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洋口港的开发规划
根据整体开发战略,洋口港拟建设四个海上作业区 :
阳光岛作业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可建泊位37个。其中,北侧码头区布置5-10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南侧码头区布置2-5万吨级泊位15个,岸线3810m 。该作业区系洋口港的起步区,已建成洋口港第一座离岸人工岛阳光岛。
东太阳沙作业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可建25-30万吨级码头泊位14个。该作业区在阳光岛以东,为洋口港定位深水大港的远期核心,拟建设洋口港第二座离岸人工岛。
金牛湾作业区,规划面积81平方公里,可建5-10万吨级码头泊位122个。位于长沙东侧海岸外,原拟建洋口港第三座离岸人工岛,后改为建设环抱港池。金牛滩涂计划围垦6.52万亩 。
环港作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重点开发2-5万吨级的靠岸型挖入式港口。位于“小洋口”与“大洋口”之间,于2012年下半年启动开发建设前期工作 。 港口新城区规划面积为16平方公里,以长沙镇为主体,核心区6平方公里。2013年,洋口港建成综合商务大厦、联检大楼,区域供能中心,城市工程总开工面积超过十万平方米,港口新城建设取得突破。2014年起还将推进医院、学校、港城中心市场、公交客运站、新城公园、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
港口新城区与主城区之间除已有的洋口大道等公路外,拟建设港城中通道加强联系。
❷ 如东县的旅游
如东县地处黄海之滨,属于平原地貌,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南黄海海洋风光和海鲜美食为主要特色的地方旅游逐步兴起,吸引了了周边地区的大量旅客。“海上迪斯科”和“空中交响曲”是当地颇负盛名的特色旅游项目,因其具有很高的参与性、娱乐性,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海上迪斯科是指在黄海广袤海涂上踏踩文蛤,而空中交响曲则是在海涂上放飞具有如东特色的板鹞风筝。如东县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小洋口地区是县域主要发展的旅游产业开发区。 小洋口景区:小洋口地区位于如东县县域西北部,是如东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主阵地,设有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利用区内围垦形成的土地资源发展健康旅游产业。在围垦开发过程中,该地区形成了湖泊、湿地、温泉资源,开发有温泉度假村、高尔夫球场、滨海湿地公园等项目。洋口国家中心渔港与景区毗邻,因此小洋口的海鲜海味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招牌。
洋口港景区:主要是涉及洋口港港口设施的工业展览,阳光岛及黄海大桥在一望无垠的黄海之上气势万千。黄海大桥全长12.6公里,从长沙镇海岸北偏东延伸到海外,2006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2008年12月28日顺利完工。黄海大桥与阳光岛为洋口港主要设施工程,因为洋口港的建设需要已停止对外开放。
国清寺景区:在如东县城掘港镇开发区的东南部。掘港国清寺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属于天台宗。天台山修禅寺座主行满在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来到如东,历时十四年按照天台山国清寺的建筑风格创建了掘港国清寺。1960年7月,掘港国清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底,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在文革中被全部拆除(藏经楼已在解放战争中被拆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掘港国清寺异地重建,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寺名 。 海防公路:存于县域北疆。该路筑于古海堤(俗称范公堤,始建于宋代)上,两侧树木成林,今已去海数公里之远。
串场河:存于掘港至马塘间。始建于宋代前,见证如东千年盐业历史。
盐垣镇:位于掘港镇。初成于明代,清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二十四年,掘港乡绅修筑石板街为北街(又称正街)、南街(又称岸街)。
三元池:位于掘港镇。最早于明万历八年(1580) 开挖。如东县原政府驻地。
丰利古建筑群:位于丰利镇朝阳路将军巷,为清代建筑。
掘苴河闸:1957年兴建,位于掘苴河入海口上。宋庆龄、郭沫若、陶勇等层为之题词。 狼山鸡:如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本港海鲜:其中如东文蛤号为“天下第一鲜”,梭子蟹,海蜇,相思螺,泥螺,白虾,竹蛏,蟛蜞也是有特色的海鲜佳品。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贝类、鱼类海产。
如东紫菜:条斑紫菜产量约占江苏省四成,且品质优良,是喜之郎等著名食品商的重要原料供应地 。
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如东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天然苗生产区,阳澄湖大闸蟹蟹苗也有来源于此。
