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经济发展靠的是什么
应该靠旅游,运城地区的文化沉积厚,文物多,景点多,并且处于山西南端,地理位置优越!
⑵ 北京 经济状况
京是中国抄的政治、袭文化与国际交往中心,是综合性产业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循着北京经济发展要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对经济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
200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人均GDP达到63,029元人民币,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市。北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8亿,2217.2亿和5405.1亿元(2006年),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当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2005年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实际增长8.7%。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6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依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资料,2005年,北京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31.8%,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标准,北京已达到“富裕型”社会,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在北京同样存在。
⑶ 求北京经济发展简史,和一些具体数据,高分悬赏,急!
经济发展简史
1950—1960年,北京开始实施工业化发展北京经济的计划。到50年代末期,初步形成了四大工业区:东郊的棉纺织工业区、东北郊的无线电工业区、东南郊的机械、化工工业区和西郊的重型工业区,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基本奠定了北京工业的初步基础,并形成了北京经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格局,在后来的20年发展中,北京冶金工业和重化学工业得到重点发展。到1979年,北京重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63.7%,仅次于辽宁而居全国第二。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发展重工业与北京城市性质和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工业”和“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发展“首都经济”的概念。在1998年1月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新一届市政府正式确定把大力发展“首都经济”作为本届政府工作的重心。首都经济的内涵,就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北京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充分发挥首都的比较优势,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方向发展的经济;从对外开放的角度看,首都经济是在首都建设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经济;是中央在京单位和本市形成整体、共同开拓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是发挥首都科技优势,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对外开放重要内容的经济;是第三产业发达,涉外服务贸易成为对外开放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是在经济运作方式上与国际规则接轨的经济。
济最新发展
北京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北京已从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中国重要的具有综合性产业的大城市。进入“九五”以来,北京工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从“八五”末期的1174.4亿元增至1999年的2081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前四年平均年递增18.7%,比“八五”加快5.5个百分点。
外向经济
近年来,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1999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为84.4亿美元,是1986年前的3.9倍,其中出口32.6亿元,约是1986年的5倍,年平均递增约13%,超过了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速度。北京市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己由1978年的4.8%提高到1999年的26.8%。
截至1999年底,北京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4729家,合同外资金额276.9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从投资企业类别划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0299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1167家,外资企业3237家;股份制企业9家,外资银行17家;全世界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京投资,其中:香港5731家、美国2422家,台湾1656家,日本1257家,欧盟752家,韩国563家,新加坡513家。
近几年国际跨国集团纷纷在北京设立投资性公司或地区总部,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中,累计已有154家来京投资。在京注册登记的外国企业驻京代表机构达6177家。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20家,投资性公司105家。
已投入生产、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5351家,总体经营情况良好,效益不断提高。据1999年底对5351家已开业投产外商投资企业的统计,职工总人数约42.42万人。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成为北京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首都经济的核心,并已形成一定的总量规模。高新技术在“九五”期间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性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八五”末期与1999年底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79.0亿元增加至164.9亿元,增长1.1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从“八五”末期的17.2%上升到1999年的25.4%。截至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为33.7%,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以上,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销售收入463.8亿元,同比增长50.1%;实现利税40.5亿元,同比增长1.2倍;实现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2.1倍。
1.2.5风险投资
到目前为止,在北京市注册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有18家(不包括国外风险投资公司),占中国国内新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总数(94家)的19.15%,资金数量占50%以上。
⑷ 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1、北京总部经济领跑全国稳居全国之首
2、科技创新势头强劲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3、商务设施环境优回化升级夯实总部经济答发展基础
4、专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促进总部经济高端发展
5、国际开放水平程度高区域开放水平仍需提升
6、完善管理模式,构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⑸ 十三五时期 北京要进一步强化首都经济特征,优化发展什么经济
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
⑹ 北京市经济的发展状况
朋友,你想进一步了解北京吗?这里有权威的信息和咨询,希望你能够满意,同时也祝福你在新的一年里有所收获呀!!
http://www.beijing.gov.cn/(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
⑺ 北京市各区经济排名
NO.1 海淀区,现在和未来20年,北京各区的老大,首都两大巨无霸城区之一,国家智力中枢,高校云集,北大,清华世界知名。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地处京西风景秀丽,上风上水,皇家园林,西山览圣.海淀区大部分经济指标居城八区之首.
