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国内经济面临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社会资金加速“脱实向虚”、各领域金融风险叠加隐患上升、民间活力不足、收入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等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仍然存在部分抑制增长的因素;影响甚至是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也较多;外贸进出口仍将低迷;工业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价格仍难以持续回升。
㈡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六大热点问题怎么看
经济转型开启“提质”下半场
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缓中趋稳,新增长动力形成取得积极变化,PPI同比由负转正,效益由降转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预期目标。这些亮点表明,我国经济供求失衡的态势正在缓解,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形增长正在从原来的“竖”过渡到“横”,经济转型从上半场“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提质”阶段。
2017年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总体上可能呈现内需增速小幅回调、外需增长由负转正的特点,如果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7年有条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当然,2017年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外部环境、流动性、部分区域经济转型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需要高度关注并妥善应对。
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在中高速上,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四个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制造业和民间能否逐步回稳。二是金融特别是银行资产质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补库存意愿和PPI能否保持温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见效。
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方向转变的大趋势没有变,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方向转变的大趋势没有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一方面要稳住阵脚,把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搞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战略机遇。
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
2016年全面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市场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针对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切实推进、深化。
去产能方面,要突出处置“僵尸”和更重视采取市场、法律手段有效淘汰低效率产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处置“僵尸”这个牛鼻子,更加注重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标准,更加强调完善市场机制来淘汰低效率产能,创造条件推动兼并重组,妥善处置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去库存方面,关键要坚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人民群众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费品本质属性。这需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去杠杆方面,关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积极稳妥降低杠杆率。优化债务结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以及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是容易见效的重要手段。引导转向创新驱动,转变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也是有效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渠道。
降成本方面,今年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但是也必须看到,减税面临支出规模刚性约束、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的挑战,减税空间并不是太大。
补短板方面,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所谓补软短板、制度短板,主要就是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服务,去越位与补缺位并举。同时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㈢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维普网
Forum学术论坛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河池市委党校梁祖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时至今日,GDP增速呈现出逐渐放缓的趋势。自2011年之后GDP的增速下跌到了摘要:1位数后,开始呈现出回落之势。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较多企业经营遇到困境,经济发展的压力变大,因此,如何对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得非常重要。中国经济形势经济增速GDP关键词:F201A2096-0298(2017)04(c)-154-02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冷静分析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并不意味着经济危机会到来,也决然不会出现西方媒体的那种说法,“中国经济会崩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没有必要产生过度的“低增长恐惧”,而是要冷静看待,分析其中的原因。1.1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面临考验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项具体内容正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在当今形势下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出口方面,中国已经多年没有完成预定目标。如2015年中国进出口增长目标为6%,但实际上没有增长而是下降了7%。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排名前四的贸易伙伴出现了不同的问题。欧债危机使得欧洲需求萎缩;东盟的一些贸易伙伴与我国在南海的争端愈演愈烈;和日本的关系不断恶化;美国制定了新的贸易保护政策,贸易壁垒加强。二是出口企业的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环保等
㈣ 2017中国经济模式创新发展十大领军人物 有哪些
悦花越有董事长刘玉龙"获得2017中国经济模式创新发展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㈤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有哪些
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需要保持稳健中性,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一共包含如下5个方面的要点:
一、宏观政策:
① 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② 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③ 将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降低企业杠杆率;
④ 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 城镇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5%以内。
二、人民币汇率:
《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币汇率的表述较去年出现变化,新的表述为“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2016年的表述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三、房地产:
2017年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将因城施策。拟在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城市增加土地供应;拟在三四线城市支持自住房需求。此前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称,今年“两会”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起审议安排。
四、国企改革与市场准入:
① 加快国有企业与国有资产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采取切实举措;
② 2017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③ 鼓励大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部门;
④ 凡向外资开放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间资本开放。
五、地方政府债务:
① 计划发行8300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② 将把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③ 研究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中长期政府支出事项纳入系统检测。
(5)中国2017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会议提出: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房地产市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㈥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好于预期的吗
据报道,在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发展经济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把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务求改革取得实效;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切实完善民生保障机制。
希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可以保持!
㈦ 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呈现的亮点有哪些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会议指出,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未来要“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由此可见,我国产业结构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双重任务。
近年来,在政府加大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作用下,传统产业中产能过剩行业持续调整,相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降低,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如期完成,但是,当前多数产业仍处于被动再库存阶段,过剩产能仍在集聚。会议提出,“全面化解产能过剩”,明年去产能力度仍会加大,一方面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另一方面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亮点。近几年,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已经制定和出台了详尽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在政策扶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开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继续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拉动力量。同时,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甚至开始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1%,比第二产业高3.4个百分点,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不仅在创造就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稳定增长中正在发挥基础性作用。未来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有望保持20%甚至更快的增长。
(二)健全金融风险化解机制
会议指出,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控债务风险列为经济发展一大任务,今年再次提出要防控债务风险,可见债务风险在未来一个时期仍不容忽视。
我国债务规模近几年扩张较快,债务风险有所上升,截至2013年6月底的10.9万亿元地方政府性债务中,有2.4万亿元今年到期,占21.9%,今后三年约4万亿元到期,占比超过36%,即使不考虑新增债务,偿债压力也不小。同时,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行,各地相继放松了房地产限购政策,银行也在酝酿放松住房贷款,不排除提高居民贷款积极性继而提高债务水平的可能。另外,一些信托刚性兑付被打破的案例相继出现,部分地区金融风险暴露等,都意味着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防止负债率持续走高和风险积累,关键是通过改革促进实体经济更加均衡发展,提高偿债能力的同时,丰富融资渠道,适度降低债务融资的需求。未来应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制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增强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杠杆效应,防止大剂量宽松政策推高债务水平。探索建立企业甚至政府层面的债务违约退出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决算公开,硬化债务约束。与此同时,加快发展股票等直接融资,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负债率。
㈧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9%
中国国民经济正在向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增长6.9%,较2016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好于预期。
拓展内容
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在去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在消费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0.7%。
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消费升级意味着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速。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去年,百姓投资的热潮已经由楼市转移到了其他行业。而楼市在多层政策调控之下也正在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81510亿元,增长6.0%,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
㈨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多少
报道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预期的6.5%。这是中国实现2011年以回来经济增答速的首次回升。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这同样得益于中国良好的经济表现和杰出的经济贡献,世界银行预计,受油价反弹、全球贸易好转、低利率和低失业率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表现。
㈩ 2017中国用什么刺激经济发展
经济格局已经改变
无需再刺激
需要稳固传统行业
扶植新兴行业
增加税收优惠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