❸ 洋口港的开发历史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洋口港,自80年代起展开开发研究论证,基本上由如东六届县委县政府推动 ,最终实现洋口港在2003年进入实质性开发。 20世纪80年代,江苏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组在洋口岸外发现了一条直通太平洋的深水通道。此后1986年到1996年间,如东县政府组织委托交通部一航院、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设计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对洋口港海域的基本情况和建港工程条件进行勘探研究,形成多项通过院士专家审查的研究结论,烂沙洋水道的稳定性及建港的可能性得到科学性确立 ,并提出可建设燃气轮机电厂。
1997年如东县委托国家海洋二所对工程区内的潮汐、波浪、水文等分别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测,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基础资料,同年委托交通部一航院开展人工岛研究。
2002年南通市提出了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开辟建设沿海港口,发展临港工业带,提高接纳国际资本与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实现江海联动。洋口港的开发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洋口港的科研进展顺利,但资金筹措、项目储备却困难重重,由于建设难度大,投入多,令不少企业望而却步。直至中石油江苏LNG项目与香港保华徳祥集团港口开发项目形成合力,洋口港才得以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 。2003年7月,香港保华集团与如东经过7天谈判,如东以30平方公里临港滩涂使用权作价入股40%,合资组建江苏洋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2003年9月,“长航江河号”顺利驶入西太阳沙航道,实现了洋口港能顺利通航巨轮的标志性突破。随后,临港工业区围垦正式开工。
2004年12月,南通市政府在南京成功举办了洋口港开发汇报会,会上有关领导明确表态,将洋口港的各项规划纳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长三角”规划。在此期间,中石油江苏LNG项目、临港风电等项目陆续启动。
2004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洋口港30平方公里海域使用权。
2005年4月29日,总投资约160亿元的江苏LNG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正式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在此项目的支撑下,洋口港的基础设施迅速推进。2005年9月,连接陆岛的黄海大桥工程正式开工。同年,洋口大道、洋口运河等集疏运体系相继开工建设。
2006年12月,外海1.44平方公里人工岛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10月28日,洋口港宣布初步通航。
至2014年初,洋口港临港工业区围垦三期工程全部完工 ,中石油江苏LNG项目带动港区实现产出回报 ,海洋铁路通车、洋口运河竣工、临海高等级公路建成、通洋高速、海启高速开工建设等让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洋口港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 自2014年起,洋口港在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阳光岛作业区,推动15万吨级航道建设,加快码头泊位建设,研究海洋铁路上岛工程。尽快启动金牛湾作业区、环港作业区建设。推进临港工业区集聚产业,建设临港新城 。
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107)号文《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如东洋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同意如东洋口港对外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对外开放共6910米岸线,15个泊位;同意如东洋口港口岸设立正团级边防检查机构和正处级海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洋口港昂首迈入全国246个国家一类口岸大家族行列。
十年砺剑,梦在阳光之岛,汗洒长桥之端。至此,洋口港一类口岸申报工作画上圆满句号,多少年的期盼,几代人的梦想,终于梦圆。
从此,洋口港拥有了与广州、上海、宁波等国际大海港同级别的高水平发展平台,“通江达海,勇立潮头”的超越发展的华彩篇章由此翻开崭新一页。
❹ 南通洋口港风景区门票多少钱
南通洋抄口港风景区门票袭门票20元
洋口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东部沿海的长沙镇,是中国沿海中部唯一能建30万吨级的天然深水良港。为与位于洋口镇的洋口渔港区别,常把方兴未艾中的长沙镇洋口港称为大洋口,而国家中心渔港——洋口渔场,也是洋口外闸所在地称为小洋口。近年,各级政府对此两港的功能和区位布局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未来整个县域经济布局订下了远期期望。大小洋口的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腾飞和沿海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支持配合,会给苏中苏北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