No.2 朝阳区,和海淀一样,未来20年内,稳座第二的位置,并有超越海淀的趋势。和海淀并列首都两大巨无霸城区,实力与海淀在于伯仲之间,但以面积人口来算,朝阳略逊色于海淀。朝阳是首都国际交往中心,使馆,写字楼,豪华酒店,跨国公司总部雄居北京之首.朝阳区商业发达,城市建设一流,是北京首屈一指的高品位生活区域.2008年奥运会将在朝阳区为主战场.国家空港首都国际机场亦是朝阳区的一块飞地..
NO.3 通州区,1990年,全国百强县第九名,1995年通县撤县升区后,并未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通州的城市建设,GDP水平,曾经一度在北京各区中倒数。不过今日的通州不管是从定位,建设上都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通州凭借自己出色的地理位置,以成为朝阳CBD的后花园,因此这里聚集了很多素质较高的白领阶层,通州宋庄镇更聚集了一大批的的国家级艺术家,在这里定居的有国画大师韩美林,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著名导演和平等,最值得标榜的是,通州是北京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家乡,福娃诞生于通州韩美林工作室中。目前通州凭借自己发到的交通,无可替代的地理位置,现在通州房地产过热化!目前通州房地产业一路向钱,现在通州区是北京远郊区第一个通地铁的,未来将有3条地铁,一条城际列车经过通州,使得通州越来越通。进入2005年以来,通州可谓双喜临门,国务院正式把她定位成北京新城区,北京商务办公区,北京综合产业基地等等,更有言谈,未来首都行政区,将东迁通州!加之每年300亿的城市建设投入,以及引进了寰球影城主题公园,无疑,通州将成为北京未来20年中的最大新贵!也是北京目前最重视的地区。
NO.4 西城区,政治中心的政治中心,自古西城就是达官显贵的底盘,中南海在西城区辖区内,大部分国家机关也都建在西城,金融街是国家金融调空中心.金融街这个不足2公里的街区,却占据着国家60%以上的金融资产。老北京的优秀代表,胡同故居保护最完整,档次最高.后海,西单地区更是国际化大都市北京重要的组成部分.
No.5 亦庄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的首都三大重点新城之一,原属大兴区一个镇子,现已独立设区,亦庄属于国家级开发区,这几年发展迅速,主要发展芯片产业,制药产业,以及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这里集中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奔驰汽车生产基地,等一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厂房,这里的GDP增长率是北京最高地区,2005年GDP增长率高达35%以上。
NO.6 顺义区,与通州,亦庄并称首都三大新城区,顺义工业基础较好,起步较早,经济结构较发达,这里最大的企业是我国最大的空港首都国际机场的,经过10年的发展,顺义已经形成已首都机场,北京现代,北汽福田,燕京集团等大企业为首的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并且这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场地之一。顺义别墅区,聚集了不少明显,王菲,赵微,李连杰等很多大陆,港台明星均在此安家。
NO.7 东城区--四大旧城之一,地域范围较小,是北京重要的商业中心,王府井大街地处东城.东城区历史上同西城有东富西贵之说,是富商的居住地,东城区的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99%.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属东城辖区。
NO.8 石景山区--排名第10主要是以前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首钢,燕山石化排污严重,随大有改观得到响应的综合治理,但在北京人的观念中,还不太适合居住,虽然石景山是比较发达的。如2010年以前,这些能够得到合理治理,石景山区的实力将起码连升3名。
NO.9 丰台区是历史上皇家部队驻地,现在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工商业城区,随着丰台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活环境逐渐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定居。
NO.10大兴区,本来大兴是很强的,但因为把亦庄分出去了,所以才显得后势不足。不过好在大兴的面积较大,并且全部为平原,这里发展空间还是蛮大的,这里是首都北京最大的城市发展空间预留地。
NO.11 昌平区位于北京上风上水的北部地区,世界遗产十三陵的所在地,中关村园区之一,北京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以旅游,科技研发,房地产,为支柱产业,这里风景宜人,水源充裕,环境优良,但昌平目前的发展不容乐观,她既没有大兴这样的平原优势,也没有通州顺义这样的交通,国家定位优势,这里号称北京的卧成,臭名昭著的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坐落与此。制约昌平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高达70%的山区空间,这严重制约了昌平的发展。如果昌平境内全部是平原,这里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海淀。
NO.12 房山区,首都产煤大区。房山境内琉璃河镇一度被凭为中国示范乡镇,中国最富裕乡镇的典型。
