阶段,经开区引进外资数量大幅度增加,引进项目的档次也出现了跨国公司。其次是引进项目在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上明显提升,填补了国家多领域空白,占据了国内同行业的技术制高点,促进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1996年,首批14个经开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887.86亿元,税收为101.45亿元,合同外资额达到57.8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8.04%、66.61%和48.04%。经开区也由最初的14个陆续增加到了32个,主要分布在沿海对外开放地区。 1997年-2004年为稳定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经开区生存和发展的总体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全社会在各方面、多层次对经开区提出了新的要求。经开区在自身前进过程中叶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组织和商务部2004年对经开区提出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进行“二次创业”,更加使经开区面临政策扶持弱化、体制改革创新、产业升级换代、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
政策环境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WTO组织的要求,原先给予经开区的财税优惠政策等优势受到新的挑战;体制环境方面,随着经开区与母城区联动、辐射、带动作用出现,部分经开区已经恢复到行政区的传统体制之中,现行的管委会管理体制函待改革;在产业环境方面,经开区面临提高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聚集的问题;在经济环境方面,经开区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逐步增强,外向型经济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在社会环境方面,经开区城市化趋势不可避免,这已以往得单纯工业区的定位相矛盾。未来的经开区要积极完善各项社会功能,逐步实现城市化发展。 2004年至今是开发区增容扩区时期。2004年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办20周年时机,各经开区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商务部指出未来经开区的发展要以“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为方针,以城市化和工业化相结合为发展方向。这为新时期的经开区发展指明了要求,同时也使各经开区面临着土地受限局面。
天津经开区首先在这一阶段提出扩大规划面积的要求,随后福州、青岛、兰州等经开区纷纷调整扩大规划面积范围,实施增容扩区方案。增容扩区不仅是指空间上的延伸,也包括发展质量的提升,它是未来经开区综合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中,经开区的数量和质量无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社会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是有目共睹。这一阶段也呈现了东部地区的经开区效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经开区,但是中西部经开区发展速度要快于东部经开区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