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布时间:2020-12-19 23:01:01

1. 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内容是指:

1、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2、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

4、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

5、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

6、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7、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8、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9、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经济理论范畴中,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

但是也要看到,第一,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能的;第二,上述对各种经济增长类型的划分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在不严格限制的场合,两者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1)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些基本特征:

1、经济增长效率高,主要表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高;

2、国际竞争力强,主要表现为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高而成本低;

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要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等方面的转变。

A、依靠来投资、出口拉动向自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B、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C、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D、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选ABD

3.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政治

以下摘自高一政治课本:
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内坚持扩大国内需求容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要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

第一,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必须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做到“四个着力”。

1、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只有企业充满活力,整个经济才会有勃勃生机。

2、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只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3、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犹如一个国民经济有机体的躯干和骨架,躯干骨架搭建合理,有机体才坚实有力、健康发展。

4、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形成新优势,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四个着力”指明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不断增强我国长期发展后劲的路径,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战略选择。

第三,“五个更多依靠”。

1、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依靠投资或者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必须依赖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的协同作用,特别是更多依靠和发挥内需,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2、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不断升级和优化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提升中国经济质量和后劲的必然选择。

3、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依赖生产要素数量投入,,各项要素的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必须改变这种状况,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4、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在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巨大,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必然要求。

5、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逐步改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5.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什么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 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由粗放型专向集约属型转变; 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 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 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 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 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 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从经济增长推动的方式区别,数量型增长方式一般都是由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是一种消耗型增长方式;而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是由劳动、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资源转移、规模经济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是一种效率型增长方式。
因此,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由消耗型增长方式向效率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不同角度出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或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之说。

6. 简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要实现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坚持。 急需,,,。。。

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扩大内国需求特别是消版费需求

三个转变:促进经权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内长转变.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容整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进科技进步。一方面,科技进步既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标示了方向,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体制创新。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导致增长方式不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强化企业管理。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国民素质。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人。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是依靠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积累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目前这种经济增长,已经引发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给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带来威胁。
(一)经济社会情况
1、能源消耗过高,资源效率低下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使得我国的稀缺资源极不经济地被耗费。根据新公布的普查结果,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略有下降,但这并未改变当前我国能耗过高、资源效率低的总体现状。我国2004年调整后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4.4%,而当年我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40%。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资源约束矛盾将更加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2、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加速
在我国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据有关方面报告,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日污水排放量在1.3亿吨左右,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新增1.5万平方公里;沙漠化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每年新增3436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每年增加退化草原2.5万公顷;北方河流资源开发利用率大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30%—40%),其中黄河、淮河、辽河达60%,海河达90%。流域生态功能严重失调。华北平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据世界银行1997年统计,我国仅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GDP的3%—8%。
3、重化工业发展,就业难度加大
我国农村有超过1.5亿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非农业中就业,城镇每年还有1500万以上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因此,增加就业是关系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集中力量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大企业,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大量占用耕地,每年增加成千上万失地农民。“近几年我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摊算,就意味着每年大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所谓“失地农民”有相当数量的增加,这对于缩小城乡和贫富差别、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

阅读全文

与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