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州⇋东莞将通地铁了
获悉,东莞1号线二期将衔接广州地铁5号线!也就是说,以后从广州去东莞,两地市民搭地铁往返就可以啦。
日前,《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称,力争在“十三五”期末,东莞地铁1号线实现与广州地铁5号线衔接,届时将大大方便广州与东莞两地市民的往来。
同时工程将与在建的广佛环线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东环线交汇,实现与广州南站的无缝对接,并与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莞惠城际轨道交通相衔接。
『贰』 为什么广州十三五规划地铁5号线东延没了
估计是规抄划调整或者取消了。
广州地铁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是中国大陆第四个开通并运营地铁的城市。截至2016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共有10条营运路线(1号线-8号线、广佛线及APM线),总长为308.7千米,共167座车站。
广州地铁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并且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营运者,因此广州地铁的服务范围亦延伸至佛山市。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截至2016年5月1日,广州地铁单日客流纪录达到900万人次,总客流人次超过2015年12月31日的879万人次,再次刷新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5.3%。[1]
广州地铁现时的口号是“全程为你”,在之前使用过的口号为“地铁,为广州提速”以及“新生活干线”;广州地铁的吉祥物是“科技范”悠悠(YoYo)。
『叁』 广州到东莞的地铁有吗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地铁5号线 → 广369路 → 601路 → x22路,全程约71.2公里
1、从广州市步回行约490米答,到达公园前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4站, 到达杨箕站
3、步行约280米,换乘地铁5号线
4、乘坐地铁5号线,经过13站, 到达文冲站
5、步行约130米,到达地铁文冲站
6、乘坐广369路,经过21站, 到达麻三村站
7、乘坐601路,经过28站, 到达宏远工业区站
8、乘坐x22路,经过4站, 到达行政中心西站(也可乘坐59路)
9、步行约450米,到达东莞市
没有地铁,但有公交。
『肆』 广州火车站改造完毕 公交站还搬回去吗
何时启动改造?棠溪站建成、普速客车搬迁后
实施问题一:广州火车站主体建筑会拆除吗?2014年初曾有过广州火车站主体建筑要拆除的报道出街,但此后也曾传出过微改造的消息。
答:广州火车站按照尽量不扩大征地拆迁规模、不增加交通疏解压力的原则进行改造,广州火车站铁路车场维持既有规模,站房进行适度改建,满足引入高铁和城际动车的条件,将广州火车站打造成现代综合客运枢纽。
问题二:广州火车站是要彻底打造成高铁站吗?以后火车站还会不会有普铁?会不会有货运?
答:广州火车站作为广州铁路枢纽的主要客站,与广州东站联合打造成广州中心火车站枢纽。改造后,将普速车整体外迁至棠溪站,引入高铁和城际动车,仅保留少量普速客车,不再办理货运。
问题三:目前十三五规划里说广州火车站改造2018年才正式启动,启动后春运问题如何解决?
答:按照中铁总与广州市达成的一致意见,广州火车站改造要在棠溪站建成、普速客车搬迁后才开始实施。在广州火车站改造期间,由棠溪站承担主要的普铁运输,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佛山西站等枢纽内火车站主要承担高铁、城际运输。春运期间,通过加开列车,增加运营时间等措施可以解决大量春运客流运输问题。
问题四:十三五交通规划里棠溪站是2030年建成,现在棠溪站的建设计划会提前吗?提前到什么时候?棠溪站今后是不是承载广州火车站的全部普铁功能?
答:为进一步加快优化广州铁路枢纽布局和功能,按照多站布局、多点到发的原则,按照近期中铁总与广州市协商一致的意见,“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新建棠溪站和广州站改造项目。新建棠溪站项目按照2017年开工建设的目标抓紧推进前期研究工作。
规划建设方案:广州衔接9条高铁线
1.枢纽总格局。按照规划,广州铁路枢纽将衔接京广、京九、广湛、广汕等9条高速客运铁路和4条普速铁路。对外沟通北京、上海、香港、澳门、海口、昆明、重庆、西宁8个方向,形成由“人 C”型普速网与“三横一纵”为主骨架的客专网组成的铁路枢纽总格局,实现客内货外、高普分设、多站布局、多点到发,建设成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互联互通、高效换乘的现代化特大型铁路枢纽。
2.客运方面。规划形成以广州、广州东、广州南、佛山西、棠溪站为主要客站,以广州北、南沙、新塘站为辅助站的“五主三辅”客运布局。远景增加增城站、机场站为辅助客站。
3.货运方面。规划新建10个物流基地和3个高铁快运基地: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田)为一级物流基地,石龙、增城西、南沙港、丹灶、源潭为二级物流基地,以及万顷沙、鹤山、官窑、黄圃等三级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大朗、广州南高铁快运基地,广州空铁联运基地。
“十三五”建设计划:广汕客专、京九客专引入广州枢纽
近期主要有在建东北货车外绕线、南沙港铁路,里程156.8公里,投资302亿元。
“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广汕客专、京九客专引入广州枢纽工程、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茂铁路电化、广州至广州西复线、京广铁路郭塘联络线南延线、枢纽北环与京广铁路联络线、广州集装箱中心站(大田)、棠溪站,新塘站改扩建、广州火车站改造等工程,总投资1000亿元,其中在广州境内投资约350亿元。远期规划(至2040年)主要有广湛客专、广河客专广从段(广从城际)、京九客专南沙支线等工程,总投资1000亿元,其中广州境内投资约200亿元
『伍』 国家十个中心城市有哪些
1、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3、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4、2018年2月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至此,已经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其他城市只能竞争剩余1个名额。全国正式提出申请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深圳、南京、沈阳、大连、青岛、福州、厦门、杭州、长沙、石家庄、苏州、合肥等城市。
(5)广州十三五经济发展潜力扩展阅读:
中心城市定位:
从总体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应当引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重庆地处内陆腹地,居承东启西重要战略地位。
武汉辐射带动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郑州承担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交通的枢纽作用 ;西安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挥区位交通连接东西、经济发展承东启西、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
北京:着眼建设世界型大都市,强化首都功能,发展首都经济,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影响力,联袂天津引领环渤海地区发展。
天津:提升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功能,重点开发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和技术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协同北京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
上海:优化提升经济功能,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联袂南京、杭州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广州: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建成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高端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联袂深圳、香港、澳门推进珠三角地区现代化。
重庆: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
成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武汉:坚持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汉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启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郑州: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坚持内外联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国际化现代都市。
西安: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强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
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保护好古都风貌,统筹老城、新区发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