NO.13 门头沟区,工业实力一般,农业发到,首都的西部生态区。
NO.14 密云县,距北京市区70公里,县城建设国内一流,生态环境国内一流,经济实力很一般。2005年全国百强县第56名,首都生态保护区,北京最大的密云水库坐落在该县内,北京的一片净土,这里好似与北京这样一座繁华大都市隔绝,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繁忙,人们悠闲的生活,很慢的生活节奏会使你认为,这是在北京吗?
NO.15怀柔区,城市建设,实力和密云基本一致,生活安逸,祥和,经济一般,区容漂亮,森林覆盖率高,旅游资源及其丰富,生态环境中国一流,不过距北京市区的距离比密云还远15公里,但行政级别高于密云一级,姑且排17名
NO.16 平谷区,首都粮仓,号称京东绿谷,和密云,怀柔并称首都三大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高达80%,不过区貌以及旅游开发逊色于密云,怀柔。
NO.17 延庆县,塞外名城,兵家必争之地,与匈奴,突厥用兵的古战场,古称右北平,民国出年属京兆,后分与察哈尔省,共和国成立后隶属河北省,1958年归属北京管辖,这里有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不到八达岭长城非好汉很多人都听过,可有几个人听说过延庆这个名字呢?这里可以找到异域的感觉,茫茫无际的康熙大草原仿佛把你带入了内蒙古!这里距内蒙仅仅40公里,距离张家口仅仅50公里,而距离首都北京的市区远达130公里,这里山区面积高达90%,可用面积极少,不过就这种情况,延庆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80位,实属沾了北京光。延庆属北京最差地区,但与周边相邻的河北,内蒙村落相比,可谓“天堂”这里的人和北京人不管是口音,风俗上均差距很远.
⑻ 北京经济规模、特点及产业结构
一、北京经济的基本特征
首都北京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在遵循城市经济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始终将服务于国家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经历了工业化城市、现代综合服务中心与国际化都市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新中国建设的初创时期(1949-1978),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要求下,北京大力发展重工业,率先完成了城市重工业化的进程。
第二阶段是在改革开放的推进阶段(1979-1998),在中央明确的首都定位下,北京重点发展服务经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完成了由工业化城市向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城市的转化。
第三阶段是全球化阶段(1999年至今),在大国崛起战略的要求下,北京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了建设以现代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动力、经济节点功能为特征的国际化都市的目标。
(8)北京市经济发展情况扩展阅读:
发展优势
北京商务中心区作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城市功能区,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将有利于大量现代服务性企业进驻,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和整体水平,充分发挥首都经济的集散效应,促进商务中心区的快速发展。
北京商务中心区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三大功能区之一,既要顺应新经济发展潮流,还要有首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北京市及朝阳区的优势和潜力。
北京商务中心区确立的主导产业是金融、保险、电信、信息、服务和咨询,同时,以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方便舒适的配套设施,成为首都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
⑼ 北京经济靠什么发展
晕~北京的工商业还少啊???北京的工商业算是很发达的了,此外北京发达的还有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多了
⑽ 您知道2007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状况吗
答:2007年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市场价格稳定内,容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职工平均工资39867元,比上年增长10.4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89元,增长13.9%。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市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为7.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2007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