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发布时间:2020-12-18 02:43:19

1.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

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按照经济实力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的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包括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经济一般都比较发达,也较富裕。不过在它们之间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美国和苏联是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国家,它们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在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国占第一位,苏联居第二位(1979年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一,苏联占十分之一强)。除美苏两国外,其它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也很雄厚,它们的领土面积共占世界有人定居的陆地面积的17%左右,人口约占全界15%,但却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二以上。不过这些国家大多数资源比较贫乏,原、燃料严重依赖进口,而工业产品又需依赖国际市场销售。

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但在历史上曾长时期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不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独立,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强,因此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既有高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万美元以上)的石油输出国;也有象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巴西以及新加坡等具有一定工业化水平的国家;还有居大多数的亚、非、拉和大洋洲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77国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利亚宪章》中。联合国大会1971年确定了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并列出24个国家为最不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不断下降。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应主动参与

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就是企业不只在本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消费全球化则指消费者不只在本国市场而是在世界范围内买东西。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贸易,也就必然有统一的全球规则,WTO是一种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多边是优于双边的,至少有一个比较权威的仲裁机构解决反倾销和贸易纠纷。

人们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将给中国出口带来的利益,但中国的贸易得利还应反映在进口上,进口可以使消费者买到更多优质的东西,以更少的钱购买一些商品,消费者所得应是衡量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更重要的是,贸易和投资还带来许多外部效应,使中国的服务质量和态度大大改善,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技术外溢,它不同于技术转让,是不用付费的所得。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第四,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是实行对外开放与参与全球化的关系。我们必须按国际上共同的规则来办事,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的保护措施上,尽早参与全球化贸易,就是要逼着我们的企业改革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竞争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与缩小国际间差距的关系。

第三是扩大内需与增加外贸出口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内市场很大,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外贸的重要性。

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应考虑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何不同对发展中国家是利还是弊为什么

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利大于弊!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在哪里能看到不是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
事实上就是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例如美国在印度建立了棉花基地!(例如啊!只是我虚构的!)
印度你全国所有的土地给我美国种棉花!
可是如果某一天!美国突然说不要你印度的棉花了!除非你们把你印度的某一样主权给我美国!
那么印度只能够屈服于美国!出卖主权!因为印度大量的棉花需要美国去购买!别国没有那么大的购买力!
虽然这只是我的虚构!但是在亚非许多国家真的传在这种事情!
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

3. 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那些影响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给它们带来的利益远多于发展中国家。首先.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其次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再者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
最后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由于他们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对于反展中国家而言,就如同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将经济全球化比喻为“一柄双刃剑”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使贸易投资自由化,获得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本、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实现经济“赶超梦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大发展、产业大转移、资本大流动和技术大外溢,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起飞都是非常有利的。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因此,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地球村”变成现实。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并造成了诸如贫富悬殊,南北差距等一些列问题,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在新的环境下应如何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由于历史和自身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但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恰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加快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和配置,是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于20世纪90年代形成高潮,这有其必然性。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生产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在全球市场分开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地区之间的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只有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原计划经济国家相继向市场经济转轨,完全意义的全球大市场才诞生。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一统天下,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浪潮发展迅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进不,尤其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商品贸易和流通加快,同时使企业组织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生产走向全球化。更为突出的是,资本流通已成为瞬间的事,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片,资金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随时流动。技术进步也使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了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为经济的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持,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即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其不得不面恰的一个重大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国经济。试图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有极少数,大多数国家依然贫穷落后。如何摆脱落后的面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拉大的经济差距,依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解决的难题。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落后的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2000年联合国发布的《千年报告》指出:“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民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配也不平衡。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伤害,这些力量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有的国家发展速度较快,而有的则远远落在了后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尽管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并没有受到公平待遇。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资本优势,以跨国公司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施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南北差距继续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样也在拉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曾评论说“贫困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速度是不能容缓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已成为爆炸性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其次,它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受过教育或拥有资源或垄断权力成员,可以在发达国家之间自由流动或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受较少教育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成员却与此相反。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一个高薪收入阶层会涌现,由此会造成收入严重集中化使贫富差距拉大,而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损害着他们勤奋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并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面前,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扎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

当今世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开放是世界每个国家的必然选择。发展中国家只有认清形势,积极进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争取主动,即克服“全球化”的弊端,规避“全球化”的风险,又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条件发展壮大自己。

首先,为了在“全球化”潮流中发展壮大自己,发展中国家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加快本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要求。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我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时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

其次,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后发优势”,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相对于比较优势而言,竞争优势不仅强调发展具有成本基础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更强调促进发展适销对路的多样化的产业和产品,建立本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全面增长。发展中国家或转型中的国家,情况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要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包括经济体制和科技制在内全面创新建设机制,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

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团结合作,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推动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规则和制度的改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全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区经济合作即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货摊一个初始或过渡阶段,也可以用来抵御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采取了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5.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答案D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的不同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别,享受的机遇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在贸易自由化问题上的具体主张肯定不会相同。

6.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国际间的社会化分工, 欧美从事研发设计/发展中国家出人力,环境和原产料.
当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工研发设计的时候, 全球化的进程就会进入逆转.

阅读全文

与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